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頗為冷門的一首詞,卻句句經典,最後9個字清新脫俗

2020-12-13 諸葛品歷史

蘇軾,號東坡居士,北宋文壇最閃亮巨星,同時也是幾千年來少有的全才,能與之相提並論者屈指可數。他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醉了多少英雄豪傑,「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把西湖美景寫得活靈活現,「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蘊含豐富的人生哲理,自從蘇東坡駕鶴西遊,世間再無蘇東坡。

曾經何時,許多人的網絡籤名是「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只覺得這句話非常炫酷,並不知曉出自何人之手,現在才知道,原來這也是蘇軾的名句。對於一般詩人和詞人來說,一生能留下幾首經典作品,就足以含笑九泉,不枉此生,甚至青史留名。

蘇軾就不一樣,隨便拿出一首詩詞,都讓人為之驚嘆,作為豪放派的他,並不被所謂的「豪放派」標籤束縛,婉約詞作也信手捏來。現存蘇軾兩千多首詩,將近四百首詞,從小學到高中的課本裡,大概有十幾首,未入選教材的也有精品。今天介紹蘇軾眾多作品中,頗為冷門的一首詞,卻句句經典,最後9個字清新脫俗。

《行香子·清夜無塵》

北宋:蘇軾

清夜無塵,月色如銀。酒斟時、須滿十分。浮名浮利,虛苦勞神。嘆隙中駒,石中火,夢中身。

雖抱文章,開口誰親。且陶陶、樂盡天真。幾時歸去,作個閒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

根據史書記載,這首詞是蘇軾晚年所作。歲月不饒人,幾十年轉瞬即逝,甚至來不及回憶過去,轉眼就已垂暮之間,半截身子埋入土中。一代文豪也好,普通百姓也罷,終將老去,幾乎所有人都會有遺憾,蘇軾也不例外。他享受過眾星捧月般的成功,但也經受過無法名狀的痛苦,直到晚年才恍然大悟,原來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上闕含義:夜晚空氣清新,仿佛沒有一粒塵埃,皎潔的月光,如同發出閃亮的銀光。如此良辰美景,絕不能錯過,必須暢飲一番,舉杯邀明月。功名利祿皆為浮雲,為了名利絞盡腦汁,到頭來一場空。人生如白駒過隙,一眨眼的功夫就沒了,分不清是在夢裡,還是在現實中。

上闕屬於寫景,以及對人生苦短的無奈,接連運用三個典故。首先,「隙中駒」出自《莊子·知北遊》:「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其次,「石中火」出自北齊劉晝《新論·惜時》:「人之短生,猶如石火,炯然而過。」最後,「夢中身」出自《關尹子》中的「知此身如夢中身」。

之所以借用典故,並不是蘇軾為了彰顯才華,而是順其自然的情感釋放。下闕寫的是他自己,大概意思為:你看我,雖然才高八鬥,又能怎麼樣呢?依然不被重用。忘記煩惱,及時行樂吧。現在也看透了,過一段時間就歸隱山林,不必考慮榮辱得失,無需擔憂朝廷大事,一把琴,一壺濁酒,一處小溪環繞的茅屋,此生足矣。

不經歷人情世故,難以看破紅塵;不經歷宦海沉浮,看不淡功名富貴;不經歷孤獨無助,不懂得何為人生真諦。晚年的蘇軾,真正看淡一切,再也不是「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的少年,他只想過平淡無奇的生活。「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這9個字,給人一種清新脫俗的感覺,蘇軾把個性籤名改成「我就站在你面前,你看我幾分像從前」。

