巔峰時的克格勃有多強?9萬特工遍布世界,20分鐘斬首一國總理

2020-12-17 WarOH協虎

文/三金

通過文學作品、影視劇和一些媒體新聞,曾今存在過的克格勃給世人的印象是一個規模龐大、手段冷酷嚴峻、眼線無處不在、無事不管的諜報機構。事實上,用「諜報」二字去概括克格勃的歷史及其職責顯然是一個誤解。正如其機構標誌徽章上的劍與盾一樣,該部門可謂是蘇聯在直面外部威脅時的「利劍」與「盾牌」。

今天,我們就來簡單地回朔歷史,了解一下這個名號早已廣為人知,實際卻又不被人所深入了解的組織。

▲克格勃的徽章

一、緣起十月,數次改組

「克格勃」可謂是一個與蘇聯休戚與共的符號,其歷史最早可以追溯至十月革命時期。

當時,布爾什維克贏得了武裝鬥爭的勝利,但是國內外局勢依舊動蕩不安。尤其是彼時的俄國國內,除了有潛藏著的反動分子,還爆發了一股消極怠工的浪潮。為了保衛革命勝利果實,蘇俄於1917年12月命捷爾任斯基牽頭組織成立"契卡"。

▲昔日克格勃總部大樓前的捷爾任斯基雕像

此後數十年間,該組織先後改稱過國家政治保衛局、國家政治保衛總局、國家安全人民委員部等名頭,與內務人民委員部分分合合後,它才於1954年正式得名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俄文簡稱「КГБ」(克格勃)。

從該組織的歷史來看,它實際上最主要的職責是對內保衛國家政治安全,打擊國內的間諜並阻止顛覆活動。隨著組織的發展和壯大,才最終衍生為集情報搜集、反間諜、監督軍隊、護衛領導、保障政府通訊、維護國家社會安定、保衛邊境、執行中央委託的特殊任務職責為一體的龐大組織。

二、規模龐大,實力強悍

雖然機關名稱和隸屬關係屢次變動,但是由於其主要的下屬單位並沒有出現太大的變化。因此,克格勃在成立之初就擁有了一個完備的組織架構。

1969年,克格勃再次進行內部合併,確定了規模結構:第一總局(國外)、第二總局(國內)、第五總局、第八總局(通訊)和邊防總局。在上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該組織的鼎盛時期,它在世界各地擁有9萬特工人員,另有40萬內部職員、警衛、邊防部隊和特種部隊的龐大安全情報部門。其規模可謂空前絕後,遠超中情局。甚至於今日的「阿爾法」、「信號旗」都曾隸屬於該部門麾下。其實力之強,可想而知。

當然,克格勃的職能還不限於國內。如前文所講的,克格勃在全世界各地都擁有特工,在他們背後就是克格勃第一總局下設的10個地區分部。其中,他們的第一分部負責美國和加拿大的情報工作。

除此之外,該總局還有6個輔助部門,其中第11分部負責對外派遣「顧問」,做一些明面上的工作;第12分部負責偽造證件;第13分部負責與國外間諜聯絡,進行情報傳遞;第14分部負責提供情報工具;第15、16分部則負責內部行政。

三、無處不在,冷戰先鋒

在美蘇冷戰的高峰期,可以說也是克格勃的巔峰時刻。當時,該組織在國內和國際上都有著活躍的身影。與固有印象不同,克格勃在國內不僅僅是破壞、顛覆活動的執法者,還是主動出擊的獵人。

在上世紀50年代中期,法國派莫裡斯·德讓為駐蘇聯大使,派空軍的路易·吉博上校為大使館武官。為了能夠打入法國內閣高層,克格勃針對這兩人發起了代號為「德讓行動」的策反計劃。該行動從1955年12月開始至1958年8月結束,前後歷時2年多,動用了百餘名克格勃特工和其他輔助力量。

