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很灑脫的一首詞,當你身陷困境,要學會對自己說這2個字

2020-12-14 紅衣記史官

提到一代文豪蘇軾,人們首先想到的是他流傳廣泛,豪邁灑脫的詩詞。看上去他過得不錯。

然而,這都是經歷了一生風雨坎坷,歷經磨難後,蘇軾在苦難中依然積極樂觀,熱愛生命。從而到達的隨緣自適,逍遙闊達的處世境界。

我們知道,「烏臺詩案」是蘇軾人生的一個重大的轉折點,因為被卷進此案,蘇軾差點英年早逝,雖在許多人的幫助之下免去了死刑,但仍舊落了個發配黃州的下場。

然而,挫折和磨只會讓這個偉大的詩人變得更強,見識過人間冷暖,經歷了大災大難,本就豁達的詩人變得更為淡然,對於人生也有了更深刻、更通透的理解。

宋神宗元豐五年的春天,這時已是蘇軾被貶到黃州的第三個春天,時間總是如此之快,當年的驚心動魄在時間的撫摸之下慢慢變得平靜,我們的蘇東坡先生也在時間的治癒之下重新開始了自己做官、遊玩、吃美食的舒適日子。

那一年,蘇軾與朋友外出遊玩,風雨忽至,兩人在風雨的吹打之下頗顯狼狽,友人因為狼狽的遭遇感到抑鬱,蘇軾卻絲毫不在乎這糟糕的天氣,反而緩步向前,怡然自得。

詩興大發,寫了一首非常灑脫的詞,詞牌是《定風波》,內容大多人也很熟悉,自然是那首《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了。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大意:

醉酒後行走於煙雨之中,竹林似亂,心卻清澄。何必要受到竹林煙雨的影響呢,我仍不懼風雨,邊唱邊行,即使我拄著竹杖踏著芒鞋,但我的心情足夠輕鬆,連腳下都似勝馬兒,小事又有何懼?

披一蓑衣任憑湖海中泰然安度平生。清早的春風催促著我快快醒酒,微冷,小山頭上的初陽已斜照出清晨的輪廓,我亦懷笑相迎,回想這一路走來的蕭瑟路,人生不亦是這樣嗎,繼續向前吧——也無風雨也無晴。

他說,你且走你自己的路,不必去聽穿過樹林打在葉子上的風雨聲。風再狂,雨再大,其實都不妨礙你一邊吟唱,一邊前行。

一個「輕」字,隱含了詩人心無掛礙的豪放的人生意境。

一句「誰怕」,表現出詩人無所畏懼的超然的人生情懷。

日常生活中,面對困難,我們在怕什麼呢?

也許,真正讓我們感到害怕的,不是困難本身,而是我們對害怕這種情緒的抵抗。真正讓我們覺得痛苦的,不是問題本身,而是我們對痛苦的恐懼。

管它是風,管它是雨,管它洪水猛獸還是狼才虎豹,我自笑傲江湖,行走人間。

這便是蘇東坡「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的無畏精神,也是蘇仙獨有的自在逍遙。

當你身陷困境,要學會對自己說這2個字:別怕!

蘇軾的詞,可以醫心;品蘇軾的人生,讓人奮發

蘇軾才華橫溢、思慮敏捷,性格又豪爽開闊、幽默詼諧,他的一生經典佳作眾多,在他的詩詞中包含了一種生活態度,將人生的灑脫、豁達和不羈展現得淋漓盡致!

正如詩詞大會康震老師所言:"蘇軾的詩、詞成為我們滋養、豐富精神世界的重要源泉,成為我們提升尋常生活趣味的涓涓溪流。"

我讀的這本《蘇軾詞傳》中選取了蘇軾一生中所作的詞和詩,讓我真正了解他的一生,讀懂了他的豁達。結合蘇軾人生經歷,對其詞進行情感化解讀。

蘇軾一生仕途坎坷,經歷太多別離,他卻用自己獨有的豁達開朗面對這些磨難,東坡先生的詞有敘事詠史,有詠物贈答,也有田園山水,該書帶著豐富的情感去解讀每首詞背後耐人尋味的故事和那些細枝末微的情緒。

書中用唯美深情的妙筆將蘇軾的一生娓娓道來,既豐富了文章內容,又能從東坡的生平中體會到他作詞時的心情,從而更加了解這位詩詞大家的超脫心境。

蘇軾文章之道亦是人生之道,東坡先生的詞可以醫心,細細品味其生平,更是讓人奮發!

