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看門人講的故宮故事

2020-12-10 澎湃新聞

12月8日,「『歷史傳承與文化自信』公益講座暨《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新書發布會」在北京東城區圖書館舉行,單霽翔的三本新書《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宮殿漫步》《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文物風華》《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故人匠心》也正式發布。

演講之初,單霽談道,今天對故宮是一個特殊的日子,《明太宗實錄》卷二三一記載:「明永樂十八年十一月初四日,皇帝頒布詔書,昭告天下:……創建宮室……今以告成。」單霽翔說:「永樂皇帝昭告天下的日子,換算成公曆是1420年12月8日,所以今天是紫禁城建成600年的正日子。」

發布會現場。

從故宮院長任上卸任的單霽翔多了一些輕鬆,演講中他打開長達430頁的ppt,圖文並貌地用一貫的幽默風格娓娓講述他在故宮多年間怎樣一點點著手改變這座龐大的皇家苑囿,小到清理琉璃瓦上的雜草,大到修建新的文物庫房,他頻繁提及的「把壯美的紫禁城交給下一個六百年」如今的確已順利地步入新的六百年的徵程,而回望故宮過去十多年間一點點改變的歷程還是很讓人動容。

一個小時的講座只能掛一漏萬,而新推出的三本書則是對故宮的宮殿歷史和形制、用處,對故宮館藏文物的種類和格外重要者以及曾經為故宮付出很多心血的學者、老院長與匠人們進行了詳細的梳理。

單霽翔談及:「我總說自己是看門人,在盡職盡責的同時給大家講講故事,這應該符合人們對看門人的普遍認知。我用本書的篇幅,給大家講述關於故宮博物院的三大類故事。一是關於故宮博物院的古建築;二是關於故宮博物院的珍藏文物;三是關於與故宮博物院有關的人。」

故宮博物院是中國文化遺產的守護者與傳承者,也是中國文化對外交往的一張亮麗名片。中華民族綿延不斷的歷史文化在故宮博物院的各類文物藏品裡均能得到印證。

在新書中,單霽翔寫道:「紫禁城有豐富的文物收藏,這些文物所體現的是中國藝術的最高水平。例如建築藝術體現中國傳統磚木結構的鮮明特點,完全不同於西方的磚石結構建築畫藝術往往表現人們內心世界而具有民族特色,不同於西方的油畫;書法藝術作為深奧的藝術形式,在全世界獨一無二;瓷器、琺瑯器等製造技術,玉雕、木雕、石雕等雕刻藝術,體現東方文化的審美特點的戲劇和音樂文物也都展現出很高的民族文化藝術境界。自古『得人者興』,故宮古建築的維修保護、故宮文物藏品的保管展陳、故宮學的研究弘揚都離不開一代代故宮人的努力付出,離不開有識之士的鼎力相助。」

《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宮殿漫步》側重於講述故宮中建築的歷史,全書分九篇,包括城池、外朝中路、外朝東西兩翼、內廷中路、內廷內東路、內廷內西路、內廷外東路、內廷內西路、內廷外東路、內廷內西路、內廷外東路、內廷外西路、古建築的門道等。其中既有我們都熟悉的諸如三大殿,也有後廷中因為一些影視劇熱播而受到關注的諸如延禧宮、儲秀宮、翊坤宮等等,其中最可看的還要數目前尚未對公眾開放的區域如建福宮花園、乾隆花園以及一些遊客無法進入的宮殿內部的景觀及構造。

如《園林典範乾隆花園》一節中,單霽翔介紹這座花園從設計、繪畫到燙制小樣,必須經過乾隆帝御覽、欽定、照樣準做等一系列手續。在修建的過程中,乾隆帝有時還親自去工地查看施工進度。可見,乾隆帝對這座花園的重視程度。乾隆花園緊靠8米高的西牆,為一個南北長160多米、東西寬不足40米,佔地約600平方米的狹長地帶。這樣的地形按理說很不適宜造園,但是這種狹長恰恰成為乾隆花園的特色,花園被巧妙分成4個既相通又獨立的景區。

乾隆花園俯瞰

在綜藝《上新了·故宮》中出現的符望閣藻井鏡頭

和故宮中所有細節都暗藏「典故」一樣,乾隆花園中的古華軒前有一株楸樹,造園之初已經長在那裡。營建者沒有把古樹砍掉,反而是借古樹為景,讓它成為古華軒前一個絕美的景觀。楸樹的花朵大,顏色雅致,每當這棵古樹開花,古華軒就成為賞花的好去處。

