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巴馬將訪問亞太四國 均與中國存領土糾紛

2020-12-24 網易新聞

 美國總統歐巴馬將於23日晚抵達東京,開始為期一周的對日本、韓國、馬來西亞、菲律賓4國的訪問。此次歐巴馬亞太之旅備受矚目,白宮稱此行旨在履行「加強與亞太國家外交、經濟、安全接觸」的承諾。歐巴馬要彌補2013年年底因「政府關門」而取消的亞洲之行,對地區盟友有所交待,要在歐亞大陸東線展開一場外交攻勢,轉移外界對其在「西線戰場」——烏克蘭博弈中乏力表現的視線,更要彰顯美國推進「亞太再平衡」戰略的堅定決心。

「彌補之旅」

去年秋,歐巴馬無奈地取消了出席亞太兩大峰會的安排和對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的訪問,留在國內應對政府停擺問題。這引發外界對美國承諾戰略重心向亞洲轉移的疑慮,也讓地區盟友大感失望。隨後,歐巴馬派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賴斯緊急滅火,公開這次訪問計劃。

2月,白宮發布出訪公告稱,訪日期間歐巴馬將強調美日正在採取歷史性措施建設現代化同盟,擴大合作應對亞洲乃至全球一系列外交挑戰。在韓國,歐巴馬將會晤總統樸槿惠,重申美國致力於強化美韓同盟,並將就朝鮮半島局勢、合作推動半島無核化乃至美韓自貿協定的落實情況交換意見。韓國媒體報導,歐巴馬訪韓期間,將歸還9件朝鮮王室御寶。在馬來西亞,歐巴馬將會晤總理納吉布,磋商如何深化美馬關係。在最後一站菲律賓,歐巴馬將會晤總統阿基諾,討論美菲經濟和安全合作,包括建設現代化美菲防務同盟。

此後,包括歐巴馬在內的美國官員不斷在各種場合為此行造勢,稱其為對亞洲的「彌補之旅」,顯示了美國對亞太地區的重視,對重振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非常重要。

各接待國家也高度期待。在歐巴馬出訪前夕,日本、菲律賓不僅加大各自對與美國同盟關係的宣傳,同時還頻繁接觸,相互配合為歐巴馬訪問做鋪墊。近日,日本外務大臣岸田文雄與菲律賓外交部長羅薩裡奧一致同意,加強雙方海上安全合作關係,日本支持菲律賓將與中國存在主權爭端的島嶼提交國際法院裁決。馬來西亞則認為,歐巴馬作為近半個世紀以來訪馬的第一位在任美國總統,將提供一個加強雙邊關係的「黃金時機」,也是馬來西亞爭取美國支持其成為中等強國的難得機會。

但「形勢比人強」,分析人士認為,歐巴馬在亞洲露面很重要,不過總體能做的卻有限。美國智庫傳統基金會高級研究員布魯斯·克林納說,歐巴馬能做的只是口頭上的承諾。我們會看到「亞太再平衡」的大膽承諾,但是如果揭開簾幕,就會意識到這裡言辭超過現實。《日本時報》報導稱,這場18年來美國總統首次作為「國賓」對日本的訪問,雙方可能不會發表聯合聲明,原因在於「跨太平洋戰略夥伴關係」談判以及在其他一些關鍵問題上沒有取得足夠的進展。白宮也拒絕了日本邀請歐巴馬入住東京赤坂迎賓館這一國賓級安排,日本政府人士透露,這似乎是對日方有意拔高此次安排不滿,或想刻意降低熱度以免被日本外交利用。

「示強之旅」

外界注意到,歐巴馬此行似乎打破了美國總統同時訪問中、日、韓三國的傳統,還注意到歐巴馬所訪4國有一個共同之處,即它們都與中國存在懸而未決的領土糾紛。美國媒體報導,歐巴馬的行程中並不包括中國,但中國將是亞太之行中歐巴馬與盟國之間揮之不去的話題。

美國官員稱,歐巴馬在訪問期間將會向中國發出這樣的信息,即中國「不應當恫嚇或壓制」鄰國。路透社報導稱,歐巴馬會直接呼籲亞洲國家領導人,要對美國「遏制中國」的決心抱有信心,以打消任何中國會效仿俄羅斯吞併克裡米亞舉動的顧慮。

