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在日本被譽為「經營四聖」,四聖分別指的是松下公司的松下幸之助、索尼公司的盛田昭夫、本田公司的本田宗一郎和日本京瓷集團的稻盛和夫,稻盛和夫是「經營四聖」中年齡最小的,也是唯一健在的一位。
稻盛和夫出身窮苦人家,很小就患有肺結核疾病,差點因此去世,考大學時,沒能考上名牌大學,只上了一所本地的大學,畢業後到一家企業工作,企業卻瀕臨破產。人生處處碰壁,讓他心灰意冷,他曾徘徊在黑社會總部大門口數小時,然而最終稻盛和夫還是沒有加入黑社會。
27歲時,他和其他7個人歃血為盟,創辦了一家陶瓷廠,這家企業就是京都陶瓷株式會社,世界500強公司。52歲時,稻盛和夫又創辦了第二電信,也是世界500強公司。
至此,稻盛和夫被推上了日本經營的神壇,他的經營理念在日本廣為流傳。他的經營理念的核心就是「利他」,這和中國儒家「仁」的思想非常一致。
稻盛和夫說「很多公司都會巧妙地利用員工的利己之心,只要你努力幹出成果,就給你相應的報酬,就是刺激人利己的欲望。一般企業都會這麼做,所以利己的人很多。但是我認為,即使在商業領域,在工薪族裡也需要利他思想的人」
因此,在稻田盛和夫的企業,他始終把員工的幸福放在第一位,他創辦的日本京瓷集團,55年來經歷數次金融危機,公司沒有開除一名員工。有的員工甚至死後也葬在公司墓地。
在他的企業裡,沒有員工,人人都是老闆,大家都會竭誠為這個企業努力,因為這個企業是真心為員工考慮,員工有極高的忠誠度和責任心。
但這樣的企業需要一個人格極為高尚的老闆,能讓所有員工發自內心地相信老闆是真心為了員工好。而稻盛和夫就是這樣一個老闆,他創辦了2家500強企業後,早已經是上億美元的身價。但是樸素的稻盛和夫,工作午餐卻經常吃泡麵,他說吃好東西、貴東西,從來就沒有這樣的念頭。他還每周都搭乘地鐵上班。
退休時,他把自己所有的股份全部轉讓給公司的員工,自己一股不留。現如今,他把財產也全部捐獻給日本的慈善機構,自己住在一套30多年的老房子裡。有這樣的模範老闆以身作則,公司的員工能不為公司考慮嗎?
65歲時,稻盛和夫患癌症,他開始遁入空門。然而他的修行卻並不順利,2009年,日航破產,幾萬員工面臨失業,日本政府多次出面,邀請稻盛和夫出山。出於對日航幾萬員工考慮,稻盛和夫接手了日航公司,但卻不要日航一分錢工資。他僅用了一年,日航就轉虧為盈。過了兩年,日航的利潤就創歷史新高。過了三年,日航重新上市。
這就是稻盛和夫創造的奇蹟,隨著他的事跡的傳播,中國越來越多的企業家開始執行稻盛和夫的理念,在中國颳起了一陣稻盛和夫的熱潮。2014年,稻盛和夫應邀到浙江杭州演講,現場門票被炒到了5900一張,2000個位置座無虛席,很多中小企業家慕名而來。
然而,在中國真正能夠掌握稻盛和夫思想的老闆卻寥寥無幾。這些小老闆們他們的靈魂還是在錢眼裡打轉轉,之所為他們要學習稻盛和夫的思想,那是因為他們想要賺更多的錢,而這是與稻盛和夫「利他」思想是違背的。所以,這些人即使學的再多,也學不到精髓。
稻盛和夫有一本有名的書籍《活法》,書中這樣說道,成功和失敗都是一種磨難。有人成功了,便覺得自己了不起,於是態度越來越差,人格開始墮落;而有的人成功了,領悟到只憑自己無法有此成就,因而更加努力,也就進一步提升了自己的人性。人生就是提升心智的過程。
因此,他說,商道即人心,經營企業就是收穫人心的過程。而中國有幾個企業家能像稻盛和夫一樣,自己吃泡麵,坐地鐵,股份卻全部捐獻給員工。一個也沒有,差距在哪裡,就在於心性的不同,境界的不同。
如果非要說中國有這樣的企業家的話,馬雲還算是比較成功的一個,他曾經多次赴日本請教稻田和夫經營理念,如今也是執行稻盛和夫經營理念最好的一個,他斥巨資修建螞蟻森林工程,打造西部綠色長城。他捐數百萬抗疫,雲火鍋更是有口皆碑,而這些全部都是利他行為。至於是真利他,還是假利他,我們有待驗證。
但不管如何,馬雲是執行比較好的,所以,馬雲也是最成功的。其他人要想學習稻盛和夫,還是要努力學習他的心法,歷練靈魂,提高人生境界。如何學習,當然還是應該學習他的原著,在這裡推薦他的封山之作《活法》續篇《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這本書是他經營思想的集中體現,是集中他一輩子的心智寫就的書籍,讀後猶如心靈受到了洗禮,醍醐灌頂、受益匪淺,強烈推薦大家閱讀,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下面的連結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