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國資上實集團94億元接盤天津信託,持股達77.58%

2020-12-24 澎湃新聞

天津信託歷時三年的混改終於有了重大進展,控股股東將正式易人。

3月23日,據天津產權交易中心網站顯示,天津信託51.58%股權競拍正式結束。澎湃新聞從天津信託相關人士處了解到,本次交易完成後,上實集團將持有天津信託77.58%股權,為其控股大股東。

激烈的競價

此次競拍過程較為激烈,上海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實集團」)與遼寧忠旺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忠旺集團」)參與了本次股權的競價拍賣,雙方經過147次價格較量後,上實集團以74.18億元拿下天津信託51.58%股權。

天津信託本次混改於2019年12月啟動,上實集團也先後分兩步完成對天津信託的絕對控股。

天津信託原第一大股東天津海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海泰控股」)、第二大股東天津市泰達國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泰達國際控股」)均擬出讓其所持有的天津信託股權。海泰控股由天津濱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100%持股,泰達國際控股則直屬於天津市國資委。

具體來看,海泰控股擬出讓持有天津信託全部51.58%的股權,轉讓底價為39.5億元;泰達國際控股擬出讓持有的天津信託26%股權,轉讓底價為19.91億元。轉讓完之後,泰達國際控股仍持有天津信託16.11%股權。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天津信託其他股東為安邦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安邦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教育發展投資有限公司,分別持股3.9%、1.36%、1.05%。2015年4月,安邦人壽、安邦保險集團分別斥資6635.3萬元、2312萬元參股天津信託,合計持股5.26%。

今年2月,上實集團先以底價19.91億元摘得泰達國際控股出讓的26%股權。換言之,今年以來,上實集團分兩次共耗資94億元,接盤了天津信託77.58%股權

據官網介紹,上實集團於1981年7月在香港註冊成立,是上海市政府在香港的窗口企業,目前由上海市國資委全資控股。其業務涵蓋醫藥醫療、基建環保、房地產和區域開發、消費品、金融服務和投資五大領域以及創新發展的新邊疆業務。

忠旺集團成立於1993年,為全球第二大、亞洲最大的工業鋁擠壓產品研發製造商,天津為忠旺集團的第二大生產地。2009年5月8日,其控股公司——中國忠旺控股有限公司(中國忠旺,01333.HK)在香港聯交所上市。遼寧首富劉忠田持有公司74.16%股權,為公司實際控制人。忠旺集團近年也在加大布局金融領域。2010年忠旺集團成為遼寧銀行和大連銀行十大股東之一,2017年通過旗下子公司入駐君康人壽。

天津精品國企混改項目

此次天津信託股權轉讓為「天津市2020年精品國企混改項目」之一。為推動國企混改提速加力,天津市國資委在今年1月集中推出60個精品國企混改項目,這些混改項目涉及金融服務、醫藥、裝備製造、建築、商貿、能源等領域,合作方式包括產權轉讓、增資擴股等。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5月,天津市委書記李鴻忠約談天津銀行、天津農商行、渤海銀行、濱海農商行、渤海證券公司、泰達國際集團、北方信託公司、天津信託公司等8家市管金融機構班子成員。會議指出,要以更大的力度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引進戰略投資者,優化股權結構,構建現代金融企業制度。

據官網介紹,天津信託於1980年10月20日成立,並於同年11月1日正式對外營業,是國內最早成立的信託投資機構之一。年報顯示,2018年天津信託實現營業收入11.6億元,資產總計74.9億元,淨利潤5.8億元。

