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食,一口嘗盡江南好風光

2021-02-19 照本堂文化

【照本堂×半壁江山】

茶食,中國人飲茶品茗時佐食之物。

茶食文化由來已久,晉代《世說新語》記載:「晉褚太傅初渡江,雖素有重名於時,造次不相識。別敕左右多與茗汁,少箸粽「,喝茶時吃粽,可見當時已有以食佐茶的習慣。

如果單從「食」字看,以為茶食只是為填飽肚子,那就有點錯會它的意思了。茶食的融入,為略顯莊重的茶事,平添了一份自在與愜意。

茶食是傳統茶儀式中重要的一部分,通常依照所喝茶種類而定。隨四季時令不同,茶食也會順自然而變化,以合乎萬物之規律:春季色彩較為豔麗,夏季口味偏向清淡,秋季以素雅為主,冬季味道較濃等。

青蓮、雅荷、文竹、濃桃…每一次開啟茶食盒,不由自主心懷幾許期待,期待映入眼帘的,又將是怎樣的景致。汲取於山水自然的獨特造型,儼然把簡單的茶食,變成為一種精緻別樣的風雅趣物。

小心翼翼拿在手裡,生怕傷了這份美好。先觀其形,賞心悅目,再聞其香,清芳撲鼻,終嘗其味,回味無窮。每一個過程,都是一次靜心之旅。

東西好不好,天生敏感的味蕾是不會騙人的。

閉上眼睛,用唇齒,用舌尖,用喉嚨,用每一個能夠調動起來的細胞,去感受糕點的自然清香、入口綿柔。不需要刻意咀嚼,稍稍抿在嘴裡,瞬間融化在舌尖周圍,化作一淌清歡滋味,流淌在齒間。等還未回過神來,入喉末了,只留自然本味淡淡迴蕩在口中,久久不願忘懷。

自然的東西之間,冥冥之中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兩者的相遇,註定是一場關於「美」的邂逅。茶與茶食的相遇,亦是如此。

一口糕點讓清茶少了幾分苦澀,一口清茶讓糕點多了幾分純粹,茶的清雅醇厚與茶食的自然樸素相得益彰。一人一茶一點,縱使小小一方天地,卻是一口嘗盡江南好風光,歡喜得不得了。

茶食之中,不得不說到米糕,而一提到米糕,就始終繞不過南宋古法製作的。南宋古法米糕在如今紛繁的茶食中一枝獨秀,自有它的過人之處。

【南宋古法米糕】

南宋《吳氏中饋錄》有云:

「五香糕方:上白糯米和粳米二、六分,芡實幹一分,人參、白朮、茯苓、炒仁總一分,磨極細,篩過。用白沙糖滾湯,拌勻,上甑」。

短短數十字,顯然不能得其美味的奧秘。素食品牌【半壁江山】糕點師傅幾經思索與研發,大程度上復原了這款穿越數百年的傳統茶食,更符合現代人的健康飲食觀念。

茶食好吃的根本,關鍵在於食材本身。五常大米、武義宣蓮、雲南黑糖、新疆玫瑰…搜尋大半個中國,甄選優勢產地原料,只為突顯出食材的原始風味。

好的茶點,更是時間醞釀而成的。糖漿是引出大米香甜的關鍵,製作糖漿需要提前三月準備,熬製時會加入果香十足的柚子皮。熬製之後,是漫長的發酵過程,這是甜味能夠擁有豐富層次感的秘訣。

五常大米悉心研磨後的米粉,有著指尖都能感覺到的細膩柔滑。研磨後米粉還要混入浸泡一晚的綠豆,在吸收米粉煙火氣時,淡淡的豆香味也會沁入米粉中。

所有原料入模成型後,自然之景躍然餅上,甚是精美。最後施蒸製之法,摒棄了許多傳統糕點多鹽多油的缺點,儘可能保存食材本味。

得益於如此繁複的純手工製作過程,米糕才保留了大米的自然本香,湊近嘴巴就能輕嗅到糧食特有的清香。一口咬下去的,先是糯糯的米粉皮,隨後蓮蓉、玫瑰…別有洞天的優選餡料,在舌尖緩緩綻放開來。

小小一方食,四季滋味藏其中,每一口都是屬於那遙遠年代的清甜韻味。伴隨著悠悠茶香,是否會喚起你對煙雨江南裡,泛舟而下、共賞好風光的憧憬呢。

【佛手綠豆糕】

江南風光,在山水,在詩畫,還在這方清香軟糯的佛手綠豆糕裡。

精選緬甸有機小種綠豆,經200目篩子篩選,確保大小均勻、飽滿如一的品質。不吝真功夫選用久泡清蒸製法,保證味道和營養不流失。佛手為主,蓮蓉為輔,口感更加細膩,香味更加濃鬱,還能去除豆澀味。

