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張臉譜做成的川劇滾筒。四川省川劇院供圖
1月30日晚,川劇變臉登陸江蘇衛視綜藝節目《最強大腦》。14位川劇演員變出120張不同臉譜為挑戰者李威「當道具」,引來觀眾和嘉賓一片驚呼。而精彩的變臉和300張川劇臉譜被網友譽為「最強道具」。300張臉譜從何而來?去向何處?2月2日,記者獨家採訪臉譜畫師,揭秘川劇臉譜登上《最強大腦》的幕後故事。
300張臉譜,
3位畫師手繪近3個月
節目現場,300張臉譜被放置在兩個巨大的滾筒上。省川劇院營銷總監白中華告訴記者,這些臉譜包含了生旦淨末醜等不同行當,為了創作這300張臉譜,3位畫師花費了近3個月時間。「第一步,要先為每一個參與變臉演出的演員進行拍照。變一張拍一張,然後將照片按變臉的順序排列標號並列印出來。」臉譜的主要繪畫者之一張波波告訴記者,300張臉譜中,有120張全部都是照著演員變臉時的臉譜所繪畫的,被稱作記憶臉譜。另外還有180張幹擾臉譜,則是對120張記憶臉譜進行了非常細微的變化。「有的在鼻子上多一道線,有的把嘴唇顏色改變了,主要是為了給挑戰者造成幹擾。」
張波波說,畫好一張臉譜至少需要3道工序。「第一步需要先根據不同的臉譜,用鉛筆在白色的面具上勾勒出輪廓,第二步則是畫出額頭、眉毛、眼睛、鼻子、嘴唇等五官。最後一步才是用毛筆給臉譜上色。」張波波告訴記者,給臉譜上色也有講究,必須先畫淺色再畫深色。「這樣,深色還能對淺色部分進行遮蓋和修補。」
300張臉譜,
全被博物館收藏
在白中華的辦公室有10多張繪製廢了的臉譜,每一張後面,都標記著變臉演員的姓名和數字。「因為面具相似度太高了,畫師用以區分記憶臉譜和幹擾臉譜。」
白中華告訴記者,300個面具從成都運到南京後,還接受了《最強大腦》道具組的嚴格檢驗:將記憶臉譜和幹擾臉譜一個個對比,剔除顏色、圖案、比例有差異的臉譜,重新進行繪畫。「重新畫了近20個臉譜。」
有趣的是,在300張臉譜中,還有大熊貓、機器貓、蝙蝠俠等卡通臉譜。「加入這些卡通、現代的臉譜,更容易讓年輕觀眾產生親近感,可以說是川劇在傳統基礎上的創新。」節目播出後,白中華的電話就成了「熱線」,很多朋友打來電話問他要臉譜。但「300個臉譜一個都沒帶回來,都被收藏進了江蘇衛視的博物館。」
□本報記者 張良娟
連結
《最強大腦》
《最強大腦》是江蘇衛視製作的一檔專注於傳播腦科學知識和腦力競技的節目。節目中,來自不同領域的挑戰者曬出看家本領,通過挑戰展現異於常人的觀察力、記憶力、想像力等技能。並邀請科學家,從科學角度探秘挑戰者的世界,把科學帶出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