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很「滑稽」的兩首詞,初讀開懷大笑,再讀黯然神傷

2020-12-19 老方說

在歷朝歷代的那麼多詩人、詞人當中,南宋的辛棄疾無疑都是最有才情的之一,他被人稱之為「詞中之龍」,是當之無愧的。

但對辛棄疾來說,同很多大詩人一樣,他寫詞不過是消遣而已,實際上,辛棄疾是一個軍事家,都說辛棄疾與蘇東坡都是豪放派詞人,其實兩人對軍事都有很深的造詣。

而且辛棄疾自己也帶過兵,戰鬥力出眾,他自己就幹過「踏破聯營」的事,他的朋友朱熹(朱子、聖賢那個)都敬他為「辛帥」。

你看他「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不是親身經歷,是寫不出那種氣概的。

古代不知多少英才都被歷史埋沒了,如果辛棄疾不是隨手寫過幾首詩詞,估計也是一樣。這種身後名對別人來說是求之不得,但對辛棄疾而言,只能是苦笑兩三聲——他志不在此啊。

辛棄疾一輩子都是鬱郁不得志,他期望的是收復江北故土,但直到滿頭白髮時候,仍然壯志難酬。

那種苦澀、絕望和痛苦的滋味是很難熬的,所以辛棄疾好喝酒,也寫了不少關於酒的詞。

比如這首《西江月·遣興》:

醉裡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工夫。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 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何如」?只疑鬆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

年少時候讀這首詞,看得是哈哈大笑,怎麼有這麼搞笑的人,喝醉了竟然是把松樹當做人,還要來扶他——太滑稽了。

後來又看他的《沁園春·將止酒戒酒杯使勿近》,更是捧腹大笑,辛棄疾把酒杯當作人呵斥,怪罪它來害自己,簡直是太滑稽了——

杯汝來前!老子今朝,點檢形骸。甚長年抱渴,咽如焦釜;於今喜睡,氣似奔雷。汝說「劉伶,古今達者,醉後何妨死便埋」。渾如此,嘆汝於知己,真少恩哉!更憑歌舞為媒。算合作平居鴆毒猜。況怨無小大,生於所愛;物無美惡,過則為災。與汝成言,勿留亟退,吾力猶能肆汝杯。杯再拜,道麾之即去,招則須來。

你看他平常就像酒鬼一樣狂喝酒,終於喝到嗓子像鍋燒焦了一樣,睡覺也是打呼嚕像打雷,身體損害如此,酒杯竟然說要學劉伶闊達,醉死又有什麼打緊,埋了就是——我視你為知己,你卻如此,簡直是無情無義啊。

酒與歌舞結合在一起,可以看作是鴆毒一樣,不管怨恨大小,都是因為太鍾愛了。所以,世界上的東西都沒有什麼好壞,只要是過度了都會成為災害。從今往後,你、酒杯就快快滾一邊去吧,不然我就摔碎了你。

然後,搞笑的一句話來了:酒杯在拜別的時候說,你讓我走我就走,你召喚我來我就一定來啊——看,還是自欺欺人,你根本就戒不了酒啊。

過去看過多少遍都覺得好笑,辛棄疾實在是太愛酒了,現在我才明白,生活就是笑中帶淚,辛棄疾的「滑稽」背後,都是無奈、痛苦和憂愁,都是黯然神傷啊。

可憐白髮生!人最悲哀的事情就是眼睜睜看著生命老去卻壯志難酬,只能抱恨終身,一身的驚人藝業只能是白白浪費了。

「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滑稽好笑背後,是最深沉的孤獨和悲涼。

以前老方說古代人傑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流血犧牲,就怕才華、抱負不得施展,從李白、孟浩然,到蘇軾、辛棄疾,他們都是英雄之輩,可惜卻無用武之地。

辛棄疾哪裡是愛喝酒,他只是借酒消愁而已。

人究竟心裡有多孤獨多悲哀才會把松樹當人、對著酒杯說話啊。「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搵英雄淚」,英雄從來是寂寞悽涼。

