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城檔案:茨字十六號臺

2020-12-24 騰訊網

上次寫完《山野遺珍尋茨臺(上篇)》以後,我反思了一下自己記錄長城敵臺的方式,認為埋頭憋大招是一種不可持續的發展道路。

古人語「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如果想一口氣寫完十幾二十個敵臺的特徵,期間還要修照片、制表作圖、查文獻、找資料、寫分析推測……實在是一個太大的工程量。而對於我這種每天9點回家的社畜,夜裡能用來幹活的時間實在是過於有限。如此時間一久,很容易變成「三而竭」的狀態,繼而棄坑不寫,背離初心。

於是乎思前想後,最終決定使用網際網路思維武裝頭腦,實行「小步快跑,少量多次」的策略:很簡單,就是少寫多發,每次只寫1個敵臺,每周爭取寫3篇以上。我給這一系列起了個新名字「邊城檔案」,希望能像寫百科詞條一樣慢慢完善自己的長城資料庫。

1. 概況

閒話少說開始正文。茨字十六號臺是位於阜平縣吳王口鄉東側山谷裡的一座空心敵臺。依《邊城御虜圖說》(明代巡按御史畫給皇帝看的邊防形勢圖)記載,茨字十六號臺修建於明萬曆元年(1573年)。需注意《邊城御虜圖說》對於茨字十六號臺和茨字十七號臺所處位置的記載分別是吳王口兩側的「過道溝口」和「濟嶺兒口」,但現實中16#和17#兩臺均位於吳王口東側山谷,且距離不遠。(內心吐槽:巡按御史同志,您真的自己親眼看見這兩座敵臺修成了嘛?)。另,成書於萬曆四年(1576年)前後的《四鎮三關志》未收錄到這座敵臺。綜合而言,茨字十七號臺落成於1573年的概率較大,但不排除萬曆元年時曾有修築規劃,但晚幾年才修成、且實際施工較最初規劃有更改的可能。

1.1 基本資料

2. 外觀

茨字十六號臺是一座俯視呈長方形的空心敵臺。南北各4箭窗,西面三箭窗,東面1門兩窗。臺門使用純石質構件,門枕石、 石門柱、一字石、石券臉一應俱全。箭窗採用兩券兩伏式,這也是茨字敵臺的一大共同特徵。由於東臨山崖,臺門所開方向正好是最隱蔽的一面,並將火力輸出(箭窗)集中在了外側的三面。

2.1 茨字十六號臺東立面

2.2 茨字十六號臺西、南立面

2.3 茨字十六號臺西、北立面

「茨字十六號臺」外壁有兩道簷:一道腰簷與一道頂簷,用於臺頂與首層排水;臺頂在南北兩邊各有一吐水嘴,其中南側的折斷、北側留存較好。這一代山石的抗彎矩能力似乎不佳,敵臺吐水嘴斷裂的現象高發。

3. 內部

「茨字十六號臺」內部為迴廊式,由靠邊的四道迴廊彼此首尾相接圍成一個「回」字型,迴廊連接處採用「阻隔式」(見圖3.1),這也是茨字敵臺中較常見的迴廊接駁形式。詳細來說,就是四面的筒拱中某一方向的兩條較長,一路「頂」到敵臺外壁,而另一方向的兩條僅頂到前兩筒拱的內壁即停止,通過開券門的方式與前者連通。下下圖3.2即是茨字十六號臺東廊道與南廊道交界處的券門。

3.1「阻隔式」迴廊連接方式示意圖

3.2 茨字十六號臺南側廊道與登頂天窗

茨字十六號臺的登頂方式為南側廊道開天窗,迴廊圍出的中室有一條跨度較大的筒拱築頂。這兩點特徵均是茨字敵臺中較為少見的,其他茨字臺更常見的做法是迴廊不設梯道,中室露天(可能搭設木樑架)併兼具登頂功能。

3.3 茨字十六號臺中室

由於茨字十六號臺的頂部垛口和鋪房毀壞較嚴重,難以獲取舊時的結構信息,此處略去不記。

4. 其他看點

如果說有哪一點特別之處令「茨字十六號臺」在所有茨字系列敵臺中獨具一格,那一定是臺基條石上的刻字。其中在基座中間位置處刻有「小蓬萊」三個大字。在西下角處刻有63個小字,記述了明崇禎七年寇攻吳王口的一次戰事。