3月1日,《信託公司股權管理暫行辦法》(下稱《辦法》)正式實施。天津信託控股權競拍恰好成為《辦法》正式實施以來的首例股權轉讓。

《辦法》對於控股股東資質和對股東的穿透監管原則較之前都更為嚴格。《辦法》要求,境內非金融機構作為信託公司股東,如取得控股權,權益性投資餘額應不超過本企業淨資產的40%(含本次投資金額,合併財務報表口徑)。此外,《辦法》將「三位一體」股權穿透監管框架擴展為「三位一體」股權管理體系,突出信託公司股東、信託公司、監管部門三方主體從股權進入到退出各個階段的股權管理職責。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定增50億後天津濱海農商行擬再增資 新投資者持股51%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定增50億後天津濱海農商行擬再增資,新投資者將持股51%2019年底剛完成引進天津市六家國資的天津濱海農村商業銀行(以下稱「濱海農商行」),擬再次以增資擴股方式引進新投資者,而且引進投資者持股比例為
  • 中信信託拍賣中德安聯49%股權,安聯有意接盤?
    12月24日,北京產權交易所掛牌「中德安聯人壽49%股權」項目,轉讓底價為23.44億元。根據掛牌公告,意向受讓方註冊資本不低於20億元,同時意向受讓方或其控股股東須具有10年以上直接經營保險業務的經驗。事實上,因投資多年未見回報,中信信託早在2013年就有退出之意,期間先後轉手上海國際、華電集團均未果,此次拍賣或屬無奈之舉。
  • 方圓集團押注海南航天城:浮現神秘基金,信託輸血1.8億
    昨日,我們研究資料發現:自8月28日以來,一款名為「光坤·大有47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1-3期)」的信託計劃正在某知名第三方信託銷售平臺上推售,發行融資規模1.766億元,並特別註明「本項目為股權投項目,不設預期收益率」。
  • 國資將全面退出岷山 四川內首家國轉民飯店現身
    NEWS.SOHU.COM  2004年01月09日12:58  四川在線昨日記者獲悉,國有資本將在近期全部退出岷山飯店,岷山飯店29名管理層將通過信託方式募集1760萬元資金,通過與員工共同持股的四川岷山投資有限公司,收購岷山飯店全部國有股,完成改制並實現全員持股。  全員持股  在府南河邊佇立了16年的老牌四星級酒店——岷山飯店,正在醞釀一項「傷筋動骨」的改革。
  • 魯寧:上港集團國企員工持股,輿論為何無噪聲
    上周三,上海市委機關報《解放日報》在頭版頭條刊登一則《上港集團七成員工當股東》的新聞報導。報導稱,上海深化國企國資改革首個員工持股激勵方案落地,認購金額18億元。該報導篇幅不大、不到千字,但所披露和信息含金量頗高。 作為歷次深化國企國資改革最敏感的內容,這則國企試水員工持股的新聞出乎預料地未引起輿論的抨擊。
  • 浦發、太保、國泰君安、上海國際集團高管齊調整 上海國資要做什麼
    浦發銀行、中國太保、國泰君安是上海金融國資旗下的三大重點企業,在銀行、保險、證券行業中亦是佼佼者。上海國有資產兩大平臺分別為上海國際集團和上海國盛集團。上海國際集團則按照上海國資國企改革的總體部署,明確為戰略控制型金融投資集團。在上海金融國資改革中,國資企業負責人的調整往往是「牽一髮而動全身」。
  • 快訊:平安信託轉讓遠慧企業85%股權 遠洋集團接盤
    樂居財經訊 王帥 7月17日,樂居財經獲悉,平安信託有限責任公司退出武漢遠慧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退出前持股85%,北京遠東新地置業有限公司持股比升至100%。本次變更前,平安信託持有遠慧企業85%股權,遠東新地持有另15%。本次變更完成後,遠東新地全資控股遠慧企業。遠東新地為遠洋控股集團(中國)有限公司全資控股公司,故遠慧企業為遠洋控股集團間接全資子公司。
  • 中國68家信託公司踩雷延期超級匯總!
    完成圓滿兌付 (4) 新光集團 危機事件:上海清算所公告顯示,截至2018年12月28日,新光集團及合併範圍內子公司存在尚未披露的部分債務未能清償的情形,8筆違約債務又被曝光,涉及金額18.7億元。截至目前,新光集團已公開的未嘗債務總額已達102.95億元。
  • 信託產品底層資產被指造假 民生信託風控「漏風」
    其募集材料中顯示,該項目交易對手為國厚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具體操作為,民生信託通過將「至信1095號「的募集資金用於認購天津曜暉管理諮詢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的份額,該合夥企業將「至信1095號」的實繳出資額,扣除相關費用後,用於受讓國厚資產持有的標的應收帳款收益權。該應收帳款是國厚資產從商業保理公司天津華航供應鏈集團有限公司轉讓而來。
  • 北方國際信託受讓銀行股份獲批 或升至津南村鎮銀行第二大股東
    對應津南村鎮銀行截至去年年末的股東信息,這一最新持股數量將使得北方國際信託成為津南村銀行第二大股東。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除參股津南村鎮銀行外,北方國際信託還持有天津濱海農商行2.86%的股份。  津南村鎮銀行持股數量將翻倍  銀保監會官網信息顯示,津南村鎮銀行變更股權事項日前已獲天津銀保監局批覆同意,具體為,北方國際信託受讓天津北信投資擔保有限公司所持該行1000萬股股份。受讓完成後,北方國際信託持有津南村銀行股份將增加至2000萬股,佔該行總股本的6.67%。