因為烏克蘭危機,對於究竟應優先應對「躊躇滿志的」新興大國(即中國),還是首先要處理「耿耿於懷的」地區大國(歐巴馬挖苦俄羅斯為「地區大國」),美國國內對此存在爭議。當前,俄羅斯在烏克蘭問題上的所作所為,被美國視為對其領導下的世界秩序的直接挑戰,美國如不能「懲罰」俄羅斯,其聲譽必受影響。但很多美國人士認為,應對「中國崛起」才是真正的「大局」,意識形態、社會制度和價值觀念不同的中國的崛起,才是對迄今為止建立在基督教文明基礎上的西方發展道路和價值觀的「顛覆性挑戰」。美國政治學者米爾斯海默就明確表示,美國不應浪費精力與俄羅斯周旋,「因為美國需要莫斯科來幫助處理伊朗、阿富汗問題,並最終遏制中國這個美國未來唯一的對手」。

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太平洋論壇」執行幹事布萊德·格洛瑟曼則認為,克裡米亞被俄羅斯吞併的教訓應被視為中國將發起類似的土地佔領行動的「前兆」。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是正確的,應該下「雙倍重注」。

17日,美國商務部長普裡茨克在全面闡述歐巴馬政府「亞太再平衡」戰略之下的經濟和貿易政策理念時指出,美國倡導的「跨太平洋戰略夥伴關係」目前正處於關鍵階段,美國必須在推進亞太經濟一體化過程中佔據主導地位。無論未來發生何種危機,「亞太再平衡」都將是歐巴馬政府的外交政策基石。

「強軍之旅」

一段時間以來,對中國不加掩飾的嚴厲批評和不斷強化的亞太地區軍事活動及軍事存在是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的突出特色。

上月底,美國學者羅伯特·卡普蘭在《時代》周刊上撰文稱,地緣政治正在21世紀掀起無窮無盡的混亂和舊式衝突。從上世紀90年代以來,亞洲武器進口佔全球武器進口的比重由15%上升至41%,軍費開支在全球的佔比由11%上升至20%。21世紀的太平洋擠滿了軍艦。

美國學者何思文指出,美國是這場「灰狗競賽」中拖著戰利品的頭狗,是美國的亞太政策及其軍事存在驅動著亞太地區的軍備競賽。在這片擠滿新型潛艇、水面艦艇的海域,又將增加兩艘美國核潛艇。本月初,美國國防部長哈格爾訪問了日本、中國、蒙古等國,為歐巴馬出訪進行預熱。在日本,哈格爾宣布,美國將在2017年前向日本增派兩艘核潛艇,以「應對朝鮮威脅」。哈格爾還在檀香山與東協防長舉行了首次協調會,就加強軍事關係達成了一系列共識。

歐巴馬此訪將進一步強化美國的這一刺激作用。日本媒體報導,歐巴馬訪日將推進《日美防衛合作指針》的修訂進程,雙方已經同意增設常設性共同防衛機構,以應對難以立即判斷日本是否遭武力攻擊的「灰色地帶」狀況的發生。11日,美國與菲律賓加強軍事合作的第八輪會談結束,雙方就擴大美國在菲律賓軍事存在的關鍵問題達成協議。歐巴馬訪問菲律賓期間,雙方將籤署新的軍事合作協議。美國駐菲律賓大使戈德堡表示,未來將會有更多的美軍海軍戰艦駛入菲律賓海港。

