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缸造景不會?進來看看!

2020-12-09 海精靈網站

當你看到別人的美缸時,內心會情不自禁地發出讚嘆,但回頭看看自己的愛缸,不禁只能望缸興嘆。究竟如何才能搭建出屬於自己的完美海缸呢?那就跟著海精靈行動起來吧!

其實縱觀全世界的各種美缸,它們都有著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活石和生物之間的平衡。當缸內物體擺放達到了一個平衡點之後,你就會發現所有的一切似乎都變得恰到好處,原本突兀的造型也變得愈發和諧。

造景類別

在海缸造景中從大範圍來說主要分為以下兩種:

礁巖造景:主要是以40%左右的基石(活石、死石、人工石等)搭配「適量」的珊瑚、海葵、魚兒等生物成景的風格。礁巖景因為有較多的培菌基石,所以大多數使用的都是柏林系統。

淡水荷蘭景
海水造景

珊瑚造景:主要是以極少量的基石(活石、死石、人工石等)搭配大量的珊瑚成景的風格。在水草造景中,我們稱之為荷蘭景。珊瑚造景因為培菌基石較少,使用ZEO系統(沸石系統)較多,當然在底濾中加入大量培菌基石也是能實現柏林系統的。

構 圖

當我們前期準備好之後,首先要認真地思考一下,活石以及生物你都打算擺放在海缸中的哪個位置?

照片的焦點就集中在這四個相交點上

整個海缸就是一幅照片,我們可以利用攝影當中經常會運用到的三分法,使得海缸中的各種物件更加的平衡,畫面更加的和諧,突出重點抓住觀看者的眼球。

在黃金分割線的位置,做一條河流,讓整

色彩搭配

在顏色搭配上你只要記住一件事,那就是不要成片的出現同一色系可以了,因為這樣會使得海缸看上去非常單調。

同色系的珊瑚可以錯開擺放,然後將其它顏色的生物擺放到周圍,相互的穿插。比如在中間擺放紅色,然後周圍被藍、綠色的珊瑚環繞,非常的吸引眼球。

當然了,你也可以根據自己的珊瑚品種和顏色進行調整,總之看起來別太突兀就可以了,最後魚友們可以根據色盤的顏色來進行搭配調整。

造景技巧

01、避免對稱、黃金分割

在我們的潛意識中總是在追求著對稱的模式。在我們的海缸中應避免使用對稱的造景模式可以避免過重的人工痕跡。

任何兩個造景單元,如果按照黃金分割進行設置,都會很自然和諧。在園林、建築和攝影都證明了的,通常人們用數列中的5和3來簡單的描述黃金分割,比率大約是1.6。

02、留 白

從視覺角度看,富於結構和景深的造景比活石堆更加接近珊瑚礁。為了達到這一效果,儘量少添加活石,以增加造景之間對比和視覺衝擊。保持後壁和側壁的乾淨,不要有鈣藻、明顯的造流、溢流等,同時保持底沙上沒有小石塊、甲殼、死珊瑚骨和其他垃圾。

這是攝影和造景中常用的技巧之一,「留白「除了留白帶來的視覺衝擊力,這種結構還有其他好處,魚有更多的空間遊動,水流更順暢,由於減少垃圾堆積營養鹽更低。

在洞巖的後面,加入顏色比較明顯的珊瑚

03、減少透鏡效果

許多人在造景時還遇到一個問題——光線折射。簡單說就是光線離開魚缸後再進入眼睛的發生了彎曲改變,使得我們看到海缸裡的造景距離會顯得更近。折射會壓縮大概大約三分之一的景深,其實光線的彎折只是改變了景深,對寬度和高度沒有影響,這意味著你搭建的任何一個斜坡,都會被從前向後壓縮。

如果你在缸外造好景再放進海缸,前面的斜坡會被壓縮30%。也就是說一個45度角的向前的斜坡會變成60度角的斜坡。同樣一個60度角的斜坡可能會變成一堵牆。了解這個規律後,你的造景設計可以節省很多時間。簡單說就是儘量從前到後做平緩的斜坡。

利用一些微小的珊瑚放在石縫邊表現細節

04、如何挑選活石?

記住一個口訣,一聞、二掂、三觀察。新鮮的活石聞起來可以感受到一股海洋的淡淡腥味,不新鮮的活石會散發出陣陣臭味。相同大小的活石,我們挑選重量較輕的,因為這種活石內部的孔隙比較多,利於菌群寄居。

另外觀察鈣藻的狀態,顏色越鮮亮越紫說明活石越新鮮,如果表面的鈣藻已經開始發白,說明活石可能經歷了長時間的脫水或高溫鈣藻已經開始死亡,菌群也一同死翹翹了。

05 搭 建

有的人會買一塊很大的活石直接擺放到海缸中,這樣做雖然省事卻少了構思和創造的樂趣。即便事後你敲碎它們也是非常麻煩的事情,不如直接購買些體積小一些的,形狀各異的活石。

這樣便於我們的二度加工和創作,搭建出山峰(高光區)和低谷(弱光區),讓不同品種的珊瑚都有可以固定的位置,展現出各式各樣的造型和層次,儘可能的還原海洋的原貌。

當然了這裡你需要用到一雙手套(防止弄傷手)、若干的支架(用來固定活石)、一桶造景泥(用來拼合固定活石),當然了有些專業的玩家還會使用到電鑽及PVC管來固定活石。

06 怎樣不易看到膠水的痕跡?