相關焦點

  • 蘇軾頗為冷門的一首詞,卻句句經典,最後9個字清新脫俗
    曾經何時,許多人的網絡籤名是「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只覺得這句話非常炫酷,並不知曉出自何人之手,現在才知道,原來這也是蘇軾的名句。對於一般詩人和詞人來說,一生能留下幾首經典作品,就足以含笑九泉,不枉此生,甚至青史留名。
  • 李煜頗為冷門的一首詞,其中12個字驚豔千年,讀後讓人黯然落淚
    李煜頗為冷門的一首詞,其中12個字驚豔千年,讀後讓人黯然落淚南唐後主李煜,在歷史上知名的亡國之君,若只論開疆闢土的專業能力,李煜基本上處在最後的水準,不然南唐不會導致滅亡。人生道路將要來到終點之前,李煜從夢中醒來,感慨萬千寫出一首詞,在他的那一些名作當中,這首詞稱得上冷門,但在其中12個字驚豔千年,讀後給人黯然落淚。《烏夜啼·昨夜風兼雨》昨夜風兼雨,簾幃颯颯秋聲。燭殘漏斷頻欹枕,起坐不能平。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
  • 蘇軾最冷門的一首詞,其中9個字非常有趣,網友:蘇軾太自戀了
    另外,近乎全才的蘇軾,對佛學也有很深的研究,哪怕跟得道高僧談經論道都不落下風,佛印和尚經常和蘇軾切磋詩詞、佛學,兩人之間的友誼頗深。作為豪放派詞人的代表,蘇軾心胸開闊,提筆就能寫出「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經典詞句,讀起來盪氣迴腸。遇到賞心悅目的景色,蘇軾也會賦詩一首,遊覽西湖時,留下「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讚嘆。
  • 蘇軾很冷門的一首詞,只有四句,卻句句寫進了心裡!
    蘇軾,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中蘇軾的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為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並稱「蘇辛」。蘇軾的詞題材廣闊,風格奔放豪邁,多表現豁達樂觀的人生態度。蘇軾現存詞三百六十二首,其中以《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最為著名。
  • 蘇軾最超凡脫俗的一首詞,其境界至今無人能夠超越!
    《望江南·超然臺作》是蘇軾任密州太守時登超然臺有感而發的一首詞。此詞上片寫景,下片抒情,通過描繪春日美麗的景象和蘇軾當時的所感,寄託了蘇軾有家難回、壯志難酬的無奈之情。正如超然臺的名字一樣,這首詞突出了蘇軾超然的人生境界,句句超凡脫俗,藝術功力深厚。
  • 蘇軾最經典的一首詞,充滿了哲理,尤其最後一句,人間有味是清歡
    蘇軾可以說是古代最有才情的一位詩人、詞作家、書法家、畫家,他在各個方面,那都是有著很高的造詣,應當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他的詩寫得清新脫俗,他的詞更是別具一格,而且還開創了豪放一派,成為了宋詞中最頂尖的高手,然而他在書法和繪畫方面,同樣表現出了極高的天賦。
  • 最美的四首山水田園詩詞,句句清新脫俗,勾起多少人心中美好回憶
    這是司空曙的一首七言絕句,詩人通過對漁翁的具體生活細節描寫塑造出了一種閒適意境。詩的前兩句寫漁翁罷釣後懶得把船繫上,而明月落下後人正好可以安然入睡。「不繫舟」和「正堪眠」幾個字十分到位地將漁翁那種自然隨性的形象刻畫出來,縱然舟不系也不會因此妨礙到他的睡眠,可謂心頭無事一切皆好。後面兩句承接前面內容再次寫寫這不系之舟。
  • 蘇軾寫給弟弟蘇轍的一首詞,句句都是經典,最後10個字無人能及
    值得驕傲的是,兒子蘇軾與蘇轍沒令蘇洵失望,有如此優秀的兩個兒子,或許是蘇洵一生最開心的事情。蘇軾比弟弟蘇轍大兩歲,儘管他們都稱得上才高八鬥,但在世人眼中,蘇軾更勝一籌,反觀蘇轍則沒太大名氣。其實,蘇轍並不遜於哥哥,他的史論和散文功底,甚至比蘇軾還要厲害,當時副宰相張方平曾說:「二子皆天才,長者明敏尤可愛,然少者謹重,成就或過之。」
  • 蘇軾最冷門的一首詞,其中9個字非常有趣,網友:蘇軾太自戀了
    另外,近乎全才的蘇軾,對佛學也有很深的研究,哪怕跟得道高僧談經論道都不落下風,佛印和尚經常和蘇軾切磋詩詞、佛學,兩人之間的友誼頗深。作為豪放派詞人的代表,蘇軾心胸開闊,提筆就能寫出「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經典詞句,讀起來盪氣迴腸。
  • 蘇軾溫暖世人900年的一首詩,句句都是經典,失意時就想想它
    正如宋代文豪蘇軾一樣,在詩詞方面有很大的成就。蘇軾這一生宦海浮沉,行走四方。他善於從遭遇中總結經驗,也善於從客觀事物中找出規律。蘇軾溫暖世人900年的一首詩,句句都是經典,失意時就想想它!在蘇軾的心中,劉景文品品行高潔,豪邁灑脫,就像「橘樹」,令人尊敬。同時,他還告訴人們這樣一個道理:人生如四季,每季都有不同的景色,每個人都應該學會肯定並欣賞自己。千百年來,這首小詩以其清新脫俗、溫暖感人的筆調,撫慰了無數人心,傳唱不衰。
  • 太守請他喝酒,蘇軾臨場寫了一首詞,短短八句,盡顯豁達心態