4.1 茨字十六號臺南側條石刻字

上圖臺基左側刻字為「明崇禎甲戌,奴酋犯寇茨牆,我兵奮勇殲奴殆盡,奴拼死奪竹帛口而出。誠哉!我崗、我陵、我泉、我池矣!仲秋九日,井陘兵備道門裡 孔聞詩識 吳王口管總楊天受造」記錄了明朝末年後金入犯真保鎮邊界的一次戰事。

據《明季北略·清兵入關》第一百二十九條亦載:「甲戌七月七日辛卯,入大同、張家口……東至繁峙,中至八角,西至三岔,入崞、代,陷靈丘縣。閏八月辛未,攻保定竹帛口,殺千總張修身,攻宣府萬全左衛,乃出塞。「

若以上述史料記載為真,那麼甲戌年(1634年)後金軍隊是從山西崞縣(今原平崞陽鎮)、代縣一帶向東進攻,一路打到靈丘縣,最終從張家口萬全左衛退出。需要說明的是,靈丘縣在茨溝營防線以北,也就是內外長城之間。而「閏八月辛未,攻保定竹帛口,殺千總張修身,攻宣府萬全左衛,乃出塞。」說明後金軍隊一度試圖突破內長城防線,繼續侵入華北腹地,但最終受限於戰力不足,抑或是茨溝營系列防線的高山密林過於難以攻破,最終選擇退兵。那麼作為最終攔住侵略軍「內犯」鐵蹄的茨溝營,自然要以退敵功臣自居,傲嬌一番。如此一來,這裡基座條石上的刻字就能夠說得通,「茨字十六號臺」所記載的事件也大致屬實。看來,這個號稱「小蓬萊」的深山幽谷曾經確實發生過一場刻骨銘心的戰役。

以上就是目前了解到的關於「茨字十六號臺」的全部信息。預計下次會以本篇框架為基礎,繼續寫寫「茨字十七號臺」。

關於"邊城檔案"

