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限帶奶粉數量 香港或將微調「限奶購令」

2020-12-14 中國新聞網

  日前,中國香港食物及衛生局官員表示,在檢討當地自3月實施的「限奶令」時,除了計算香港市場的奶粉供求,也會考慮「水貨」活動對關口的壓力,不排除只是微調限帶奶粉。記者了解到,此前坊間曾盛傳香港「限奶令」有望於10月被取消,香港衛生局官員的說法,似乎否定了這一傳言。對此,不少大陸嬰兒家長都認為,微調難「解渴」,希望港府能夠儘快廢除「限奶令」。

  記者了解到,有奶粉商表示在「限奶令」下,儘管海關加大了對「拖粉族」的打擊力度,但在利益的驅使下,供應香港市場的奶粉仍在繼續被源源不斷的帶進內地。

  事實上,近年來世界多地都相繼出臺了針對中國「拖粉族」的限購辦法,並有日趨加緊之勢,但國內的年輕家長們不但認定洋品牌,並且刻意追求「境外版」。

  香港奶粉限購令的未來,已經變成一場博弈,這場博弈不僅僅考驗著陸港兩地家長的相互體諒,也在考驗著香港這座國際自由貿易港的「平衡術」。

  「限奶令」與自由貿易矛盾?

  在很多中國大陸的父母眼裡,國產奶粉讓人不放心。所以,當紐西蘭、澳大利亞、美國、德國等陸續推出奶粉限購令,從香港代購進口奶粉,成了能抓住的最後一根「稻草」。對此,網絡紅人潘石屹也呼籲,應該取消限奶令。

  全國人大會議香港代表團團長譚惠珠說,香港限購奶粉,主要是供應鏈出了問題,我們把供應理順了,就不用擔心了。理順供應鏈需要一點時間,「我們不會把香港變成不自由貿易的地方。」全國人大代表、香港立法會前主席範徐麗泰也表示,只要「限購令」能解決香港媽媽的擔憂,那就沒有必要再繼續下去。此外,也有少數香港立法會議員認為,限購令違反自由貿易的精神。

  「限奶令」實施10多天後,多位奶粉商在出席一位立法會議員舉辦的討論會時表示,「奶粉荒」是假象,只是個別奶粉的個別型號出現短缺。他們認為此事諮詢不夠,應與供應商及零售商商討解決問題,而非急於修法例。一位香港奶粉商向記者表示,「限奶令」累及無辜。香港市場最大的奶粉商美贊臣國際高層透露,由於「限奶令」,今年二季度香港的銷量低於一季度。

  香港出臺奶粉限購令後,網售港版奶粉的價格比原來上漲10%。雖然價格不斷上漲,卻依然阻擋不了消費者購買熱情。

  阿剛專門給羅湖一些店鋪帶些水貨過境,近日因海關抽查力度加大,他表示通過羅湖口岸過關,帶奶粉已非常危險。以前奶粉火爆的時候,一盒能拿到20元―30元的帶貨費,但現在不少店主已出到40元一罐,可一些「老水客」卻不敢擅自帶貨過關了。

  有網友表示,不少奶粉因為限購而被進一步熱炒?一些代購商甚至趁機哄抬價格。海淘代購「lucida-」表示:「奶粉限購,我們只能遊走在各個超市採購,很辛苦!冒著被海關抽稅的風險和爆罐的損失!一罐賺幾十元無可厚非吧?」

  儘管如此,很多大陸市民還是依然青睞過境奶粉,市民梁女士:「我想孩子肯定要吃,不管是漲價還是限購,我們該買也得買。孩子吃奶粉的安全性最重要。」

  或將微調限帶奶粉的數量

  今年3月1日起開始實施的「限奶令」,源於今年春節前香港市場爆發新一輪「奶粉荒」,「水貨」客搶購香港市場上的奶粉再轉手到內地獲利,觸發當地居民不滿。隨著越來越多的年輕父母把採購目光投向香港,港內奶粉常常遭遇斷貨的尷尬,迫使香港政府出臺限購令。所以,也有不少觀點認為,只應該適時將政策進行微調,而不是完全取消。香港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高永文日前在接受當地媒體採訪時表示,特區政府在檢討「限奶令」時,除了計算奶粉供求,也會考慮水貨活動對關口的壓力,不排除只是微調限帶奶粉的數量。他說,負責為「限奶令」作檢討定標準的委員會,包括消費者和奶粉業界代表,已經開始招標請顧問,針對供應、補貨及預訂服務做壓力測試,以觀察能否承受撤銷限奶令。

