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頗為冷門的一首詞,其中12個字驚豔千年,讀後讓人黯然落淚

2020-12-24 烽火系古今

李煜頗為冷門的一首詞,其中12個字驚豔千年,讀後讓人黯然落淚

南唐後主李煜,在歷史上知名的亡國之君,若只論開疆闢土的專業能力,李煜基本上處在最後的水準,不然南唐不會導致滅亡。可是,在失意的君王的身上,通常都是有普通人所不及的亮點,李煜的文學類基礎,基本上沒有人不服氣,尤其是寫詞基礎,擊殺絕大部分詩人,在諸多君王中屈指可數,只有蘇軾、辛棄疾等少數詩人在他上面。

清代文人納蘭性德,對李煜的才氣稱讚之至,他曾毫不掩飾地說:「花間之詞,如古玉器,貴重而不適用於;宋詞適於而少質重,李後主兼而有之其美,更饒煙水撲簌之致。」此言非虛,李煜的許多 名作,都給人耳熟能詳,譬如那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把愁思寫作非常傳神。

世間有很多無可奈何,尤其是生在帝王家的皇子,李煜對於此事深有感觸。原本他在弟兄中排名第六,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沒想過承繼帝位,但生父李璟去世前,偏要把帝位傳至他。倘若李煜只做一個王爺,也許最符合他的理想化,怎奈身不由已,李煜只有咬著牙坐上君王之職。

當政15年,李煜沒有能力更改南唐日趨衰微的局勢,乾脆就破罐破摔,借酒澆愁也好,沉溺於古詩詞寫作也好,總之他已不盡力。也許他當時的人生格言是:「人生苦短,及時行樂。」假如說滅亡以前,歸屬於李煜人生道路的前半場,那麼他的人生下半場,便是在汴京當俘虜的階段。

開寶八年十二月,南唐國都被宋軍圍住了很好長時間,李煜整理一下子家產,發覺身旁早已沒有人能用,迫不得已選取出城投降。因此,李煜被押運到汴京,宋太祖給予他1個「違命侯」的封號,也是具有明顯的譏諷寓意的官爵,李煜豈可不知道,但他不敢不接納,因為他只不過罪囚,在人屋簷,迫不得已低下頭。

無依無靠的數年當中,儘管是李煜人生道路中最昏暗的階段,但另外也是他的寫作高峰期,很多流傳至今的詞,全是在這數年實現的。無論是「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或是「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亦或者是「還似舊時遊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都呈現出李煜想念故國的情緒。

時光是把殺豬刀,刀刀催人老,在李煜的內內心,時間並不可以痊癒創口,反倒給予他更為哀痛,不只是容貌的變老,也是內心的難熬。人生道路將要來到終點之前,李煜從夢中醒來,感慨萬千寫出一首詞,在他的那一些名作當中,這首詞稱得上冷門,但在其中12個字驚豔千年,讀後給人黯然落淚。

《烏夜啼·昨夜風兼雨》

昨夜風兼雨,簾幃颯颯秋聲。燭殘漏斷頻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醉鄉路穩宜頻到,此外不堪行。

不難看出,這首詞寫於秋季,昨晚風雨交加,電閃雷鳴,窗簾被大風吹得來回擺動,發出颯颯的聲響。原本詞人的心情就很差,又遇到這種天氣,肯定更覺得心煩。看著馬上就要燃燒殆盡的蠟燭,輾轉反側難以入睡,坐著也不是滋味。從躺著到坐起來,然後又躺下,反反覆覆很多次。

就這樣,詞人開始感慨,人世間的事情,就像流水一般,來也匆匆去也匆匆,轉眼間就消失了,仿佛做了一場大夢。清醒的人最痛苦,糊裡糊塗最幸福,那樣就沒有了憂愁,最好能經常喝醉,或者讓自己神志不清,然後就不用悲傷了。

且看「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短短十二個字,看似是一種消極的處事態度,但更是看透世事的境界,榮華富貴也好,安貧樂道也罷,怎麼過都是一生,就當是做了一場夢。不是李煜天生就消極,而是身處困境的他,改變不了處境。

每當讀完這首詞,腦海中就會浮現李煜無助的身影,假如你面對的境遇和他一樣,你會怎麼辦呢?