▲德讓及其妻子

行動伊始,克格勃以德讓的夫人為切入點,為其介紹當時的演藝界名流。在熟絡之後,利用各種電影展和晚宴的名義邀請德讓出席。在這些活動期間,一些克格勃的美人特工(代號「燕子」)借"演員"之名混入其中。在與這些美豔的「演員」一來二去之間,德讓上鉤了。

1958年8月初某一天的下午,德讓正與一位名叫洛拉的演員在她家中纏綿。就在這時,「演員」的「丈夫」回來了。之後這名「丈夫」揚言要把事情弄大,讓他聲譽掃地。隨後,德讓又不出意料的去找了之前所結識的「高官」求助。

就這樣,掌握了把柄的克格勃成功讓德讓成為了為自己所用的棋子。跟他一起來蘇聯的吉博上校,也是同樣落入圈套的。而且在該行動展開的同時,對大使館的其他官員的策反工作也在一同展開。單單被爆出來毀掉前程的官員,就有不下數名。

可以說,當時的法國駐蘇大使館被滲透成篩子了。但隨著1963年參與該行動的一名特工叛逃,所有成果也都付之一炬了。被策反的吉博上校更是在東窗事發的前一年就飲彈自盡。

▲另一起事件中的"燕子"與涉事的英國官員

當然,克格勃在國內也負責高級別活動和高層領導人的安全事項。如在1988年裡根訪蘇前夕,克格勃收到線報有人會行刺美國總統。但是當時的情報十分模糊和稀少,克格勃特工們排查起來十分艱難。如果讓行刺者得逞,那麼後果將不堪設想。

但就是憑藉著極少量模糊的情報,一絲不苟的克格勃特工在裡根專機到達前的15分鐘,在6000名記者裡將犯人制服。

▲"阿爾法"小組訓練照

四、反恐先驅,境外交鋒

另一個在國內成績斐然,卻不為常人所提及的領域,便是反恐。而在冷戰的大背景之下,也滋生著恐怖主義思想。

為了遏制國內的恐怖主義苗頭,克格勃於1974年成立了「A小組」,即日後聞名的阿爾法小組。在1979年至1991年期間,該小組參與了16次反恐行動,戰績顯赫。尤其是在1979年擊斃阿富汗總理阿明和1985年黎巴嫩武裝劫持蘇聯大使館兩件事中,更是讓世人見識到了他們的雷霆手段。

前者,阿爾法小組在20分鐘內突破重兵保護的阿明官邸,並在府邸內擊斃阿明;後者,在事發之後,克格勃不惜動用駐外特工,將該組織高層抓捕處決,以儆效尤,最終被劫持的外交人員被釋放。

▲U2高空偵察機

接下來,讓我們把視線落在國外活動上。在單一事件上,比較有名的便是「鮑爾斯事件」。1960年5月1日,鮑爾斯奉命駕駛U2高空偵察機對蘇執行戰略偵察任務。但是,他不知道的是,這架U2上的高度儀早已被偽裝成地勤的克格勃特工做了手腳。

在出發的前夜,接到線報的特工穆罕默德·嘉茲尼·漢潛入機庫,將高度儀旁邊的一顆螺絲替換為強磁螺絲。任務當天,鮑爾斯一直以為自己飛行在6.8萬英尺的高度(約2萬米),實際上此時的飛行高度不過1萬英尺(約3048米)。

同時,該機的自動駕駛系統也被動了手腳。鮑爾斯便想著以這個高度手動駕駛飛回基地,但是最終遭到擊落。當然,這也是一招險棋。事發之後,蘇聯方面宣稱他們已經掌握了如此高射程的飛彈技術。不明就裡的美國人加大了飛彈方面的投入,克格勃也間接推動了一波軍備競賽。

▲落地後被俘虜的鮑爾斯

如果跳出這些單一的事例,我們將發現,克格勃是在大洲層面,以國家為棋盤與西方陣營展開交鋒。

冷戰時期,西方國家明面上對拉美地區和非洲國家有著文化、政治影響。但在這些地方,克格勃也展開了隱秘地行動。自60年代起,克格勃便以「顧問」的形式參與到新興獨立國家的政權建設當中。這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古巴和加納,克格勃幾乎靠一己之力將社會主義陣營的力量插入了資本主義世界的心臟。