想來黯然神傷,情懷不能自已,忍不住喝酒去也。

相關焦點

  • 劉過最經典的一首詞,初讀不以為意,再讀感慨萬千!
    其詞風格與辛棄疾頗為相近,主要以豪邁奔放的愛國詞篇為主。與劉克莊、劉辰翁合稱「辛派三劉」,又與劉仙倫合稱「廬陵二布衣」。現存詞作約70餘首,有《龍洲詞》傳世。小編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這首詞,便是劉過的一首經典詞作《唐多令·蘆葉滿汀洲》。《唐多令·蘆葉滿汀洲》是劉過創作的一首舊地重遊之作。主要描寫了劉過重遊安遠樓的情景,觸景生情,引發了物是人非的感慨。
  • 辛棄疾大氣磅礴的一首詞,信手拈來十分霸氣,讀了就知道有多牛
    辛棄疾這首詞初看風格也是如此。鬱孤臺,清江水,行人淚,可憐無數山,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所有意象都是那麼哀愁。但就因為有5個字過渡,這首詞的意境和品格一下子得以升華,境界開闊,氣勢恢宏。這就是那一句千古流傳的"西北望長安"。辛棄疾站在江西的贛江邊上,遙望長安,不自覺的生出了巨大的悲涼之感。由此可見,辛棄疾的哀愁,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可憐無數山"。
  • 辛棄疾「最狂」的一首詞,信手拈來十分霸氣,讀了就知道有多牛
    留取丹心照汗青";黃巢一句"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更是千古流傳……然而在我心中,這些都不比不上"詞中之龍"辛棄疾的一首詞,大家讀了就知道有多牛。《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鬱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 辛棄疾關於酒的兩首趣詞:一首醉酒和樹較勁,一首戒酒與杯發怒
    但是,除了一些寫愛國主義的名作之外,辛棄疾還有其他一些有趣的作品,比如描寫農村田園風光、描寫日常生活的詞,都非常生動有趣,一點也不亞於他的一些千古名作。今天,便來介紹兩首辛棄疾關於「酒」的趣詞,這兩首詞,一首寫醉酒,一首寫戒酒,充滿著戲劇化的場景和生活趣味,讀罷不禁令人莞爾。
  • 辛棄疾又一首有趣的詞,開頭一句很突兀,第二句就讓人開懷大笑
    若說哪位詞人作詞有趣,北宋詞壇當屬蘇東坡莫屬。蘇東坡改善填詞的語言,提倡以詩為詞,同時又大力拓展詞境,提倡無事無物不可如此。所以在蘇東坡的筆下,多有嬉笑怒罵詼諧幽默的詞作。而南宋詞壇最有趣的詞人非辛棄疾莫屬了,辛棄疾繼承了蘇東坡的作詞理念,甚至更進一步以文為詞。
  • 兩首婉約詞,風格相似,卻值得一讀再讀
    晚唐五代詞在長江流域繁盛起來,馮延巳與韋莊分據吳蜀詞壇,形成兩大詞系。馮延已經常以樂府新詞為娛賓遣興之用,此種風氣一直影響北宋的詞壇。北宋初期作家晏殊父子與歐陽修的詞,與馮延巳相近似。北宋詞風承接南唐遺緒,下面介紹兩首婉約詞,風格相似,卻值得一讀再讀。《謁金門》五代:馮延巳楊柳陌,寶馬嘶空無跡。新著荷衣人未識,年年江海客。夢覺巫山春色,醉眼飛花狼藉。起舞不辭無氣力,愛君吹玉笛。
  • 辛棄疾一首經典詞,開篇氣勢磅礴,寫到最後卻有種無奈的心酸
    辛棄疾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原字坦夫,後改字幼安,中年後別號稼軒居士,豪放派詞人,有「詞中之龍」之稱。辛棄疾出生時中原就已被金兵所佔領,所以在他21歲時,就已經開始參軍,為的就是能早一日收復失地,所以也是南宋的官員,將領。
  • 辛棄疾最幸福的一首詞,寫出了真正的詩和遠方,800年來廣為流傳
    這首小令,短短四十餘字,卻將一個農村五口之家的生活描繪的活靈活現,讓人讀完深深感受到生活的氣息和樂趣,令人回味無窮。這首詞甚至不用翻譯,讀到的人都能很快明白它要表達的意思:翁媼飲酒聊天,大兒鋤草,中兒編雞籠,小兒臥剝蓮蓬。寥寥數語,描繪出一幅寧靜祥和,其樂融融的田園生活景象。
  • 蘇軾難度最大的一首詞,正讀讓人欣喜萬分,倒讀卻又讓人悲痛不已
    迴環詩,是將漢語以單音節語素為主和以語序為重要語法手段這兩大特點發揮到了極致,讀起來迴環往復、盪氣迴腸,能給人帶來餘音繞梁、韻味無窮的美感。詞的下片是從上片倒裝而來,採用上片尾句字倒行的回文形式,構成了另一種完全不同的情境,上片寫的是梅花的盛開,令人欣喜萬分,下片寫的卻是梅花的凋謝,預示著美麗朝雲的逝去,讓人黯然神傷。讀蘇軾的詞,可以醫心;品蘇軾的人生,讓人奮發。
  • 辛棄疾最婉約的一首詞,讀來悽楚又悲傷,柔情不輸柳永李清照
    通常在人們眼中,辛棄疾是一位慷慨豪放的詞人,也是一位威武生猛的英雄。其實,鐵骨硬漢辛棄疾也有溫情脈脈的一面。雖然他被歸為南宋豪放派代表詞人之一,但這不代表他就沒有其他風格的詞了。前幾天翻看辛稼軒的詞作,偶然發現了一首文筆十分婉約的詞,讀來悽楚又悲傷,格外地唯美,韻味無窮,令人久久不能忘懷。
  • 「少不讀蘇東坡,老不讀辛棄疾」
    唐詩下酒,宋詞伴茶,詩之境闊,詞之言長。被唐詩宋詞和各種古典名著包圍的我們,都知「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卻不知「少不讀蘇軾,老不讀辛棄疾」。蘇軾的詞,是大哲人,是看透人世,豁然無所牽掛的豪放。辛棄疾的詞,是真英雄,有不可得又不願放棄的橫勁。
