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首婉約詞,風格相似,卻值得一讀再讀

2020-12-09 品詩賞詞

晚唐五代詞在長江流域繁盛起來,馮延巳與韋莊分據吳蜀詞壇,形成兩大詞系。馮延已經常以樂府新詞為娛賓遣興之用,此種風氣一直影響北宋的詞壇。

北宋初期作家晏殊父子與歐陽修的詞,與馮延巳相近似。劉放《貢父詩話》稱:「晏殊尤喜馮延已歌詞,其所自作,亦不減延已樂府。」 北宋詞風承接南唐遺緒,下面介紹兩首婉約詞,風格相似,卻值得一讀再讀。

《謁金門》

五代:馮延巳

楊柳陌,寶馬嘶空無跡。新著荷衣人未識,年年江海客。

夢覺巫山春色,醉眼飛花狼藉。起舞不辭無氣力,愛君吹玉笛。

這是一首描寫愛情的詞,但是言外之意,可能別有寄託,不單是寫相思之情。上片描寫一位「江海客」的形象,層層深入。地點是「楊柳陌」,楊柳是青春的象徵。然後介紹出場人物,那人騎著裝飾精美的快馬,這匹駿馬只要聽見嘶叫聲,便跑得無影無蹤。

「荷衣」句,寫那少年被服香淨,但大家對他都很陌生。「年年江海客」是想像、估計之辭,他大概是一位年年客遊、倜儻風流的人物。作者只用了短短的四句話,就勾畫出一位美少年的形象,在讀者面前閃躍而過,使人留下一個鮮明的印象。

下片描寫女子對這位美少年的懷念之情,夢寐不忘。詞裡寫由相見到入夢,兩片之間,作者用跳躍之筆,省略了許多話。下片頭兩句泛寫夢境:由於她沉醉於那位美少年,六神無主,感到眼前景物好象「飛花狼藉」。

「起舞不辭無氣力」兩句,極寫她對他的愛慕,造句十分雅健。這兩句也寄託「士為知己者死」,是士大夫階層的思想感情。

馮延已的《陽春集》裡頗多旨隱詞微之作,這類句子還不少,如《踏枝》的:「公子歡筵猶未足,斜陽不用相催促。」《菩薩蠻》中「和淚試嚴妝,落梅飛曉霜」等等。這些詞看似寫男女情愛,卻另有寓意。

《蝶戀花》

北宋:歐陽修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

雨橫風斜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

這首詞描寫一個貴族少婦深閨獨守的苦悶心情,開頭三句寫少婦的生活環境:庭院深深,不僅有無重數的簾幕,而且簾幕外又有楊柳,早晚時候楊柳上又堆著迷茫的煙霧。

「楊柳」兩句,就是形容「深深深」三個字。這女子和外面隔絕,雖然她身處一個華貴的家庭,卻是一個寂寞不自由的牢籠。

「玉勒」兩句,寫她的丈夫終日在外遊蕩,出入於歌樓妓館之中。她家裡雖然有高樓,可是望不見丈夫遊治的地方。章臺是漢代長安街名,後代借它指歌樓所在地。

下片敘述她的心情,首三句寫暮春景象,黃昏時候風雨交加。由於春不能留,引起人們對青春遲暮的感慨。她含著眼淚問花,知不知道人的心情,表達她無可告訴的怨恨。花不能語,她也得不到花的同情。

「亂紅飛」,花也被風雨推殘了;而花偏偏又被風吹過鞦韆去,而鞦韆卻是她和丈夫舊時嬉戲之處,更使她觸景傷情,不堪回首。

馮延巳在南唐的處境和心情,與歐陽修在北宋時很相似,他們都是社會上同一階層的人物,作品的思想內容難分彼此,風格亦復近似。他們以士大夫胸襟學問入詞,雖寫男女愛情,而能以詩人嫻雅語言出之,不僅與《花間集》有了很大區別,而且又各自對詞壇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相關焦點

