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詩詞中的鎮江:憑闌指顧分吳楚

2021-01-21 荔枝網新聞

  隨著《唐伯虎點秋香》、《風流才子唐伯虎》等影視劇的熱播,唐伯虎給世人留下的就是一位才華卓著、風流倜儻、縱情山水的瀟灑公子哥兒形象。實際上,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地歪曲了唐伯虎的本來面目,也可以說是杜撰,真實的唐伯虎的確很有才華,但他卻並不風流,而是一個悲情才子。

  《明史》對唐伯虎的生平記載僅200餘字,真實的唐伯虎出生於一個商人家庭。父母對其期望很高。因而,他從小就熟讀四書五經,並博覽史籍。16歲參加秀才考試得第一名,轟動了整個蘇州城,19歲時,唐伯虎迎娶了他一生中唯一的妻子徐氏。20餘歲時家中連遭不幸,他的父母、妻子、妹妹相繼去世,而家境也從此衰敗下去。29歲時,他在鄉試中考中第一名「解元」,可謂人生得意。然而,在他得意之時,人生的挫折也相對伴隨而來。

  據《明史》記載,在唐伯虎參加鄉試時,文章寫得非常出眾,當時的主考官梁儲對其十分欣賞。後來,梁儲拿著唐伯虎的文章給禮部侍郎、學士程敏政欣賞。程敏政讀完後也覺得文章寫得十分精彩。而趕巧的是,在朝廷舉行的會試中擔任主考官的官員也正是程敏政。唐伯虎與江陰富商的公子徐經一同赴京趕考,兩人多次前往程敏政家去拜訪。然而,徐經卻趁此機會收買程敏政府上的家童,考試之前就得到了會試的考卷。然而,巧合的是,那一年會試的題目出得極為冷僻,除了唐伯虎與徐經兩人之外,考生們都難以答出考題。據說,程敏政拿到這兩份出色的答卷時,情不自禁地說了一句:「這必是唐寅與徐經的。」結果,這句話被一些平時忌恨程敏政的人們聽到,於是紛紛啟奏皇上,均稱程敏政受賄洩題,若不嚴加追查,將有失天下讀書人之心。皇帝聽後大怒,將程敏政、徐經和唐伯虎打入大牢。徐經入獄後經不起嚴刑拷打,招認買通程敏政的家童洩題一事,並說將竊取試題洩露給了唐伯虎。後刑部、吏部會審,徐經又推翻自己的供詞,說那是屈打成招。皇帝下旨「平反」,將程敏政和唐伯虎釋放出獄。唐伯虎出獄後,被謫往浙江為小吏。然而,唐伯虎感到十分不恥,於是沒有上任。而在此時,本以為可以飛黃騰達成為官太太的妻子一聽說此事,希望落空,拂袖而去。科場舞弊案不僅斷絕了唐伯虎的功名之路,還使他妻離家散,成為他人生的轉折點。

  不利的事情總算是過去了,但這件事在唐伯虎心中留下了長久的印記,他對仕途感到十分絕望,遂決定將自己的後半生寄情山水,遊歷名山大川,決心以作詩文書畫終其一生。他開始了自己人生當中歷時最長,行程最遠的一次遊歷,遠遊江蘇、江西、湖南、福建、浙江、安徽等地的名山大川,歷時一年之多。鎮江歷來是文人墨客必到的遊覽勝地,登上市郊的金山可以遙望江中的焦山,有「焦山山裡寺,金山寺裡山」。唐寅在遊覽金山時,寫下了這樣的詩句:

  山峙清江萬裡深,上公乘興命登臨。

  憑闌指顧分吳楚,滿眼風波自古今。

  春日客途悲白髮,祗園兵燹廢黃金。

  日斜未放滄浪渡,飽酌中泠洗宿心。

  從詩中可以感受到,唐伯虎經受了科場冤獄之後,家庭和婚姻也發生了變故,一路上鬱郁而行。

  悲情的人生際遇使他的思想日漸消沉,唐伯虎晚年篤信佛教,以尋找精神寄託。例如,他曾寫過一首《七十辭》,「人生七十古來稀,我年七十為奇。前十年幼小,後十年衰老,中間只有五十年,一半又在夜裡過了。算來只有二十五年在世,受盡多少奔波煩惱」。詞語簡潔而平白,卻道出他一生的苦悶遭遇以及他悟出的人生苦短、命運無常的道理。