優質木糖醇替換傳統白砂糖,減少糖分攝入,專為愛美人士、高血糖等群體定製。蔓越莓幹、異色綠豆沙點綴,綠色之間若隱若現一份靈動。

品茶時,擺上幾方佛手綠豆糕,雅物相映成趣,寧靜自然。

恰好興致來了,享上一口,濃濃豆香瞬間衝入鼻腔,隨之入口清涼即化。綿軟清潤,陶醉其間,甚是人間清歡味。

半壁江山 | 南宋古法茶食系列

即將入駐照本堂·有贊商城

一衣一茶一食

一口嘗盡江南好風光

-點擊圖片進入照本堂·有贊商城-

相關焦點

  • 湖州味道|不一樣的湖州茶食
    為什麼江南的茶食會有那麼多的種類?是什麼樣靈氣的腦袋瓜能造出這些個人間美味?這些問題打從那個六歲的下午開始,就淡淡縈繞著,直到我聽到蔡琴的一首歌,才下定決心去找找茶食的源頭,誰知道這一溯源,不得了。盛唐時期,達官貴人爭相追捧他們,曾為座上賓,結果這些人在安史之亂之後,有的被殺,有的流落民間,基本都是到了江南。這才有了《江南逢李龜年》的後續——「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 茶與茶食,相得益彰,別有一番風味
    一口好茶、一味茶食、三兩個知己好友歡聚暢談,可謂是「偷得浮生半日閒」。 茶食,廣義上是指用茶做成的糕餅點心之類的統稱。傳統茶通常是以液體的形式同我們的味蕾相接觸,不過光喝茶難免有些乏味。品茗搭配茶食可以增添茶文化的精彩,增加茶藝的情趣,並擴大茶文化的範疇。
  • 山西壽陽茶食-中新網
    特別是過年的時候,這樣好的東西,當地人總要自己動手做一些,在正月裡享用。  壽陽茶食的製法與酥皮月餅的製法基本相同,都屬於烤制類的麵食。把它當作早點來吃,它就是飯;用它來佐茶,它便就成了休閒小吃。壽陽茶食在壽陽一帶流傳很廣,但據當地人介紹,以太安驛鎮烤制的最為有名。  說起壽陽茶食,很有來頭。據《名食掌故》記載,它源於唐代,與唐宋八大家的韓愈有關。
  • 當年,鎮江出了名的甘露寺「茶食」
    鎮江茶食眾多,其中千古名剎甘露寺舊時的茶食最為有名。
  • 傳統飲茶中的美食——茶點與茶食
    喜歡的喝茶的朋友尤其是年輕的朋友總是喜歡在喝茶的時候也享受一下美食,其實並不是只有下午茶的桌子上有美食,我國茶席很早就有茶點茶食的記載:茶食一詞最早見於宋代宗文懋的《天金國志·婚姻》,金國舊志」婿納市,皆先期拜門,戚屬皆行,以酒饌往,……次進蜜糕,人各一盤,曰茶食。」
  • 茶食賞析,品茶時來幾塊,光欣賞就很美好了,你吃過嗎?
    茶食是茶事的一部分,甚至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有一些茶人不喜茶食,認為茶食會對品茶造成幹擾,破壞了茶之香氣。但其實,茶食只要材料選用新鮮,以樸素方式製作,並不會降低茶湯的欣賞價值,反而會和茶湯的風味相得益彰。尤其在品完茶,味蕾已變得十分敏銳之時,享用一口細緻的茶食,整個人仿佛被春風包圍,十分溫柔。論茶食,需是清爽風味兒的最為理想。
  • 美食篇——臨洮茶食
    來源:定西市非遺保護中心臨洮茶食在農耕文明時代,是貴族階層享用的精緻糕點,隨著時代的發展,茶食的身份逐漸定格為祭祀貢品。茶食做法為和面、包餡、做造型、烘烤。茶食是孝子(逝人的兒孫子女)獻給逝人的「反季節水果、花蔬」,最終由兒孫子女瓣碎了放入孝子盆中(喪事中放在亡人靈前供孝子化紙、奠供品的盆子,一般為瓦盆),供逝人「食用」。茶食體現了人們對逝人深深的緬懷之情,是傳統孝道文化的體現。茶食製作技藝的形成和發展,可以說是古代茶文化的延伸和拓展,是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發展的產物,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茶食製作技藝於2016年列入定西市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 關於茶食,我們總是竭盡心思【食飲記•伍】