  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昨天說,當局早前看到很多香港本地母親為購買嬰幼兒奶粉感到不安和焦慮,所以迫不得已修訂《出入口條例》,限制奶粉出口,該條例並非針對內地人士,做法也並非激烈。

  林鄭月娥認為,限制奶粉出口的措施不會激化內地與香港的矛盾,不同意限制奶粉出口違反《基本法》和有關自由貿易的條文。她表示,世界貿易組織亦容許某個地方在某些產品出現緊張時,採取適當行動。

  香港食物及衛生局副秘書長陳鈞儀表示,雖然只是個別奶粉缺貨,但卻已佔整體市場六成,且對本港嬰兒影響大。農曆新年前奶粉供應商雖然保證貨源充足,仍收到不少家長反映奶粉缺貨,所以只能實施「限奶令」。

  香港新民黨常務副主席、立法會議員田北辰說,香港很多當地人為孩子買奶粉要排隊排三天,這樣很不合理。所以他主張要維護三方面的利益,第一是港民;第二是國家稅收,水貨客走私奶粉導致國家流失了很多稅;第三,維護水貨客之外的過境人的利益,水貨客每次過境都拿很多東西,「我們火車上沒有位置,很多通道全部堵了。」

  不過,「搶粉客」似乎已經在全球範圍「犯了眾怒」。網友「駱昊SINOMEC」稱:「德國孩子父母的憤怒。我的德國朋友發來的照片,由於某國顧客的搶購,已經造成了德國一階段兒童奶粉的斷檔,德國城市對嬰幼兒奶粉實施限購。圖片上是空空如也的奶粉貨架。」而網友「關於liliwei的一切」則透露:「繼英國、德國、荷蘭、紐西蘭、澳大利亞推行奶粉限購之後,法國也加入國外奶粉限購大潮。法國各大超市gallia在內的部分品牌奶粉也開始實施限購兩桶的規定。」

  兩地應聯手引入「放心奶粉」

  全國政協委員鍾瑞明認為:「很多食品包括奶粉都是國外的品牌在內地生產,既然是同一品牌,其生產程序和質量等應是有保證的,但為何大家對同一品牌產地不同的產品的信心有這麼大差異,這正反映了大家對一些食品生產廠家的產品沒信心。」

  資深乳業專家王丁棉則表示,嬰幼兒奶粉本身就是剛需,香港本是就近採購的安全地帶,限購令一出,預計消費者會通過包括網購的形式,向歐盟、澳大利亞等沒有奶粉「限出境」國家採購奶粉,同時,可能另一部分人會轉向購買洋品牌在國內生產的奶粉。

  田北辰提出,內地香港應該聯手直接引進外國奶粉到內地。在這個過程中,香港可以憑藉自身良好的公信力,用當地的認證體系鑑別這些奶粉是否安全,然後再由中央政府指定銷售網點,將放心奶粉提供給內地媽媽,同時這樣做,內地也可以避免損失大量稅收。他透露,自己已與香港特區政府就兩地聯手一事進行商討,香港特區政府表示認同,但認為還要中央政府首先提出才能進行進一步的合作。