這套書不僅包括《蘇軾詞傳》,還包括《辛棄疾詞傳》《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詩傳》。

恰逢出版社活動,六本書才79元,平均每本才10幾元,就能讀懂6位詩人的名作,並能從中感悟到大家風範的人生哲理!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正版書籍了:

相關焦點

  • 蘇軾灑脫的一首詞,最後兩句成千古名篇,林語堂稱讚不已
    但我認為,用「灑脫」二字形容蘇軾的一生是最佳貼切的,他的一生中起起伏伏,曾獲得過至高的榮耀,也當過被貶的囚犯,但是無論面對何種境遇,他始終保持著積極樂觀的心態。顧名思義,這是一首送別老友的詩詞,公元1091年,蘇軾的好友錢勰要赴瀛洲上任,臨別前,蘇軾通過這首詞贈別。「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這句說的是兩人一別有三年之久,而這次又要奔赴瀛洲,既表明了兩人離別之久,又暗示了好友仕途的坎坷。
  • 蘇軾最想得開的一首詩,其中7個字大俗大雅,卻道盡其一生灑脫
    被貶黃州是蘇軾一生漂泊的開始,卻也是詞壇的一大幸事。被貶期間,蘇軾一邊吃著東坡肉,一邊寫下了《念奴嬌·赤壁懷古》、《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等多首千古絕唱。在這一首首詞作中,我們見識了蘇軾的豁達,也了解了他的悲情,可以說這段經歷極大地豐富了他的詞作題材,讓他終於站在了詞壇之巔。
  • 蘇軾讚美紅梅的品質,寫下一首詞,最後7個字令人嘖嘖稱讚
    蘇軾讚美紅梅的品質,寫下一首詞,最後7個字令人嘖嘖稱讚。定風波·紅梅宋代:蘇軾好睡慵開莫厭遲,自憐冰臉不時宜。偶作小紅桃杏色,閒雅,尚餘孤瘦雪霜姿。休把閒心隨物態,何事,酒生微暈沁瑤肌。宋神宗元豐五年蘇軾貶官在黃州,因讀北宋詩人石延年《紅梅》詩引起感觸,遂作詩三首。稍後,作者把其中一首改制成詞,即取調名《定風波紅梅》。相比較而言,總體上變化不大,為了符合詞的格式,蘇軾增加了很多兩個字的短語,也讓全文更加抑揚頓挫。作者通過讚美紅梅傲然挺立的性格,抒寫遷謫後的艱難處境和複雜心情,表現了一種達觀灑脫的品格。
  • 黃庭堅最灑脫的一首詩,開篇7字道儘快意恩仇,蘇軾看後甘拜下風
    世人都說蘇軾灑脫,這話說得不錯。東坡居士無論身在何處,身處何境,都能拿著鍋鏟燉著東坡肉,再吟上一首《赤壁賦》,何等地風流灑脫。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像東坡先生這樣率性之人,結交的好友也必是同道中人,比如他的摯交好友黃庭堅。
  • 蘇軾最有出息小兒子的一首詞,豪情和灑脫不輸父親
    以至於對於自己的三個兒子,蘇軾在《洗兒詩》中發出了「 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的感慨。事實上,蘇軾有四個兒子,除其中一個夭亡外,其它三個兒子雖不如父親那般耀眼,但也都算得上一表人才。其中第三子蘇過,更是宋代有名的文學家。蘇過從小跟著父親四次漂泊,才7歲時父親便遭遇「烏臺詩案」,從此一家人便過上了清貧的生活。
  • 朋友家的亭子風景太美,蘇軾寫下一首灑脫的詞,最後一句流傳千古
    北宋元豐六年,蘇軾的一位名叫張偓佺的朋友,謫居齊安(今天的湖北麻城一帶),於是,他就在自己住處的西南邊,修了一座亭子,以便觀賞江流的浩瀚,並且請蘇軾為這所亭子取名,蘇軾略加思索,便給這座亭子命名為「快哉亭」。快哉亭的風景非常美,極目遠眺,是浩瀚的江流,碧波千裡,孤鴻渺渺。
  • 李煜常被忽視的一首詞,蘇軾連寫了4首同類型的,都不敵他這一首