先用美縫膠紙包一下粘合的位置,再上水族專用膠,等膠水完美幹了,再把美縫膠紙取掉,這樣就不容易看到膠水的痕跡了。

其實海水缸造景技巧就是將活石與各種色彩形狀的珊瑚、海葵、魚兒等生物呈現在海缸的不同空間裡,層次分明,錯落有致,構成一個微型的海洋環境,富麗瑰奇,美豔絕倫。

相關焦點

  • 厲害了哦,海缸造景技巧來襲!
    新年新氣象,造景要慎重,海缸造景技巧大放送,一定要收藏好哦!
  • 不會造景、不會養水草,我們就裸缸飼養觀賞魚,這又有何不可?
    換句話來講,就是所有的觀賞魚都可以裸缸飼養,也不會出現任何的問題,除非是某些觀賞魚我們為了餘外的發色或者繁殖等其他因素的考慮,目前來講,也只能如是解釋了,如果作為一個新魚友,我們就是單純的想把觀賞魚養活,裸缸飼養任何觀賞魚都沒有問題。
  • 魚缸美容篇:不會造景,裸缸也能獨領風騷
    大家好,上個專題我們詳細講解了養水,有魚友留言想了解一下裸缸養魚好,還是添加造景、水草更好。其實,裸缸也好、造景也好、水草也好,都能養出一缸漂亮魚。這期我們著重講講裸缸養魚的優缺點。這是裸缸養魚的最大優勢,對於新手和一些時間管理者尤其如此,裸缸不僅便於掌握缸內水流和雜物流向,更方便收集缸底糞便,這點很容易理解。如果缸裡都是水草和造景,廢物就會隱藏在邊邊角角,很難被找到。因此,裸缸養魚最起碼物理過濾是過硬的。二是適合大型觀賞魚。
  • 三湖慈鯛——馬鯛——巖棲缸造景
    巖棲的造景缸,當然這個缸也可以作為蝴蝶缸設置。由於成本有限,魚的品種方面,沒有加入很多的經典特殊巖棲品種,不能完全展示巖棲缸的美,比較遺憾。這個缸不打算再加新魚,也不打算撈魚,缸內應該可以達到自然繁殖的狀態。希望能夠有更多的三湖愛好者加入進來。感謝飛鳥的傾力之作!
  • 迷你缸造景過程
    -25cm硬景觀素材:火山巖、天然化妝砂水草:迷你血心蘭、牛毛、小水榕、越南百葉過濾:壁掛小型過濾桶,流量約300L/小時光照:LED12w,16:00-22:00二氧化碳:2泡/3秒換水:1/2每周1次Step1【底床】(火山巖)作用是分隔化妝砂和水草泥在小缸造景裡面這個方法很實用
  • 本色水景-2018AGA造景大賽:120cm水草缸造景,水草缸造景培訓
    喜歡水草造景,請關注「本色水景」,本色水景提供專業的水草造景學習,開店,產品一站式供貨。分享AGA造景大賽2018年的120cm水景作品,這個尺寸約80餘個,精選其中30餘個,如下(排名不分先後):【1】作者:FRANCISCO JOSE PARRAGA GARCIA 西班牙-瓦倫西亞尺寸:120 x
  • 25cm小草缸造景全過程
    今天分享一個小型缸開缸過程,整體造景非常簡單,主要是玩草的搭配和狀態。進入主題缸體:25cm*25cm*25cm水草:細葉鐵、水蘭、宮廷、椒草、矮珍珠.....骨架:沉木、青龍石首先把魚缸的一面噴水清洗乾淨準備貼膜貼的是磨砂背景,這樣不會看到魚缸背後的雜物觀賞性比較高拍出的照片效果更好。把背景紙貼到魚缸上用卡片把水和氣泡從背景紙下趕出。
  • 世界生態缸造景大賽雨林缸造景作品點評
    ,下次試試大的,多看看專業老闆的植物搭配與擺放位置。圖騰兩爬工作室:植物狀態還ok,但這個真談不上造景。zipxxx:養殖缸? 想靠植物搭配出景你需要更大的缸造景比賽還是要以景為主。圖騰兩爬工作室:圖內圈出來這四種……只要長起來以後隨便一棵都能把35cm缸撐爆的……還有中間那棵石斛,抽兩個新芽就可以幫這缸開蓋子了……和上一個缸一樣的立意,但是做出了完全不同問題。怪物甲Kelvin:圍繞一個樹樁進行的造景,如果植物比例再小一些會更好,整體看上去有原生感。
  • 生態缸:2018年原生缸造景大賽集結
    近幾年生態水族箱越來越受歡迎,昨天小編發表了14年~17年國外原生缸造景大賽的作品,今天來看看18年作品有那些。營造原生而又不覺人為,方乃造景高手,請慢慢欣賞,便可打造屬於自己的原生缸↓↓↓2018年長城杯原生態造景賽(CBAC)這是中國第一次舉辦原生缸大賽主題