  南方日報記者 周照

相關焦點

  • 香港奶粉限帶升級:米粉含奶也將限帶
    「限奶令」後,水客帶的貨以嬰兒尿片和飲料為主 東方IC供圖  米粉也限帶?要看成分!  針對傳言,香港海關回應稱,米粉成分表含奶即限帶  香港嬰幼兒配方奶粉「限帶令」執行半個月後,近日又有消息稱,香港奶粉限購再度升級,嬰幼兒米粉也在限帶範圍。羊城晚報記者14日致電香港海關,得到的回覆稱,含奶的米粉,如奶米糊,確實在限帶的範圍之內,但「不含奶的,及36個月以上的嬰幼兒米粉就不受限制」。
  • 香港實施奶粉"限帶令" 中英街"找人帶貨"仍猖狂
    ,「水客」轉而物色旅客幫帶貨進行「螞蟻搬家」  從3月1日開始,香港開始實施奶粉「限帶令」,新規實施僅兩天,就有45人因涉嫌違規被處罰。  此前有媒體報導稱,限帶奶粉令實施後,有內地水客利用香港海關「執法盲點」的中英街繼續運送配方奶粉。香港保安局局長黎棟國在回應中稱,由於歷史原因,目前中英街沒有設立檢查站,但香港政府在新例未開始前香港海關就已採取措施,要求中英街於香港範圍的商鋪記錄出售奶粉數目,香港海關也會監察售賣情況。
  • 港媒:香港奶粉堆如山 「限奶令」該檢討了
    限奶令該檢討了》一文,文章指出,「限奶令」實施兩月以來,香港「奶粉荒」已得到緩解,不僅充分滿足香港需求,還產生了大量剩餘。現在的問題是,這種行政幹預的後果導致了香港各大藥房奶粉堆積如山,供大於求。在此背景下,特區政府應儘早完成對市民專供機制的檢驗,早日啟封「限奶令」。  文章摘編如下:  鑑於香港媽媽買不到奶粉的強烈呼聲,香港特區政府迫不得已實施了嚴格「限奶令」。新政在香港立竿見影,奶粉荒即時緩解,不僅充分滿足香港需求,還產生了大量剩餘。
  • 香港媽媽們將買不到奶粉?港人熱議是否撤銷「限奶令」
    【環球時報駐香港特約記者 楊偉民】香港特區政府在施政報告中提出檢討俗稱「限奶令」的配方奶粉進出口管制,連日來引發香港社會討論。9日,民建聯及工聯會到政府總部外請願,反對撤銷「限奶令」。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劉國勳稱,根據海關提供的數據,今年頭9個月有2900宗違反「限奶令」的案件,其中被法庭定罪的有1965人,表明「限奶令」未能完全杜絕違規情況;加上內地取消一孩政策,預料奶粉需求量會增加,現在撤銷「限奶令」將使香港媽媽買不到奶粉。工聯會新界東總幹事鄧家彪稱,北區水貨客問題嚴重,若政府考慮放寬「限奶令」,會令水貨客問題更加突出,且會影響嬰兒健康。
  • 時評:香港取消「限奶令」將是時間問題
    在實施了兩個月後,香港「限奶令」再次備受關注。據新華社報導,該措施導致香港奶粉商和零售業的奶粉銷量明顯下降,較「限奶令」實施前下跌20%。  與此同時,據報導,當地部分奶粉店甚至有面臨倒閉的壓力和風險。需求減少了,銷量自然減少,這樣的結果算是預料之中。  不過,香港政府可能要面對奶粉商及相關行業的壓力。
  • 香港「限奶令」春節前不解除
    香港「限奶令」今年3月生效至今,外界一直關注特區政府何時取消這一限制。香港特區政府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高永文日前明確表示,從目前到明年春節前都不適宜解除限制,至於未來,「比較困難去訂一個時間表」取消「限奶令」。
  • 香港實施奶粉"限帶令" 中英街"找人帶貨"依然猖狂
    香港實施奶粉「限帶令」後,「水客」轉而物色旅客幫帶貨進行「螞蟻搬家」  從3月1日開始,香港開始實施奶粉「限帶令」,新規實施僅兩天,就有45人因涉嫌違規被處罰。  位於深圳鹽田區的中英街,因為香港海關並未在此設立檢查站,吸引了大批「水客」。記者暗訪發現,雖然大陸海關對中英街出境的旅客限帶2罐奶粉,但中英街內「水客」通過物色旅客幫助帶貨的「螞蟻搬家」現象依舊猖狂。
  • 限奶令後巨量港版奶粉繞道澳門進入內地
    去年3月1日,香港「限奶令」正式執行。一年後,南都記者調查發現,港版奶粉已悄然轉道澳門,使澳門-珠海成為內地消費奶粉另一條大動脈。港府數據顯示,去年3月至今年2月,港轉道澳奶粉同比激增78%;澳府則錄得去年進口嬰幼兒奶粉成倍增長。  一年多來,南都記者3次走訪港版奶粉在澳門-珠海各個環節的漂流記。
  • 香港政府重申無意撤限奶令 將打擊非法郵寄奶粉
    (食衛局)重申,鑑於本地奶粉供應鏈仍未完善,政府暫時無意撤回限奶令。網易財經1月26日春節將近,香港奶粉水貨市場再度活躍。今日,香港食物及衛生局(食衛局)重申,鑑於本地奶粉供應鏈仍未完善,政府暫時無意撤回限奶令。
  • 香港限奶令解禁再惹爭議
    香港「限奶令」一舉一動,牽動「拖粉族」的心。香港的奶粉限購令(限奶令)今年三月實施至今,近日香港特區政府食物及衛生局發言人再次提及將在適當時間交代撤銷限奶令的時間表。    其實,在「限奶令」強壓之下,螞蟻搬家式的走私源源不絕,再加上大陸放開單獨二胎政策,長期以來市場對奶粉需求看漲。