  明嘉靖二年(1523年)秋天,唐伯虎與幾位友人一同去東山遊玩,看到蘇東坡的一首詞中寫道「百年強半,來日苦無多」,不禁感慨萬分,心生悲涼。回家後,他的身體狀況更加不好,不久就臥床不起。唐伯虎料想自己時日無多,便寫下了一首絕命詩:「生在陽間有散場,死歸地府也何妨。陽間地府俱相似,只當漂流在異鄉。」幾天後,54歲的唐伯虎就在孤獨與憂鬱中死去了。

  唐伯虎死後,他的好友祝允明等為他湊錢簡單料理了後事,將他埋葬在桃花庵附近。祝允明為唐伯虎撰寫了千餘字的墓志銘,這成為後人了解這位悲情才子的主要史料之一。

  歷史上的唐伯虎一生仕途坎坷,生活貧困悽愴,但在後人的印象之中,他卻是一個風流倜儻的公子哥兒,然而,在其風流倜儻的背後,更直擊人心靈的應該是他那悲情的一生。

相關焦點

  • 杭嘉木:憑闌人九首
    憑闌人一組作者:杭嘉木【憑闌人憑闌人】去歲瓊花一段痴,今日相思結滿枝。【憑闌人舊夢】蘸盡相思筆墨愁,從此憑闌何處休?青絲換白頭,燕來處處秋。【憑闌人驟雨初歇】舊曲幽幽一念痴,寂寂寒光白月時。誰將往事拾?素心對玉枝。【憑闌人舊曲】病榻纏綿日落遲,獨臥無心折柳枝。天涯知不知?怕聞燕到時。
  • 古詩《虞美人·玉闌幹外清江浦》詞中的玉闌,更如女子的文靜典雅
    古人喜好用一些美好的詞彙代替一些事物,像是「欄杆」,多稱之為「闌幹」,更有很多富有情調的詩人稱之為「玉闌」,經常在詩詞中出現,眼前好似浮現出作者倚闌幹長嘆或是抒情的情景。「香墨彎彎畫,燕脂淡淡勻。揉藍衫子杏黃裙,獨倚玉闌無語點檀唇。」
  • 唐伯虎優秀詩詞二十首選讀
    唐伯虎在詩文上,與祝允明、文徵明、徐禎卿並稱「吳中四才子」。而繪畫上又與沈周、文徵明、仇英並稱「吳門四家」,又稱「明四家」。我們一般對唐詩宋詞很熟悉,而唐伯虎的詩詞也很優秀,其詩多紀遊、題畫、感懷之作,其早年作品工整妍麗,有六朝駢文氣息。洩題案之後,多為傷世之作,不拘成法,大量採用口語,意境清新,常含傲岸不平之氣,情真意摯。
  • 鎮江5首詩詞晉級 辛棄疾獨佔兩席
    「大江風貌」「城市山林」,為鎮江贏得「天下第一江山」的美譽。鎮江的山水靈動讓歷代文人墨客有感而發,留下的詩詞作品數以萬計。辛棄疾、王昌齡、王安石、王灣、李白、張祜、曾公亮、龔自珍、陳亮等大咖都創作過與鎮江有關的名篇佳作,在2017年的這場文化盛宴中,這些誕生於不同時期的詩詞聚在了一起。
  • 鎮江詩詞系列講座受到市民追捧
    金山網訊(記者 胡建偉)從8月下旬到現在,市社科聯等部門推出的《從詩詞歌賦中走來的鎮江》《真山真水一城詩》《大數據視角下兩宋鎮江詩詞的家國情懷》等6個專題的鎮江詩詞系列精彩講座,受到在鎮大學生和廣大市民的熱情追捧。
  • 「詩詞春秋文刊」籤約作家依闌聽雪《如子奈何·三首》(原創)
    [詩詞春秋文刊]籤約作家依闌聽雪佳作欣賞>>>>《如子奈何·三首》(原創)文/依闌聽雪清水河畔逐鹿,華山極頂聽風。【籤約作者簡介】依闌聽雪,黑龍江齊齊哈爾人,《詩詞春秋文刊》籤約作家。喜歡行走在文字的邊緣,撿拾琉璃碎影。竹軒小敘,雲水煮悠然,在喧囂中自渡清涼,倚風看月,靜品人生。
  • 《桃花庵歌》,唐伯虎最著名的詩詞,是一流作品嗎?
