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特別霸氣的一首詞,雄渾悲壯、大氣磅礴,寫盡長江的悠久

2020-12-16 何不秉燭遊矣

我們不是詩詞的創作者,我們只是詩詞的搬運工!如果你喜歡古詩詞的話,歡迎關注我!

#美麗長江之歌#@中國綠髮會

不盡長江滾滾流。」萬裡長江見證了太多興衰更替,千年、萬年過去,中華這片土地上不知變換了多少個朝代,但長江依然悠悠流著。

關於長江見證的這段歷史,南宋的辛棄疾把它記錄了下來。

今天我們就來通過辛棄疾這首特別霸氣的詞,從其中感受長江的雄渾悲壯、大氣磅礴。

辛棄疾從小生活在金國,他親眼目睹了漢人在金人統治下所遭受的凌辱,這些傷痕刺痛了辛棄疾的心,於是他從小就樹立了恢復中原、一雪前恥的願望。

等他回歸宋代趙家朝廷時,卻因為曾經在金國的生活經歷,使得他的仕途不上不下,極為尷尬。

現實是殘酷的,辛棄疾終究還是走上了他的前人們所走的路——壯志難酬。嘉泰四年,辛棄疾出任鎮江知府,他登臨北固亭,登高望遠,回想往事,在感嘆自己報國無門的失望和痛苦時,寫下了這首千古名作:《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我們前文說,辛棄疾是被貶去鎮江做知府的。在古代的時候,鎮江是英雄們用武和建功立業的地方,而此時,它早已成為了南宋朝廷和金人對壘的第二道防線。於是作者辛棄疾登臨鎮江北固亭遠眺的時候,看著遠方山河,想起朝廷的軟弱無能,不免心生無奈與不滿

於是他把自己對於收復失地的迫切和對朝廷的不滿通通都化成了開篇第一句:「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

在當時,南宋和金國是以淮河為界的,當辛棄疾站在長江之濱的北固樓上,抬首眺望長江以北被金兵所佔領的地區時,心中的憤怒之情油然而生:此時眼前的美好風光,也就只有北固樓周圍這一點了。而更多地,早在很久之前就被金兵侵佔了。

儘管我們都知道,朝代變更是很平常的事情,「皇帝輪流做,明年到你家」就表達了這樣一種意思。但是當你親眼目睹這一切時,還是不免產生一種「千古興亡」的失落感。

歷史總是在往前走,往事隨風,只有這面前一江悠悠春水,依舊在滾滾東流不停息。這種時間和空間上的距離,使得這種歷史的厚重感再一次加深。

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來!」誰能知道在這片土地上發生過多少朝代更替呢?只不過,眼前的江水一直在滾滾東流罷了。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

這一句說的是三國的孫權。年少有為放在他的身上,確實是實至名歸。

孫權十九歲繼父兄之業統治江東,西徵黃祖,北拒曹操,獨據一方。赤壁之戰大破曹兵,年方二十七歲。

孫權不僅年少有為,他還有英雄都有的野心。他「坐斷東南」,卻依然「戰未休」。這體現出了他的驍勇善戰和英勇無畏的精神。在這一點上,孫權和南宋朝廷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作者借用孫權的形象,諷刺了南宋朝廷的軟弱無能,表現出他收復失地的決心和對朝廷的無奈。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

作者這一句借用了《三國志》中的故事。借用這個故事,其實是想說明:在他辛棄疾的心裡,孫權是能和曹操、劉備並肩的人物。也是想以此,更加突出孫權的英勇無畏。

同時,引出他下文的這一句「生子當如孫仲謀。」這一句,與其說是辛棄疾個人的吶喊,倒不如說是整個南宋有志之士的吶喊。

當年孫權坐擁東南,卻依然徵戰不斷,稱霸一方。而南宋朝廷呢?被金國搶了一半江山,竟然還能安居一隅,歌舞昇平。這是辛棄疾不能理解的,也不能接受的。

時勢造英雄。

儘管因為南宋歷史的原因,這個時代造就了一大批的英雄,比如說嶽飛、文天祥等。

但,也因為這段時勢、這段歷史,南宋產生了極大的社會矛盾,中央與士大夫之間水火不容,不僅如此,南宋朝廷重文輕武,這使得當時的武官被打壓得極其嚴重,間接性造成了南宋的悲劇。