以這兩個國家為支點,克格勃向拉美和非洲輸出革命思潮,以圖擴大影響。他們一度在剛果、宏都拉斯、蘇丹、南葉門、尼加拉瓜等地扶持起了一批革命力量並建立起革命根據地。

然而,隨著蘇聯國力的衰退,克格勃的這些努力也付諸東流,最終連它自身,也成為了一個歷史的符號。

參考資料:1、《大數據的腳印——為你講述數據背後的故事》,趙恆2、《蘇聯時期反恐機制研究》,戴豔梅3、《神秘的"克格勃"》,李同成4、《伸向亞非拉的觸角全球爭霸——克格勃當先鋒》,閻濱5、《淺談克格勃》,肖玉秋6、《核間諜與蘇聯原子彈研製——基於蘇聯解密檔案的研究》,張澤宇

相關焦點

  • 克格勃是什麼樣的組織,其特工有多厲害
    克格勃是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的俄語簡稱,成立於1954年。和英國的軍情五處,美國的CIA,以色列的摩薩德並稱為世界四大情報組織。 克格勃機構龐大,總部曾先後設在聖彼得堡和莫斯科,工作人員有近1萬人。
  • 克格勃究竟有多強?美國大使館毫無秘密可言,中情局高層也被滲透
    克格勃究竟有多強?美國大使館毫無秘密可言,中情局高層也被滲透眾所周知,克格勃曾經和美國中央情報局、英國軍情六處和以色列摩薩德被並稱為世界四大情報機構。普京總統會騎馬、會遊泳、會摔跤,甚至還會開飛機,這些讓普京人格魅力加分的點很多都是在克格勃時期訓練得來的,作為克格勃情報人員之一的普京經歷了最嚴格的訓練,這也造就了如今強勢的俄羅斯總統!克格勃巔峰時期工作人員達到數百萬人,總部機關有1萬名工作人員,間諜和反間諜部門有20萬人,還有30萬邊防軍。
  • 蘇聯的克格勃有多厲害?連美國總統川普都被懷疑是克格勃
    美國總統杜魯門曾經說過,我當副總統的時候 ,「曼哈頓計劃」的許多報告(製造原子彈),我還沒有看到,史達林的辦公桌上就有了。 克格勃強大到什麼程度呢?用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多伊奇的一句話來形容:「克格勃對美國情報的了解也許比我還要強」。
  • 克格勃到底有多厲害?
    二戰結束後,由於美蘇對峙的局勢形成,克格勃和中情局的諜戰遍布全世界,所以傳說故事就很多,克格勃被稱為「世界上空前最大的搜集秘密情報的間諜機構」。據說當時克格勃在歐美收集情報的能力非常驚人,美國在莫斯科設立大使館以後,雖然安保人員二十四小時不間斷的巡邏,可是仍然被放置了眾多的竊聽器,美國人甚至不知道他們是怎麼辦到的。
  • 蘇聯克格勃有多強大?身經百戰,擁有50萬特工,普京都要投身其中
    作為世界四大情報機構之一的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克格勃),我想大多數人是不陌生的。最起碼大家基本都知道,俄羅斯現任總統普京就是出自克格勃的,另外世界許多名人也相傳都在克格勃工作過。比如美國著名文學家海明威,甚至還有說薩馬蘭奇也在克格勃工作過二十年。
  • 20世紀最大的間諜叛逃者:一己之力曝光了克格勃插手全球事務經歷
    由李小飛、白明編著的《間諜不死》介紹了發生在20世紀90年代世界上的一些間諜案件。現將書中《20世紀最大的間諜叛逃者曝光》一文摘介如下———1999年9月,一本以連載的形式刊登在英國著名新聞媒體《倫敦時報》上的新書《劍與盾:米特羅金檔案》在整個西方世界引起了軒然大波,這部關於前蘇聯克格勃在冷戰期間在歐洲各國從事秘密間諜活動的紀實作品,不僅首次披露出許多鮮為人知的間諜戰內幕,還將可稱為是20世紀最大的間諜叛逃者的前克格勃特工米特羅金首次曝光於世人面前
