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沒有立春?立春會在除夕?農民們今年收成不好這真的科學嗎?

2021-01-11 鄉間老農民MP

我們都知道農村有著各種各樣對於天氣的說法,由於古時候人們的生產方式大多是精耕細作、靠天吃飯,因此農民們都格外注重天氣狀況。這也就導致了農民們會對一些常見的條件狀況有自己的見解,而且還會有一些總結的經驗通過口頭相傳的諺語來知悉。

其中有這樣的一種說法,表明了立春的時間,「春在五九尾巴,春在六九開頭」它的前半句意思就是立春這個節氣在冬至節氣開始起算後的5乘以9等於45天後的那一天,後半句的意思就是立春在從冬至日起算後的第六個九天的第一天。為什麼會有時間的差異呢?而且兩個時間段差距只有一天呢?

春在五九尾巴也意味著接下來的一年裡面收成將會不好,農民們將會因為收成較差而奔波勞碌,另外今年的立春就是在45天後,也就是說今年的收成將會比較不好。可是這樣的農諺,在之前來說還是有一定經驗總結的。可是對於現在多變的天氣狀況來說,也不能完全用這個農諺作為指導。由於現在天氣氣候多變,氣溫異常的狀況出現的次數很多,再加上現在天氣預報的準確狀況還是比較不錯的,因此農民們在進行生產活動的時候可以關注一下最近的天氣狀況。

今年的立春時節在除夕,因此來年沒有立春。在沒有立春的年農村裡面的人認為是不能夠嫁娶的,因為這被認為是不好的。但是這樣的說法並不能夠全部相信,大家還是要明辨農諺啊。