    在古人所創作的詩詞中,蘇軾的詩詞最為著名,而在蘇軾寫的《減字木蘭花》,詞中僅僅八句,讓後人無可挑剔,簡直完美無瑕。究竟是怎樣的心境,讓蘇軾寫了這麼一首驚豔的詞呢?當時在太守許仲途熱情款待下的蘇軾,並沒有說什麼。但在宴席過後,蘇軾要離開之後,蘇軾便告訴這兩個人,讓他們把自己寫給太守的詞給太守看。當時太守許仲途一看便知。由此蘇軾便就創作出了《減字木蘭花》。究竟是怎樣的詞,讓後人無可挑剔呢?
  • 愛妾不幸去世,他寫下一首詞悼念,最後12字催人淚下
    說到悼亡詞,蘇軾寫給亡妻的那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無疑最為著名。「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可謂賺足了我們的眼淚。而除了那些著名的悼亡詞之外,也有不少冷門的悼亡詞值得一讀。比如,宋代詞人劉弇的《清平樂·東風依舊》。
  • 蘇軾最最豁達的一首詞,句句令人捧腹,最後一句令人啼笑皆非
    蘇軾最最豁達的一首詞,句句令人捧腹,最後一句令人啼笑皆非 蘇軾的才華世人皆知,他在豪放和婉約中隨意切換。不少人心中有疑問,今人眼中的宋代文壇扛把子,在當時有多風光呢?或許這麼說大家就明白了。當時蘇軾的詞不但風靡本土,就連高麗人和遼人也愛得不行,都知道宋人裡有個蘇東坡。
  • 蘇軾也懂少女心?一首絕美的宋詞,一位清新脫俗的少女,驚豔詞壇
    但凡事皆有例外,本篇筆者要介紹的這首蘇軾絕美的《阮郎歸·初夏》,就是別具一格之作,充滿清新的雅趣。這首詞中描寫的是一位午睡後的少女,也是宋詞中最清新脫俗的一位女子,為宋詞注入了一股別樣的風情,驚豔詞壇,句句令人心醉。原來蘇軾也懂少女心。
  • 蘇軾最經典的一首寫美人的詞,主人公清新脫俗,似有神仙風韻
    蘇軾曾在一首詞的小序中提到:在他七歲之時曾聽過蜀主孟昶的《洞仙歌令》,四十年後,只能隱約記住首兩句,於是便發揮他豐富的想像力,運用他的文思才力,補足了剩餘部分。這首詞就是他的《洞仙歌》。洞仙歌蘇軾僕七歲時,見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歲。自言嘗隨其師入蜀主孟昶宮中,一日大熱,蜀主與花蕊夫人夜納涼摩訶池上,作一詞,朱具能記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無知此詞者,但記其首兩句,暇日尋味,豈《洞仙歌》令乎?乃為足之雲。
  • 蘇軾被貶期間,寫了一首詞,開篇13個字,便成為詞中經典
    提起蘇軾,大家想到的肯定是「一蓑煙雨任平生」的形象。的確,一直以來,豪邁不羈都是他的標籤。他的文字中,都是英雄氣概,激勵著無數人向上。東坡居士的詩詞,大多以豪邁樂觀為主,他似乎是一個很少抱怨的人。而他最為驚豔的一個作品,開頭只有13個字,卻代代相傳,傳唱千年。
  • 蘇軾一首冷門詞作,語言美到極致,讀完令人神往
    注意到「行香子」這個詞牌,是從秦觀的一首詞開始,裡面有「小園幾許,收盡春光。有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黃」一句,覺得這種排列太酷了,有點古龍小說語言跳躍式的風格。再次看到這個詞牌,則出自蘇軾筆下,雖然冷門,但實在寫得太美,令人一讀難忘。
  • 落榜才子愁得睡不著寫首詞,無一雨字卻句句寫雨,最後5個字驚豔
    兩宋文壇詞手如雲,要找到其中的高手,其實有個最簡單的辦法:讀一讀他們寫雨的詩詞。雨是古詩詞中最典型、最能考驗筆力的意象之一,唐詩中的雨一般都寫得頗為大氣和傳神,而宋代文壇中的雨則別具一番柔腸之氣。本期筆者要和大家說的,也是一首經典詠雨詞,詞名《長相思·雨》。這首詞的作者名叫万俟詠,本來北宋末南宋初的一位小文人,多年不第半生落魄,他平生存詞共27首,這首《長相思》正是其一詞成名之作。讓我們來讀一讀:《長相思》一聲聲,一更更。
  • 蘇軾很冷門的一首詞,只有四句,卻句句寫進了心裡!
    蘇軾,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中蘇軾的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為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並稱「蘇辛」。蘇軾的詞題材廣闊,風格奔放豪邁,多表現豁達樂觀的人生態度。蘇軾現存詞三百六十二首,其中以《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最為著名。
  • 蘇軾讚美紅梅的品質,寫下一首詞,最後7個字令人嘖嘖稱讚
    蘇軾讚美紅梅的品質,寫下一首詞,最後7個字令人嘖嘖稱讚。定風波·紅梅宋代:蘇軾好睡慵開莫厭遲,自憐冰臉不時宜。偶作小紅桃杏色,閒雅,尚餘孤瘦雪霜姿。休把閒心隨物態,何事,酒生微暈沁瑤肌。宋神宗元豐五年蘇軾貶官在黃州,因讀北宋詩人石延年《紅梅》詩引起感觸,遂作詩三首。稍後,作者把其中一首改制成詞,即取調名《定風波紅梅》。相比較而言,總體上變化不大,為了符合詞的格式,蘇軾增加了很多兩個字的短語,也讓全文更加抑揚頓挫。作者通過讚美紅梅傲然挺立的性格,抒寫遷謫後的艱難處境和複雜心情,表現了一種達觀灑脫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