本報北京4月20日電

本文來源:中國青年網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歐巴馬亞洲行參觀明治神宮 展「美國肌肉」
    歐巴馬將訪亞洲 智囊避談"圍堵中國"話題  國總統歐巴馬定於下周開展亞洲之行,他將先後訪問日本、韓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四國。當地時間18日,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賴斯表示,歐巴馬此行是一次鞏固美國與亞洲盟友和夥伴關係的機會。賴斯在回答美國將如何就南海爭端問題作出表態時說,歐巴馬屆時會闡述美國的一貫政策,即「這些糾紛需要也必須通過和平手段解決,而不可以通過脅迫、威脅,也就是不能通過和平外交手段以外的任何其他方式解決。這些和平方式是以法治為基礎的」。有媒體解讀認為,此番表態暗含警告中國的「潛臺詞」。
  • 歐巴馬訪日:不偕夫人不在國會演講不住迎賓館
    因此此次亞洲之行,是秀姿態,也是「喊話」,針對的「聽眾」和「觀眾」,則不僅包括到訪四國朝野,也包括其他亞太國家,更包括自己直接要打動的本國選民,和行程繞過、話題卻繞不開的中國。種種謀篇布局,都顯示了歐巴馬意圖在第二任期為亞太戰略「拾遺補缺」,安撫盟友的怔忡不寧,並重拾美國萎落一地的威信。  吃壽司宴|恩威並施整飭加強同盟關係  美日首腦晚宴是歐巴馬總統此次訪問的第一個活動日程。日本正考慮將晚宴場所定在東京的一家高級壽司店。
  • 克裡將造訪亞洲四國而不去日本
    新華網北京2月11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報導,美國國務卿克裡將於本月13日起對中國、韓國、印度尼西亞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進行訪問。這是克裡擔任國務卿以來第五次出訪亞洲,預計他將在訪華期間傳遞美國歡迎中國和平崛起的信息。
  • 歐巴馬將訪問核爆地廣島 系美國在任總統首次
    美國總統歐巴馬(資料圖)中國日報網5月11日電(信蓮)1945年8月6日,美軍戰機在日本廣島投下了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70餘年來,沒有一位美國在任總統踏上過這片土地。而歐巴馬決定在離任之前打破這一常規。綜合外國媒體5月10日報導,歐巴馬計劃於27日訪問廣島,他將成為造訪這個原子彈爆炸城市的第一位美國在任總統。
  • 事實已證明,美日印澳建四國聯盟,只會促中俄更多軍事合作
    而美印結盟促成亞太版北約的建立,已經對地區安全局勢構成新的的威脅。雖然美日印澳四國無法對中國形成實質性的威脅,但四國在非軍事領域上的互相勾結,也可能會成為制約中國發展的一種不可忽視的因素。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示,我們希望,有關國家的軍事行動能夠有利於地區和平穩定,而不是相反。此外,俄日存在領土爭端,日本可能會因為四國聯盟而變得強硬。
  • 歐巴馬與越共總書記談及南海 未提中國(圖)
    當天白宮舉行會見之後,歐巴馬表示,美越兩國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發展建設性關係。他說,阮富仲在會談中邀請他訪問越南,他「期待在未來的某個時刻訪問您美麗的國家」。越南問題專家凌德權告訴新華國際客戶端,歐巴馬可能會在今年11月借參加在馬來西亞舉行的東亞峰會及在菲律賓舉行的APEC會議之機訪問越南,這與柯林頓和小布希此前擔任總統訪越時機的選擇一致。
  • 歐巴馬訪問寮國打破平靜 中美老三角引發聯想
    張志文攝【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本月6日至8日,歐巴馬「創造歷史」,成為首位訪問寮國的美國在任總統。位於中南半島的社會主義國家寮國因此無法再繼續「平靜」下去。寮國和中國的傳統友誼眾所周知,而從太平洋對岸不遠萬裡而來的美國總統更像一個外人。美國對寮國的拉攏不言而喻,尤其是被許多西方媒體置於歐巴馬「亞太再平衡」戰略之下,「牽制中國」意味明顯。寮國一下陷入「三角關係」的輿論中心。
  • 北約強國要向亞太增兵 加入四國聯盟備戰 中國回應就四個字
    據法新社5月3日報導,法國方面日前宣布,將向亞太地區增派軍艦和部隊,以「保衛該地區的航行自由不受侵犯」,法國軍方甚至毫不掩飾的表示,決不允許任何區域國家「獨霸亞太地區」,軍事專家表示,實際上法國此舉是在回應澳大利亞之前提出的「戰略軸心」,主要的制衡對象就是中國。
  • 社評:拜登團隊應棄「印太」並重拾「亞太」概念
