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紅包是中國流傳已久的春節年俗,紅色代表驅邪避兇,壓歲錢也取其壓邪避祟的諧音,代表了長輩對晚輩健康成長的新年祝福。佛山人稱發紅包為「派利是」,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風俗習慣。就佛山派利是而言,是我最喜歡的習俗。
春節後上班,辦公室好幾個同事給我家小寶派了二封利是,引起了我的好奇心,也擔心自己派錯了利是。我是一個新佛山人,多年來一直在佛山過春節,但從來沒有去了解過為什麼這樣派法,每次都是開開心心地收利是。
佛山人稱發紅包為「派利是」,取其「利於市」「利於事」的好意頭,有萬事都順順利利之意,充滿著長輩對晚輩的期待和祝福。佛山人派利是只講「意頭」,不比金錢。五元十元、一元兩元,多少隨意,心到即可。
佛山的習俗,沒有結婚的男女是不用派利是的,派兩封是說明自己是夫妻完滿,代表夫妻雙方的祝福,也寓意好事成雙;如果是失偶或離異就派一封,亦可多派一封,以示添福,主要對女性而言;單位領導或工作上老闆派利是,多數派一封,以表示對員工的鼓勵。晚輩給錢長輩花則是不用封紅包的,直接給錢便可。
佛山的習俗,長輩要給晚輩派利是,大人要給孩子派利是,結過婚的人還要給未婚的人派利是;派利是不限於親戚、朋友之間,同事之間,甚至是鄰裡之間也會派利是。
春節後上班,各單位未婚的同事和下屬們也會三五成群去各樓層辦公室找領導「兜利是」,又稱「掃樓」,場面極是壯觀,大家喜氣洋洋,笑著鬧著,排著一條長龍等著「兜利是」,封紅包的利是要是沒了,就直接派新錢,每人5元,派到最後沒了,就說聲不好意思,大家就笑著慢慢地解散了或找下一位領導「兜利是」。佛山大多數單位春節後上班會給員工發「開門利是」,利是數額還有講究,要有6或8,如180元、600元、800元等,寓意六六大順或發財好事。不過,近幾年來,佛山的很多單位已經禁止這種派利是的行為了,也不再發開門利是了。
(圖片來自網絡)
在佛山,派利是的習俗一直要到元宵節才停止,才算是過完年了。對於這種「派利是」的傳統習俗,佛山的年輕人表示,他們將會完整地傳承下去。有專家表示,不以紅包謀事,不以紅包謀錢,正是廣東紅包好意頭背後的初心。
2018年2月23日佛山
隨筆||過年
散文隨筆||生活在佛山的幸福感
散文||有一種美是有顏色的
隨筆||如果世界上有那個你……
你們家春節派利是又有怎樣的傳統習俗呢?歡迎您在下方留言評論。
作者簡介:張惠,原名張惠珍。女,廣東河源人,現居佛山。喜歡寫作,喜歡時尚,
喜歡睡懶覺,偶爾喜歡做美食。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廣東省散文詩學會會員,佛山市禪城區作協副主席兼秘書長。
如果您喜歡,轉發也是一種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