  • 特別的詞人與特別的詞:品讀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
    他就是南宋著名的詞人辛棄疾。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是山東濟南人。他可是一位高產的作家,現存600多首詞作,有詞集《稼軒長短句》傳世。其中有一首很特別,既有蘇詞的豪放開闊,也有易安詞的綺麗婉約,在今天仍然廣為流傳。
  • 辛棄疾別開生面的戒酒詞,滑稽幽默妙趣橫生,原諒我不厚道地笑了
    而筆者本期要介紹的同樣是一首戒酒詞,而且這首戒酒詞比起其他同類作品多了幾分滑稽幽默,讓人讀之不由捧腹。下面就來和筆者一起走進這首妙趣橫生的戒酒詞。 《沁園春·將止酒戒酒杯使勿近》 杯汝來前!老子今朝,點檢形骸。甚長年抱渴,咽如焦釜;於今喜睡,氣似奔雷。汝說「劉伶,古今達者,醉後何妨死便埋」。渾如此,嘆汝於知己,真少恩哉!
  • 辛棄疾一首出神入化的詞,平淡中句句都是講究,詞中之龍已入化境
    但不管如何排,有一個人都穩坐前3的寶座,這個人就是詞中之龍辛棄疾。一生戎馬的辛棄疾與蘇軾並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他將宋詞推向了一個嬉笑怒罵皆可成文的境界。或許是因為一生金戈鐵馬,讓他生性灑脫豪放,於是他的詞也變得毫無規矩、變化無端。開心時他寫下「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除了他誰能將蛙聲寫得這麼唯美?
  • 辛棄疾很冷門的一首詞,卻一開頭就出神入化,讀後大呼過癮
    與唐詩並稱雙絕,是我國古代文學皇冠上兩顆光輝奪目的明珠。但是你知道現存宋詞最多的是誰嗎?他便是南宋時期的辛棄疾,現存宋詞629首。而與辛棄疾同為豪放派代表的蘇軾僅有362首。當然本文不是要比較他們現存宋詞的數量多少,而是以此來說明我們從課本上所熟知的宋詞是九牛一毛。也就是說辛棄疾、蘇軾等詞人還有很多冷門的詞作,值得我們去品讀。
  • 辛棄疾誓言戒酒,竟與酒杯對話寫下這首詞,句句妙趣橫生滑稽幽默
    然而,快步入「花甲之年」的與蘇軾齊名的南宋詞人「辛棄疾」是真的想把酒給戒掉,為了自己的身體著想,不然的話,自己的身體都要被「酒」給拖垮了。辛棄疾,我們知道他「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是一位充滿著愛國熱情的愛國豪放派詞人,也是孤身一人闖入敵營取敵首級的大將軍、軍事家。
  • 辛棄疾路過贛州 ,這首詞讀來如行雲流水,其中兩句寓意深刻
    下面介紹的是辛棄疾路過贛州 ,這首詞讀來如行雲流水,其中兩句寓意深刻。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宋代:辛棄疾鬱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這首詞讀來如行雲流水,不可中斷。感情卻一波三折,時放時抑,時喜時憂,思緒萬千,頓挫抑揚。作者表達言簡意賅,看似淡淡文字,卻飽含濃濃情結。開端兩句,清江之水雖然日夜奔流,大自然依舊,而人世無常。作者由北方行到南方,行至造口,更容易觸發聯想。詞人感覺這滔滔江水,仿佛正是百姓流離失所之淚。
  • 蘇軾的這首詩僅有28字,卻蘊含人生大智慧,值得一讀再讀!
    其在詩、詞、散文、書、畫等領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蘇軾的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多表現對人生的理性思考。所以在蘇軾的詩中,我們總是能夠看到詩境背後的哲理意蘊。譬如蘇軾的經典詩作《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是蘇軾根據宋初僧人惠崇的畫作《春江晚景》所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是其中一幅鴨戲圖的題畫詩。
  • 辛棄疾的這首《破陣子》描寫的是什麼內容,詞中的關鍵字是什麼?
    今天重讀這首詞作,一下子將我的思緒引入了詞作中所營造出的意境,我忽然想到一個問題,這首詞的中的關鍵字是什麼呢?思慮再三,所以我想將自己對這首詞的看法寫出來。在解讀詞作以及分析詞中的關鍵詞時,我認為非常有必要對辛棄疾和這首詞的創作背景做一個交代。這樣更有助於理解好這首詞作的內涵和意義,以及詞中的關鍵字。
  • 詞裡是心情,詞外是性情—辛棄疾《賀新郎》
    六十多歲的辛棄疾罷職賦閒在家,作為一個擁有超強創造力的詞人,他寫詞就像發朋友圈一樣,而且是那種刷屏類型的創作頻率。我們寫文可能會文思枯竭,也可能會找不到可以寫的對象或素材,辛棄疾不會,因為他的素材就是他的生活和情緒的所有細節。這不,他已經把自家瓢泉別墅裡所有的園子、亭臺、樓閣都寫過詞了,而且都是用的同一首詞牌—《賀新郎》。這麼看來,或許辛棄疾也有一點強迫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