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施了兩個月後,香港「限奶令」再次備受關注。據新華社報導,該措施導致香港奶粉商和零售業的奶粉銷量明顯下降,較「限奶令」實施前下跌20%。
與此同時,據報導,當地部分奶粉店甚至有面臨倒閉的壓力和風險。需求減少了,銷量自然減少,這樣的結果算是預料之中。
不過,香港政府可能要面對奶粉商及相關行業的壓力。同時,去香港買奶粉的部分內地客,並不只限於購買奶粉。據港九藥房總商會理事長稱,「限奶令」生效以來,同時也影響到其他日用品的銷售。
事實上,不僅是需求,供給也是動態變化的。正是有這麼多內地人去香港買奶粉,當地才有這麼多奶粉店。打個比方,杭州的百貨商店這麼多,杭州大廈銷量這麼好,商品這麼豐富,是由於它的顧客不僅包括本地人,也有全省甚至省外的。也因為此,杭州百貨業競爭激烈,促銷多,老百姓買衣服也更實惠、方便,有更多的選擇。
奶粉並不是稀罕物,香港也不是原產地。不言而喻,香港奶粉的供應能力,考驗的是香港一直引以為豪的國際航運和物流能力。香港以自由貿易聞名,如果其商業只供應本地人,比如,房子,股票都只賣給本地人,衣服、紙尿布若也只賣本地人,那麼香港的經濟將受到嚴重挫傷。
據稱,香港的「限奶令」已經取得一定「成績」。目前當地奶粉店庫存已經很充裕,一些奶粉店也紛紛搞起了促銷,讓當地居民得到實惠。不過,這只是「限奶令」的短期效應,原有的供求平衡被打破,才有了臨時的促銷。
當需求減少後,過些時間,供應也會做出反應(比如,因為生意清淡,部分商店歇業),將會形成新的供求平衡。
值得注意的是,國內奶粉市場也正在形成新的供求平衡。因為香港的「限奶令」,一部分家長已轉向國產奶粉。
近日,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發布調查報告稱:國產奶粉質量優於進口奶粉,同時在價格上,進口品牌高於國產品牌近一倍。
奶協之說固然有一定權威性,但不可否認,一些內地家長喜歡讓孩子喝進口奶粉,也是不爭的事實。
所以,考慮到對香港商業的影響,預計香港取消「限奶令」將是時間問題。不過,一旦國內新的奶粉消費習慣和供求平衡形成後,即便「限奶令」時間不長,也將對這個產業及相關產業影響深遠。相關企業要注意和預見到這個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