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力機車獲得歐洲市場青睞

2020-12-14 中國經濟網

  圖為正在馬其頓運行的中國產動車組。邵雷鳴攝

  日前,塞爾維亞在首都貝爾格勒的奧布雷諾瓦茨為來自中國的電力機車舉行隆重的接車儀式。這是中車在巴爾幹地區「一帶一路」合作的又一項重大成果。該項目是中國電力機車產品進入塞爾維亞的第一份訂單,這4臺中國電力機車的最終用戶為塞爾維亞國有控股超大型企業尼古拉特斯拉火電廠。

  不僅在塞爾維亞,中國電力機車在馬其頓也有所斬獲。今年1月10日,中車株機與馬其頓國家鐵路公司又籤署了4臺電力機車採購合同。該型電力機車專為馬其頓電氣化線路研發設計,計劃在歐洲電氣化鐵路幹線——泛歐鐵路10號線的馬其頓境內運行。這也是馬其頓再次向中車株機公司採購高端軌道交通裝備。

  提到「一帶一路」建設在巴爾幹的合作,就不能不提正在馬其頓崇山峻岭中馳騁的中國高鐵動車。2015年11月15日,中國出口歐洲的首列動車組在馬其頓成功開行。當時馬其頓政府也為該列來自中國的動車組舉行了隆重的接車儀式。

  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駐馬其頓客戶服務經理邵雷鳴接受《經濟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先進豐富的產品類型及技術解決方案,讓中國製造的電力機車在歐洲高端市場越來越受歡迎。邵雷鳴認為,中國電力機車受到馬其頓和塞爾維亞青睞的原因,首先是中國電力機車質量過硬。向馬其頓出口的電力機車是中國第一款正式通過TSI認證(互通互用性技術規範)的電力機車,機車尺寸可以滿足在所有歐洲軌道線路上通行的要求。最高運營速度為每小時120公裡,功率4800kW,可滿足馬其頓實際線路單機牽引1600噸貨物需求。其次是「中國製造」的速度和效率很高。中方提供的交貨期比較短,可以最大限度地滿足客戶需求。另外,中方還同時提供優質售後服務和及時的技術支持,能最大限度地滿足客戶對售後服務的要求。

  「一帶一路」建設為中國與巴爾幹國家多領域合作帶來了更加美好的前景。塞爾維亞和馬其頓先後選擇中國電力機車,體現了歐洲市場對中國高端軌道交通裝備的認可。(經濟日報駐索非亞記者 田曉軍)

(責任編輯:梁靖雪)

