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一首寫盡相思的詞,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成為了經典

2020-12-11 塵世曉書僮

李煜,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鍾隱、蓮峰居士,南唐最後一位國君。作為一代帝王,他在現實的生活中可能並不及格,但是在藝術方面,他卻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成為了詞中的皇帝。他的詞哀婉動人,讀了無不令落淚。

李煜的一生應當說是悲苦的一生,作為南唐的國君,他並沒有能力拯救已經搖搖欲墜的帝國,而是任由帝國崩塌。一輩子始終是熱愛喜歡,在琴、棋、書、畫、詩詞方面,卻是表現出了高超的藝術造詣。或許,他原本就不適合當皇帝,只是冥冥之中命運把他推到了皇帝的寶座上,但他始終對於政事表現的不太熱情,這也就使得最後南唐葬送在了他的手上。

說起李煜那麼最為人們所津津樂道的便是他的詞,作為詞的皇帝,他寫過了很多優美動人的詩詞,而且他的那些詩詞,到現在早已成為了經典,成為了我們這個民族,最重要文化瑰寶。

那麼個人最喜歡的是他的一首寫相思的詞,可以說是把相思寫進了骨子裡,成為了後世的典範之作,他的那些描寫相思的詞,便是他的《長相思·一重山》,這首詞可以說是一首非常優美,而且還是一首把相思,描寫的淋漓盡致的詞。

《長相思·一重山》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閒。

李煜的這首詞,可以說是寫得非常直白,相信只要讀過書的人,那麼都是能夠明白這其中的意思,這首詞大致的意思是:看那一重又一重的山,重重疊疊,山是那麼遠,天是那麼高,煙雲水氣又冷又寒,可我的思念像火焰般的楓葉那樣。菊花開了又落了,日子一天天過去。塞北的大雁在高空振翅南飛,思念的人卻還沒有回來。悠悠明月照在帘子上,隨風飄飄然。

每次讀到這首詞,總是會想李煜是如何生活在被人控制的生活中,原本是一位帝王,可以享受無上的榮譽,但是卻成為了宋朝的俘虜,成為了階下囚。這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那都是一件極其痛苦的事情,何況還是一位帝王。

李煜的詞,大多都是寫得極其的悲苦,這也正是他內心最為真實的寫照,由於沒有了人生自由,這對於任何一位藝術家來說,那都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其實除了是身體上的痛苦之外,那麼還有就是精神上的痛苦,無論帝王,還是普通老百姓,對於相思的苦,那都是會深入骨髓。

相思應當說是這個世界上最令人痛苦的事情,沒有比這個更加令人難過的人,試想原本可以相見,卻無法相見,近在眼前,卻是猶如咫尺天涯。

相思也是最為折磨人,有多少英雄豪傑,也都是在相思之苦中,一點一點地把生命給消耗盡了?

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這一句可以說是這整首詞的點眼之點,成為了這首詞中的最為經典的一句話,也正是這一句話,使得這首相思的詞,更加能夠打動人心。