  • 蘇軾的這首詩僅有28字,卻蘊含人生大智慧,值得一讀再讀!
    其在詩、詞、散文、書、畫等領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蘇軾的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多表現對人生的理性思考。所以在蘇軾的詩中,我們總是能夠看到詩境背後的哲理意蘊。譬如蘇軾的經典詩作《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是蘇軾根據宋初僧人惠崇的畫作《春江晚景》所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是其中一幅鴨戲圖的題畫詩。
  • 觸動心靈的10句詩詞,寫盡人間滄桑,值得一讀再讀!
    有些詩詞,初讀不以為意,走過半生,才明白其中真意;有些詩詞,看到的第一眼就觸動靈魂,仿佛這句詩為自己而寫。這種情絲,為自己而生。觸動心靈的10句古詩詞,寫盡人間滄桑,值得一讀再讀!一起來品讀詩意人生,感受人間大美。1.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 杜牧的兩首禪詩,深邃悠遠,值得一讀再讀
    下面介紹杜牧的兩首禪詩,深邃悠遠,值得一讀再讀。贈終南蘭若僧唐代:杜牧家在城南杜曲旁,兩枝仙桂一時芳。禪師都不知名姓,始覺空門意味長。前兩句先做自我介紹,「家在城南杜曲旁,兩枝仙桂一時芳。」城南,指長安城南;杜曲,地名,在長安南,當時韋、杜兩大望族聚居於此,時有「城南韋杜,去天尺五」之語。杜牧先進土及第,後又登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他制策登科,名震京邑。詩人形象地將自己的這些經歷比作兩棵仙桂開花,而且花香四溢。親戚朋友、周圍鄰居都來祝賀,甚至很多陌生人也都非常羨慕。
  • 蘇軾寫下一首千古名作,既有美景,又有哲理,值得一讀再讀
    所以在蘇軾的二千七百多首詩中,幹預社會現實和思考人生的題材十分突出。簡單來說,就是在蘇軾的詩中,一些極為平常的生活內容和自然景物,往往都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其實,蘇軾的詞也一樣。這種對人生命運的理性思考,反而可以增強詞境的哲理意蘊。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詞《行香子·過七裡瀨》,便是蘇軾的一首既有優美景色,又有深刻哲理的千古名作。
  • 王安石最經典的一首詩,4句有2句是至理名言,值得一讀再讀!
    王安石在詩、詞、文等領域均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散文與韓愈、柳宗元、蘇軾等人名列「唐宋八大家」。而他的詩,則以擅長說理與修辭著稱,並且以丰神遠韻的風格在北宋詩壇自成一家,世稱「王荊公體」。小編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這首詩,便是王安石的經典詩作《登飛來峰》。《登飛來峰》是王安石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 辛棄疾最婉約的一首詞,讀來悽楚又悲傷,柔情不輸柳永李清照
    雖然他被歸為南宋豪放派代表詞人之一,但這不代表他就沒有其他風格的詞了。前幾天翻看辛稼軒的詞作,偶然發現了一首文筆十分婉約的詞,讀來悽楚又悲傷,格外地唯美,韻味無窮,令人久久不能忘懷。可惜的是由於沒有大數據的支持,知道這首詞的人不在多數,所以筆者今天想把這首詞介紹給大家:辛棄疾《一剪梅·中秋元月》憶對中秋丹桂叢,花也杯中,月也杯中。今宵樓上一尊同,雲溼紗窗,雨溼紗窗。渾欲乘風問化工,路也難通,信也難通。
  • 辛棄疾「最狂」的一首詞,信手拈來十分霸氣,讀了就知道有多牛
    《菩薩蠻》曲牌的基調一向是婉約,悽怨的。辛棄疾這首詞初看風格也是如此。鬱孤臺,清江水,行人淚,可憐無數山,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所有意象都是那麼哀愁。但就因為有5個字過渡,這首詞的意境和品格一下子得以升華,境界開闊,氣勢恢宏。這就是那一句千古流傳的"西北望長安"。
  • 辛棄疾大氣磅礴的一首詞,信手拈來十分霸氣,讀了就知道有多牛
    留取丹心照汗青";黃巢一句"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更是千古流傳……然而在我心中,這些都不比不上"詞中之龍"辛棄疾的一首詞,大家讀了就知道有多牛。《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鬱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菩薩蠻》曲牌的基調一向是婉約,悽怨的。
  • 她與李清照都是「宋代四大才女」,一首詞亮點頗多,值得一讀再讀
    如馮延巳(一說歐陽修)的"庭院深深深幾許",李白的"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王昌齡的"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然而,無論男子怎樣揣摩體悟,總不及女子自身的體會真實深切。今天,就介紹一首女子寫的閨怨詞。
  • 劉過最經典的一首詞,初讀不以為意,再讀感慨萬千!
    其詞風格與辛棄疾頗為相近,主要以豪邁奔放的愛國詞篇為主。與劉克莊、劉辰翁合稱「辛派三劉」,又與劉仙倫合稱「廬陵二布衣」。現存詞作約70餘首,有《龍洲詞》傳世。小編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這首詞,便是劉過的一首經典詞作《唐多令·蘆葉滿汀洲》。《唐多令·蘆葉滿汀洲》是劉過創作的一首舊地重遊之作。主要描寫了劉過重遊安遠樓的情景,觸景生情,引發了物是人非的感慨。
