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最經典的詩詞:至情至性,霸氣十足!

2020-12-25 閃電新聞

今年的9月9日,毛澤東逝世44周年。在詩詞上,毛澤東也留下了諸多名篇。他的詩詞往往在看似不經意的輕描淡寫間,展示縱橫萬裡的境界,發出吞吐山河、雷霆萬鈞的氣勢。

《無題》

一九一O年秋

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

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詠蛙》

一九一O年秋

獨坐池塘如虎踞,綠楊樹下養精神。

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

《沁園春長沙》

一九二五年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

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

萬類霜天競自由。

悵寥廓,

問蒼茫大地,

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遊,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

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

糞土當年萬戶侯。

曾記否,

到中流擊水,

浪遏飛舟!

《七律·長徵》

一九三五年十月

紅軍不怕遠徵難,萬水千山只等閒。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裡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沁園春雪》

一九三六年二月

北國風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

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

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

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採;

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採桑子重陽》

一九二九年十月

人生易老天難老,

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

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

不似春光。

勝似春光,

寥廓江天萬裡霜。

《菩薩蠻大柏地》

一九三三年春

赤橙黃綠青藍紫,

誰持彩練當空舞?

雨後復斜陽,

關山陣陣蒼。

當年鏖戰急,

彈洞前村壁。

裝點此關山,

今朝更好看。

《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

一九四九年四月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虎距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蝶戀花·答李淑一》

一九五七年五月

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揚直上重霄九。

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廣袖,萬裡長空且為忠魂舞。

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

《憶秦娥婁山關》

一九三五年二月

西風烈,

長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馬蹄聲碎,喇叭聲咽。

雄關漫道真如鐵,

而今邁步從頭越。

從頭越,

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念奴嬌崑崙》

一九三五年十月

橫空出世,莽崑崙,

閱盡人間春色。

飛起玉龍三百萬,

攪得周天寒徹。

夏日消溶,江河橫溢,

人或為魚鱉。

千秋功罪,誰人曾與評說?

而今我謂崑崙:

不要這高,不要這多雪。

安得倚天抽寶劍,

把汝裁為三截?

一截遺歐,一截贈美,

一截還東國。

太平世界,環球同此涼熱。

《清平樂六盤山》

一九三五年十月

天高雲淡,

望斷南飛雁。

不到長城非好漢,

屈指行程二萬。

六盤山上高峰,

紅旗漫捲西風。

今日長纓在手,

何時縛住蒼龍?

《浪淘沙北戴河》

一九五四年夏

大雨落幽燕,

白浪滔天,

秦皇島外打魚船。

一片汪洋都不見,

知向誰邊?

往事越千年,

魏武揮鞭,

東臨碣石有遺篇。

蕭瑟秋風今又是,

換了人間。

《卜算子詠梅》

一九六一年十二月

風雨送春歸,

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

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水調歌頭·遊泳》

一九五六年六月

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

萬裡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

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

今日得寬餘。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風檣動,龜蛇靜,起宏圖。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雲雨,

