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仕途坎坷,也不改豁達之心,蘇軾的這兩首詞,盡顯逍遙灑脫

2020-12-13 歷史微藍

你認識蘇軾嗎,這個號稱東坡居士,自得其樂的偉大詞人。他就像一朵浪花,在千年的文學長河之中激起一朵朵的浪花,或令人驚嘆、或令人感傷、或令人不覺奮勇向前。蘇軾中國古代文人之中的典範,一詞一句皆是妙談。仕途上的不順,卻造就了一個文學之上的大家。

或為文、或寫詩、或作詞、或書法繪畫,樣樣精通。他就如一個百科全書一般的人物,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熠熠生輝。

這就是蘇軾,一個讓人讚嘆,讓人久久不能忘卻的蘇軾,一個不論何時何地都能夠想到的一個人。

這個大才子是幸運的,二十一歲來帶京師汴梁,這個四川的小夥就遇見了他人生之中影響極為重要的恩師——歐陽修。作為文壇和政壇的雙重領袖,歐陽修給予了蘇軾最大幫助。

誠然,歐陽修也是一位不錯的伯樂,而蘇軾也是一個值得稱道的千裡馬,二人的相遇必然會擦出不一樣的火花。

很快在這位大牛的推薦之下,蘇軾的文章開始在京師汴梁之中流傳開來,當時蘇軾之文章詩詞,凡是出者,必然很快就被京師之人傳閱。當然了,有這樣一位在京師之中舉足輕重的師父推薦,蘇軾不想出名都難。

而這不過是蘇軾成名的第一步,之後的種種才真正的將蘇軾再一次推上了巔峰。來到京師的第二年,蘇軾邊和弟弟蘇轍一同參與了科舉,結果可想而知,蘇軾和弟弟蘇轍同中進士,一個為第二名,一個為第五名

這樣的成績,再次震驚了朝野內外。一時間蘇軾兄弟文名在汴梁廣為傳播。試問這樣的蘇軾怎麼能夠不叫人喜愛和讚嘆。蘇軾不論是行文做賦還是寫詩作詞都非常出眾。

後世的唐宋八大家蘇軾在其中,寫詩和黃庭堅並稱,寫詞和辛棄疾並稱,書法又和米芾、黃庭堅、蔡襄並稱。可以說蘇軾完全可以代表宋代文學成就的頂峰,蘇軾本身就是一個百科全書式的人物。

今天就來聊聊蘇軾在詞上的成就,蘇軾之所以在宋詞之上地位如此之高,就是因為他開創了豪放詞作的寫作。

在蘇軾之前的詞人如李煜、柳永、晏殊、晏幾道、歐陽修等人所作之詞大都是以婉約之詞為主。

內容靡靡之音泛濫,雖然也有佳作,但是卻始終無法擺脫婉約之氣、秀麗之感。一直到了蘇軾的時候,對於詞的創作才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不論是詞的內容上還是詞的風格上,都得到了全新的發展。

即便是婉約之詞,蘇軾的意象選取也非常宏大,獨樹一幟;而豪放之詞更是綿延不絕如濤濤江河,讓人讀之心中豪放之氣頓時噴湧而出。因而在蘇軾之後豪放之詞也是和婉約之詞平分秋色,不相上下。

接下來就來看一看蘇軾的豪放之詞和婉約之詞,首先是這首:

江城子·密州出獵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這應該是豪放之詞的開端,也是宋代豪放之詞的頂峰之作,千古以來無人可及。在其中抒發了蘇軾想要報效朝廷之意,豪邁大氣,沒有絲毫的拖泥帶水,讓人讀之更是熱血沸騰,恨不得親自上陣殺敵。

接下是一首婉約之詞,《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這首詞應該是蘇軾詞中我最喜歡的一首了,其中不論是意象的選取,還是詞意的表達都非常具有鮮明特色。