相關焦點

  • 中國出口歐洲電力機車投運
    華聲在線10月19日訊(記者 李文峰 通訊員 左虎)當地時間10月18日7時30分,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為「一帶一路」沿線歐洲國家塞爾維亞製造的大功率電力機車,牽引著2208噸貨物上線運營。這標誌著「中國製造」電力機車正式服務於巴爾幹半島最繁忙的貨運線路,為塞爾維亞能源供應提供高效的動力保障。
  • 中國北車和諧型大功率電力機車登陸歐洲市場
    新華社北京3月25日電(記者齊中熙)中國北車旗下大同電力機車有限責任公司25日與白俄羅斯共同籤署了「中白貨運1型」大功率交流傳動電力機車合同。合同額近7億元人民幣,標誌著「中國製造」大功率電力機車首次登陸歐洲市場,邁開了向高端市場進軍的步伐。
  • 「中國造」電力機車在歐洲正式投入運營
    據新華社長沙10月19日電(記者 陽建)記者19日下午從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獲悉,其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塞爾維亞製造的大功率電力機車,於當地時間18日牽引2208噸貨物上線運營。這標誌著「中國造」電力機車正式服務於巴爾幹半島最繁忙的貨運線路。
  • 中國製造的電力機車首次在歐洲投入運營
    新華網明斯克10月31日電(記者耿銳斌)一輛牽引著8100噸貨物的機車10月31日駛出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郊外的日丹諾夫維奇火車站,標誌著中國製造的電力機車首次在歐洲正式投入運營,同時也創造了白俄羅斯鐵路單車貨運量的新紀錄。
  • 中國中車株洲電力機車首列出口歐洲動車組下線
    7月7日,中國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下線中國首列出口歐洲動車組。通訊員 劉天勝 攝  湖南日報7月8日訊(記者 李文峰 通訊員 劉天勝)7月7日,中國首列出口歐洲動車組在中國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下線。這是一款可與不久前亮相北京的中國標準動車組聯合「出海」的「國家名片」。  副省長黃蘭香與出口歐洲動車組項目國家馬其頓交通部長瓦爾多•米薩珞夫斯基,以及中國中車副總裁樓齊良,株洲市委書記賀安傑和市委副書記、市長毛騰飛等一起,啟動車輛。
  • 中車大連機車4臺電力機車出口烏茲別克斯坦
    原標題:中車大連機車4臺電力機車出口烏茲別克斯坦
  • 「中國電力機車之父」見證中國「火車頭」甲子變遷
    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簡稱「株機」)廠房內,一臺臺電力機車正在緊張地生產、測試當中。車間一角,一張張泛黃的照片,訴說著中國電力機車60年風雲。儘管已年逾80,仍然在與這些「火車頭」打交道。這位被譽為「中國電力機車之父」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已在「株機」幹了一輩子。如今,他每天都要與「徒弟們」研討電力機車的新設計方案,攻關技術難題。
  • 馬其頓採購四臺中國產電力機車
    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與馬其頓國家鐵路公司日前在馬其頓首都斯科普裡舉行採購合同籤約儀式。此次採購合同主要包括中方生產的4臺電力機車,是繼2014年中國6列動車組首次出口馬其頓之後,馬其頓再一次向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採購高端軌道交通裝備。
  • 中國電力機車出口烏茲別克斯坦
    新華社照片,塔什幹,2020年12月18日 (國際)(1)中國電力機車出口烏茲別克斯坦 12月17日,在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幹,烏方駕駛人員體驗從中國進口的電力機車。 烏茲別克斯坦17日在首都塔什幹舉行中國電力機車交接儀式。
  • 「四哥」的故事,淺述韶山4型電力機車!
    韶山4(SS4)型電力機車,被鐵迷們親切地稱為「四哥」,中國第三代無級調壓、交—直流傳動電力機車。韶山4型電力機車1985年9月,株洲電力機車廠生產出第一臺SS4型電力機車(編號0001),是當時國內功率最大的電力機車
  • 捷克媒體人:越來越多的中國動車組服務歐洲市場
    站在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簡稱「中車株機」)生產車間,捷克《中歐文聯報》副社長李士飛感慨說,越來越多的中國動車組服務歐洲市場,說明中國高端裝備製造品牌已獲得國際市場廣泛認可。10月11日,正在長沙參加「行走中國-2019海外華文媒體高層湖南行」的海外華文媒體高層,走進被譽為「中國電力機車之都」的中車株機,了解中國軌道交通裝備製造的發展歷程及中國電動車組「走出去」情況。
  • 中車大連機車4臺電力機車出口烏茲別克斯坦
    原標題:中車大連機車4臺電力機車出口烏茲別克斯坦
  • 他有四本駕照:蒸汽機車、內燃機車、電力機車和高鐵動車組
    而陳茂正的厲害之處在於——他擁有蒸汽機車、內燃機車、電力機車和高鐵動車組四本駕照。在蒸汽機車時代,「大車」意味著和煙燻火燎的蒸汽機車作伴,在成為正司機跑車之前,往往還要在司爐工、副司機等崗位錘鍊七八年。值乘一趟要燒掉好幾噸煤,都是司乘人員一鍬鍬投進爐膛的。全身上下除了眼白外,都是黑的。陳茂正當年憑著年輕、聰敏好學,從司爐到副司機,只花了一年時間。從副司機到司機,經過了四年成長期。
  • 「中國電力機車之父」見證中國「火車頭」甲子變遷
    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簡稱「株機」)廠房內,一臺臺電力機車正在緊張地生產、測試當中。車間一角,一張張泛黃的照片,訴說著中國電力機車60年風雲。儘管已年逾80,仍然在與這些「火車頭」打交道。這位被譽為「中國電力機車之父」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已在「株機」幹了一輩子。如今,他每天都要與「徒弟們」研討電力機車的新設計方案,攻關技術難題。
  • 株洲機車:「聯合廠房」,見證軌道交通騰飛之路
    從蒸汽機車修理廠,到株洲鐵路工廠,再躍升為電力機車高端製造商,中車株機的產品出口歐洲、東南亞、非洲、中東、中亞等地20多個國家和地區,電力機車市場份額居全球第一—— 「聯合廠房」,見證軌道交通騰飛之路7月19日,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機車事業部總成車間,
  • ...的「火車頭」——改革開放40年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發展紀實
    隨著一臺剛剛維修完畢的蒸汽機車緩緩駛出,標誌著中車株機維修蒸汽機車的歷史結束了,進入了全面製造電力機車領域。中車株機由此成為中國第一家專業研製電力機車的廠家,全面開啟了中國軌道交通裝備現代化(以電氣化為標誌)的進程。 1978年12月18日,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
  • 中國北車和諧2C型電力機車中標鐵道部採購項目
    記者7月5日從中國北車集團大同電力機車有限責任公司了解到,該公司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和諧2C型電力機車成功中標鐵道部「大功率交流傳動六軸7200KW電力機車採購項目」。  中國北車集團大同電力機車有限責任公司總工程師張運偉介紹說,在中國技術進出口總公司承辦的鐵道部「大功率交流傳動六軸7200KW電力機車採購項目」招標中,同車公司自主研發的和諧2C型電力機車成功中標,將獲得220臺和諧2C型電力機車的訂單,合同總額超過30億元。
  • 南車株機獲鐵總26億多元大功率電力機車訂單(圖)
    時速160公裡的HXD1D型(大功率交流傳動客運)電力機車  紅網株洲站12月25日訊(通訊員 劉天勝 分站記者 若葉)今天,記者從南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獲悉,該公司在鐵路總公司第二次招標中,共獲26億餘元大功率電力機車訂單。
  • 中國中車獲得白俄羅斯國家鐵路車輛訂單
    12月29日,白俄羅斯新型電力機車採購項目籤約儀式,以視頻連線的方式在北京和白俄羅斯明斯克舉行,這是白俄羅斯國家鐵路第三次向中國中車購買電力機車整車裝備,這將進一步推動該國鐵路建設,提升歐洲腹地鐵路運輸能力。
  • 用「剪刻紙」伴隨電力機車走出國門
    《電力機車出廠》在1963年株洲首屆美術展覽上,李老就以身邊的電力機車為創作源泉,創作了第一幅剪刻紙作品《電力機車出廠》,獲得全市二等獎。到現在,他已經製作出2000多幅作品,獲得100多次各類獎項。退休後的李老離開了宣傳美工崗位,卻沒有放下手中的剪刻刀。2013年,李老到加拿大探親,將剪刻紙工藝帶出了國門。在一次藝術交流會上,李老拿著一把剪刀和一張紅紙,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