完。

相關焦點

  • 辛棄疾大氣磅礴的一首詞,信手拈來十分霸氣,讀了就知道有多牛
    辛棄疾大氣磅礴的一首詞,信手拈來十分霸氣,讀了就知道有多牛說到詩詞,那我們就不得不提唐詩宋詞,他們是唐朝的宋朝的的文化巔峰。在宋詞中,還出現了像蘇軾、辛棄疾這樣的代表人物。蘇軾和辛棄疾都是豪放派的詩人,但是由於生活時代的不同,他們的詞作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的,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辛棄疾「最狂」的一首詞。
  • 辛棄疾最大度的一首詞,詞中10字被譽為千古絕調!全宋詞僅有一首
    大氣磅礴的文筆其實就是一種帶有韻味的文筆,也可以說是一種有意境的畫面。唐詩宋詞一直是最得後世們議論的,有的說他們優柔寡斷,有的說他們霸氣奔放,有的說他們巾幗不讓鬚眉。然而,這些詩詞雖然氣勢恢宏,但似乎與「詞中之龍」的辛棄疾相比還是差一點火候的。為何這樣說呢?辛棄疾有一句詞名曰《菩薩蠻 書江西造口壁》。其中的一句「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只有10個字,卻被後世譽為千古絕調!
  • 宋朝辛棄疾最霸氣的一首詞,寫盡天下滄桑,罵遍古往今來
    我是飄飄,平時非常關注社會新聞,要是看見有意思的事件也會寫下來分享給大家。今天飄飄的原創文章要給大家分享的是辛棄疾最霸氣的一首詞,寫盡天下滄桑,罵遍古往今來。
  • 辛棄疾「最狂」的一首詞,信手拈來十分霸氣,讀了就知道有多牛
    在宋詞中,還出現了像蘇軾、辛棄疾這樣的代表人物。蘇軾和辛棄疾都是豪放派的詩人,但是由於生活時代的不同,他們的詞作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的,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辛棄疾「最狂」的一首詞。古往今來,豪邁的詩句有不少:文天祥一句,"人生自古誰無死?
  • 辛棄疾一首詞,短短44個字,便寫盡了人間愁苦,成為千古絕唱
    ——辛棄疾辛棄疾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獨特的人物,都說只有學好了詩才能做好詞,而辛棄疾卻是個例外,他詩寫得一塌糊塗上不得臺面,但其詞作才華卻是震古爍今的。在宋代那個詞人百花齊放的年代,辛棄疾不善於詩卻能成為詞壇領袖,成為豪放派的掌門人。
  • 辛棄疾一生最「絕」的一首詞:寫盡天下滄桑,王國維讚不絕口!
    辛棄疾一生最「絕」的一首詞:寫盡天下滄桑,王國維讚不絕口!「平生塞外江南,歸來華發蒼顏。布被秋宵夢覺,眼前萬裡江山。」他是慷慨悲壯的英雄,也是情感熾熱的詞人,他空有殺賊本領,報國豪情,卻一生寂寞。「文能橫槊賦詩,武能上馬斬賊」的辛棄疾,一生寫過多少「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豪邁詞篇,更是不乏「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的委婉。但我今天想寫的,是稼軒先生另外一首充滿悲壯雄心的佳作——《清平樂·獨宿博山王氏庵》。
  • 辛棄疾賦閒在家,對著青山發呆,寫了一首自戀的詞,可謂霸氣十足
    有才的人都會有點狂傲之氣,特別是年輕的時候,總覺得自己了不起,覺得自己天下第一,目空一切。古代的詩人們有這種狂傲之氣的也不少,他們有才華,自然也就傲氣十足了,狂傲的時間長了,就變成了自戀。唐代詩人中,在自戀的這條道路上一去不復返的當屬「詩仙」李白,「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一首狂過一首,一首比一首自戀,李白敢排自戀第二名,估計沒人敢排第一。到了宋代也有一位這樣「狂拽酷炫炸」的自戀才子,他就是被稱為「大宋古惑仔」的辛棄疾。
  • 閒居的辛棄疾,喝醉酒後,寫了一首詞,第一句霸氣外露
    面對塞外沙場,面對刀光劍影,面對你死我活,面對殘酷戰爭,古人有了很多讓人難涼熱血的詩詞,王昌齡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英山」雄渾英氣;王翰的「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徵戰幾人回」的視死如歸;高適的「君不見沙場徵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的斷腸艱難……無一不表達出邊塞打仗的艱苦環境和將士願為國而戰的赤子之心
  • 辛棄疾可愛的一面,喝醉酒後,寫了一首「冷門」詞,風趣幽默
    除了李白,陶淵明也好飲酒,更是寫得了佳作《飲酒》豪放之感頓起。那豁達豪放,好結交朋友的蘇軾自不必多說,他的名篇中儘是些酒醉的詞句,「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夜飲東坡醒復醉」,這古代詩人的酒癮真是不小。
