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濟寧「東土第一」,有936顆佛舍利,是國務院親批重點文物
山東省真是一個神奇的旅遊省,遊客在這裡不僅能看到悠久的歷史遺蹟,還能看到令人流連忘返的自然風光,山東省是可以滿足遊客需求的地方,所以,在休假的時候,人們會選擇山東這個地方度過自己最寶貴的假期,但是並不只是把青島、濟南等城市作為自己的第一選擇,濟寧也是個非常不錯的地方,今天,我們說濟寧「東土第一」,出土了936顆舍利,並且是國務院親批重點文物單位。
-
威海又一「中國第一」走紅,58.8米為「世界最大」,藏於「神山」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威海又一走紅的「中國第一」,58.8米為「世界最大」,藏於「神山」。這個威海又一走紅的「中國第一」,就是位於威海市石島港赤山風景區內的,赤山神明。相信很多人已經猜到了,赤山神明就是赤山的赤山神。了解過山東的人都知道,威海是一個非常著名的沿海城市,這裡因為其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成就了非常多的奇觀,也造就了非常多與山海有關的神話故事。
-
山東濟寧發現孫悟空遺蹟,地宮存936顆舍利,專家:孫悟空原型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這裡是大偉歷史觀,大偉今天帶你走進:山東濟寧發現孫悟空遺蹟,地宮存936顆舍利,專家:孫悟空我國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在我國境內有著諸多名勝古蹟,很多朋友可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好客山東歡迎您」,如今山東旅遊業發展是非常迅速的,但朋友們知道嗎,在我國山東的濟寧有著一個比較獨特的景點
-
山東這座寺院千年香火不衰,被譽為東土第一道場,你了解嗎
在中國寺院廟宇眾多,很多也是著名的旅遊景區,比如河南嵩山少林寺,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是山東的寶相寺,對於外地朋友來說可能不太熟悉,其實寶相寺歷史悠久,始建於北朝,享有「第二法門寺」的美譽,寺院歷經千年風雨,香火至今不衰,是山東著名的佛教名剎,被譽為「北朝最初名勝,東土第一道場」。中國名山古剎那麼多,為何寶相寺有這麼高的美譽呢?
-
濟寧這個縣是佛教文化聖地,與儒家文化和運河文化淵源也很深
濟寧境內的汶上縣,向來以佛教文化著稱汶上縣的寶相寺位於縣城西北方,始建於南北朝時期的北魏,素有「北朝最初名勝,東土第一道場」之稱。寶相寺佔地600餘畝,現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寶相寺內的各景點以太子靈蹤塔最為著名。太子靈蹤塔始建於北宋熙寧六年至政和二年,歷時三十八年,是一座非常典型的佛牙舍利塔。
-
世界上第三顆傳世佛牙舍利在湖北當陽獲重大發現
唐朝武則天親授、被稱為傳世的第三顆佛(釋迦牟尼)牙舍利新近在湖北省當陽市玉泉寺鐵塔地宮經再三考證後獲重大發現
-
佛牙留世僅四顆,其中一顆在中國,您知道怎麼來的嗎?
《大般涅槃經.聖軀廓潤品第四》記載:世尊大悲力故,碎金剛體,成末舍利,唯留四牙,不可沮壞。 眾所周知,寶相寺有鎮寺三寶,其一為「神聖佛牙」。這顆佛牙也被稱為「悟空佛牙」,你可千萬別以為這是悟空的牙! 人家可是大有來歷的!
-
菏澤、濟寧、棗莊的這幾座佛塔,歷史悠久,全部為國家重點文保
整體雄偉壯觀,巍峨挺拔,充分體現了宋代建築風格,2013年5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3月15日,經考古探勘發掘佛牙一枚,舍利子936顆。2013年5月,被國務院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建於北魏時期的古塔,出土了珍貴的釋迦牟尼佛血舍利
這是朝陽北塔,位於遼寧省朝陽市慕容街北面,北塔始建於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間,屬於密簷式磚塔結構,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北塔的四面塔身都是磚雕,分別雕刻的是四方佛,八脅伺菩薩,二十四飛天,八大靈塔及其塔名等圖案。這是北塔的內部,牆上的壁畫完整的介紹了北塔的前世今生。
-
佛牙舍利所藏的30處地點
5、山西五臺山「佛牙」:傳說東土阿育王十九舍利塔之一即在今大白塔之下。今存佛牙長五匣米,呈圓錐形,安置在一個35釐米高的銀質佛牙塔內,據說是民國初年果迦和尚由印度獲得。不過,唐宋之世日本僧圓仁、成尋的日記記載五臺山確藏有闢支佛牙和佛指,不知所蹤。所以,有人猜測白塔之下或許還存有唐代的佛牙舍利。
-
山東千年古寺突現地宮,打開後卻散發陣陣香氣,埋葬著936顆舍利
待回到文物局之後,之後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打開石匣,結果和專家設想的是一樣的,裡面果然放置的是金棺銀槨,這是佛教的最高葬制,這裡頭肯定裝著佛舍利子可是沒想到的是裡頭居然放著936顆舍利,而且還有不少非常珍貴的佛牙舍利,當然了還有許多其他文物,比如什麼宋跪式蓮花座鐵胎泥塑捧真身菩薩、東魏彌勒造像殘石、水晶瓶、水晶串珠等等。
-
宋朝在濟寧境內留下的古蹟有哪些?