所以農民們的收成狀況還是要靠農民的精耕細作以及天氣造福,大家也不用過於擔憂收成,注意關注天氣預報進行合理的農業生產安排就好了。

相關焦點

  • 除夕立春好不好?專家:百年只3次
    老農民都很清楚立春在陽曆的時間比較固定,都是在2月4日左右,而春節則是在農曆正月初一。這兩個節日還是比較靠近的,有些年份在過年前立春,有些年份則是在過年後立春,但是不管怎樣,春節最早不會早於立春前十五天,最晚也不會晚於立春後十五天。而今年就是春節前立春,並且十分巧合的是立春和除夕是同一天。那除夕立春好不好呢?專家:100年僅三次。
  • 19年春節在「幾九」,春節前立春有何講究,「滑年」對收成不好?
    19年春節在「幾九」,春節前立春有何講究,「滑年」對收成不好?昨日寒風刺骨,今日豔陽高照,都說「二八月亂穿衣」,這即將進入冬至節氣,卻也顯得有些溫暖!但是,很多村民在問,今年春節是在「幾九」呢,都說明年是「滑年」,立春在年頭這有何講究嗎?明年「無春年」會對收成有影響嗎?對於這些問題,小編簡單的說明一下!一、19年春節在「幾九」?今年放假安排已經發布了,2019年2月4日-2月10日共計7日。
  • 今日除夕又逢立春,農諺「立春寒,一春暖」啥意思?立春後還冷嗎
    今日除夕又逢立春,農諺「立春寒,一春暖」啥意思?立春後還冷嗎?文/農夫也瘋狂盼望著,盼望著,春天的腳步近了。終於等到你了,在大年三十這一天,把立春盼來了。立春節氣一到,也表示寒冷的冬天即將過去,而溫暖的春天就要到來了。立春在過去不只單單是一個節氣,而且還是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春節。而今年的除夕和立春「相撞」了,許多的老農民對這一年也是充滿了期待,在民間有著「百年難逢三十春」的說法,認為立春和除夕是同一天,預示著這是風調雨順的一年,糧食都會大豐收。古人也流傳下來了很多和立春節氣相關的農諺,那「立春寒,一春暖」啥意思?立春後還會冷嗎?
  • 農村俗話說,「春打五九尾,要飯跑斷腿」,今年立春是幾九呢?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又叫「打春」。上古利用「鬥柄指向」發,當北鬥七星的柄指向寅位時為立春。現在用的是「定氣法」,以太陽達到黃經315°時為立春。立春與立夏、立秋、立冬一樣反應一年四季的更替。立春以後,就被稱為春天了,也代表著新的一年的開始。
  • 19年除夕逢立春,有何說法?
    的確,農村老話大多都是祖先輩們一代又一代傳下來的,其中飽含無數先輩們的智慧、經驗、經歷,農諺老話對於農民指導農事活動是有事實為據的。農諺「冬隨五九盡,春開六九頭」是啥意思?即將到來的今年除夕逢立春,有什麼說法嗎?一、農諺老話「冬隨五九盡,春開六九頭」啥意思?一數之差導致一天之差,有何深意?
  • 今年立春有啥說法?俗語「春打五九尾,來年凍死鬼」是什麼意思?
    今年的冬天比較寒冷,有專家預測為60年不遇的冷冬。在如今,該冷就冷是莫大的好事,特別對於農村農民來說,人們喜歡冷冬,卻不希望來年春天寒冷。春天寒冷,標誌著出現了倒春寒,會給作物返青與花期授粉造成影響,嚴重了,將造成作物減產或絕產。
  • 立春到了,農民認為立春是晴天好,還是雨天好?有道理嗎?
    立春,在大部分人看來只是一個節氣之間的劃分,其實立春屬於我國二十四節氣之首,不僅如此,立春這天的天氣狀況也能反射出未來一年的天氣狀況,所以立春在我們農民眼中是非常重要的,同時立春天氣的好壞也直接決定了農作物的生長。
  • 立春到了,農民認為立春晴天好,還是雨天好?有道理嗎?
    問:立春到了,農民認為立春晴天好,還是雨天好?有道理嗎?一、今年立春是哪一天?今年立春在2020年的2月4日,農曆庚子鼠年的正月十一。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立春了就是打春了,新的一年開始了。在農村,有的地方已經開始春耕,春暖花開,萬物復甦。2020年有兩個立春,叫雙春年,因為是閏年,所以會出現兩個立春。二、雙春年暖和嗎?根據民間說法:「兩春夾一冬,被窩暖烘烘」。
  • 農村俗語:「春打六九頭,喝水像喝油」,那今年立春是何時?
    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自古以來立春就是一個傳統節日。立春節氣對於農民來說是很重要的,這個節氣後就要開始農耕了,「立春一年端,種地早盤算。」立春,對於農民來說是最重要的時間,因為之後的天氣關係到春播的質量如何。
  • 2019年沒立春?是「寡婦年」?不適宜結婚?專家兩字回應傳聞
    有些人認為今年的冬天比以前的的冬天來得早,溫度也比往年低。以廣東的雪為例。雖然廣東人總是開玩笑說廣東不尊重冬天,但是今年也開始下雪。然而,北方人說今年冬天來得很晚,氣溫比平時高。雖然今年的冬天不尋常,但有一個節日值得在冬天慶祝,那就是春節。春節過後,農民將在新年開始耕種。
  • 2019年立春除夕同一天,這樣好嗎?會是兩頭春嗎?
    除夕是歲除之夜的意思,又稱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時值每年農曆臘月(十二月)的最後一個晚上。而很湊巧的是在2019年中立春和除夕是在同一天的,那麼立春和除夕同一天好嗎?2019年立春除夕同一天,是兩頭春嗎?立春和除夕同一天好嗎?立春和除夕在同一天,我們認為這是非常吉利的日子。立春時,鬥指東北。太陽黃經為315度。
