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以為哪吒這麼個英雄人物,必須根正苗紅,怎麼著也不能真的著了壞人的道,肯定最後還是靈珠入體啊!不,我錯了,李靖夫人生下了魔丸……這是什麼走向?
接著,哪吒長到一歲,雖然被乾坤圈震著,依舊有不符於年齡的神力,整個陳塘關的百姓都怕他。他被太乙真人用結界日日困在家中,偶爾偷摸出來就鬧得天翻地覆,雞飛狗跳,人仰馬翻……是個令人人頭痛的混世魔王。可後來我們知道了,人們對於哪吒的害怕更多是出於一種成見,是的,成見。因為他是魔丸轉世,於是就順理成章覺得他是妖怪,順理成章認為他會禍害四方,順理成章覺得應該人人得而誅之……哪怕他去捉妖了,也會被人們認為是他在撒謊,他在禍害。那,一個孩子面對這樣的成見能怎麼辦呢?就是用自己所能的最原始的方法反抗,對每一個喊他「妖怪」的人飽以老拳。於是,更多的人喊他妖怪了……惡性循環。
如果一部動畫片只是正邪大戰,打打殺殺,特效做得再好,我可能看的時候覺得炫目,之後並不會留下什麼深刻印象。但顯然,魔童哪吒會在你心裡留下一個印記,就像他在敖丙心中留下的一樣。憑什麼敖丙的出身就註定要成為一枚復仇的棋子?憑什麼他的龍角就一定會因世俗的成見而被群嘲為妖精?他就必須要做一個妖精?哪吒說:「我命由己不由天!」當所謂的命運降臨,有人屈服於成見,有人偏不,而努力抗爭的人就是英雄。
看了《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們知道了「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難以推翻。裡面的每個人都深受成見之苦,別說哪吒了,就算是反派申公豹,他之所以要反,是因為他能力再高也得不到師父元始天尊的重用,「只因為我是一隻豹子」。
還有龍王,他要反也是因為即便幫助天帝奪得這天下,結果到底還是海底妖獸,於是天帝對他有成見,妖獸就是妖獸,上不了天庭,被安排鎮守龍宮。說是鎮守,其實就是永久的囚禁。龍宮,也是死牢。
「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神仙都難搬動。回想我在看《哪吒之魔童降世》電影前,先看了這部動畫的哪吒形象,當時也一時不能接受,因為和我們印象中的哪吒,和傳統意義上高大上的神仙形象差別太大了。後來我知道了,這,其實也是一種成見(如果有人和我一樣有這樣的成見,且還因此錯過了這部動畫,沒能領略創作者的用意,更沒能因此摒除成見……真的就太可惜了。幸好我沒有。)
哪吒後來才知道,父親李靖送他去太乙真人處學習修行,並非想困住他,怕他在人間作惡。而是希望他掌握更多本領,以後在人間好好活著。因為作為父親的李靖早已經拿好替死符,決定在老天要滅魔丸時,以身相替,替自己的兒子哪吒去死。這不是洗白,這是還原李靖一個父親的人性,還原李靖不是一個符號,而是一個父親,是一個人。
終於這一次,哪吒不必「割肉還母,剔骨還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