其中對於家人的思念之情,也是如潺潺溪水一般緩緩而出;雖然是相思之詞,但是卻不見絲毫相思之苦,更多的都是蘇軾的樂觀之心,豁達之生活態度。

很多人說蘇軾的詞是人生必讀的。他的一生沉浮,一路坎坷,但是他卻道:"世無風雨也無晴"通過他的詩詞,我們不僅能學到他的精神,還能感受他的才學文化魅力。想看蘇軾詩詞的朋友,我這裡有一個不錯的推薦,就是這本《蘇軾詞傳》。

詞傳選取了蘇軾一生的詞和傳,將他的一生經歷和一生所做作品互相編織,讓你更好理解他的一生。這本詞傳還包括《納蘭容若詞傳》、《李煜詞傳》、《倉央嘉措詩傳》、《辛棄疾詞傳》、《李清照詞傳》。

原價238元的一套詞傳,現在活動價79元,趕緊點擊下方連結購買吧!

歷史微藍總結:

其實對於蘇軾的喜愛也是由來已久,不論什麼時候對於蘇軾永遠都保持的樂觀心態,我們都應該認真學習。

畢竟人生在世,總有三兩事會讓人不如意,總是因此悲傷是要不得的,學會樂觀的去面對。才是最重要的,要笑著面對人生,而不是愁眉苦臉。

相關焦點

  • 即使仕途坎坷,也不改豁達之心,蘇軾的這兩首詞,盡顯逍遙灑脫
    即便是婉約之詞,蘇軾的意象選取也非常宏大,獨樹一幟;而豪放之詞更是綿延不絕如濤濤江河,讓人讀之心中豪放之氣頓時噴湧而出。因而在蘇軾之後豪放之詞也是和婉約之詞平分秋色,不相上下。接下來就來看一看蘇軾的豪放之詞和婉約之詞,首先是這首:《江城子·密州出獵》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
  • 蘇軾很灑脫的一首詞,當你身陷困境,要學會對自己說這2個字
    提到一代文豪蘇軾,人們首先想到的是他流傳廣泛,豪邁灑脫的詩詞。看上去他過得不錯。然而,這都是經歷了一生風雨坎坷,歷經磨難後,蘇軾在苦難中依然積極樂觀,熱愛生命。從而到達的隨緣自適,逍遙闊達的處世境界。詩興大發,寫了一首非常灑脫的詞,詞牌是《定風波》,內容大多人也很熟悉,自然是那首《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了。
  • 中秋夜裡,蘇軾睡不著,寫了一首《西江月》,第一句盡顯豁達灑脫
    雖然在蘇軾之前也有著詞人創作相對豪放的詞,例如範仲淹,但是卻不能完全稱作為豪放。而蘇軾才是真正的開啟了宋代豪放之詞的首位詞人,蘇軾雖然一生之中屢遭貶官,仕途坎坷。這首詞之中的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新涼,應該是我們最為熟悉的一句了,雖然說這首詞的豪放之氣和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要差得多。但是其中婉轉意象之中的人生豁達之態度卻是令人非常震驚的。
  • 蘇軾被貶後所寫的哀傷之作,透過潔白無瑕的梨花,盡顯灑脫之意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首蘇軾所作的詩僅僅只有4句話,卻道盡了梨花之美,堪稱經典。那就是蘇軾的《東欄梨花》。全詩如下:《東欄梨花》[宋] 蘇軾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 蘇軾很灑脫的一首詞,當你身陷困境,要學會對自己說這2個字
    提到一代文豪蘇軾,人們首先想到的是他流傳廣泛,豪邁灑脫的詩詞。看上去他過得不錯。然而,這都是經歷了一生風雨坎坷,歷經磨難後,蘇軾在苦難中依然積極樂觀,熱愛生命。從而到達的隨緣自適,逍遙闊達的處世境界。詩興大發,寫了一首非常灑脫的詞,詞牌是《定風波》,內容大多人也很熟悉,自然是那首《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了。