相關焦點

  • 【詩詞鑑賞】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
    走進詩摘詞選,品味詩意人生 五代李煜《長相思·一重山》 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 菊花開,菊花殘。
  • 【每日一詩】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
    可是,進入視野的除了重重疊疊的山嶺峰巒外,還有的就是遼闊高遠的青冥和天際處的迷離煙水了。第三句描寫了一幅荒寂寥廓的群山秋色圖,層次極為分明:「一重山」,是近景,「二重山」,是中景;「山遠天高煙水寒」,是遠景。這一切都是跟著思婦眺望目光的由近及遠漸次展開的。清初詞人納蘭性德的名作《長相思》曰:「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寫主人公越山過水,漸去漸遠,很可能是受了該詞的啟發。
  • 白石砬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
    坐落於遼東山區寬甸滿族自治縣北部的遼寧白石砬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一個森林生態系統類型的自然保護區,也是「楓葉最美的地方」。這裡不僅有三角楓、五角楓、七角楓、九角楓,還有十分稀奇的八角楓。更多精彩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我的頭條號,歡迎留言點評!
  • 每天一首古詩詞|李煜: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
    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閒。——《長相思 一重山》這是一首閨怨詞,全篇句句在寫思婦「秋怨」,卻字字未提到「秋怨」,而是以思婦眼中之景,折射出她內心的寂寞悽楚,用筆空靈。
  • 李煜的《長相思》堪稱經典,600多年後納蘭性德仿寫一首也成絕唱
    身居皇位的李煜一敗塗地,填詞譜曲的李煜問鼎天下!《長相思》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閒。群山萬壑,天高路遠,煙雨迷濛,這些自然景象阻斷了一位帝王的視線,但是他的思念仍然炙熱,就如同那火紅的楓葉一般。花開花落,春去秋來,眼前的菊花已經盛開凋落了很多回,天上的大雁又要振翅南飛了,可是他思念的人兒還是沒有回來,只有那簾外的微風明月沒有哀愁,無憂無慮。
  • 李煜這詞600多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睡不著仿一首,多年難分高下
    李煜這詞600多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睡不著仿一首,多年難分高下作為君王李煜無疑是失敗的,但作為詞人,李煜顯然是成功的。與清代著名詞人納蘭性德不管是從詞風還是對待感情上來說,都是多情之人。李煜的詩詞語言明快、生動,真誠,深受子孫後代的喜愛。
  • 李煜最經典的一首詩,納蘭性德模仿後成千古名作,李煜卻為此喪命
    唐宋文壇,群星璀璨,而李煜就是站在唐宋之間最璀璨的那顆明珠,其閃耀程度絕不輸大多數唐宋名家。憂愁是李煜作詞的主調,每一首都感人肺腑,充滿了無限憂愁。下面這一首可以說是李煜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李煜死後千年,無人能出其右,李煜吟出了「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絕美詞句,自此之後,以「春水」表達愁情便成為了大多數詩人的潮流。而「小樓昨夜又東風」。僅是一個「又」字引發出了無限感慨,將傷感之情推向了更濃的境界。引得無數後輩爭相模仿。
  • 李煜這詞600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睡不著仿一首,又一篇佳作誕生
    雖然作為國主的李煜是失敗的,但是他精通書法、工繪畫、通音律,詩文均有一定的造詣,尤其是對詞的成就是最高的,並且在晚唐時期中的五代詞中別樹一幟,雖然後世的人多次模仿李煜的詞,但是唯獨一首《長相思·一重山》,這首詞,在600多年裡無人敢仿。作為一位詞人,李煜無疑非常成功。夾雜在「唐宋詩詞文壇」之間,李煜仍是那麼的出眾。
  • 李煜的這首詞無人敢仿,納蘭性德:我來試試,又一篇佳作誕生
    600年來李煜這詞無人敢仿,納蘭性德:讓我試試,又一佳作誕生不過很奇怪的是有一首詩詞,卻在長達600多年的時間裡從來沒有人模仿過,這部作品就是《長相思·一重山》。《長相思》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
  • 後主李煜的一首《長相思》,幽怨繾綣,結句最為精妙
    後主李煜,多才多藝,他工書善畫,通曉音律,尤其擅長填詞,在詞壇上是一個裡程碑式的人物。後主早期的詞作多描寫奢華的宮廷生活和男女愛情,風格柔麗。王國維曾評說: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南唐被宋所滅,後主李煜最終被一杯牽機藥酒毒死,但大宋的詞人們卻深受李詞的影響,開創了一個文化盛世,歷史也真是會開玩笑。
  • 古詩中的楓樹:相思楓葉丹,以水為紙,寫就情書
    涼風一起,楓葉飛舞,江草倒伏,如歌如訴。而楓樹更為高大,可高大20米,其葉和風,故名風樹,是水邊的搖曳的山巒。 而楓樹之青紅俊美,倒映在長流波濤裡,半江瑟瑟半江紅,晴日如霞,雨日如血。 這是楓樹詩最早的也最美的紅,被悲愴的屈原一筆點染成悲慟與相思。 楓樹與水結下了詩緣。
  • 李煜的一首詞600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我來試試,開篇驚豔世人
    雖然李煜的詩詞是後世文人模仿的熱門,不過很奇怪的是有一首詩詞,卻在長達600多年的時間裡從來沒有人模仿過,這部作品就是《長相思·一重山》。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閒。
  • 李煜這首詞一開篇便是令人驚豔,而且把相思之情描寫的淋漓盡致!
    李煜作為一代帝王,雖然在現實的生活中,他可能並不是一個稱職的皇帝,但是在文學的創作上,他卻是獨樹一幟,反而創造了奇蹟,成為了「詞中皇帝」,而且他的很多作品,那都是描寫的極為傷感,尤其是他後期的作品,寫得更是哀婉動人,處處散發著自己對於亡國之後的那份憂愁,以及自己內心的苦悶。
  • 李煜這首詞600多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模仿之作,多年難分高下
    南唐後主李煜與清代 著名詞人納蘭性德不管是從詞風還是對待感情上來說,都是世間最為多情之人。又因為李煜經歷過階下囚的悲慘生活,李煜將對故國的思念之情,一點點的融入到詞作中。也正是李煜的傾心付出,將唐代流傳下來的詞發揚光大,拓寬了詞的寫作領域,對後來的宋詞快速發展起了關鍵性的作用。李煜也被後人尊稱為了「千古詞帝」。
  • 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
    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
  • 開創寫愁新題材的李煜,600年不曾被人模仿的詞,結果被人截胡了
    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閒。雲一渦,玉一梭。澹澹衫兒薄薄羅,輕顰雙黛螺。秋風多,雨相和。簾外芭蕉三兩窠,夜長人奈何。這首詞不像李煜往常的風格,引起了後世名人的爭相模仿,為什麼要模仿?因為它的難度太高了。我們先來分析分析這整首詞,先看看他都寫了些什麼?這首詞的獨特之處又在哪裡?「一重山」,是近景,「二重山」,是中景;「山遠天高煙水寒」,是遠景。
  • 古詩詞裡的相思,情真意切,催人淚下
    其詞更是刻意求精,注重文採和聲情,成就在晚唐諸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被尊為「花間派」之鼻祖,對詞的發展影響很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並稱「溫韋」。《南歌子詞二首 》又名《新添聲楊柳枝詞》。這首詞在藝術方面,採用比興、暗示、諧音雙關的手法,加強了對於相思的抒情效果。
  • 楓葉那麼美,還看什麼花:15幅丹楓圖,15句丹楓詩,醉的不止是秋
    所謂幽古之情,大體如此,如同那些由青而紅,由紅而黃,由黃而枯,由枯而落的楓葉,我自生長我自滅,生時不豔,豔時近凋。一、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長相思》唐.李煜二、楓葉千枝復萬枝,江橋掩映暮帆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