即使現已過去上千年,但我們依然可以從詩詞中找到力量,感受到那時李煜的心情,不僅是李煜,蘇軾,辛棄疾,李清照,納蘭性德等等這些,哪一個不是有感而發?

他們的詩詞中涵蓋著人生,涵蓋著愛恨情仇!這就是詩詞偉大的力量!

讀李煜,體會人生百味

李煜的詩除此以外還有很多,例如《虞美人》,《浪淘沙》,《相見歡》等。

近期在看1本《李煜詞傳》,裡邊收錄了李煜的詩詞,讓我們以詞為媒介,去感受李煜被歷史塵封的過往。

繁華落盡,不問世事,唯有他的詩詞,依然在綻放美麗。

此外還有《蘇軾詞傳》,蘇軾為人豁達,他的詞更加是豪放,有人說,每個人心中都住著1個蘇軾,風雨在所難免,一任蓑衣,只管前行,沒有患得患失的顧慮,即便到了也無風雨也無晴,也沒有過多的在意,欣喜,這一份平常心,也許是蘇先生,最豁達人生的詮釋吧!

《納蘭容若詞傳》不同於以往的傳記,它以1種嶄新的面貌呈現在我們面前:以納蘭容若的詞為主線,以納蘭容若的"情"為框架,以納蘭容若的"愛"為血肉,以詩化的語言,戲劇般的場面,將我們帶進了納蘭容若的繁華生活、真誠性情、詞的巔峰,愛的痴心。