  • 蘇軾最灑脫的一首詞,當你身陷困境,要學會對自己說這2個字
    提到一代文豪蘇軾,人們首先想到的是他流傳廣泛,豪邁灑脫的詩詞。看上去他過得不錯。然而,這都是經歷了一生風雨坎坷,歷經磨難後,蘇軾在苦難中依然積極樂觀,熱愛生命。從而到達的隨緣自適,逍遙闊達的處世境界。詩興大發,寫了一首非常灑脫的詞,詞牌是《定風波》,內容大多人也很熟悉,自然是那首《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了。
  • 蘇軾灑脫的一首詞,最後兩句成千古名篇,林語堂稱讚不已
    說起宋詞豪放派的代表,我們首先想到的一定是蘇軾蘇東坡,他既是一位詩人,同時也是一個文學家,更是一個哲人。在他的詩句中,我們總是能讀出許多人生哲理。蘇軾的詩詞,大氣磅礴,境界廣闊,借懷古之情,寫今日之景,抒曠達之心。東坡筆下的詩詞,集灑脫、曠達、超脫於一體,雖寥寥數語,卻千古傳誦。
  • 中國人的豁達和逍遙,盡在這兩首千古好詞裡
    上面兩首詞,一首是範仲淹的《剔銀燈·與歐陽公席上分題》,一首是蘇軾的《滿庭芳·蝸角虛名》。一前一後,都是北宋名臣,範仲淹是聖賢中人,蘇軾是大文豪,兩人的一生都是精彩跌宕,無論在當時,還是在後世,都有非常高的影響力。
  • 蘇軾生平最豁達的一首詞,融合了儒釋道三家思想之大成的境界
    蘇軾門下弟子如黃庭堅、秦觀等,雖不以豪放詞見長,但在文壇上的地位也是舉足輕重的。無論是在個人的藝術成就上,還是對於文學新人的培養,蘇軾都取得了不菲的成績。按理來說,如此一生應該可以稱得上相當順利了。但其實並不然,蘇軾的仕途並不順利,而且還遭受到了許多坎坷。
  • 蘇軾最具氣度、也最彰顯他超然豁達人生態度的一首詞
    ——宋·蘇軾《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這首詞寫於1082年,此時是蘇軾因涉「烏臺詩案」歷經了監獄一百餘天的折磨,而後被貶謫偏遠的黃州的第三年。那天蘇軾和朋友、家人一起去沙湖看新買的農田,在路途之中偶遇大雨,這場大雨擾亂了同伴們的步伐,卻沒有擾亂同樣沒有帶雨具的蘇軾,他不僅瀟灑從容地行走在風雨之中,還寫出了這一傳唱千古的名作。 02 一蓑煙雨任平生關於蘇軾的詞,我最喜歡的便是這首,最為感佩的也是這首。
  • 蘇軾贈別好友的一首詞,豪邁抒懷,短短六句寫出自己豁達的人生觀
    我們都知道蘇軾是一位偉大的文學家,他留下的作品到現在依然被廣為傳頌,通過蘇軾的作品我們不難知道,他是一個無比熱愛生活並且很用心生活的人。蘇軾的一生其實過得十分坎坷,他的一生就是被貶的一生,艱難困苦不斷,但是他卻並沒有因為生活待他如此不溫柔就討厭生活,縱然前一秒水深火熱,下一秒他卻依然能夠談笑風生,蘇軾一直用一種樂觀豁達的態度面對生活中的一切。
  • 蘇軾:一生風雨的灑脫奇才
    提到一代文豪蘇軾,人們首先想到的是他流傳廣泛,豪邁灑脫的詩詞。看上去他過的不錯。然而,這都是經歷了一生風雨坎坷,歷經磨難後,蘇軾在苦難中依然積極樂觀,熱愛生命。從而到達的隨緣自適,逍遙闊達的處世境界。終於後來在獄中自度不堪忍受,寫了首絕命詩:「聖主如天萬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夢繞雲山心似鹿,魂飛湯火命如雞。說自己「魂飛湯火命如雞」,在表達自己散的情況時,仍然不忘記表忠心。
  • 儒釋道成就蘇軾的灑脫與詩詞的曠達