    《桃花庵歌》,唐伯虎最著名的詩詞,是一流作品嗎?唐伯虎以畫著稱,文才反而不那麼突出,詩詞水平,不客氣地說,介於二、三流之間,並非其所善長,六百多首詩詞曲,知名度稍高的,就是一篇古風式的《桃花庵歌》,算是唐寅詩詞的代表作,風格、境界,特別是凜然挺立的不同流俗的個性,有了一些自家面貌。詩不長,20句140字,基本隔句押韻,一韻到底。語言淺顯明暢,格調清新如水,內容層次分明。
  • 憑闌未了花下約 閒鎖沉沉院落
    憑闌未了花下約 閒鎖沉沉院落 憑闌未了花下約。閒鎖沉沉院落。 杏花天(用韻) 文/楊雲
  • 【津門憑闌】人民城市為人民
    【津門憑闌】人民城市為人民 2019-11-11 11: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從詩詞歌賦中走來的鎮江_中國鎮江金山網 國家一類新聞網站
    詩仙詩中的鎮江是「丹陽北固是吳關,畫出樓臺雲水間」;辛棄疾晚年任鎮江知府,留有兩首千古名詞——《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和《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他詞中的鎮江是「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蘇軾多次客居鎮江,為鎮江寫過無數詩詞,他甚至有意在鎮江長住:「蒜山幸有閒田地,招此無家一房客」;陸遊曾任鎮江通判,他眼中的鎮江是「江左佔形勝,最數古徐州」。
  • 毛澤東詩詞中的風雲雨雪
    原標題:毛澤東詩詞中的風雲雨雪 「八月秋高風怒號」「白雲千載空悠悠」「清明時節雨紛紛」「有梅無雪不精神」。古典詩詞對氣象景觀的描繪異彩紛呈,反映出人們對自然的觀察認知、生活體驗和情感態度。毛澤東詩詞沒有直接寫東風和南風,但多處提到了西風和北風,如「西風烈」「紅旗漫捲西風」「西風漫捲孤城」「正西風落葉下長安」「徵馬嘶北風」。強勁秋風和猛烈西風充滿挑戰,也更能磨礪意志。最典型的是「要似崑崙崩絕壁,又恰像颱風掃寰宇」,初稿曾為「我自欲為江海客,更不為暱暱兒女語」,修改之後更能凸顯毛澤東為革命事業而「憑割斷愁絲恨縷」,絕不沉湎於兒女情長的英雄本色。
  • 詩韻鎮江 四海名揚 外國留學生吟誦鎮江詩詞
    大會同時對「走進詩詞中的鎮江」短視頻大賽的參賽作品集中展示,並現場進行頒獎。江蘇大學留學生依託鎮江豐富的詩詞資源,圍繞「四山一渡」詩詞主題,拍攝出三分鐘以內的短視頻投稿參賽。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更好地促進國際交流,經過對鎮江留學生人數的評估,書中以中、英、俄三國語言譯文進行展示。   「鎮江是詩詞文化的沃壤,中國文化史上重巒疊嶂,美不勝收,是留學生跨文化學習的高品質養料。」詩詞大會上,獲贈《因為詩詞 愛上鎮江》鎮江詩詞口袋書的許多留學生迫不及待地打開書頁,一邊翻書,一邊用手機掃碼誇道,「即掃即聽,隨時可以學習,這個太方便了。」
  • 憑闌懷古,殘柳參差舞 | 新網師晨誦「第 211期」
    憑闌懷古,殘柳參差舞 | 新網師晨誦【第 211期】郝平彩 新網師 憑闌懷古,殘柳參差舞>詞句註解燕(yān)雁:指北方幽燕一帶的鴻雁。「憑闌懷古,殘柳參差舞」,追隨偶像不得,再看眼前,獵獵的寒風中,柳枝頹敗,但仍然在風中左右舞動著,不肯停下了。辛棄疾在《摸魚兒》裡也曾提到:「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生逢末世,國家衰微,悲慨蒼涼,是異曲同工之作。個人命運是與國家緊密聯繫在一起的。