  • 漳州小夥水族造景「缸缸的」 保持生態是技術活
    水族造景「缸缸的」  「這個就叫做水草造景或生態造景。」昨日,一身簡約打扮的李劍誠指著新近「開缸」的作品向筆者介紹。和傳統的魚缸不同,水草造景根據水中的動植物習性及特點,利用燈光、過濾系統等設備,構建了一個完整的小生態圈,也被形象地稱為「水中園林」。
  • 《方寸之間,雨林世界》:零基礎也能學會的雨林缸造景
    雨林缸造景愛好者對IVEC造景大賽應該不會陌生,IVEC是international vivrium layout contest的簡稱,中文翻譯為「世界生態缸造景大賽」,官方微博現在已經擁有近5萬粉絲。2017年,IVEC舉辦了第一屆「世界生態缸造景大賽」,至今已經舉辦三屆了。
  • 三湖慈鯛缸造景及養殖
    寬最好在45CM以上,又長又窄的缸不適合養這些魚。養馬拉威和維多利亞慈鯛最好一米以上缸;坦湖最好80CM以上缸,這些是基本的要求,具體還是看所養魚只的大小。選品牌缸要選帶上濾盒的,很多國產品牌缸為了養草缸燈具數量的設置和使用外濾桶的方便都不帶上濾盒,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
  • 水草造景——黑木蕨水草缸
    水草造景——黑木蕨水草缸 水草造景——黑木蕨水草缸
  • 200cm南美缸造景《巨木》
    這次的魚缸造景來自廣西北海的魚友:北海怪獸(原名:鯊魚BiuBiuBiu)很多朋友看過之前他的2米南美缸的作品:
  • 打造精美蟻巢造景缸DIY極致!
    餵食造景缸 獅王出品 180元+10運費 買的是最厚最大的那種 亞克力這東西 自己粘很容易悲劇 不如買現成的最可靠的各種龜紋石 大小十幾斤 大概45+20運石膏買了20斤 沒使完 40左右包郵 內置燈 30包 不便宜 但很可靠diy滴定 全下來合120一個 diy的外殼是飄雪那裡切的
  • 哪些觀賞魚可以裸缸飼養、不必造景?可以選擇的品種有很多
    在飼養觀賞魚的過程中,有些品種因為欣賞角度不同和繁殖、打鬥、情緒壓抑的需要,可以進行適度造景的,比如說以下各種: 原生魚缸、南美慈鯛造景缸、三湖造景缸、短鯛造景缸、飼養小型觀賞魚的草缸等等。
  • 水草缸造景的技巧分享!
    6.其實一水草缸所用的水草種類越少越會有整體感,用太多種反而會凌亂沒有美感,之間的拿捏可多試幾次就能體會出平衡點。          7.全部種植水草的面積應該至少要有水族箱底面積的70%。 8.選擇適合當季氣候狀況的水草。 9.不一定要選擇水中葉狀態的水草,有時水面葉狀態的水草因為較強壯反而較快地生長出水中葉。
  • 來來來,聊聊七彩缸沉木造景!
    適合沉木造景的水草1、鹿角苔如果有朋友就喜歡用底砂來做魚缸裝飾,那麼建議做簡單處理在鋪到缸中給大家幾種自己試驗過的方式,現在踏踏實實用裸缸了,曾經做造景時的幾個體會。4.6米的超大七彩神仙原生缸!   ●  沒什麼能阻擋我對七彩的愛!N個七彩造景看個夠!   ●  追了很久的一個七彩神仙沉木造景   ●  七彩神仙 | 熱帶魚之王!最帥的熱帶魚,沒有之一!!!
  • 有沒有拿來做魚缸造景的?尤其是金魚缸
    小時候玩水族魚缸造景素材很少。用的最多的就是鵝卵石了,無論是在路邊撿的還是在河邊撿的,每一塊石頭的顏色形狀都不一樣,但是還是非常喜歡的。不過看看現在石頭素材那麼多的情況下,反而很少人去用鵝卵石來進行魚缸造景了。忽然間很想念鵝卵石這篇文章,就給大家帶來鵝卵石的分享。
  • 生態水族箱:原生缸造景3年間的變化
    生態水族缸我們通常叫原生缸,顧名思義就是複製魚類原生態環境的魚缸。原生造景的題材中,常見的是「亞馬遜風格」的造景,用大量的沉木和欖仁葉,營造一種幽暗的光線效果,水質發黃,散落著落葉配上各種亞馬遜魚類,展現出世界著名流域古老大氣而又神秘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