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城山水半城詩。「大江風貌」「城市山林」,為鎮江贏得「天下第一江山」的美譽。鎮江的山水靈動讓歷代文人墨客有感而發,留下的詩詞作品數以萬計。辛棄疾、王昌齡、王安石、王灣、李白、張祜、曾公亮、龔自珍、陳亮等大咖都創作過與鎮江有關的名篇佳作,在2017年的這場文化盛宴中,這些誕生於不同時期的詩詞聚在了一起。
由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指導、鳳凰出版傳媒集團主辦、現代快報承辦,中國農業銀行江蘇省分行特別支持的「致我親愛的家鄉——最美江蘇詩詞大會」大型全媒體活動,從3月23日開啟投票通道至今,每天都吸引數萬網友積極參與。
鎮江北固山雄峙江邊,素有「天下第一江山」之美譽,歷代文人吟詠不絕 CFP供圖
其中,鎮江的10首入圍詩詞更是引發大討論。辛棄疾的《南鄉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懷》、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王灣的《次北固山下》、李白的《焦山望松寥山》、張祜的《題金陵渡》、辛棄疾的《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曾公亮的《宿甘露寺僧舍》、龔自珍的《己亥雜詩》、陳亮的《念奴嬌 登多景樓》,到底哪個更能代表鎮江?快報粉絲用投票點讚給出了初步答案。
4月7日,經過十幾天「你追我趕」的票數角逐,鎮江入圍10首詩詞的10進5名單出爐!這5首詩詞都和鎮江山水有關,其中,有3首都寫到了北固山,排名暫居前兩位的作品都出自辛棄疾。
投票結果
No.1 《南鄉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辛棄疾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這首詞暫居第一,並不出乎意料。眾多網友早就表達了對這首詞的喜愛,認為前兩句最能代表「大美鎮江」。
中華詩詞學會理事、鎮江市文聯副主席蔣光年說,「辛棄疾一句『滿眼風光北固樓』使北固樓家喻戶曉,名揚天下。」這首詞飽含著愛國、衛國的強烈情感。通篇三問三答,互相呼應,感嘆雄壯,意境高遠。與「永遇樂」相比,一個風格明快,一個沉鬱頓挫,同是懷古傷今,都不失為千古絕唱。
No.2 《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 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這首詞就以豪放的風格著稱於世。」江蘇省詩詞協會理事、鎮江詩詞楹聯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徐徐說,創作這首詞時,辛棄疾在鎮江為官,雖已年逾花甲,但雄心壯志未減,登上北固山,面對聳峙的群山、浩瀚的大江,心潮澎湃,揮筆寫下了這首傳唱千古的詞。
徐徐稱,這首詞氣勢磅礴,筆調沉雄,洋溢著老當益壯的豪邁激情。
No.3 《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這是一首送別詩,看似平淡,實則高妙。」江蘇大學出版社副總編董國軍表示,首句用連江的寒雨,織就一張無邊的愁網,又著一「夜」字,將離別的愁緒由送別時的「平明」向前延展,使人自然體味到詩人徹夜難眠的情景。鎮江地處吳頭楚尾,本多山,第二句偏著一「孤」字,更烘託出詩人送別之時的孤寂之情。後兩句轉寫送別之情景,卻化實為虛。「一片冰心在玉壺」,本是勸飲語,卻於豪邁灑脫中,生發出溫潤厚和之情致,尤覺纖塵不染,為千古傳誦。
No.4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很多投票的快報粉絲對這首詩情有獨鍾,尤其是後兩句,大部分人自幼就耳熟能詳。值得一提的是,詩中「綠」字的誕生過程讓後人津津樂道。
江蘇省楹聯研究會理事、鎮江市詩詞楹聯協會副會長丁小玲也認為,「綠」字讓這首詩成了千古名作,「春風又綠江南岸」也成了千古名句。她說,關於「春風又綠江南岸」之句,版本多多,除了「滿」字、「綠」字,甚至還有說是「自」字的。據史料,此詩寫於王安石被辭官、翌年又重新起用之時,此詩雖明快卻不乏深婉。
No.5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 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 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 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 歸雁洛陽邊。」
「此詩乃唐代詩歌之名作,北固山水文學之佳構!」江蘇大學文學院教授趙永源說,該詩前幾句描繪景物,字句凝練,凸顯了北固山所特有的景致:潮平岸闊,風正帆懸,故最為膾炙人口。「海日」二句則景中寓情,極富思致,唐殷璠謂「詩人以來,少有此句」。尾聯以抒羈旅行役之苦、傳思念故鄉之情收束全篇。全詩通體對仗,工整自然;寫景抒情,融為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