而曾經一把火燒掉的建福宮花園在復建以後也有許多看點,如主體建築延春閣,外觀雖為兩層,內實為三層,為有夾層的樓閣式做法,其中底層隔間較多,而且真門、假門分置其中,一旦身臨其境,即令人虛實莫辨,故有「迷樓」之稱。此閣為觀景之地,是賞雪、聽雨、觀花的理想地點。

建福宮的重建

在遊客可以進入的宮殿也有很多容易被忽略的有趣的點,如翊坤宮的一道梁上有鞦韆環,而自明代宮中就有「鞦韆節」的節令習俗,每年的三月初四,宮眷、內臣均換穿羅衣。清明這天為鞦韆節,均戴柳枝於鬢。坤寧宮及東、西各宮中均安鞦韆一架。凡各宮中的溝渠,都在這個時候進行清理疏通的工作。大銅缸也會被刷洗一新。

《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文物風華》講述文物背後的故事。書中以「細說文物」「詳話展覽」「萃賞國寶」三個部分為內容,多角度地向讀者展示故宮博物院的文物藏品,以及文物和展覽背後故宮人為守護這些珍寶所做的工作和努力。

書中也是對故宮館藏文物的一次詳細盤點,單霽翔介紹,故宮總計有二十五類文物,以生活用具類來看,主要指的是家具藏品和其他生活類文物。故官博物院收藏了6200餘件明清家具。這當中,明代家具有300餘件,清代家具則匯集了床榻、椅凳、桌案、箱櫃、屏聯、臺座等,一應俱全。還有東洋家具、西洋家具近500件。論質地,有鐵梨、烏木、雞翅木、酸枝木、櫸木、楠木、樺木、榆木、黃楊等家具,特別是還包含很多紫檀、黃花梨等材質的家具,極為珍貴。

在演講中,單霽翔也介紹了這些家具等文物曾經受到的「不公待遇」:「故宮的三層地下庫房存了90萬件文物,由於庫房是八九十年代建設的,沒有太多考慮到抗震問題,比如虎皮三彩碗是二級文物,但是都一摞摞疊在一起,如果遇到地震就會十分危險;兵馬俑、唐三彩雖然有海綿保護,但也不利於抗震;地面庫房的保護條件更不好,存在潮溼等問題。比如故宮的家具藏品有十三個庫房,共有60200件,不是紫檀就是黃花梨,非常珍貴,但是我發現庫房裡家具的疊放,最高的一個摞到11層, 比如有的小桌子雖然不起眼,但是在紫檀中鑲了一圈和田玉,蓬頭垢面沒有尊嚴。室外文物,一千四五百年前的雕塑,今天都很沒有尊嚴,很多庫房常年沒有人進去過。」

曾經隨意堆放的家具

家居館倉儲式陳列

也是在單霽翔為代表的故宮人的努力之下,前兩年在武英殿前開放的家具館,將存放在故宮各個房間、角落的數千件家具收集、修復,設專館展陳,既豐富了故宮的館藏類別,又騰出了大量空間,同時也讓破敗的南大庫恢復生機,成為獨具特色的家具館。

我們一想到故宮的文物就會想到珍貴的書畫、瓷器,而實際上故宮博物院裡還有13000件生活文物,包括宮燈、盆景、如意、藥具、器材、茶葉、餐具、火鐮等,基本都為清宮舊藏,也有少部分來自民間徵集或個人捐贈。「換句話說,生活文物主要就是內廷帝後生活中使用過的東西。比如其中有很多孩子的玩具,還有很多當時的食品,以及普洱茶、中藥等,可以說是無奇不有。由於種類繁多,用途各異,因此材質也迥然不同,木、綢緞、毛、牛角、珠寶等均可見到。其工藝諸如染色、粘貼、刺繡、雕鏤、鑲嵌等也是異彩紛呈。在這些器具中,比較難保管的就是盆景,它們體量較大,又不像瓷器、玉器等器形比較規整,可以裝入囊匣。這些盆景的枝幹、花瓣一般是玉石製造,葉片則有一些是染牙材料。」單霽翔介紹。