    這一點,其實在文壇也一樣適用,而將這一招使得「出神入化」的非李煜莫屬。為何這樣說?且聽筆者分析。他的詞幹淨、純粹,正是無招勝有招。他寫《虞美人》,不彎彎繞繞,只輕輕一筆「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就已經足夠驚豔;他寫《相見歡》,也一樣明白如話,只淡淡的一句「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就美得令人陶醉。這就是李煜詞的魅力。李煜一生存世的詞作不多,僅30多首,本期要和大家說的是一首他常被忽視的小詞,詞名叫《漁父·浪花有意千裡雪》。
  • 蘇軾很豪放的一首詞,開篇7字就驚豔了世人,中年人深有感觸
    中國文化的歷史是光輝,一直遙遙領先於世界,要說最優秀的那肯定要提及"唐詩宋詞"。唐詩的代表,非"李杜"莫屬;宋詞有兩大流派,婉約派和豪放派,豪放派的代表,非"蘇辛"莫屬,即蘇軾和辛棄疾。"老夫聊發少年狂"開篇7個字就給人無限豪邁之情,驚豔世人,尤其是對於中年人來說,都深有感觸。老夫,是古代年長男性的自稱,切合作者的年紀和口吻。"聊",是姑且的意思。這句說,老夫今天要發一發小夥子那種"狂勁兒"了。
  • 蘇軾被貶期間,寫了一首詞,開篇13個字,便成為詞中經典
    提起蘇軾,大家想到的肯定是「一蓑煙雨任平生」的形象。的確,一直以來,豪邁不羈都是他的標籤。他的文字中,都是英雄氣概,激勵著無數人向上。東坡居士的詩詞,大多以豪邁樂觀為主,他似乎是一個很少抱怨的人。而他最為驚豔的一個作品,開頭只有13個字,卻代代相傳,傳唱千年。
  • 蘇軾贈別好友的一首詞,豪邁抒懷,短短六句寫出自己豁達的人生觀
    蘇軾寫過很多的詩詞,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抒發自己的情感或者是寫風景的,但是今天我們要說的這首詞是蘇軾少有的贈別友人的一首詞,不像其他人的離別詞一樣感傷悲情,而是充滿了蘇軾的味道,豪邁中帶著幾分豁達,樂觀中帶著幾分感動。蘇軾在杭州做通判的時候,正好遇到自己的友人梅庭老去上黨任學官,蘇軾前去送別的時候寫下了這首《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黨學官門外東風雪灑裾。
  • 蘇軾這首特別的詞,卓爾不群,其中7字回味無窮
    而筆者本期要講的這首詞,是來自於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的一首詞,大家都知道蘇軾的詞作大多豪氣沖天,而他也是宋詞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但是人生哪裡能夠一直豪放,蘇軾也曾寫下一些比較抒情的作品,不過即使抒情蘇軾的詞作中也沒有纏綿悱惻之風,而多是飄逸超凡之作。
  • 蘇軾被貶海南,作一首描寫春光的絕美之詞,詞中含有七個「春」字
    下面向大家介紹的這首詞,就是蘇軾在海南時期融入民歌風格創作的一首「立春詞」。一、《減字木蘭花·己卯儋耳春詞》賞析《減字木蘭花·己卯儋耳春詞》——北宋·蘇軾春牛春仗,無限春風來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紅似肉紅。春幡春勝,一陣春風吹酒醒。
  • 蘇軾一首寫春的詞44個字,「春」字竟用了7次,襟懷廣闊美妙至極
    在寫古詩,或是詞、曲時,對於重複的字,要求就不這樣嚴格了,但一般作者還是會儘量避免。出現疊字的句子,在著名的《古詩十九首》裡就常見,比如「行行重行行」、「青青河邊草」等句。有的作品是重複用字,比如我們非常熟悉的一首古詩,李白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 太守請他喝酒,蘇軾臨場寫了一首詞,短短八句,盡顯豁達心態
