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一直被朋友曬票刷屏,對於動畫題材並不排斥,還是有一些觀望的心態,打卡之後心情非常沉重。要寫在前面的是,對哪吒並沒有任何貶低意思,不是故意說反話去蹭熱度,當然也不是只有高呼神作才是對哪吒的熱愛。
先說結論,如果哪吒和同被稱為神作的魔法少女小圓比,至少還差十個魔卡少女櫻。
哪吒的製作確實看著非常舒服非常不錯,作為一部商業電影已經非常成功,無論是口碑還是票房,都已經被觀眾所認可。而今天要講的,是一部電影的核心,它的內容和它真正想表現的主旨是什麼?
哪吒想表達的核心可以用一句臺詞來概括,我命由我不由天。什麼是我命?是我下生是靈珠還是魔丸,是靈珠就該拯救蒼生魔丸就該禍害人世嗎,電影想表達的肯定不是這些。只是也沒有看到哪吒為改變命運所做的努力。哪吒體內融了魔丸,生性暴戾難以控制,被太乙真人用乾坤圈壓制才有了人類的感情。開篇哪吒躺在自家圍牆消極度日,周圍人對他的偏見讓他對周圍人也有敵意,直到後來李靖騙他,他是靈珠才跟著太乙去學藝,想做個能拯救蒼生的英雄。
全電影哪吒一共完成了兩次拯救,第一次是救被夜叉掠走的小孩。這裡有個很難理解的點,哪吒是去救人,不是破壞,防火毀屋破壞水缸,甚至後面也不在乎敖丙和小女孩的安危,用石像去做武器。這不是救人,這只是想證明自己,不顧任何後果。第二次救人,是拯救陳塘關,哪吒看到了父親對自己的愛,自己的命不能讓被人頂,去攻擊敖丙,而當天劫降臨的時候,沒有任何反抗,只是閉眼等死罷了,反而是敖丙認為哪吒不能這樣認命,祭出萬鱗甲對抗天劫。
在情節的展開中,哪吒的內心成長轉變其實並沒有體現,他沒有思考過自己該如何反抗命運,他對抗敖丙是為了救父母恩師,當天劫真的來臨的時候甚至沒有放兩句狠話,只是默默接受了這個命運,在天命面前的軟弱,憑什麼他能喊出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如果換一個思路,哪吒想改變的是周圍人對魔丸的看法,那他同樣沒有做到,他沒有努力去做個大家眼中的好孩子,即使去救人也毀了那麼多房屋村社。只是憑藉喊兩句口號,那未免太看低群眾的智商了吧。
哪吒在整個電影裡的思想一直非常被動,哪吒被人說是異類就很叛逆,被父親騙是靈珠很開心去跟著太乙學藝,後來申公豹告訴他實情又很憤怒,自解乾坤圈釋放魔性。他並沒想過自己應該活成什麼樣子,而是不斷被別人的想法去定義。
劇情太過平淡並且沒有深入地升華主旨可以說是一個硬傷。而神作應該是什麼樣的,例如《魔法少女小圓》,老虛說這部動畫只有一個核心,得到奇蹟般的願望就要散播同等的絕望,同時在採訪時表示教給小孩沒有黑暗的時間是可怕的。畫風呆萌甚至有點醜的小圓揭示了一些很現實的問題,以往魔法少女不會痛不會死無論對手多麼強大總能獲得勝利,但是小圓不一樣,魔女也會死啊。邪惡來自正義本身,魔女來自魔法少女,失去了判定的正義與邪惡的標準,卻讓人沉思。世界觀、篇幅、主題都做到極致,就成了神作。
現在大火的哪吒也許我們現在記住了它華麗的人物和震撼的場景,但關於內核,卻沒有任何記憶點,再過一個月,也許就沒人再提起這部動畫了。動畫的核心永遠是他的劇本,跳出神話這個圈子,去探索更大的世界,踏實打磨才是高喊國漫崛起的關鍵所在。就好比舉例用的魔卡少女櫻,現在看來可能並不覺得到處收集卡牌的美少女有什麼精髓所在,而它恰恰是魔法少女的開山之作,即使20年後宣布重啟製作第二季,仍然獲得了20年前那批粉絲的熱烈追捧,按個揮動粉色魔法杖,用著卡牌的少女形象成了無數人的童年,這就是記憶點。
我喜歡哪吒,但它不夠驚豔,還不能稱為神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