  • 4000罐奶粉違規運內地 為香港限奶令後罕見規模
    中新網4月18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雀巢香港有限公司涉嫌違反「限奶令」,在沒有出口許可證情況下,擬輸出超過4000罐奶粉到內地,重逾3200公斤,遠超法例上限的1.8公斤,為「限奶令」生效後罕見的大規模檢控個案
  • BBC稱「限奶令」不公平 香港自砸購物天堂招牌
    外媒稱,「限奶令」是兩年前香港政府針對「奶粉脫銷現象嚴重」而做出的行政決定,即於2013年3月1日起對離境人士攜帶奶粉出境數量規定每人不得超過兩罐,違例者一經定罪,可被罰款50萬元及監禁兩年。同年4月,對何時解除「限奶令」,香港特區行政長官表示沒有時間表。時至今日,港府不改初衷。
  • 香港嬰兒奶粉大量滯銷
    香港嬰兒奶粉限購令實施以來,奶粉商和零售業界叫苦連天,有藥房稱奶粉銷量急跌9成(在香港,奶粉在藥房也可以銷售,而且是傳統主要銷售渠道),連鎖店銷售額也大幅下跌。  在香港一家超市,多數品牌的嬰幼兒配方奶粉都在降價促銷,某些品牌每買兩罐還有贈品。超市內兩撥奶粉推銷人員在不間斷地向客人推銷。
  • 壓力測試已完成 香港「限奶令」去留還未定
    香港食物及衛生局:昨日,中國香港食物及衛生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談是否會取消「限奶令」言之過早。香港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高永文是在昨日接受媒體採訪時作出上述表示的。他說,針對奶粉供應的壓力測試已在10月中完成,正在等待當局聘請的顧問公司分析結果。
  • 香港限奶令現最重判罰:帶85公斤奶粉被判6個月
    發自香港1名男子於去年12月在福田口岸離境香港時被查出違反限奶令,香港海關人員在其隨身行李搜出了高達85公斤配方粉,該男子前日在粉嶺裁判法院被判入獄6個月,是首宗判刑最重的同類案件。此前被判即時監禁的個案,刑期介乎1日至140日。從以往個案看,量刑相當程度與攜帶量有關。
  • 從香港寄出一罐配方奶粉也屬違法
    南都訊 記者康殷發自香港 限奶令下,有媒體揭發香港部分藥房採用郵寄方式,將嬰幼兒配方奶粉寄往內地,從而規避限奶令的嚴查。香港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高永文昨日表示,除非事先申請並獲發出口許可證,否則所有以個人攜帶、貨運或郵遞方式均受限奶令規管,不準出口嬰幼兒食用配方奶粉。
  • 香港限奶令引發搶貨潮 國產奶粉信譽亟待重塑
    3月1日起,香港「限制奶粉出境」新法規或將生效。屆時,除非獲工業貿易署發出出口許可證,否則個人將被禁止從香港輸出供36個月以下嬰幼兒食用包括奶粉或豆奶粉的配方粉。     據《南方日報》27日報導稱,香港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高永文表示,考慮到香港的父母可能會帶幼兒到內地旅行,所以建議每名16歲以上人士可帶不超過1.8公斤奶粉,即大概兩罐,且不容許16歲以下人士攜帶奶粉。
  • 香港衛生局長:從香港寄出1罐配方奶粉也屬違法
    南都訊 記者康殷發自香港 限奶令下,有媒體揭發香港部分藥房採用郵寄方式,將嬰幼兒配方奶粉寄往內地,從而規避限奶令的嚴查。香港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高永文昨日表示,除非事先申請並獲發出口許可證,否則所有以個人攜帶、貨運或郵遞方式均受限奶令規管,不準出口嬰幼兒食用配方奶粉。
  • 香港限奶令定罪2511人 最高罰2.7萬港元
    南都訊 記者王睦廣 發自香港 聖誕節及元旦假期即將到來,農曆新年腳步漸近,嬰幼兒奶粉的問題又將成為問題。食物及衛生局昨日與業界開會,督促確保有充足的奶粉供應給香港本地嬰幼兒。港府表示,限奶令3月1日實施以來至11月3 0日,共有2 5 11人被法庭定罪及罰款,罰款額最高2 .7萬元(港元,下同),又指個別零售商不應為一時利益抬價出售奶粉,要求供應商有需要時採取適當行動。
  • 香港部分藥妝店奶粉嚴重滯銷
    從3月1日起,香港地區開始實施「奶粉限帶令」。昨日有消息稱,目前香港市場上儘管一些小型的門店因銷量下降開始對奶粉進行減價促銷,但香港的大型超市和連鎖門店並未對奶粉進行調價。  據悉,在大陸遊客比較集中的香港尖沙咀、灣仔等地的一些藥妝店門前,出現了堆積起來的奶粉罐,也掛出了減價促銷的字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