  • 新力控股闖關港交所,雙信託持股背後的家族版圖
    九年前,新力起家於江西,董事長有一個天生幹這行的名字——張園林;三年前新力開始布局全國,如今規模攀上900億元,欲從贛江奔湧到香江。  中環排隊IPO內房企還有中梁控股、奧山控股、海倫堡這三個成立20年以上老玩家。四家房企之中,中梁增速最快,三年從百億裂變到千億,年複合增長率超過200%,新力以94.6%排名第二。
  • 接盤三年浮虧超50% 上實投資割肉遠東國際橋梁
    來源:中國證券報 | 發布時間:2013年01月14日 08:28 | 作者:   據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公告顯示,上海上實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擬以1.17億元的價格,轉讓上海遠東國際橋梁建設有限公司90%股權。
  • 恆天集團8年資本運作中植系頻現 聯手搭建資本平臺出擊超5家A股公司
    因此,這些股東的持股比依次為40%、20%、19.71%、10%、5.35%、4.94%。    穿透股權,第一大股東中植財富為中植系持股平臺,實控人為中植系靈魂人物、中植集團董事局主席解直錕。第二大股東經緯紡機系恆天集團旗下控股子公司。其餘股東或為國際頂級投行、或為國內金融控股集團。由此看來,恆天財富由中植系實際控制。
  • 管理層雙管齊下MBO 豐原集團失控股權
    至此,豐原集團完成改制,並引進兩家戰略合作夥伴。天安投資的實際控制人馬東兵,出生於1969年,是李榮傑在安徽財貿學院的校友。天安投資在持股不足半年後,就與新華信託籤訂了股權轉讓合同,價值還是當初接手股權時的1.8億元,其中1.2億元劃入豐原集團帳戶,代天安投資補足參與集團改制的增資款。
  • 管理層雙管齊下MBO豐原集團失控股權
    至此,豐原集團完成改制,並引進兩家戰略合作夥伴。天安投資的實際控制人馬東兵,出生於1969年,是李榮傑在安徽財貿學院的校友。天安投資在持股不足半年後,就與新華信託籤訂了股權轉讓合同,價值還是當初接手股權時的1.8億元,其中1.2億元劃入豐原集團帳戶,代天安投資補足參與集團改制的增資款。
  • 興業信託外資股東持股比例減半至8.4% 新股東福能集團入駐
    記者了解到,近期興業銀行(601166,股吧)的外方股東澳大利亞國民銀行將所持興業國際信託股權(16.8334%)中的一半轉讓給福建省能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福能集團」),轉讓後雙方各持股8.4167%。
  • 國資入局北大破產校企背後:實控人是如何搞垮北大未名的
    未名集團官網顯示,公司已在黑龍江、吉林、遼寧、北京、天津等15個省級行政區、直轄市建立生物研究開發基地,規模宏大。據不完全統計,2010年後,未名集團及其子公司計劃在全國投資近1000億元,這些項目大多集中在三四線城市新設立的開發區,或是某個縣城裡的「一號工程」。
  • 世聯行退出新房銷售平臺:2.55億元轉讓上海更贏三成股權
    澎湃新聞記者 劉暢珠海國資委旗下的房地產綜合服務提供商深圳世聯行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世聯行,002285.SZ)12月8日晚間發布公告,以2.55億元向天津瑞庭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轉讓其持有的上海更贏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全部
  • 安徽省國資馳援長信科技 蕪湖鐵元13.9億元執掌控股權
    一位接近當地國資部門的人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國資的入駐,讓長信科技管理層持股平臺即控股股東新疆潤豐面臨的股權質押風險得到徹底化解。與此同時,省投(安徽投資集團)也擁有了自己第一家控股上市公司。」據《詳式權益變動報告書》顯示,蕪湖鐵元直接持股的股東方有三個,分別是安徽鐵路基金公司持股70.82%,蕪湖產業投資基金持股15%,深圳國協一期股權投資基金持股14.18%。這三個股東的背景是,安徽投資集團通過安徽鐵路投資間接持有安徽鐵路基金42.37%股權,蕪湖產業投資基金實際控制人系蕪湖市國資委,而深圳國協股權投資基金隸屬於招商局資本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 主板國資中恆集團拿下創業板民企萊美
    而且這是一家主板國資上市公司,拿下一家創業板民企上市公司控制權來源:攝圖網當日中恆集團與萊美藥業同時披露,中恆集團(600252.SH)擬接受萊美藥業(300006.SZ)控股股東邱宇(持股22.71%)的表決權委託。同時,18個月內,中恆集團承諾將增持10億元萊美藥業股票,此前中恆還承諾了3.5億元增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