  • 2月4號是除夕,同時也是立春,這天可以貼春聯嗎?
    過年貼春聯可以說是中國的傳統習俗了,如果誰過年不貼春聯的話,那都是會被人說的。而貼春聯的時候一般都是在小年之後,小年送完灶神,可以說就要貼春聯迎新年了。2月4號是除夕,同時也是立春,這天可以貼春聯嗎?只不過今年過年有點特殊,那就是除夕的當年剛好就是立春,在農村還是特別講究的,以前就有說法立春那一天娘家人不給出嫁女回家住了,可以說立春是有不少的說法的。那麼立春能不能貼春聯嗎?在老農看來自然是可以貼的,正常情況下貼春聯都是小年之後,在大年初一之後貼好就行了,這樣就可以貼著春聯迎新新年了。
  • 19年立春在除夕,有啥講究?
    大寒節氣剛過,下一個節氣就是立春了,對於種地的農民來說,春天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時節,因為播種在此時就要開始了。過去農民從事農業生產時,過去沒有天氣預報時,農民只能參照24節氣從事農業勞作。農村老一輩人將一輩子的經驗總結成了俗語,「春打五九盡,春打六九頭」亦是如此,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19年的立春和除夕在同一天,這種現象有什麼說法嗎?接下來,筆者就給大家詳細的解說一下。
  • 小寒比大寒冷,今冬立春為何在除夕?
    小寒比大寒冷,今冬立春為何在除夕?今年的冬天有些古怪,已經立冬很久,但是氣溫一直不算低,有很多人說今年是「暖冬」,難道今年就要像春天一樣過完冬天嗎?俗話說,「冷在三九」,那今年的三九天是什麼時候開始算呢?是小寒比較冷,還是大寒比較冷呢?聽說今年立春正好在除夕那天,這是為什麼呢?
  • 明天是立春節氣,立春節氣是晴天好還是雨天好?聽聽老農怎麼說!
    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很多年輕人對農村俗語一直是懷疑的態度,因為覺得農村俗語都是農民總結出來的,農民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所以認為俗語的準確度並不高。其實農村流傳的俗語是老一輩的人們從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雖然農民的文化水平並不高,但是卻是老一輩人們的智慧結晶,所以俗語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 2019除夕又逢立春,農村俗語「立春寒,一春暖」,立春後還冷嗎?
    今年除夕又逢立春,農村俗語「立春寒,一春暖」啥意思?立春後還冷嗎?節氣在我國的農業生產上有著很重要的地位,很多人都會在發展農業的時候注意二十四節氣裡面的一些老講究。立春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也是非常重要的節氣,立春以後,氣溫就會緩慢的回升,今年的立春是和過年是在一天的,有句俗語曾經這樣說過「百年難逢歲交春」,歲交春這種現象一百年裡都只不過會出現幾次而已,民間把這樣的年份叫「無春年」或者「黑年」,據說這樣的年份裡結婚以後離婚的概率會很大,所以又有人把它叫「寡婦年」。
  • 今年的「小寒」和「大寒」哪個更冷,2019年立春為何在除夕?
    「冷在三九」數九是哪一天,2019「小寒」和「大寒」哪個更冷,2019立春為何在除夕?冬季寒冷的天氣是被歸納為數九寒天,也是九九八十一天,每九天為一個階段,從一九二九不出手開始,直至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才正式宣告九九的結束,也就是一年之中最寒冷的天氣終將離我們遠去了。
  • 除夕「巧遇」立春 百年只有三次 下一次要等到……
    也就是說2019年除夕恰逢立春節氣✨除夕和立春在過年時巧遇的情況,並不多見,大約一百年當中會出現5年,而除夕和立春在同一天的情況,大約百年當中只有三年出現。 2019年2月4日,2057年2月3日,2076年2月4日,都是除夕當天逢「立春」。而2038年2月4日、2087年2月3日這兩天都是大年正月初一立春。正因為己亥豬年除夕和立春在同一天(2月4日),今年又是「無春年」。「無春年」是指農曆全年都沒有立春的年份。
  • 農諺「立春天氣晴,百事好收成」,到底是啥意思?
    啷哩個啷哩個啷,閒言碎語咱不講,今天歡顏的狗尾草給大家介紹介紹,農諺「立春天氣晴,百事好收成」,到底是啥意思?在農村有這樣的一句諺語,「立春天氣晴,百事好收成」,到底是啥意思呢?下面大家跟我一起,來了解一下。
  • 立春是晴天「不用問神仙」!老一輩農民的說法,到底是什麼意思?
    今年立春是在2020年2月4日(農曆正月十一),具體時間在下午的17點03分12秒,全國大部以晴天為主。「立春是晴天,不用問神仙」,這是什麼梗?眾所周知,中國相當長一段歷史時期,都是農耕社會。我們的祖先一年收成的好壞,生活的甘苦,臉上的悲喜,全都跟氣候有關。所以大家非常注意觀察氣候變化,根據天氣來安排自己的種植計劃,不敢有一絲的懈怠,更不敢跟老天對著幹。因此農民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總結出了好多氣候知識,文人們把老農總結的有關知識叫做農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