    儘管拜登團隊高度重視修復與歐洲盟友的關係,但是亞洲肯定將是其戰略重點。那麼這個新團隊將怎樣發揮他們所期待的「領導作用」,是繼續沿著川普路線構建美國與中國對抗的陣營,還是推動形成廣泛參與的管控分歧框架,這顯然是不同的兩條路線。描述亞洲和太平洋地區有兩個地理概念,一個是「亞太」,另一個是「印太」。
  • 日本宣布歐巴馬將訪問美國原子彈轟炸過的廣島
    中新網5月10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外務省5月10日宣布,美國總統歐巴馬5月27日將訪問遭受美國原子彈轟炸的日本廣島。  據報導,屆時,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也將陪同歐巴馬,一同前往廣島。  據日本NHK新聞5月3日報導,美國白宮發言人厄內斯特在2日的記者會上表示,歐巴馬將出席26日在日本伊勢召開的G7首腦峰會。
  • 瓜地馬拉、貝里斯全民公決 百年領土糾紛有望解決
    瓜地馬拉、貝里斯全民公決 百年領土糾紛有望解決 2002年9月19日16:24  中國日報網站   中國日報網站消息:瓜地馬拉和貝里斯兩國持續了一個多世紀的領土糾紛問題近日終於有了眉目
  • 亞太四國聯合備戰 這國「臨陣脫逃」專家:中國作用很關鍵
    據澳大利亞國防部最新消息,澳大利亞軍方決定,將不再參加原定於近期舉行的「馬拉巴爾海上聯合演習」,今年年初,澳大利亞海軍曾透露,計劃參加美日印三國的年度海上軍演,這將是亞太「四大強國」首次舉行聯合海上軍演,外界當時認為,在區域大國不覺崛起的背景下,這四個國家正在打造覆蓋亞太地區的「小北約
  • 歐巴馬抵達日本 向廣島和平紀念公園獻上花圈
    27日,美國總統歐巴馬訪問廣島,和日本首相一起向廣島和平紀念公園獻花圈。 圖/視覺中國這是歐巴馬離任前亞太之行的重頭戲,他此次訪問亞太也被稱為「和解之旅」。從全面取消對越南武器禁運,到歷史性訪問廣島,歐巴馬這些不走尋常路的外交舉動將如何攪動亞太局勢?相比歐巴馬上任之初,如今的美國對於亞太事務已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歐巴馬能否為自己的亞太外交戰略留下滿意的政治遺產?
  • 歐巴馬抵達廣島開始訪問 將在和平公園發表講話
    中國網5月27日訊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當地時間27日下午,美國總統歐巴馬搭乘的直升機從山口縣的美軍巖國基地飛抵廣島直升機機場,開始對廣島進行訪問。1945年,美軍在廣島投下人類歷史上第一顆原子彈,造成14萬人死亡。這是71年後,美國總統首次訪問核爆地。
  • 日本民眾集會反對歐巴馬訪問廣島
    日本民眾集會反對歐巴馬訪問廣島 2016年05月28日09:19  來源:中國新聞網  5月27日,在日本廣島原子彈爆炸遺址前,日本民眾手舉「廢除核武器」「撤走美軍基地」等標語牌,並高呼「反對歐巴馬訪問廣島」等口號。
  • 歐巴馬訪日復活非典型綏靖主義:一切都為了遏制中國
    2016年5月27日美國總統歐巴馬到日本廣島和平紀念館訪問,這是這位美國總統對日本的告別之旅。
  • 社評:虛張聲勢的「四國聯盟」實為利益場
    印度國防部星期一宣布澳大利亞海軍將參加2020年在孟加拉灣舉行的馬拉巴爾演習,這樣一來,美國、印度、日本、澳大利亞四國就在這次聯合軍演中湊齊了,這被廣泛視為圍繞「四國聯盟」概念的最新進展。目前四國機制還相當原始,更多是些形式上的東西,所謂「四國聯盟」是一些輿論的叫法。這四個國家同中國的地緣關係和矛盾很不一樣,對四國機制的訴求也不相同,雖然四國往一塊湊越來越多,但亞太地區阻止四國成為實質反華同盟的因素顯然遠遠多於促成這一同盟的因素。
  • 王毅將訪問日本韓國,將與日方討論中國加入CPTPP?
    導讀:應日韓邀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將於11月24日至27日對日本、韓國進行正式訪問。  此次訪問是亞太15國正式籤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後王毅對日韓的首次訪問,中日韓自貿協定談判有望提速。
  • 社評:歐巴馬訪日,綏靖主義的復活?
    為了遏制中國,美國願意解除對日本的束縛。  中評社北京5月17日電(評論員 喬新生)2016年5月27日美國總統歐巴馬到日本廣島和平紀念館訪問,這是這位美國總統對日本的告別之旅。值得玩味的是,美國國務卿訪問日本廣島之後,美國總統緊接著到日本廣島訪問,究竟想要向世界傳遞怎樣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