故宮館藏的盆景

《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文物風華》也分門別類地介紹了每一種文物的收藏情況,他介紹:「清代宮廷收藏的青銅器,乾隆年間即已達數千件,一部分在1949年遷至中國臺灣,一部分流散在外,但仍有一部分保留在故宮。1949年以後,大量青銅器由於改府調撥、私人捐獻和本院收購陸續入藏故宮博物院,現故官博物院藏曆代青銅器15000件,其中先秦青銅器達萬件左右,數量之多在國內博物館首屈一指。是不可或缺的實物資料。」故宮也專門建設了青銅器館。

《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故人匠心》回到了「人」的部分,書中講述的是一代代故宮人無私奉獻,恪盡職守,保護故宮的故事。單霽翔在書中以自身「故宮行走」的深切感觸、細微體悟,為讀者講述馬衡、唐蘭、吳仲超、單士元、朱家溍、於倬雲、傅連興、張忠培、鄭欣淼等學者專家守護文物、保護故宮的故事,講述鄭振鐸、張伯駒、啟功、宿白、饒宗頤等大家與故宮的密切往來。全書分為「風雨故宮人」「深情系故宮」「傳大匠精神」三個部分,呈現故宮人為守護故宮做出的不懈努力。

裡面有很多單霽翔作為親身經歷者的一手回憶,寫作朱家溍的部分時,書中寫道,朱家溍先生在《故宮太和殿「金鑾寶座」發現記》中講述1915年,袁世凱篡權稱帝,對金鑾殿中的陳設做了很多改動,其中一項就是將原有的御座——雕龍髹金大椅挪走,改為一把特製的中西結合、不倫不類的西式高背大椅。1947年,故官博物院嘗試恢復太和殿陳設,在眾多藏品中尋找御座,但均不滿意。一時間,太和殿原來的龍椅究竟長什麼樣,原物還在不在,成了一個疑問。

「1956年,朱家溍先生接受了一項任務,就是規劃各殿陳設,看能否展示乾隆時代的風貌。1959年,他在一張光緒二十六年(1900)的舊日照片上看到了從前太和殿內的原狀,根據這張照片進一步查找,終於在一處存放殘破家具的庫房中,發現一個殘破的髹金雕龍大椅,並從髹漆的方法和雕龍的造型判斷,這張龍椅很可能是明嘉靖時重建皇極殿的遺物。1963年,故宮以寧壽宮的龍椅(乾隆年間完全仿照太和殿龍椅製作的,唯有龍頭造型帶有清代的風格)和康煕帝朝服像中龍椅圖像為參考,對這把殘破不堪的龍椅進行修復。在整整一年之內,木活、雕活、銅活共用七百六十六個工日。到夏天伏雨潮溼的季節,由油工做油漆後,粘金葉。一九六四年九月,全部竣工,各工種共用九百三十四個工日。這個明代的龍椅修配完整以後形體非常美觀,椅背兩柱的蟠龍十分生動,特別是組成背圈的三條龍,完全服從背圈的用途,而又不影響龍的蜿蜒凌空姿勢。椅背採用圈椅的基本做法,座面下不採用椅腿、椅撐,而採用須彌座形式,這樣就兼顧了龍形的飛舞和座位堅實穩重的風格。」單霽翔書中談及,「朱家溍先生文章中精確的數字、精彩的描述令人讚嘆!就像這樣,朱家溍先生憑藉自身淵博的學識與廣泛的涉獵,多次解決院內外文物、歷史方面的疑難問題。」

