旅行路上陳年舊事,那年剛剛把 入門機換成無敵兔,也是第一次出國,而且就跟攝影團去的。到尼泊爾看喜馬拉雅山,著實很讓人聯繫到西藏的高原反應、環境惡劣。07年我們夫婦到過西藏,進藏前我們做了很多準備工作,包括思想鬥爭很久;沒想到四年之後我又輕鬆的來到喜馬拉雅山的那一邊。因為到尼泊爾才了解到包括中尼邊界上珠穆朗瑪峰,全世界14座海拔超過8千米的高峰中的8座最高山峰均分布在尼泊爾這個小國之中。人們到博卡拉通常是登山,徒步,看雪山。作為全球地表差異最大的國家,從海拔1000多米的地方仰望海拔8000米以上的雪山與從海拔近5000米的西藏高原幾乎平視喜馬拉雅諸峰的感覺差異太大了!因而這裡也成為世界上最熱門的山區健行登山活動的目的地,每年聚集著數萬的攀山愛好者。
喜馬拉雅山下風光秀麗的博卡拉費瓦湖
3月24日這天看雪山重頭戲無疑是這趟旅行中最為亮麗的一天。早上規定三點半起床,四點出發。為了使自己有個從容、寬裕的準備時間,我把手機鬧鐘設置略往前推。待我起床一會兒,賓館的叫醒電話才來,說了一大堆聽不懂的話,反正明白意思,說聲「thank you」就放下電話。
凌晨四點準時出發,大概坐了20多分鐘的車。尼泊爾中文導遊巴布說,還要爬四十五分鐘到一個小時的山路,在天亮前爬上山頂去看著名的魚尾峰。沒走多遠,路經一個小村莊,有村民幫助背背包的,一人可以背兩個攝影包,一個來回,說好500尼幣,後來結帳時好像又變成每個攝影包300即600尼幣了。我沒有叫他們背,一是我就帶兩個鏡頭,已經輕裝上陣了,沒感覺到負重,體力還行;二是總不放心讓人背攝影器材。在北京金山嶺長城、在雲南羅平金雞山等地方,我都堅持自己背,用起來也方便,不是麼,下山時有的隊友和背背包的不走在一塊,路上要拍攝,也多不便。
我們吸著帶有淡淡泥土芬芳的清新空氣,頂著天空上星星點點,踏著漆黑的山路向山上進發。春節攝影家聯誼會上抽獎抽到的頭燈第一次在這裡發揮了作用,充足了電,四個燈泡發出白熾的光柱不僅僅照亮自己腳下的路,也給隊友帶來一片光明。山裡富足的氧氣似乎給身體注入足夠的能量,我並不感到吃力。我和加拿大雪梨、蘭州胡大姐等幾個相伴前行。雪梨說,她年輕時打球傷過腳,膝蓋做過手術,登山比較費勁,胡大姐也累的氣喘籲籲,幾次想駐足不前,雖然她們都讓人背包了。給她們鼓鼓勁,路不好走時幫助拉一把,扶一扶。儘管一路歇息慢走,我們到達山頂,天還沒亮。山頂上有個似乎是電視差轉臺的塔,有個山門,也沒打開,大家沿著石階坐下休息片刻。山門打開了,我們算比較早進山的一撥人,大家在山頂上各自找好自己的機位等候著。天邊橫著一屏巨大的暗色的雪山輪廓,山下還是一片漆黑,星星點點的燈火在腳下飄搖,博卡拉還在甜甜沉睡之中。
山下還是一片漆黑,星星點點的燈火在腳下飄搖,博卡拉還在甜甜沉睡之中。
等候一會兒,東方漸漸泛起紅光,太陽點燃了喜馬拉雅山,金黃色的光芒勾勒出冰雪覆蓋的山峰的輪廓,山頂上的人們也開始騷動,歡呼。老七也東跑西竄,大聲咋呼,「看到沒有?雪峰紅了,魚尾峰紅了」,「用中灰漸變鏡把上部雪山部分遮住」云云。看得出,帶隊的也生怕不出太陽,雖然天氣因素是可遇不可求的,但總是給隊友留個遺憾,多少有些不爽。本來在博卡拉無論走到哪個角落,都可以望見懸在半空中的雪山,特別是魚尾峰,好像無處不在。而我們前一天在博卡拉的費瓦湖就看不到雪山。今天雖然還是灰度很多,能見度不高,但總算讓大家如願以償。而我偏偏這次出來沒帶上漸變鏡,Vicky Yeow(薇琪)女士在我旁邊借了一片給我用。一會兒老七借給我一片,說她的漸變鏡很貴的,別碰了。但他走了也撂下話說,我這也是一、兩千的。還看不出我用的百把塊漸變鏡和他們的幾千塊有何區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是否大師作品都需「利器」!
東方漸漸泛起紅光
雖然做功課時知道從西向東依次為Hiunchull(6441米)、安納布爾納一號峰(8091米)、魚尾峰(6997米)、安納布爾納三號峰(7555米)、安納布爾納四號峰(7525米)和安納布爾納二號峰(7937米)幾座山峰,但這時我也無暇和不知辨認,只認識著名的魚尾峰。其是尼泊爾雪山的驕傲,可以說是博卡拉的地標。峰的名字正是它山形的反映,像一尾把頭栽進土裡的鮮魚,奮力擺著尾巴想跳出來。在當地人心目中,魚尾峰是一座神山,政府是禁止攀登該雪山的,因此至今魚尾峰還是處女峰。
太陽點燃了喜馬拉雅山魚尾峰
從太陽如同嬰兒般露出個小臉到冉冉升起不外幾分鐘時間,雖然這個過程每天都如此地重複,儘管我每次外出在許多名山大川觀過日出,這延綿雪山的日出同樣讓我充滿激情。那一刻,我們能做的,是用心拍下那完美的瞬間。一陣唏噓噪雜,原來巨大雪山背景的天空中出現一架小飛機。我意外看到了雪山航飛,慌亂中也抓拍幾張,雖然技術參數大都不正確,不是過曝或是欠曝,所幸還沒有對焦糊掉,總算也是記錄。
太陽升高了,俯視山下,綠色的莊稼、各色的房屋,生命在雪山腳下延續。陽光越來越強烈,山村、梯田、綠樹、雪山、陽光……一切充滿了活力和生機。我們拍了集體照便下山了。
下山的路上我們也拍些人文,團長老七還在這山腳下的小村莊找個小女孩,行程上寫的是「尋找本攝影團拍攝的上海國際攝影展金獎作品中的女孩」,不知道是老七哪一期的團隊拍攝這個小女孩獲得了金獎,也成為老七團隊的招牌廣告。
山寨張獲得金獎作品中的尼泊爾女孩片子
上幾張尼泊爾片子,與朋友分享。
尼泊爾撒紅節
與鴿共舞
帕坦古城
加都杜巴廣場祭祀活動
騎大象看鱷魚漫遊皇家奇特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