高峽出平湖。

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

相關焦點

  • 史上最霸氣的詩詞!誰的詩最霸氣?
    毛澤東《沁園春 雪》北國風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若論最霸氣的詩詞,最有名的當屬毛主席的《沁園春 雪》。這首詞氣勢磅礴, 堪稱千古一絕,絕對可以競爭第一的位置。毛主席寫過的霸氣詩歌還有不少。
  • 邵陽學院教工爭相誦讀毛澤東詩詞經典作品
    誦讀活動現場一角(邵陽學院教工讀書協會 供稿)在偉人毛澤東主席誕辰127周年即將到來之際,2020年12月9日下午,邵陽學院教工讀書協會組織全體會員在七裡坪校區開展以「我為黨旗添光彩」為主題的毛澤東詩詞經典誦讀吟唱活動
  • 毛澤東詩詞的字斟句酌
    毛澤東詩詞作品的數量並不算多,但仔細比較不難發現,其絕大多數作品都歷經多次修改,從作品標題、個別措辭、整個詩句,到篇章結構,乃至標點符號,他都一再推敲。這才使得毛澤東詩詞用詞精準、對仗工整、韻味十足,意境高遠,成為千古絕唱。 用心打磨:藝海無涯樂作舟 1958年3月,毛澤東視察三峽,隨行的梅白寫了一首《夜登重慶枇杷山》。
  • 毛澤東詩詞中的風雲雨雪
    原標題:毛澤東詩詞中的風雲雨雪 「八月秋高風怒號」「白雲千載空悠悠」「清明時節雨紛紛」「有梅無雪不精神」。古典詩詞對氣象景觀的描繪異彩紛呈,反映出人們對自然的觀察認知、生活體驗和情感態度。毛澤東詩詞涉及風、雲、雨、雪等意象的句子也不勝枚舉,這些意象既是自然物象的表現,又是時代風雲的象徵,體現了毛澤東對人生的細緻體悟,對時勢的敏銳洞察,對社會的深刻把握,對事業的執著追求。這些詩句或直抒胸臆,或深沉含蓄,或讚賞有加,或極力貶抑,生動形象地抒發了毛澤東的政治理念、奮鬥精神和英雄情懷。
  • 光大毛澤東詩詞中的中國精神
    汪建新表示,綜觀毛澤東的一生,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他深深熱愛的祖國和人民。支撐他的最強大的精神力量,當屬蓄積於胸中的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懷。毛澤東詩詞在文化取向上凸現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維護尊嚴、追求獨立、尋求解放、謀求幸福偉大曆程的真實寫照。 此外,毛澤東詩詞還體現了中國人民敢於創造、敢於創新的壯志豪情。
  • 毛澤東詩詞中的中國智慧
    要想了解中國人民的真實面目和精神,在所研讀的經典著作中,是不能不列入毛澤東詩詞的。 作為詩詞中的瑰寶,毛澤東詩詞蘊含著他對於前人詩詞歌賦的理解,蘊含著他為古典詩詞注入的新鮮血液,蘊含著中國智慧。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言:「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文學之工不工,亦視意境之有無與其深淺而已。」用意境評詞雖非王國維始創,但自此之後,已然成為評論古典詩詞的重要標尺。在詩詞意境之中,詩人的人生境遇、構思的意象和景物與情感的融合都可以體現出來。
  • 毛澤東詩詞中的江
    江者,水也。在激昂的詞句中,展現出青年毛澤東凌雲壯志、磅礴氣概和遠大抱負;洋溢著青年毛澤東特有的精神風採。   這首詞最早見之於蕭三《毛澤東同志的青少年時代》一書,後經毛澤東親自審定,正式發表於1957年創刊的《詩刊》上。這是毛澤東最早借吟詠江水直抒胸襟的一首詩詞。且傳誦最廣,引用最多,氣魄最闊,影響最大。
  • 汪建新:從毛澤東詩詞感悟長徵
    > 一、毛澤東長徵時期的詩詞創作; 二、毛澤東長徵時期的心境狀態; 三、毛澤東長徵詩詞的主要內容; 四、毛澤東長徵詩詞的藝術魅力。一是毛澤東長徵時期的詩詞創作;二是毛澤東長徵時期的心境狀態;三是毛澤東長徵詩詞的主要內容;四是毛澤東長徵詩詞的藝術魅力。 我先談第一個問題,毛澤東在長徵時期的詩詞創作。 毛澤東同志是偉大的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戰略家,同時他還是一個獨領風騷的偉大詩人。
  • 毛澤東詩詞中的鳥獸魚蟲
    原標題:毛澤東詩詞中的鳥獸魚蟲   毛澤東詩詞頻繁運用動物形象,有飛禽、走獸、魚鱉、昆蟲,還有神話動物認真解析這些動物意象,有助於品味毛澤東詩詞的意境,領略毛澤東思維的廣博,把握毛澤東心志的高遠。   雲橫九派浮黃鶴   毛澤東詩詞常用動物作為襯託,營造詩歌意境。「雲開衡嶽積陰止,天馬鳳凰春樹裡」,「天馬鳳凰」指嶽麓山東南的天馬峰、鳳凰峰,又賦以山形峰影在「春樹裡」騰空展翅之勢。
  • 從毛澤東詩詞感悟長徵精神