這套書一共有6本,在其中還包括有《倉央嘉措詞傳》、《李清照詞傳》、《蘇軾詞傳》、《辛棄疾詞傳》。

讀蘇軾的詞,可以醫心;讀辛棄疾的詞,讓人奮發;讀李清照的詞,可以感懷,總有一些人,繡口一吐,便點綴了中華文化史上燦爛的星河。

到了浪漫的12月,我們不妨來一場浪漫的古典行,與詩人們來一場浪漫的約會,體會他們的人生,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李璟李煜父子兩首冷門詩詞,讀來迴腸盪氣,千年後驚豔人心
    提起詩詞,很多人首先就想起了唐詩宋詞。其實,宋詞不是突然成熟的,在宋代之前的五代,詞已經頗為流傳。五代詞作者最出名的當然是「南唐後主」李煜。其實,李煜的老爹「南唐中主」李璟也是一個頗有才華的詞人。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詩詞文化愛好者。
  • 李煜此詞很冷門,卻感人至深,詞中12字,戳中了多少人的心
    提到李煜的經典詞作,很多人都能脫口而出「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剪不斷,理還亂,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這些詞句已經深深地印刻在了每一位詩詞愛好者的心中,感動了一代又一代人。相對而言,這首詞《烏夜啼》就顯得有些冷門。
  • 辛棄疾很冷門的一首詞,卻一開頭就出神入化,讀後大呼過癮
    也就是說辛棄疾、蘇軾等詞人還有很多冷門的詞作,值得我們去品讀。本文就讓我們先從辛棄疾很冷門的一首詞《滿江紅·點火櫻桃》,來共同品讀它的藝術魅力。首先,這首詞是辛棄疾的一首政治抒情詞。它表面上,是通過對春景的描寫,抒發春愁和春恨。實際上,是以春景為媒介,抒發了國破家亡不可逆的悲哀。
  • 李煜比較冷門的一首詞,用短短12字,道盡一生悲涼,讓人感動
    這短短的十二個字,可以說是已經到盡此生悲涼和被命運捉弄的人生,這中間也包含了難言之痛,雖然隔了千年光陰,但依然撲面而來。雖然「李煜」早就已經開始委婉求全,但是他的宗親、妻子、孩子 等人 ,這些「李煜」視為掌中寶的人還是全部逝世和離去,他的皇權、地位以及自由也全部隨著「國家」亡了而煙消雲散。也許只有醉了,他才能感受到歸還故鄉的路,而不是用夜夜輾轉難眠,愧對先人。
  • 李煜生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皆千古名句!千年來從未被超越
    李煜的詞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亡國之前的李煜是一個風流才子,這個時期的詞作描寫的都是歡樂的時光,優美的讓人心醉;亡國之後的李煜內心千瘡百孔,他的詞作多了一份悲涼悽慘的成分。李煜的詩詞有著他自己獨特的風格,都是簡單幹練,只用寥寥幾字就把自己想要表達的場景生動形象的表達出來,也正是因為李煜在詩詞上的造詣頗高,後世人都成他為「千古詞帝」。
  • 李煜最牛的一首詞,全篇4句皆是千古名句,千年來從未被超越
    生在皇家,當個弱地的君王,這是李煜的命,他沒得選;而持筆填詞,做個詞中之帝,卻是李煜自己的選擇。對南唐來說,讓他登上皇位是不幸的;但對文壇來說,有了他的加入,詞作為一種文學體裁,開始大放異彩。其實李煜一生的詞作並不多,存世的僅30餘首,字數加起來或許還敵不過一篇中篇小說,但這些詞卻讓世人記住了這個一腔愁腸的男子。今天就和大家分享被稱為李煜最牛的一首詞,隨便拿出其中的一句都是千古名句,千百年來從未被超越!究竟是什麼詞呢?竟然能有如此評價,讓我們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李煜流傳最廣的一首詞,全篇4句皆是千古名句,千年來從未被超越
    今日就與大家分享「李煜最牛」的一句話,隨便拿出一個就是千古名句,千年來從未被超越!這到底是什麼詞?居然可以有這樣的評價,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下面吧。李煜最牛的一首詞,全篇4句皆是千古名句,千年來從未被超越南唐《虞美人》李煜春花何時開,往事知多少?昨夜小樓又東風,故國難回月明中!雕欄玉石應猶在,惟有朱顏改。問君有多少愁?就像春水向東流一樣。
  • 李煜的一首冷門《虞美人》,沒有名句,卻被譽為「神品」
    這首《虞美人》是一代詞帝、南唐後主李煜的絕命詞。此詞是李煜為思故國而作,以極富感染力和象徵性的比喻來表達內心的愁思。句句都是愁的形象,句句都堪為千古名句,引人共鳴。此詞語言明淨優美、節奏曲折婉轉、愁思感人肺腑,因而才能被譽為詞中「神品」,千百年間廣為流傳,成為人人能倒背如流的千古絕唱。
  • 蘇軾頗為冷門的一首詞,卻句句經典,最後9個字清新脫俗
    曾經何時,許多人的網絡籤名是「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只覺得這句話非常炫酷,並不知曉出自何人之手,現在才知道,原來這也是蘇軾的名句。對於一般詩人和詞人來說,一生能留下幾首經典作品,就足以含笑九泉,不枉此生,甚至青史留名。
  • 李煜常被忽視的一首詞,蘇軾連寫了4首同類型的,都不敵他這一首
    但李煜不同,李煜是最早開始專門填詞的文人之一。他的詞幹淨、純粹,正是無招勝有招。他寫《虞美人》,不彎彎繞繞,只輕輕一筆「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就已經足夠驚豔;他寫《相見歡》,也一樣明白如話,只淡淡的一句「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就美得令人陶醉。這就是李煜詞的魅力。