「邊城檔案」是本號用來記錄長城單體建築的一個文章系列。目標是把每個短篇寫成一個「詞條」頁面,利用業餘碎片時間積少成多,逐漸完善自己的長城資料庫。

歡迎關注「零下一秒」

一個專注於長城/古建/星空/攝影的-1s號

相關焦點

  • 邊城檔案:沿字三號臺
    只好暫時放下茨字1-15號臺乖乖宅家,繼續寫我的邊城檔案。本次記錄的是沿字三號臺。1. 概況 沿字三號臺(簡稱Y3)是位於北京市門頭溝區沿河口村北石羊溝內的一座空心敵臺,始建於明代中後期。與同時期建成的Y1/Y2相比,Y3/Y4/Y5就幸運得多,至今依然完好地屹立在京西的群山當中。沿字三號臺與沿河城防禦體系其他設施的相對位置關係見下圖1.1。
  • 侵略的戰術家 偶像夢幻祭2七種茨檔案公開
    下面就來一起看看七種茨首次公開的個人檔案吧! 侵略的戰術家 七種茨基本信息 17歲的七種茨目前正在秀越學園3-S班就讀,身高172cm,體重60kg,血型A型,生日是11月14日。 兼職的青年企業家 七種茨性格背景 七種茨不止是一位活躍在舞臺上的音樂學員,同時他也是「COSMIC PRODUCTION」的副所長、音樂學員代表兼企業經營者。
  • 塵封檔案|《剿撫澎臺機宜》中的姚啟聖
    個中原委還要從檔案中尋找。在北京市檔案館特藏庫中有這樣一份珍貴檔案--剿撫澎臺機宜,它是反映17世紀清政府收復臺灣的珍貴檔案文獻,由福建總督姚啟聖的幕僚宋淏於康熙十七年所著。後經姚啟聖作序於康熙二十二年形成現稿。整個文本全部手書,是世間僅存一份的「孤本」。
  • 字裡的邊城,在人間初遇
    ——《邊城》 沈從文邊城·印象湘西遊第三日,按照同行的周君建議來到了地處湘西深處沈大師筆下的邊城,去感受翠翠生活的地方。邊城位於湘貴渝三地交界處,屬於名副其實的邊遠山區。但是交通還算方便,應該得益於近些年國家的富裕。不知道當年翠翠時代、劉鄧大軍挺進大西南的時候是什麼樣。
  • 228曝光最新檔案 臺「中研院」:蔣介石派兵電報
    臺灣「國史館」昨天舉辦228檔案出版記者會,而228事件後,陳儀請蔣介石派兵電報也曝光。臺「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學者陳儀深說,蔣介石的派兵決策在1949年3月2日陳儀與蔣介石函件,是至今看到日期最早的文件證據,這已經足以將蔣介石定罪,顯然蔣之前就已經有了派兵決策,所以處理中正紀念堂一事,臺當局要有足夠的信心,派兵決策就是白紙黑字的證據。
  • 十六字令 春夏秋冬
    十六字令(一)桃,豔豔紅腮萬種嬌。騷人醉,筆下泛詩潮。(二)蜂,課蜜花間往返從。依詞林正韻 袁去華格體農曆庚子年五月初七日 陽曆2020年6月28日作後記:《十六字令》,詞牌名,因全詞僅十六字而得名;又名《蒼梧謠》、《歸梧謠》、《歸字謠》、《燕銜杯》。
  • 邊城、梵淨山遊之三:邊城風情
    從酒店出來,我們就來到清水江渡口,準備乘當地一種叫拉拉渡的小船過到河對岸的茶峒鎮,去遊覽沈從文筆下的邊城風光。邊城景區所在的邊城鎮,以前叫茶峒鎮,2008年因沈從文《邊城》一文改名為「邊城鎮」,該小說以20世紀30年代川湘交界的邊城小鎮茶峒為背景,以兼具抒情詩和小品文的優美筆觸,描繪了湘西地區特有的風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愛情故事
  • 生活雜記 | 坊茨小鎮與坊子小站(20110214)
    以前隨手記過一些亂七八糟的舊東西,回頭翻翻,記起了很多舊事,邊看邊順,修改了一些錯字別字。 濰字,應該指的是濰縣;坊字,大約指的是坊子。 現在,濰字可作濰坊的簡稱;坊字,外地知道這一地名簡稱的就不多了,大都以為應該是小作坊之類。 百年前的坊子,也是名聲顯赫。
  • 十六字令·風/花/雲
    十六字令·風風,來去冰城行色匆。聞春訊,悄語柳煙中。風,嬉鬧隨心舞碧空。難尋覓,來去了無蹤。十六字令·花花,笑靨如酥寫歲華。回眸處,萬寵落吾家。花,半吐芬芳賽粉霞。留連處,不覺日西斜。十六字令·云云,遼闊天空任意巡。猶如畫,處處有乾坤。雲,薄若輕紗幻似塵。山間過,剪影系羅裙。
  • 相思共賦|十六字令