    毛澤東的長徵詩詞藝術地描繪了紅軍長徵的戰鬥歷程,熱情洋溢地讚揚了紅軍不畏艱險、英勇頑強的革命精神,蘊含著中國共產黨人的萬般豪情壯志,它是中國革命的壯烈史詩,也是中國詩歌寶庫中的燦爛明珠。 毛澤東在長徵時期一共創作了六首詩詞,分別是《憶秦娥·婁山關》《十六字令三首》《七律·長徵》《念奴嬌·崑崙》《清平樂·六盤山》《六言詩·給彭德懷同志》。
  • 中國詩詞史上最霸氣的六句詩詞,李白俠客行僅排第二,第一太霸氣
    中國詩詞史上最霸氣的六句詩詞,李白俠客行僅排第二,第一太霸氣列位看官,大家下午好,在下麥可喬峰這廂有禮了,閒話不多說,我們略過前戲,直奔主題吧。今天的話題是中國詩詞史上最霸氣的六首詩詞,每一首都慷慨激昂,讓人拍案叫絕,歡迎收看。第六:萬裡長城十億兵,國恥豈待兒孫平。願領十萬虎狼旅,越馬楊刀滅東京。
  • 毛澤東詩詞中的秋-中新網
    作者:徐廷華   「悲秋」歷來是中國古典詩詞的一個傳統主題。在詩句中每一觸及節令之秋,詩人往往會不由自主地隱喻人生之秋,透著一種蒼涼之感。唐代劉禹錫獨闢蹊徑,「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開闢了昂揚向上的新意境。今人寫秋景,繼承了他的這種曠達情懷。尤其在毛澤東的詩詞中,寫秋景可謂氣勢磅礴,胸襟開闊,意象萬千。
  • 汪建新:感悟毛澤東修改詩詞的藝術和境界
    毛澤東的詩詞作品數量不算多。仔細比較分析毛澤東詩詞,不難發現,絕大多數作品都經過多次修改。從作品標題、個別措辭、整個詩句,到篇章結構,乃至標點符號,他都一改再改。這才使得毛澤東詩詞用詞精準、對仗工整、韻味十足,成為千古絕唱。 今天,我想把毛澤東修改詩詞的有關情況作一個梳理。
  • 毛澤東詩詞中的本真情趣
    原標題:毛澤東詩詞中的本真情趣   毛澤東詩詞的藝術成就舉世公認,讚譽之聲不絕於耳。其中,郭沫若的贊語「經綸外,詩詞餘事,泰山北鬥」最為精當。但人們側重解讀其「經綸」,即宏大抱負、深邃思想和崇高品質,卻忽視了寫詩填詞畢竟只是經邦濟世之外的「餘事」。
  • 閎中肆外 國爾忘家——毛澤東詩詞中的家國情懷
    主講人:汪建新簡介: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教授、副院長,毛澤東詩詞研究專家。10多年來,專注於毛澤東詩詞的教學研究,著有《毛澤東詩傳》《毛澤東的詩人情懷》等,主講電視系列片《毛澤東的詩人情懷——閱盡人間春色》。2017年11月,人民網開設《汪建新專欄》,集中展示其毛澤東詩詞的研究成果。
  • 解讀新中國成立後的毛澤東詩詞
    毛澤東認為,詩歌藝術是由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構成的矛盾著的兩個側面,但更強調浪漫主義這一面的主導地位。他要求藝術工作者首先要有「遠大的理想」,而他自己的詩詞創作就是體現這種要求的。他的詩詞總有一種鼓舞人們前進的力量,使人產生戰勝惡勢力的勇氣,激發起贏得未來的信心。這可以說是毛澤東詩詞的理想主義即浪漫主義精神的具體體現。然而,這種精神在新中國成立前後詩詞創作中是有差別的。
  • 更喜岷山千裡雪,毛澤東詩詞中的風雲雨雪
    古典詩詞對氣象景觀的描繪異彩紛呈,反映出人們對自然的觀察認知、生活體驗和情感態度。毛澤東詩詞涉及風、雲、雨、雪等意象的句子也不勝枚舉,這些意象既是自然物象的表現,又是時代風雲的象徵,體現了毛澤東對人生的細緻體悟,對時勢的敏銳洞察,對社會的深刻把握,對事業的執著追求。這些詩句或直抒胸臆,或深沉含蓄,或讚賞有加,或極力貶抑,生動形象地抒發了毛澤東的政治理念、奮鬥精神和英雄情懷。
  • 細品毛澤東詩詞中的「霜」與「雪」
    毛澤東是作詩填詞的高手,在他的詩詞中,有不少關於氣象的句子,風、雨、雪、霜、霧、紅霞、彩虹、夕煙等,信手拈來,但寫得最多的還是「霜」與「雪」,可謂情有獨鍾。與歷代文人墨客不同,毛澤東的「霜」「雪」以獨特的藝術視覺和意境,提升了詩詞的境界,豐富了詩詞的內容,增添了詩詞的磅礴之氣,給讀者以寬闊的想像空間。尤其是《沁園春·雪》,絕美至極,當年更引起國共兩黨一場詩詞大戰。
  • 《毛澤東詩詞》中的山和水
    今天是毛主席誕辰紀念日,我將《毛澤東詩詞》認認真真、反反覆覆地讀了好幾遍,發現詩詞中有不少描「山」繪「水」的佳行麗句。  開篇第一首,《沁園春·長沙》,寫作時間為1925年,正是國共首次合作期間。時任中共中央執行委員的毛澤東返湘。
  • 毛澤東在長徵中創作了哪些詩詞?
    紅軍將士們在艱苦的行軍與作戰間隙創作的詩詞,則是鑲嵌在這條紅飄帶上的璀璨寶石。其中,毛澤東創作的長徵詩詞尤為光彩奪目。長徵時期,毛澤東主要創作了《十六字令三首》《憶秦娥·婁山關》《七律·長徵》《念奴嬌·崑崙》《清平樂·六盤山》《六言詩·給彭德懷同志》等多首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