  • 最美的十首婉約詞,道不盡的纏綿相思
    那歌女回答說:柳郎中詞,只好十七八女孩兒,執紅牙拍板,唱「楊柳外、殘風曉月」。學士詞,須關東大漢,執鐵板,唱「大江東去」。蘇軾聽完也哈哈大笑。這個歌女是懂詞之人,一語道破了蘇軾和柳永創作風格的差異:蘇軾偏豪放派,而柳永寫的,一般是婉約詞。
  • 《唐詩三百首》中一首經典山水詩,意境如畫,值得一讀再讀
    李白曾說,「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杜甫又說,「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而白居易也說,「垂釣坐磐石,水清心亦閒」,這一切如詩如畫的意境,彰顯了詩詞歌者對山水的熱愛。王維,亦是寫山水詩的一大高手,與眾不同的是,山水美景在他的筆下,總是那麼別具一格,最恰當的說法,莫過於「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 史上最經典的82首短篇古詩,首首經典,美到極致,值得一讀再讀!
    史上最經典的82首短篇古詩,首首經典,美到極致,值得一讀再讀!今天,詩詞君就給大家分享82首經典的短篇詩詞,雖然每首都不超過40個字,卻首首經典,美到極致,值得一讀再讀!
  • 辛棄疾很「滑稽」的兩首詞,初讀開懷大笑,再讀黯然神傷
    在歷朝歷代的那麼多詩人、詞人當中,南宋的辛棄疾無疑都是最有才情的之一,他被人稱之為「詞中之龍」,是當之無愧的。古代不知多少英才都被歷史埋沒了,如果辛棄疾不是隨手寫過幾首詩詞,估計也是一樣。這種身後名對別人來說是求之不得,但對辛棄疾而言,只能是苦笑兩三聲——他志不在此啊。辛棄疾一輩子都是鬱郁不得志,他期望的是收復江北故土,但直到滿頭白髮時候,仍然壯志難酬。
  • 十首唯美婉約詞: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我國詞壇是一個群芳競豔,奼紫嫣紅的百花園。多彩多姿、千嬌百媚的婉約詞,為我國古典詩歌增添了無限光彩,也為我國文學的發展起著繼往開來的作用。自唐五代以來,直至近代,婉約詞繼承民歌的優良傳統,不斷推陳出新,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婉約詞,這一類詞修辭婉轉、表現細膩。
  • 你知道賀鑄的青玉案,可你知道賀鑄相似題材的這首詞嗎?美極了
    他性格豪邁,喜歡高談闊論,至於詞作則體現出剛柔兼濟的風格,既有《六州歌頭》等慷慨激昂之作,也有不少婉約清麗之作。賀鑄最出名的作品,當然是《青玉案》。很多人都會背誦的:「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錦瑟華年誰與度?月橋花院,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 飛雲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試問閒情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 聚緣詩詞:有些詩詞,值得一讀再讀,韻味無窮
    無論何時將它拾起再讀,都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好似自己就是詩中人,一切的情與景、心與物出現在你面前,美到窒息!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此詩表面是寫獨遊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含之意則是詩人生命歷程中曠世的孤獨感。詩人以奇特的想像力和巧妙的構思,賦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將敬亭山擬人化,寫得十分生動。
  • 李清照最經典的一首詞,也是描寫桂花的千古絕唱,值得一讀再讀
    李清照,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素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李清照的詞,根據她在北宋和南宋時期的生活不同,分為前後期。前期多寫悠閒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綜觀李清照的詞,雖然多是描寫寂寞的生活,以抒發自己憂鬱的感情為主,但從中往往我們能夠看到詞人對大自然的熱愛。
  • 蘇軾最「普通」的一首千古名作,景色唯美,哲理深刻,一讀想再讀
    蘇軾最「普通」的一首千古名作,景色唯美,哲理深刻,一讀想再讀蘇軾不僅是一個文學家,更是一個思想家。 其實,蘇軾類似的作品很多,下面我就帶大家欣賞,蘇軾最普通的一首千古名作,景色唯美,哲理深刻,忍不住一讀再讀。 看到這,很多人都會問,普通的詩怎麼說成是千古名作呢?是不是有語病呢?沒錯,就該這麼寫。對別人來說,憋出一個千古名作,確實需要費很大力氣。
  • 即使仕途坎坷,也不改豁達之心,蘇軾的這兩首詞,盡顯逍遙灑脫
    這個大才子是幸運的,二十一歲來帶京師汴梁,這個四川的小夥就遇見了他人生之中影響極為重要的恩師——歐陽修。作為文壇和政壇的雙重領袖,歐陽修給予了蘇軾最大幫助。誠然,歐陽修也是一位不錯的伯樂,而蘇軾也是一個值得稱道的千裡馬,二人的相遇必然會擦出不一樣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