    其書法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合稱為「宋四家」,並被尊為四家之首;其文章與其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其詩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與南宋辛棄疾並稱「蘇辛」,代表了北宋的最高成就。其花鳥畫開中國文人畫先河。後人稱蘇軾詩、詞、文、書法、繪畫「五絕」。歷史上關於蘇詞的主要風格說法不一。筆者認為,蘇軾作品的主要風格是曠達。
  • 蘇軾雨中寫了一首詞,僅4句話,道盡人生無常,林語堂讚不絕口
    他就是蘇軾,蘇東坡,這是林語堂先生對東坡先生的評價。每每想到蘇軾,可能人們心頭會湧起一股暖意,嘴角會露出一個淺淺的微笑,這就是蘇軾,那個永遠打不倒的快樂的知識分子。在正常情況下,行走於雨中騎馬當然是輕鬆的,但蘇軾卻在著芒鞋、倚竹杖的狀態下體會到截然不同的感受。這句並非寫實,而是心態的展示。如果人的心態是平和悠閒的,即使身處風雨之中,行走於泥濘的道路上,只要心態豁達樂觀,絲毫不遜於騎馬揚鞭疾馳而去的灑脫。什麼是好詩?
  • 蘇軾的這六首詞,每一首都是千古絕唱,堪稱經典,值得你反覆品讀
    中秋節本應該是闔家團圓共賞明月的時候,蘇軾卻與自己的弟弟蘇轍分離,這不禁讓他產生了極深的思鄉之情。於是在丙辰年的中秋,蘇軾酩酊大醉,提筆寫下了這首詞。詞中寫了明月的皎潔,描繪了一幅圓月懸在天上,親人卻遠在千裡的畫面。但是蘇軾一向豁達。
  • 蘇軾生平最豁達的一首詞,雖屢遭仕途打擊,卻依然樂觀面對生活
    蘇軾生平最豁達的一首詞,雖屢遭仕途打擊,卻依然樂觀面對生活眾所周知,蘇軾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典型代表,在文、詩、詞三方面均達到了極高的造詣,體現了宋代的文化精神,體現了自身進退自如,寵辱不驚的人生態度,被稱為後代文人景仰的楷模
  • 黃州流放5年,寫《惠崇春江曉景》時的蘇軾已經對仕途心灰意冷
    小學語文課本裡,我們學過蘇軾的題畫詩《惠崇春江曉景》其一: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蘇軾這首詩寫於公元1085年,也就是大宋元豐八年。回到開頭,我們來看看這首詩。蘇軾在回京途中逗留江陰看到惠崇和尚的畫作《春江曉景圖》,畫作共兩幅,一幅是鴨戲圖,一幅是飛雁圖。於是寫下兩首題畫詩,即《惠崇春江曉景》二首。我們來說鴨戲圖這首詩是怎樣描繪春景的。
  • 蘇軾這首詞美到極致,讀完令人神往,卻少有人讀過
    中國文化的精髓,不在那些華麗的中式服裝,精美的瓷器,恢弘的建築,而在於我們的文字。文字是中華文化的濫觴之地,是每一個中國人血脈裡流淌了千年的文化傳承。但遠山長,雲山亂,曉山青這首詞是蘇軾時任杭州通判,巡查富陽,乘舟富春江,經過七裡瀨時作此詞。此時的蘇軾雖被貶謫,儘管仕途不順,但仍然生活得輕鬆舒適。這一點從他的詞中可以窺見。
  • 蘇軾結婚之日,寫下一首洞房詩,不料成了名句!讀完讓人臉紅
    如果說宋朝最偉大的一位文學家,也許有人會說是歐陽修吧,其實不然,而是一位叫蘇軾的莫屬。蘇軾是歷史上最「乾淨」的一位文人,他給後人留下的印象的確是狂放不羈,樂觀豁達。雖然他文採飛揚,但是一生的仕途卻是極其坎坷。
  • 大文豪蘇軾,雖然一生仕途坎坷,反而成就了他的詩歌創作
    說起蘇軾,人們會想到什麼?他的詩,他的詞,還是他一生起起落落,卻又總是豁達的人生態度?我想,可能都有吧,甚至遠不止這些。從小我們就在學東坡的詩詞,可也僅僅是詩詞,大多數人並沒有過多的去了解他的一生所經歷之事,去了解過東坡本人,最多也只是課堂上聽老師大概介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