金鑾寶座

書中的最後部分,單霽翔也再一次重申他對於「大國工匠」這一命題的關注:「匠人之所以稱之為匠,其實不僅僅是因為他們擁有了某種嫻熟的技能,畢竟技能還可以通過時間的累積熟能生巧,但是蘊藏在手藝之上的那種對古建築本身的敬畏和熱愛,卻需要從歷史的長河中去尋覓。將壯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給未來,最需仰仗的便是這些無名的匠人。故宮的修護是一項沒有終點的接力,而他們就是最好的接力者。」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看門人」單霽翔新書帶讀者深度遊故宮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今天對故宮是一個特殊的日子」,中國文物學會會長、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一上臺就賣了個關子。由故宮出版社推出的《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系列8日在北京首發面世,單霽翔在新書發布會後獻上了一場題為「歷史傳承與文化自信」的公益講座。 「我到故宮博物院工作後,很興奮。因為我是在四合院裡長大的,退休前能到最大的四合院裡看門,很幸運。」現場一片笑聲。
  • 「看門人」單霽翔三本新書 為故宮六百周年慶生
    「今天是紫禁城600周歲的正日子,作為看門人,我用這最新編著的三本新書給大家講述故宮博物院的古建築、珍藏文物及與我院有關的人和事。」12月8日,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在東城區圖書館舉辦新書發布會,並通過PPT課件向在場觀眾展示該院加大環境整治力度、提升遊客服務水平以及文物保護工作背後的故事。單霽翔說,希望通過這些努力將壯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給下一個600年。當天10時至11時,單霽翔作了題為「歷史傳承與文化自信」的公益講座。
  • 單霽翔為何總說自己是故宮「看門人」?
    後來,因緣際會我來到故宮博物院工作,每天在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四合院建築群中行走,感受這裡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仿佛找到了那種久違而又熟悉的愜意。壯美的紫禁城是中華文化的載體,記載著一代又一代人們的記憶、經歷和情感。紫禁城是一個充滿故事的地方。明清兩代在此發生了無數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史上的重大事件。
  • 故宮怎麼「活」起來——「看門人」單霽翔細說訣竅
    故宮怎麼「活」起來——「看門人」單霽翔細說訣竅 原標題:   新華社北京9月8日電(記者顧錢江)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祖籍南方,生於遼寧瀋陽,很小就隨父母來到北京,住過好幾個四合院,沒想到快要退休了,卻當上世界最大一座
  • 鳳凰藝術 | 聽單霽翔講故宮的故事,等一場故宮的雪
    等一場故宮的雪火紅楓葉落下,整個北京城似乎都在等著冬天的第一場雪,而每年故宮的雪又都美的令人驚豔。故宮如今成為潮流年輕人的打卡地,這背後離不開「故宮看門人「單霽翔的努力。「去故宮」成為深受年輕人追捧的潮流活動。遊人們穿漢服拍照、賞花看展逗貓、還能喝一杯角樓咖啡、品嘗慈禧最愛的菊花鍋子,更多的文物得到了展示、更多的區域與大眾見面……故宮重新「活」起來了,這一切離不開「故宮看門人」單霽翔的努力。
  • 2020故宮看門人單霽翔直播內容及嘉賓介紹(附直播入口)
    2020故宮看門人單霽翔直播  ➤直播內容介紹:  應人民網文娛部、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邀請,4·23世界讀書日20:00,單霽翔攜新書《我是故宮「看門人」》做客文藝星開講,與網友讀者直播互動。單霽翔平時喜歡讀什麼書?
  • 《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看宮殿賞文物品匠心
    《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系列3本新書書封。故宮出版社供圖中新網北京12月8日電 (記者 應妮)由故宮出版社推出的《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系列8日在京首發。中國文物學會會長、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在新書發布會後獻上了一場題為「歷史傳承與文化自信」的公益講座。單霽翔帶來「歷史傳承與文化自信」的公益講座 應妮 攝該系列包括《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宮殿漫步》《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文物風華》《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故人匠心》3本新書。
  • 「歷史傳承與文化自信」公益講座暨《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新書...
    2020年12月8日,由北京市東城區文化和旅遊局、故宮出版社聯合主辦的「歷史傳承與文化自信」公益講座暨《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新書發布會在東城區圖書館舉行。同時,一代代故宮人為了保護故宮,弘揚故宮文化精神,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貢獻。2020年為紫禁城建成600周年,故宮博物院建院95周年,值此機會,故宮出版社推出中國文物學會會長、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新作《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宮殿漫步》《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文物風華》《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故人匠心》,從而更方便傳播故宮文化和傳統文化,方便大家把故宮文化帶回家。