  • 世界最頂尖的三大情報組織 克格勃被認為是頂尖中的頂尖
    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世界三大情報組織。世界三大情報組織:摩薩德摩薩德全稱為以色列情報和特殊使命局,由以色列軍方於1948年建立,以大膽、激進、詭秘稱著於世,與美國中情局、俄羅斯克格勃並稱為世界三大情報組織。
  • 普京·1999——20年彈指一揮間
    而這一切,還只是克格勃特工「烏鴉」與「燕子」的小傑作之一。克格勃創始人捷爾任斯基是早期蘇維埃政權三巨頭之一,他活著時鋪下了巨大的間諜網,還在全國建了200多所間諜學校,中間有一所名叫維爾霍納的學校建在喀山市郊的山區裡,這所學校非常特殊,裡面全是從全國各地選拔出來的俊男美女,專門培養情色間諜。
  • 他們是特工
    當今世界,已知的情報組織中,最厲害的要數前蘇聯克格勃、美國中央情報局、英國軍情六處以及以色列摩薩德四個。NO1:軍情六處軍情六處徽標軍情六局全稱是英國陸軍情報六局(MI6=Military Intelligence 6),西方情報界把MI6看成是世界情報機關的"開山祖師",也是世界上效率最高的情報機構。
  • 蘇聯的克格勃非常厲害,為何卻臭名昭著,然而普京卻以此為榮?
    蘇聯的克格勃有著龐大且嚴密的組織機構,下轄對外諜報局、國內反間諜局、軍隊管理局、邊防軍管理局、總務局等18個機構,每一個機構都有自己一套班子,而且分工非常明確。就人數而說,克格勃的人數更是驚人的,直接工作人員高達50多萬人,其中總部機關1萬人,間諜、反間諜和技術保障等部門20萬人,在國外有25萬諜報人員。
  • 巔峰時期的英國有多強?世界各地橫著走沒人敢惹
    文/寂寞的紅酒英國,是歐洲西部一個面積不大的島國,僅僅有半個黑龍江那麼大。不過別看英國面積不大,它可是曾經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巔峰時期的英國在世界各地橫著走,誰都不敢惹。那麼巔峰時期的英國有多強?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是英國最輝煌的時代,英國人佔據了加拿大、澳大利亞、南非、印度、紐西蘭等面積遼闊的殖民地。維多利亞女王統治期間,英國殖民地總面積超過3000萬平方公裡,國土面積相當於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4 ,英國的殖民地遍布全球各地,號稱「日不落」帝國,連美國都是從英國獨立出去的。同時,英國擁有約4億人口,佔到了世界總人口的25%以上,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比中國絲毫不遜色。
  • 世界十大神秘情報機構排行榜:中國第七,俄羅斯也只能排第四!
    有報導稱,在巴基斯坦國內,ISI被稱為「國中之國」,幾乎不受任何法律的約束。據報導,ISI總部位於伊斯蘭瑪巴德,是戒備森嚴的多棟建築組成的樓群。複雜的入口在一座私立醫院旁邊,門前沒有任何標誌。樓群之間遍布草坪和噴泉,「草坪平整,噴泉叮噹,大樓都整齊乾淨。」但是事實上,這個老牌的情報機構到底什麼樣,知者寥寥。據估計目前ISI約有10000名僱員,其中多數來自巴基斯坦軍隊。
  •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特工夢,歷史舞臺上的幕後主角演繹著一幕幕真實...