    在古人所創作的詩詞中,蘇軾的詩詞最為著名,而在蘇軾寫的《減字木蘭花》,詞中僅僅八句,讓後人無可挑剔,簡直完美無瑕。究竟是怎樣的心境,讓蘇軾寫了這麼一首驚豔的詞呢?在蘇軾有一次去密州任職官員,在赴任的途中到達潤州,而當地的太守許仲途專門擺設大宴席來接待蘇軾,當然還有一些官妓伴隨著舞蹈。在當時就有兩個官妓主動向蘇軾提出不想做官妓了,深切地懇求蘇軾能替他們在太守面前說一說。
  • 蘇軾被朝廷召回,和朋友離別,寫了一首詞,全篇一氣呵成
    直到有一天,蘇軾被召回京任職翰林學士,在即將告別杭州的時候,蘇軾大筆一揮寫下了一首詞,送給自己的好友道淺。緊接著上闋又寫道了以前在黃昏時分曾來到西興渡口賞看錢塘江的壯觀景象,大概人在分別的時候總會想起一些以前的事,這又讓作者想到了自己的好友道淺,也就是詩詞中所說的參寥。
  • 蘇軾為送別友人,寫下一首詞,最後兩句百讀不厭,驚豔千年
    不過也有一些文人,在面對離別的時候,能夠以曠達的態度以處之,其中最典型的莫過於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本文就讓我們通過一首詞《臨江仙·送錢穆父》,來共同感受一下蘇軾面對離別時的曠達。顧名思義,這首詞是蘇軾為送別友人錢穆父而作。那麼這位錢穆父是何人呢?蘇軾又是在何種時代背景下寫出的這首詞呢?《宋史》卷三一七《錢勰傳》載:「勰(xié)字穆父,彥遠之子也」。可見錢穆父即錢勰。
  • 蘇軾頗為冷門的一首詞,卻句句經典,最後9個字清新脫俗
    曾經何時,許多人的網絡籤名是「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只覺得這句話非常炫酷,並不知曉出自何人之手,現在才知道,原來這也是蘇軾的名句。對於一般詩人和詞人來說,一生能留下幾首經典作品,就足以含笑九泉,不枉此生,甚至青史留名。
  • 蘇軾夜半驚醒寫下一首詞,突然頓悟!
    蘇軾夜半驚醒寫下一首詞,突然頓悟,此後風風雨雨他都無所畏懼浮沉宦海,歷盡風波,任誰都會有驚恐而孤的心理。深受老莊思想影響的蘇軾,多麼希冀能擺脫這種動蕩不安的生活呵!他要趁此良辰美景,駕一葉扁舟,隨波流逝,任意東西,他要將自己的有限生命融化在無限的大自然之中。蘇東坡的偉大也就在於此,當他不再苟苟營營而生,從虛幻的追求中走出來,以出世的態度做人,以入世的態度做事,他就給自己傲岸的心找到了一個永恆的精神家園。從此,風風雨雨都不能使他頹廢了。
  • 小妾給蘇軾敬酒,蘇軾問了個尷尬問題,寫下一首詞安慰世人多年
    說起蘇軾,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豁達,他的人生態度,人們都說,人人心中都住著一個蘇軾,這句話說得真沒錯!誰都想要有個豁達樂觀的心態,過好自己的一生。王鞏也是個非常有才華的人,當時他被貶到了嶺南,蘇軾則是被貶到了黃州。就這樣過了四年之後,王鞏被官復原職,他在回京的時候,想要去看一下蘇軾。他帶著自己的小妾一同前往,他的小妾名叫柔娘。這個小妾其實就是個歌女,長得非常秀美,並且嗓音也好,當時王鞏被貶,她大可自己離開,畢竟長得非常漂亮,很多公子哥都喜歡!
  • 蘇軾外放密州,寫下最豪放的一首詞,開頭7個字便豪氣十足
    要說中國優秀文化的代表是什麼,非唐詩宋詞莫屬。唐詩的代表,非「李杜」莫屬;宋詞有兩大流派,婉約派和豪放派,豪放派的代表,非「蘇辛」莫屬,即蘇軾和辛棄疾。而蘇軾,開啟了豪放詞的先河。有人說,蘇軾豪放詞的代表作,是那首大氣磅礴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光第一句「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英雄人物」就氣吞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