  • 故宮「看門人」單霽翔的文博課,講述故宮成為「網紅」背後的故事
    今天,三皮兒就帶你走進其中我最喜歡的一堂課——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帶來的文博課。 要說近幾年來,最煥發生機的旅遊景點,北京故宮當屬之一。 600年的故宮,從一個垂垂老者搖身一變成為新晉「網紅」,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功不可沒。 2012年1月單霽翔成為故宮的新任院長,一上任,他就發現了一個難題。
  • 《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新書發布
    這一天,中國文物學會會長、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一口氣出了3本新書。12月8日,由東城區文化和旅遊局、故宮出版社聯合主辦的「『歷史傳承與文化自信』公益講座暨《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新書發布會」在東城區圖書館舉行。
  • "看門人"單霽翔:故宮新安防設施不遜於大英博物館
    中新網北京3月12日電(記者 張中江)題:單霽翔:故宮安防設施不遜於大英博物館  作為歷年的「提案大戶」之一,過去十年中,全國政協委員、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共提交了152件提案。今年,他再次帶來16件提案,其中兩個與故宮直接相關。
  • 2020我是故宮看門人直播(時間+平臺+入口)
    /  直播嘉賓介紹:  他曾說「新官上任三把火但我一把火都沒有因為故宮怕火」;他曾說「千萬不要買故宮的行李牌買完第一次出差就會丟了太好了」;他曾說「在故宮裡走千遍把故宮讀千遍把故宮講千遍都不厭倦」……妙語如珠、幽默詼諧、「金句」頻出,他就是故宮博物院第六任院長單霽翔。
  • 我是故宮看門人直播時間是什麼時候?附直播入口
    我是故宮看門人直播時間是什麼時候?  答:4月23日世界讀書日20:00  單霽翔攜新書《我是故宮「看門人」》做客文藝星開講,與網友讀者直播互動  我是故宮看門人直播在哪裡看?網紅」文創產品受到大眾追捧,「紫禁城上元之夜」人氣高漲,就連生活在故宮裡的「喵星人」都成為了網友的心頭好,單霽翔在任七年間,故宮安保措施不斷升級,開放面積不斷擴大,故宮擺脫了深宅大院「高冷範兒」。
  • 故宮博物院的歷任「看門人」
    摘要:故宮博物院自1925年10月10日成立,在94年光陰中,共經歷了6任院長。「網紅」院長單霽翔就是第六任,他公開說過,故宮博物院歷任院長都沒好下場,不是遭遇火災就是遭遇盜竊。 故宮博物院自1925年10月10日成立,在94年光陰中,共經歷了6任院長。
  • 北京銀行請你來聽故宮博物院前院長單霽翔講述「故宮往事」
    單霽翔,一個磨破20多雙布鞋走完故宮的人,一個喜歡講故宮故事和看守故宮的看門人,究竟是「網紅」,還是「段子手」?1月8日,北京銀行濟南分行積極響應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號召,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濟南市委宣傳部的指導下,邀請到故宮博物院第六任院長、現任故宮學院院長單霽翔,在山東會堂舉行「京行大講堂」。
  •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給長郡中學學子回話了!
    令人欣喜的是,單院長為我們準備了一份禮物,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聽聽,『故宮看門人』的『中國故事』。」5月18日,正值第44個國際博物館日,在長郡中學升旗儀式上,來自學校覺園記者站、高二1820班的易璟煜同學分享了她寫信邀請故宮博物院第六任院長單霽翔為湖南學子講述故宮故事的緣由和初衷。
  • 「看門人」單霽翔讓故宮變成「網紅」,文物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歷史
    今天,三皮兒就帶你走進其中我最喜歡的一堂課——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帶來的文博課。要說近幾年來,最煥發生機的旅遊景點,北京故宮當屬之一。600年的故宮,從一個垂垂老者搖身一變成為新晉「網紅」,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功不可沒。
  • 故宮博物院院長退休了,網紅單霽翔還在,這是他留下的「遺產」
    這些展覽,你肯定看過 為了能讓更多人走進博物館,見到故宮珍藏多年的「寶貝」,單霽翔更是「大活動」不停歇,次次都能引起觀展熱潮。2015年,故宮舉辦「石渠寶笈特展」,展出北宋張擇端所繪《清明上河圖》、唐代馮承素摹《蘭亭序帖卷》、宋徽宗趙佶繪《聽琴圖軸》等國寶,引發觀展熱潮。
  • 故宮學院院長單霽翔:從故宮桌椅板凳、網紅貓到一下個600年
    封面新聞記者 荀超 吳德玉 攝影 吳楓 在故宮明年即將迎來600歲生日之際,被人親切地稱為故宮「看門人」的單霽翔,最近換了一個身份:卸任故宮博物院院長,受聘為故宮學院院長。
  • 原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做客天水「隴右講堂」
    每日甘肅網天水8月22日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劉東亮)今天上午,「隴右講堂」第76講特邀原故宮博物院院長、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單霽翔在天水市博物館明道堂作題為《讓文化遺產資源「活起來」》的學術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