    看我們的茶食文化——江南煙雨近來,下午茶的風尚可謂一時無二。曬午餐曬晚餐,都比不上曬一張英倫風的下午茶搶眼球。茶具一定是歐式精美的,最好是W家的玫瑰或野草莓;纖纖玉指,矜持地端起描金的茶杯,桌上是三層的下午茶碟,五色繽紛,味道無所謂,關鍵是好看。
  • 「雲賞」江南好風光,打卡中國長三角地區
    8月12日,雪梨中國文化中心和中國駐雪梨旅遊辦事處攜手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安徽省文化和旅遊廳共同在雪梨中國文化中心官方網站推出「江南映像——中國長三角地區四省市文化旅遊形象片展」,以精彩的短視頻呈現中國江南的大好風光,讓觀眾們能夠足不出戶打卡中國秀麗的長三角地區。
  • 秋日好風光 韓國江南處處是美女
    秋日好風光 韓國江南處處是美女
  • 寸棗+茶食仔,帶來地道的平潭年味!
    另外,她們也在節前操持置辦年貨,好迎接新春佳節這一闔家團圓的日子。今年48歲的高嵐娟是官井村人,心靈手巧的她有油炸寸棗與茶食仔的好手藝,每每年關將至,她總會和兩個同伴在官井村老人活動中心內支一口鍋,備上原材料,製作寸棗與茶食仔,為來往顧客呈上這濃濃年味的同時,也為家庭增補一份收入。
  • 茶食有哪些好吃的還很有特點?
    茶食這個名字大家聽的比較少,這是一種從很久以前就存在著的美食,平時都是與茶一起出現的,它在中國也是非常的受人歡迎,不少人也很好奇茶食有哪些好吃還很有特點。
  • 吃貨必看:吃不胖的茶食料理!
    還真的有,請往下看~茶=消脂好物by百度百科而茶食,也是一種料理方式。不信?請看!一口下去,是不會發胖的安全感,還有龍井美容養顏的心安(心理暗示),都說食補食補,這一頓餃子吃完,心態都青春不少!吃好喝好,嘛嘛都好,生活也就明亮起來。小樅專門找了方便烹調的茶料理,快手好做好吃,大家看的過癮嗎?
  • 山國飲藝茶食宴,滋飯蔬以精素,攻肉食減膩羶,人均300元
    往日路過此地,總以為這裡皆以茶示客,此次到訪,登二樓,茶香淡淡、琴韻悠悠、環境清幽,包間或大氣或淡雅,才發現這裡原來是個用餐的好地方。主推茶食宴。以茶入饌,古來有之,茶者,滋飯蔬之精素,攻肉食之膩羶。是對健康養生的追求,亦是對茶文化的進一步升華。此次的茶食宴從前菜到主菜、主食、甜品,搭配合理,品嘗舒心。
  • 茶食茶點,恰到好處,相得益彰
    中國茶食類別茶食往往是一個泛指的名稱,既可以指用茶本身做成的食品,又可以指品茶時專門佐茶的食物。以茶為原料做成的茶食分為茶菜和茶主食。佐茶的食品可以分成佐茶用的瓜果和點心。茶點茶點是指佐茶的點心、小吃,是茶食中目前最為流行的品類。茶點精細美觀,口味多樣,形小、量少、質優,品種豐富,是佐茶食品的主體。茶點比一般點心小巧玲殘,口味更美、更豐富,製作也更精巧,在茶席中的擺放也更有想像和創作的空間。
  • 飲茶時搭配的茶食,你選對了嗎?
    今天是-茶知識日報-第三十一期什麼是茶食?茶食①茶食,是指茶人在喝茶後,搭配著吃的小零食。在明清時期,茹敦如《越言釋》中便有記載:「種種糕餈餅餌,皆名之為茶食。」飲茶後所吃的茶食,可以進一步與茶湯的韻味結合,形成獨特的回味。②現代茶食精細美觀,口味多樣,品種豐富,既能果腹,又能承載地方風俗風味,讓飲茶更富人文藝術氣息。③根據不同類型茶的茶性,選擇適合的茶食。
  • 傳承發展北魏茶食的文化品牌 - 山西日報數字報
    2019年12月5日,第四屆山西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上,大同市「小南唐北魏茶食」的古法製作工藝引得觀者如潮,頗受好評。  小南唐雲岡石窟北魏茶食品牌文化企業的創始人南霽玲告訴記者:「沒想到大家這麼關心北魏茶食,我們一定要盡最大努力把它做好,傳承發展北魏茶食文化。」  隆冬時節,漫步雲岡石窟景區。
  • 江南特有好風光,盡在《浦東百景圖》…
    最近一款名為《江南百景圖》的遊戲火了, 高度還原古風精美畫風 加上特有的建築、小橋、流水、人家...... 在畫卷中就能感受到江南特有好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