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2020年以來,美國假借工業和科技間諜為由,驅逐了1000多名在美中國科學家。
這個消息傳到國內後,很多網友義憤填膺,認為美國這是以「莫須有」的罪名,阻礙國際正常的學術交流,但在霸姐看來,這卻意味著美國科技霸權衰落的開始,更是我國科技崛起的契機。
驅逐人才,美國科技衰落的開始。
美國的崛起離不開人才。二戰期間,美國作為參戰國,本土卻沒有受到任何戰火的波及,於是有20多萬優秀的科學家紛紛逃亡美國,其中就包括我國的楊振寧、李政道以及愛因斯坦、託馬斯·曼等,直接讓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個擁有原子彈的國家,也加快了二戰結束的進程。
更為重要的是這20萬科學家,讓美國一批批高校崛起,直到今天還在吸引著世界最優秀的人才匯聚美國,其中也包括中國的頂級科學家,比如生命科學領域的顏寧,材料科學領域的楊培東、數學領域的許晨陽等,他們都在美國生活和學習。
21世界的科技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得人才者得科技。美國驅逐在美的中國科學家,是自毀長城。
對於這種情況,很多美國有遠見的科學家都在嘆息和無奈,因為這意味著美國科技霸權真的要衰落了。
匯聚英才,我國科技崛起的契機。
這1000多名科學家被美國驅逐後,只能回到國內,給我國科學事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如今中國已經成為繼美國之後,世界頂級科學家最多的國家,有一批批優秀的華裔科學家先後從歐美等過回來,包括施一公、饒毅、楊振寧、尹志堯,他們已經成為我國科技領域的帶頭人、如尹志堯教授,率領15人團隊,攜帶50項專利回國,創建了中微半導體公司,成功研製了我國第一座5nm晶片蝕刻機,打破了歐美的壟斷,解決了我國晶片製造兩大難題之一。
除了華裔科學家回國外,國外優秀科學家也不斷向中國聚集。
世界公認的生物醫學微納操作機器人領域的開拓者和引領者,日本國寶級科學家福田敏男就從日本京都大學辭職來到北京理工大學做全職教授,為我國微納科技培養了優秀的人才。
除此之外,美國國寶級科學家馬裡奧·塞格德加入阿里雲量子實驗室,美國密西西比大學前校長Jeffrey Vitter加入了百度。
時間和機遇已經來到了我國手裡!我們要做的就是「打掃好屋子再請客」,淨化國內科研環境,讓這些來到中國的科學家能夠發揮所長,實現自己的科研夢想,為中國科學事業助力。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我國科學崛起的契機已經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