在濟寧境內,宋朝也留下了很多名勝古蹟,透過這些古蹟,我們不難看出宋朝當年的繁榮。另一處是智照禪師塔,目前位於濟寧人民公園內,始建於金明昌七年(公元1196年)。這兩處古蹟實際均建造於南宋時期,雖然當時濟寧處於金的統治範圍內,但從傳統紀年習慣上說,也是始建於宋朝。
-
釋迦摩尼佛祖圓寂後舍利佛牙到底有多少顆?至今又在哪裡供奉?
當年發現雷峰塔下的地宮後,展開了搶救性發掘,首先出土的是一個重達100公斤的鐵函,打開後發現了保存完好的鬢髮舍利。釋迦摩尼鬢髮舍利的出土,在世界範圍內當屬首次,是繼法門寺地宮之後,對釋迦佛真身舍利的重大考古發現。
-
青海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黃南篇(六)
隆務寺隆務寺位於黃南藏族自治州府所在地隆務鎮鎮西山腳下,地處隆務河中遊河畔,氣候宜人,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寺中重要文物有清朝檀香木雕彌勒佛像等省級文物,並藏有相傳自印度迎請的五粒釋迦牟尼佛發舍利,作為鎮寺之寶供奉於釋迦牟尼佛像內。另供養有僧舍利一千餘粒,寺中珍藏《甘珠爾》、《丹珠爾》等珍貴佛經,數量達七千餘部。
-
釋迦摩尼佛祖圓寂後舍利佛牙到底有多少顆?至今又在哪裡供奉?
當年發現雷峰塔下的地宮後,展開了搶救性發掘,首先出土的是一個重達100公斤的鐵函,打開後發現了保存完好的鬢髮舍利。釋迦摩尼鬢髮舍利的出土,在世界範圍內當屬首次,是繼法門寺地宮之後,對釋迦佛真身舍利的重大考古發現。
-
很有趣|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幢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幢位於河南鄭州滎陽市京城路街道平莊村,這座經幢刻建於金泰和三年(1203),距今已800多年,形體較大,造型優美,雕刻細緻,保存完好,為古代石刻文物之珍品。幢座雕有仰蓮、力士像及須彌座等圖案;幢身為八稜柱,高2.1米,每邊寬0.185米,為經幢的主體部分,幢身刻滿文字,主要為「佛說父母恩重經」和「佛頂尊勝陀羅尼經」等佛教經文以及經幢的刻立時間、書寫和刊刻者的姓名等內容;幢頂又分為六節,自上而下,第一節由寶珠組成,第二節和第三節為仿重簷式屋頂,第四節近似四稜柱,每一面均浮雕一佛像,第五節為仰蓮座,第六節為八面華蓋獅頭,獅頭之間刻飾瓔珞與寶相花,雕工極其傳神
-
阿育王和八萬四千顆舍利的故事,你知道麼
據傳,佛祖釋迦牟尼自35歲悟道,傳教45年後於80歲圓寂火葬後,形成舍利一石六鬥,其中有1塊頭頂骨、2塊骨、4顆佛牙,還有中指指骨舍利和84000顆珠狀真身舍利子。《佛所行贊》記載:「八王起八塔,金瓶及灰炭。
-
國務院今公布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單位,近現代史跡有提升
國務院今天正式公布了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新增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計762處,另有50處與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合併。此次國寶單位呈現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革命文物佔比大幅提升,古建築、古遺址、古墓葬「含金量」十足等特點。
-
四門塔:佛家舍利子 藏此寶塔中
四門塔素有「華夏第一塔」之稱,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單層亭閣式石塔,與趙州橋同為隋代石質建築的典範之作,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四門塔是為供奉隋文帝敕賜齊州神通寺的舍利而建的一座舍利塔,建成於隋大業七年(公元611年),是一座全部用石塊砌成的單層塔。塔通高15.04米,塔身高6.6米,每邊寬7.4米。
-
福安這個家族祠堂被國務院列入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啊!
國務院昨日公布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我市陽頭街道黃氏祠堂入榜「古建築」類項目名單!其中,福安市陽頭街道黃氏李氏祠堂進入「古建築」類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編號:8-0328-3-131、時代:清),成為繼溪柄鎮獅峰寺(2006年經國務院核定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後我市第二個國家級文保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