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畔行吟圖》頁,宋,梁楷繪,絹本墨筆,22.9×24.3cm,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史記·屈原列傳》有「屈原即放,披髮行吟澤畔」,「澤畔行吟」的意思是在河邊邊走邊吟(詩)。此畫的左上部是隱隱的山峰,中上部大片的空白給人於無限的想像,空白中又有渲染的淡墨,似雲似霧卻綿延出了中景的山石與彼岸。左下角沙洲上搖曳的枯葦,暗示著秋冬的凜冽,右下角一岸斜坡上,一位高士手拄竹杖,迎著寒風,似行似吟仰頭面對寥廓,似屈原、似李白更似畫家本人吧!
「賜金帶,楷不緩,掛於院內,嗜酒自樂,號曰梁風子。」做過畫院待詔,賜他「金帶」不受的「梁瘋子」,作畫亦不拘一格,絕不循規蹈矩。他的山水畫和他的人物畫、花鳥畫一樣,充滿了特立獨行的性格。《澤畔行吟圖》虛多實少,意境高妙,耐人尋味。
梁楷作畫,以「減筆」聞名,此幅亦不例外,寥寥幾筆就生動地勾畫出所表現物象的主要特徵,大片的空白使畫面顯得空濛含蓄,給人以筆墨有盡而意無窮的想像空間,達到了「於無畫處皆成妙境」的藝術效果。梁楷的「減筆」畫既帶有文人的筆墨情趣,又能對物象高度概括,具有傳神的效果,這在兩宋畫中是絕無僅有的。這種畫法對元代的顏輝、明代的徐渭、清代的黃慎、近代的任伯年等著名畫家都有較大的影響。
梁楷(活動於十三世紀初期),南宋畫家,祖籍山東,南渡後流寓錢塘 (今杭州)。他是名滿中日的大書法家,曾於南宋寧宗擔任畫院待詔,並賜佩金帶,但其性格豪放不羈,不耐畫院規矩,將金帶懸壁而去,人稱「梁風(瘋)子」。他是一個行逕相當特異的畫家,善畫山水、佛道、鬼神,師法賈師古,而且青出於藍。梁楷傳世的作品包含了《六祖伐竹圖》、《李白行吟圖》、《潑墨仙人圖》等,但以《潑墨仙人圖》最為有名。
(壹點號 陽陽說畫)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齊魯壹點客戶端版權稿件,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