  • 特別的詞人與特別的詞:品讀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
    今天和大家講一位特別的詞人。他繼承了蘇軾的豪放詞風,因而被合稱「蘇辛」;由於他和李清照是同鄉,又有相似的名號,因而又被合稱為「二安」。他就是南宋著名的詞人辛棄疾。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是山東濟南人。他可是一位高產的作家,現存600多首詞作,有詞集《稼軒長短句》傳世。
  • 辛棄疾見到朋友侍女,寫了一首詞,用了6個「笑」字,讀完心動
    辛棄疾作為南宋時期為數不多的豪放派詞人,在兩宋詞壇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同一時期的詞壇豪放派詞人還有陸遊、陳亮、李綱等人,但是和辛棄疾相比則還是要稍遜三分。可以說兩宋詞壇中,豪放詞作首推蘇軾,其次便是辛棄疾,這二人一北宋,一南宋,可謂熠熠生輝。
  • 「稼軒居士」辛棄疾最著名的十首詞,慷慨悲壯,筆力雄厚
    辛棄疾(公元1140年-1207年),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人。作為南宋詞壇一代大家,辛棄疾的作品熱情洋溢,慷慨悲壯。筆力雄厚,藝術風格多樣,而以豪放為主。有《稼軒長短句》。今人輯有《辛稼軒詩文鈔存》。
  • 辛棄疾閒居之時,觸景生情,寫了一首《生查子》,盡顯悲涼傷感
    《生查子·獨遊雨巖》是辛棄疾優秀的作品之一,其中有什麼特別的含義?在戰火紛飛的時代,辛棄疾作詞來寄託自身的愛國之情,也表達著自己的遠大的抱負。奈何舉世維艱,辛棄疾的力量還是過於渺小,無法達到自己想要的目標。他前半生寫的詞極富有感染力,讀一遍就能夠感受到辛棄疾的氣勢雄渾,年輕人該有的朝氣,在他的身上都可以體現。
  • 文能安天下武能定乾坤的辛棄疾,寫哄老婆的詩詞意識相當霸氣
    在他耳熟能詳的詞作裡,我們也能感受到霸氣;「了卻君王天下事,留得身前身後名」是他高遠的志向;「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是雄渾的戰爭場面;「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來」是悠遠的歷史視角。這樣大氣磅礴的詞作,填充出一個鐵骨錚錚的英雄形象。
  • 辛棄疾最幸福的一首詞,寫出了真正的詩和遠方,800年來廣為流傳
    提起辛棄疾,更多人沉迷於他的豪放和霸氣:"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
  • 偉人遊長江寫首《水調歌頭》,豪情不輸蘇軾辛棄疾,最後一句霸氣
    論詞作,豪情最盛的當屬蘇軾和辛棄疾。蘇軾雖未曾親跨鞍馬,馳騁沙場,但在人生的漫漫長路,始終踐行最豪邁、高尚的人格理想。因此無論是「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歷史感慨,還是「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少年輕狂,都令人服氣。同樣讓人欽佩的是辛棄疾,這位能文能武的奇才,「醉裡挑燈看劍」,風神瀟灑;「東風夜放花千樹」,繁華落盡。
  •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辛棄疾和他最唯美的十首詞
    這首詞寫於宋寧宗開禧元年 ,辛棄疾當時已有六十六歲。當時韓侂胄執政,正積極籌劃北伐,閒置已久的辛棄疾於前一年被起用為浙東安撫使。辛棄疾的意見沒有引起南宋當權者的重視,最終導致南宋軍隊大敗。一次他來到京口北固亭,心中感慨萬千,於是寫下了這首佳作。
  • 辛棄疾最悲愴一首詞,開篇大氣磅礴,結尾卻痛苦失落,令人心疼
    因此辛棄疾的一生在各地做了將近20多年的文武官吏,後來因為進行了練兵籌等活動,遭到了皇帝的彈劾,詩人也因此罷官回到了老家上饒,這也都是20多年的事情了。由於詩人處處都受到了投降派的阻撓,因此自己滿心的報國之志都無法實現,所以便創作了這首詩篇。
  • 辛棄疾暖男的一面:一首寵妻詞狂傲盡斂,真愛面前唯剩蜜語甜言
    對於很多詩人,比如蘇軾、秦觀、柳永等,「暖男」這個詞似乎都很適合,但是如果談到辛棄疾,很多人就覺得這和他的風格太格格不入,太兒女情長。殊不知,辛棄疾要是暖男起來,真沒其他人什麼事兒!辛棄疾在大家眼裡是一個「武能馬上定乾坤」的人物,當年他率領50騎兵就突襲5萬人的金兵大營,這是一般武將都不敢幹的事情,更別說是文人。
  • 辛棄疾最婉約的一首詞,讀來悽楚又悲傷,柔情不輸柳永李清照
    通常在人們眼中,辛棄疾是一位慷慨豪放的詞人,也是一位威武生猛的英雄。其實,鐵骨硬漢辛棄疾也有溫情脈脈的一面。雖然他被歸為南宋豪放派代表詞人之一,但這不代表他就沒有其他風格的詞了。前幾天翻看辛稼軒的詞作,偶然發現了一首文筆十分婉約的詞,讀來悽楚又悲傷,格外地唯美,韻味無窮,令人久久不能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