  • 李煜的「封神」之作,開篇驚豔,無一生僻字,詞中道出他無盡愁苦
    詞的開場就很漂亮:「無言獨上西樓」其中的「無言」寫出了李煜的愁情,「獨上」寫出了他是孤獨的,僅僅四個字,既敘述了事情,又寄託了愁情,沒有一個字可以替換。隨後寫看到的景色,從天上的月亮寫到了人間的深院,有層次。月亮不滿,深院蕭條,梧桐寂寞,李煜滿眼的景色沒有寫一個「愁」字,卻體現了個中的愁苦,濃得化不開!
  • 李煜的一首詞,僅4句,每一句都是千古名篇,句句令人驚嘆
    李煜的一首詞,僅4句,每一句都是千古名篇,句句令人驚嘆生在皇室,當個弱地的君主,這是李煜的命,他沒得選;而持筆填詞,做一個詞中之帝,則是李煜自己的選擇。李煜最牛的一首詞,全篇4句皆是千古名句,上千年來從沒被超越《虞美人》南唐.李煜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 李煜一首寫盡相思的詞,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成為了經典
    李煜,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鍾隱、蓮峰居士,南唐最後一位國君。作為一代帝王,他在現實的生活中可能並不及格,但是在藝術方面,他卻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成為了詞中的皇帝。他的詞哀婉動人,讀了無不令落淚。
  • 李煜的另外一首《虞美人》,詞中沒有名句,很少有人讀過
    《虞美人》南唐·李煜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首《虞美人》是南唐後主李煜的絕命詞。這首詩是李煜為了思念祖國而寫的。一個富有感染力的象徵性比喻,用來表達他內心的悲傷。
  • 晏幾道最深情的一首詞,結尾10個字驚豔世人,寫盡人事全非的心酸
    但是細細想來,古人也是頗為不易,不像現代有著便捷的交通工具,還有電話或者視頻等通訊工具。在古代,尤其是當官經常換地方的讀書人,一身輾轉漂泊,一生會遇到很多人,但是大多可能別後就再也沒有見面的機會了,所以古人多相思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就像那句話「從前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生只夠愛一人」,其實更應該說是「從前車馬很慢,書信很遠,別後便再難相見」。
  • 有其父才有其子,李煜父親的一首經典情詞,足以讓李煜黯然失色!
    唐人一首絕美山水詩,從題目美到結尾,字美句美,意境更美!在宋詞之前,南唐詞壇也出現了一些絕美詞作,例如李煜父親——南唐中主李璟的一首經典詞作,短短4句,驚豔萬古,足以讓李煜黯然失色。這首詞就是《攤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鉤》。
  • 李煜這詞600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睡不著仿一首,又一篇佳作誕生
    了解過宋詞的人應該知道,一首詞包括詞牌名和詞名,同一個詞牌名可能有很多首詞。而說到詞牌名就能想到那首詞,一定是千古絕唱。說起《水調歌頭》,想到了蘇軾;說起《破陣子》,想到了辛棄疾。雖然作為國主的李煜是失敗的,但是他精通書法、工繪畫、通音律,詩文均有一定的造詣,尤其是對詞的成就是最高的,並且在晚唐時期中的五代詞中別樹一幟,雖然後世的人多次模仿李煜的詞,但是唯獨一首《長相思·一重山》,這首詞,在600多年裡無人敢仿。作為一位詞人,李煜無疑非常成功。夾雜在「唐宋詩詞文壇」之間,李煜仍是那麼的出眾。
  • 李煜《長相思》,600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仿寫,開篇3字驚豔世人
    然而,李煜"千古詞帝"的稱號可不是浪得虛名,他有一首詞《長相思》,600年無人敢仿寫,先來看看這首詞妙在何處。長相思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直到清朝,另一位傳奇的詞人出現了,那便是"滿清第一詞人"納蘭性德,當這首詞傳到他這裡的時候,納蘭性德便試了試,仿寫了另一首非常經典的《長相思》,開篇3字就驚豔了世人。下面讓我們欣賞一下。
  • 李煜如夢如幻之作,開篇驚豔,無一生僻字卻寫出後世無法模仿的美
    作為君王,李帝是後世不少人眼中的笑話。上位不是因為有才,而是因為哥哥弘冀早亡;在位15年,正事幹得不多,只知鶯鶯燕燕;遭遇變故後,無力反抗,終日長籲短嘆了殘生。作為詞人,李煜卻是不少人眼中的詞中之帝。他的詞不需要用生僻字,也不需要用典,但卻總能用最平淡的語句,寫出最美的意境。
  • 蘇軾最冷門的一首詞,其中9個字非常有趣,網友:蘇軾太自戀了
    遇到賞心悅目的景色,蘇軾也會賦詩一首,遊覽西湖時,留下「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讚嘆。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蘇軾經歷過大起大落,對人生中的困苦有獨到見解,從「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到「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看透了逆境,不向困難低頭。讀蘇軾的作品,就像是看一場電影,故事情節讓人難忘,同時也能領悟許多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