    (詞林正韻第三部,平)十六字令文/岐超緣。前世非吾葬汝眠。不過是,路過你身邊。緣。今世相逢恨晚言。不過是,和你又擦肩。十六字令文/王淑嫻箏。曲閣飛霞驚落鶯。鐘鳴月,把盞舉眉聽。箏,和韻難知夢裡情。孤窗外,月下寄流螢。箏。伴雨黃鸝和泣聲。
  • 具茨山管委會簡介
    「巍巍具茨山,文明八千年。」具茨山國家級森林公園,位於新鄭市西南20公裡處,面積46平方公裡,轄12個行政村,共有3087戶、11807人。悠久的黃帝文化、優美的自然環境、神秘的具茨山巖畫、光輝的老區歷史,每年都吸引著廣大遊客前來觀光旅遊。
  • 十六字令 月滿客歸遲
    一十六字令思思,墨染殘箋落淚時。中秋夜,月滿客歸遲。二十六字令愁愁,月落軒窗恨不休。傷心處,殘夢出高樓。三十六字令情情,把盞三更熱淚盈。紅塵客,涼薄恨平生。依詞林正韻 欽譜農曆庚子年五月二十九日陽曆2020年7月19日作詞牌簡介《十六字令》,詞牌名,因全詞僅十六字而得名;又名《蒼梧謠》、《歸梧謠》、《歸字謠》、《燕銜杯》。
  • 吉隆坡美食:探尋茨廠街、阿羅街夜市、十號胡同
    茨廠街:「以吃為主的唐人街」  這是吉隆坡的唐人街,在夜間,商販們沿街兜售貨物,遊客可以和他們討價還價買到旅遊紀念。但遊客們來此的主要目的就是吃!福建炒麵、燒魚、叻沙、咖喱面……吃到停不下嘴!  漢記靚粥是吉隆坡最好吃的粥鋪,生魚片粥曾被蔡瀾推薦。推薦12元(人民幣,下同)一碗的生魚片粥,魚片與粥分開上,由食客按自己喜好來吃。
  • 百年茨中教堂:見證瀾滄江峽谷脫貧巨變
    >在茨中,繁衍生息的藏、傈僳、納西、漢等民族,受限於瀾滄江峽谷地形,長期與世隔絕、貧困落後。150多年前,法國傳教士來到茨中,修建一座天主教堂,百年間教堂身旁的茨中變化緩慢,直至百年後,中國開啟脫貧攻堅。近日,記者走進茨中村,這個有上千人的多民族聚居村莊掛在瀾滄江邊一處緩坡上,一座西式建築風格與中國漢、藏、白等民族建築風格相結合的教堂坐落村中。
  • 詩經牆有茨 朗讀、注音、翻譯及賞析
    詩經·鄘風·牆有茨詩經·國風·鄘風·牆有茨原文牆有茨[1],不可掃也。牆有茨,不可襄[5]也。中冓之言,不可詳[6]也。所可詳也,言之長也。牆有茨,不可束[7]也。中冓之言,不可讀[8]也。所可讀也,言之辱也。
  • 十六字令《夜獨七闋》(新韻)
    十六字令《夜獨七闋》(新韻)茶,煮罷清香碎綠渣。隨風去,化土舊山崖。琴,弦上餘音靜我心。三更月,犬吠與相鄰。初學寫詞,我不喜歡十六字令。因為我覺得它太短了,短的還沒看到什麼,就戛然而止,意猶未盡還顯不出詞人的水平。後來,我偏愛十六字令,因為只有十六個字我就看到了景、看到了情。十六個字,真的只有把最純粹的東西凝練到最後才能呈現。
  • 詞文塗鴉:得趣小令《十六字令》
    《十六字令》,又名《蒼梧謠》、《歸字謠》,十六字,三平韻,是公認詞牌名中字數最少的。《唐宋詞格律》這本書中舉例,【宋】蔡伸:「天!休使圓蟾照客眠。今何在?桂影自嬋娟。」清代學者認為:「五十八字以內為小令,五十九至九十字為中調,九十一字以外為長調」。故只有十六字的詞牌,從字數看,為小令。小令不因字數少,而情感不達,相反,它精煉凝神,情感直率。有人評《十六字令》曰,十六字,四句,一、七、三、五,單字成句,起領全篇,平穩紮實,長句短句,陰陽頓挫,字字珠璣。
  • 《邊城》——樸素中的唯美
    我想我從來沒有讀過一篇像《邊城》這樣的小說,以至於在讀完之後,我發出了「邊城實在太美了」的慨嘆。無論是那近乎「仙境」般的茶峒景色;還是邊城的每一個淳樸的人;抑或是翠翠那段略顯悲情的愛情故事,都透著一個「美」字。
  • 淘詩詞山東群迎新專輯:《十六字令·春》
    淘詩詞山東群《十六字令·春》專輯十六字令春十六字令 春雪霽孤鴻春。暮雪紛紛落翠筠。牽縴手,探臘慰凝顰。十六字令春陳少行一春。天撒瓊花滿玉純。豐年兆,祥瑞滿乾坤。十六字令·春自在田園一春。料峭池塘月似銀。雲歸處,泉水傍禪門。
  • 十六字令.秋(十首)
    十六字令秋,雁字南天夕照悠。重山遠,故裡幾多愁。秋,雲淡風清細雨收。依君處,月上柳梢頭。秋,夕照紅霞嶺盡頭。炊煙嫋,短笛伴歸牛。秋,海自洶洶雲自悠。歸帆晚,漁火照沙洲。秋,菊豔荊馨百鳥啾。雲遮日,雁字碧空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