  • 中國古典文學裡為何常見「登高憑闌」
    中國古典文學裡為何常見「登高憑闌」 2017年08月29日 14:33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韓立平 字號 內容摘要:闌幹,不僅是古典詩性文明的一個符號,也是傳統文人超越精神坎陷的依憑
  • 古詩《虞美人·玉闌幹外清江浦》詞中的玉闌,更如女子的文靜典雅
    古人喜好用一些美好的詞彙代替一些事物,像是「欄杆」,多稱之為「闌幹」,更有很多富有情調的詩人稱之為「玉闌」,經常在詩詞中出現,眼前好似浮現出作者倚闌幹長嘆或是抒情的情景。「香墨彎彎畫,燕脂淡淡勻。揉藍衫子杏黃裙,獨倚玉闌無語點檀唇。」
  • 中國古典文學裡為何常見「登高憑闌」?
    滕子京守巴陵,修嶽陽樓,或贊其落成,答以「落甚成,只待憑闌大慟數場」。  在滕子京看來,嶽陽樓的功用,無非是讓他「憑闌大慟數場」。這句牢騷話,無意中點出了古典詩文「登高」「憑闌」題材的主旋律:「慟」——深沉的悲痛,亦即陳子昂吟唱的「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登高能賦者可為大夫  古典文學中很早就對登高有過描述。
  • 取自李清照的詩詞中的美名,聽著令人心神蕩漾!
    #李清照#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裡,男詩人很多,女詞人少有,可李清照卻一直在人名心中保留著不可磨滅的才女形象,她的詩詞婉約而優雅我們取名都講究引經據典,那麼運用李清照的詩詞取名,又會又怎樣的驚豔呢?今天小編帶大家來看看,選自李清照詩詞中的美名,聽著讓人流連忘返。雲濤取自:「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
  • 憑闌 茶緣 千山遠 修道 | 畫境 | 金秋
    (一)[清平樂] 憑闌綠蔭深淺,樹掩樓臺滿。小袖玉腕清涼,室中茶盞餘香,案上詩書半合,憑闌君問何方?端來放下憑心念,誰賞琉璃不肯拿。
  • 詩詞裡的檀郎謝女指誰?
    好多詩詞都有的檀郎謝女到底是誰?為什麼這麼叫他她們?他她們代指什麼?先附上幾首詩詞。1.七夕(羅隱)絡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歡笑設紅筵。應傾謝女珠璣篋,盡寫檀郎錦繡篇。繡床斜憑嬌無那,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 3.醜奴兒·晚來一陣風兼雨(李清照)晚來一陣風兼雨,洗盡炎光。理罷笙簧,卻對菱花淡淡妝。絳綃縷薄冰肌瑩,雪膩酥香。笑語檀郎:今夜紗廚枕簟涼。
  • 白露到~憑闌久,金波漸轉,白露點蒼苔
    「憑闌久,金波漸轉,白露點蒼苔」,鬥轉星移,時光漸進,轉眼就到了二十四節氣中的白露時節,白露是一個特殊的時節,雖然它不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