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正當時,氣溫不高也不低,而此時正是鄉村油菜收割的季節。油菜是農家人取油來源,一家幾口人來年的口糧就看當年的油菜收入的多與少了。放眼望去,黃澄澄的油菜田,猶如鋪上了金色的毯子,奪目耀眼!
割油菜最好的時間一定是早上,趁著還有露水,成熟的油菜莢還處在「含苞待放」中,一鐮刀割下去,才不會致使莢裡的菜籽因成熟而剝落。農家人是不會讓自己的心血白白浪費掉,所以大家約好,起幾個大早,搞點夥食墊一墊肚子,就此出門幹活。
莊稼人會事先準備好一塊大大的網兜,把收割的油菜成堆地送到網兜上,趁著露水,他們卯足勁地幹著,這是希望與幸福之所在。每個時節都有每個時節的收穫,這是農家人引以為自豪的地方。身為城市的人,自有自己的成就,可是啊,相比莊稼人,他們的幸福值是沒有農家人來得快,來的次數多。你看莊稼人在金燦燦的土地上一個個咧著嘴的瞬間,聽著他們哼著的莊稼小曲,你的心不會醉嗎?
一塊地收割完,只要網兜允許,莊稼人會把一塊地的油菜都搬進兜裡,因為這裡最安全。等到太陽出來,就是晾曬,在陽光的曝曬下,油菜會發出「咯吱」的開裂生,那是菜籽要破莢而出了,誰說兜裡不是最安全的地方呢,破莢出來的菜籽水到渠成地落進了預先準備好的兜裡,沒有一丁點的浪費。若單單想著靠天收,你就錯了,到下午兩三點的時候,農家人會用傳承了幾千年的鐮陔打油菜,油菜就會乖乖地貢獻出菜籽出來。
孩童們最喜歡在菜籽裡打鬧,因為菜籽圓潤飽滿,滑勁十足,比人工形成的溜冰場更帶勁呢。每每這時刻,農家人會會心一笑,看著兒孫的快樂,想著豐收的愉悅,誰還會有不好的心情呢。
等到地裡所有的油菜籽收割完,就是打油的環節了。每個鎮上都會有油坊,每年的油菜成熟的時節,也是香飄萬家的時候。為了保證自家香油的純度,每家都會派出一個管事的人,看著坊間人加工油。農家人的思想是很單純的,他們不會想到去傷害別人,但是也堅決不允許自家的東西被莫名地加一些東西或者少點什麼,俗話言之,人心割肚皮,為了減少鄰裡之間可能產生的不愉快,他們寧願花點時間看著自家的油菜籽。他們內心非常清楚,300斤菜籽出油率為100斤,往往需要三畝地才能夠家裡幾口人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