    美國經歷「9-11」事件之後,中情局進行了有史以來最大的改組。中情局局長喬治-特內特下令,新間諜數目要增加70%,而負責管理中情局的反恐中心、間諜活動和輔助軍事行動的機構「行動理事會」中的人數要增加25%。「9-11」事件發生後不久,中情局共收到了10萬份求職申請,而在一年前,全年的求職申請總共也只有6萬份。
  • 伊朗最神秘的部隊,特工和士兵的雙料身份,聖城旅究竟有多厲害?
    最近一段時間,隨著伊朗聖城旅少將蘇萊曼尼被刺殺,伊朗聖城旅也浮出了水面,很多人都說他們就是伊朗的克格勃,也有人說它們就是中東三角洲部隊,更有人說,聖城旅是克格勃+三角洲,那伊朗聖城旅到底是一個什麼組織,它為什麼能成為中東舉足輕重的力量,被美國定義為恐怖組織的聖城旅,到底做過哪些讓美國感到恐怖的事情呢
  • 有克格勃背景,20年後兇手出獄便神秘消失
    在這一年的8月20日,墨西哥卻發生一場謀殺案。有蘇聯「紅軍之父」之稱的託洛茨基被克格勃謀殺了。 莫納爾是西班牙人,但卻是一名克格勃人員。他的母親更厲害,也是克格勃的有名老特工。據說刺殺託洛茨基是其母親讓他行動的。 莫納爾當時身份就是一個大學生,由於莫納爾長相帥氣,他就與西爾維亞成為戀人。而西爾維亞是美國哥倫比亞哲學系大學生,她崇拜託洛茨基,後來在巴黎認識了莫納爾。
  • 能暗殺伊朗將軍,就能精準斬首俄羅斯高官?美國真的敢做麼?
    這次衝突的起因就是美國用無人機對蘇萊曼尼進行精準斬首,一舉幹掉伊朗國內的實權人物。俄羅斯和美國也有著近乎對立的關係,有人可能會說,美國會不會對俄羅斯高級官員也採取這種斬首行動?美國人還真的有這樣的打算,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就認為這次刺殺伊朗將軍的行動是建立美國威懾的好手段,也適用於針對俄羅斯。
  • 普京:從默默無聞的特工到俄羅斯命運的改寫者和強國規則的制定者
    「給我20年,還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普京的這句話在坊間流傳甚廣。如果就經濟實力而言,目前的俄羅斯僅僅算是一個二流國家,因為其GDP總量已經跌出世界前十了。但如果以綜合國際影響力來說,俄羅斯作為國際重要的一極是無可置疑的。普京就是俄羅斯的化身。
  • 用2.3億元毒藥暗殺特工,「背叛」莫斯科的人下場...
    2冰鎬的效果不太好如何清除境外的「國家敵人」曾是蘇聯特工機關的一種「歷史傳承」。區別只是在於,有些時候,他們行事張揚,有些時候則低調得多。在早期,只要蘇聯法庭宣布已經流亡海外的某人是國家的敵人,對其缺席判處死刑,而後,蘇聯政府就可能在合適的機會動用特工前往其所在國家「行刑」。
  • 蘇聯克格勃與美國中情局之間各有絕招
    克格勃不是吃素的,他們知道這些VIP的身份,也知道這些客人會把照片發到什麼地方。KGB一位老戰士回憶:「我們沒有阻止他們獲得情報,我們是有目的展示實力,就是故意向他們國家宣傳我國有什麼。」而另外一些人(負責收集政治情報)則把注意力放在觀禮臺上的首腦人物,比如國家領導人的站位順序,誰和誰交談互動,由此來推斷蘇聯領導層的變動。
  • 伊朗核專家屢次被「斬首」,保密工作有多差?中國做法值得學習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伊朗科學家被暗殺一事也給我們上了一課,國寶級專家屢屢被「斬首」成功,足以證明伊朗的保密工作做得有多差?相比而言,我國的做法更加值得學習。 ,但可以肯定的是,此次刺殺行動的特工隊伍行動十分專業,攻擊速度快,槍法精準,每一槍都直擊目標要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