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纖照明檯燈通著電放在注水的魚缸中
通電的檯燈不做任何其它防護,整體放入魚缸,魚兒卻安然無恙;綠色的地毯下,用新材料製造出的星光閃閃,市民可以隨意的踩來踩去,完全不用擔心光源損壞……,來自2017年重慶市科技活動周現場消息,5月20日, 2017年重慶市科技活動周「未來生活夢幻體驗展」在江北觀音橋商圈舉行,重慶光遙光電科技就讓,重慶市民近距離體驗光纖傳導照明等新技術。據了解,該「重慶造」光纖創新技術還被廣泛應用於北京故宮、騰衝火山熱海溫泉相關項目的照明。在醫學、教育、體育、文博、交通、工業、農業、城建、商業、家庭等十大領域都是該技術的用武之地。
光纖照明滿足照明需求同時而不帶電
科技周」未來生活夢幻體驗展」主要展示的是與民眾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高科技產品,在重慶光遙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遙光電)的展位前,市民被一臺放在魚缸裡的檯燈所吸引。檯燈通著電放在注水的魚缸中,魚兒遊來遊去,卻能悠然自得,沒有一點不適的症狀。
據光遙光電研發工程師鄒業千介紹,「魚缸中展示的檯燈,雖然能和普通檯燈一樣達到照明效果,但和普通檯燈相比,光能和電能在光電箱裡就已做了轉換,因此在傳導過程和出光端並不帶電,而普通檯燈從電源接口一直到出光端,都是帶電的。滿足照明需求卻不帶電,自然也就沒了傳統照明容易出現的觸電、火災等安全隱患」。
光纖傳導照明將引領未來照明系統變革
「未來我們生活中接觸的光源就會和這個一樣,既安全又健康」,光遙光電研發工程師鄒業千稱,近年來,隨著人們對安全意識的加強和健康知識的普及,傳統照明的電氣安全事故、頻閃嚴重的缺點暴露無遺,特別是傳統照明中藍光成分高,對用眼較多的青少年傷害較大,更是受到眾多市民的關注。解決傳統照明的弊端顯得尤為必要。公司經過10年研發,最終研發出光纖傳導照明系統,放在水裡的檯燈就是該公司基於光纖傳導照明系統開發的第一款產品。
「看著簡單,其實裡面包含了70多項專利技術,有多項更是全球首創」。鄒工解釋,光纖傳導照明系統的設計理念就是將光電轉換前置,通過光纖準直耦合技術,實現光電分離,用光纖替代電線,通過光纖傳導並直接發光,達到照明級別。
除了安全,這種照明系統對消費者來說還很健康。鄒工拿著一個專測光源的檢測儀,分別用手機、普通檯燈、光纖健康護眼燈做了測量,結果顯示,光纖健康護眼燈的藍光含量是最少的,屬於國家標準規定的無危害類,並且優於國家標準。
鄒工說,藍光是一種高能短波可見光,能穿透人眼晶狀體直達視網膜,對視網膜造成不可逆損傷,過量的藍光會抑制人體內褪黑素的分泌,加速衰老。光纖健康護眼燈通過多項專利技術,對光源進行個個性化定製,過濾部分藍光、紅外線、紫外線等有害光,對光源進行了優選重組,從而使光的品質達到最佳,趨近於自然光,甚至在某些方面優於自然光標準的照明效果。
高標準要求 「重慶造」光纖燈進了故宮
據光遙光電相關負責人介紹,「重慶造」光纖燈,是他們花了近10年,技術上的難點被一一攻克,並拿下多項專利。這項技術一經推出,就受到北京故宮的青睞。2016年,重慶光遙光電就與故宮毓慶宮籤訂了合作協議為其提供相關項目的照明。
「因為故宮是木結構,北京比較乾燥,一旦線路老化,極易產生短路引發火災。」 光遙光電相關負責人說,光纖照明在應用端不帶電、無熱量、無電磁輻射,因此可以放心地用手觸碰,而且不會產生任何漏電的危險。
此外,中國最大的地熱風景區——騰衝火山熱海溫泉水中照明燈和夜遊項目,也採用了重慶光遙的光纖傳導照明系統,滿足了景區水下照明的安全性和夜間娛樂的燈光變化及亮度需求。
據悉,作為重慶本土的一家高科技創新企業,開展新型光源的深度研發及應用產品的開發,並廣泛應用於文博、消防、教育、交通、市政等多個領域,曾為故宮博物館、頤尚溫泉等場所安裝光纖傳導照明系統。目前,該公司正在開展更加節能環保的雷射照明的前期研發,屆時將徹底顛覆傳統照明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