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的《長相思》堪稱經典,600多年後納蘭性德仿寫一首也成絕唱

2020-12-07 賞詩詞品歷史

南唐後主一直是悲情悽厲的代名詞,因此李煜也就成為了哀傷苦楚的別名。

我們一般認為李煜的詩詞創作風格是以公元975年作為分水嶺的,時年38歲的李煜兵敗被俘,國破家亡。

他前期的作品大部分都是描寫的風花雪月的男女情事、富麗堂皇的宮廷生活,所以清新明快,婉約動人。

他後期的作品則多是抒發思念故土、無奈悲涼的情感,所以哀傷低沉,愁苦落寞。

但是人的感情總是在不斷波動之中的,我們絕不能簡簡單單的將時間作為劃分李煜詩詞風格的標準,就如同婉約派和豪放派同樣不能作為判定詞人詩詞主旨的標準一樣。

比如我們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這首《長相思》就是李煜早期的作品,但滿是愁苦。600多年後的納蘭性德仿寫了一首,同樣堪稱千古絕唱。

身居皇位的李煜一敗塗地,填詞譜曲的李煜問鼎天下!

《長相思》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閒。

局限在宮廷生活的李煜著眼於男歡女愛,但是這些事情不僅沒有束縛他的才華,反而給了他無窮無盡的創作靈感。

儘管沒有他後期的作品那麼複雜的情感,但是這首《長相思》卻成為了抒發悲愁情緒的經典之作。

群山萬壑,天高路遠,煙雨迷濛,這些自然景象阻斷了一位帝王的視線,但是他的思念仍然炙熱,就如同那火紅的楓葉一般。

花開花落,春去秋來,眼前的菊花已經盛開凋落了很多回,天上的大雁又要振翅南飛了,可是他思念的人兒還是沒有回來,只有那簾外的微風明月沒有哀愁,無憂無慮。

整首詞沒有用一個愁字,但是那種哀怨和憂愁卻溢滿了字裡行間;詞中也沒有對主人公的外貌神態、動作表情做任何刻畫,但是那種期盼心上人快快歸來的形象早已經躍然紙上。

這首詞形象豐富,寓情於景,境界開闊,堪稱經典。

李煜的很多詩詞意象都成為了後世文人模仿的標準,比如《虞美人》當中的名句「恰似一江春水向東」,自此開始用江水比喻愁苦就成為了一種共識;

還有那《相見歡》中的「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同樣在文人墨客中間形成了一種風尚,讓高樓明月成為了經久不衰的詩詞意象。

作為「大清第一才子」,納蘭性德當然也對李煜的詩詞作品非常了解,他也在600多年後仿寫了一首《長相思》,同樣成為了千古絕唱。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納蘭性德的一生與國家興衰緊緊聯繫在了一起。

他出身高貴卻嚮往平淡,他侍奉帝王卻渴求安逸,所以註定了他一生的悲情命運,這位風流才子在30歲的時候便暴病而亡。

可是他卻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年華留下了永恆的經典,用自己溫情的筆觸和動人的文字驚豔了歲月。

我們再讀這首《長相思》,會看到年僅27歲的納蘭性德白天無限風光,陪伴著帝王東巡祭祖;也會感嘆到夜晚的納蘭性德孤獨寂寞,無限悲涼。

納蘭性德將自己無法排遣的感情全部都注入了詩詞當中,所以他的作品每一首都真摯動人。

作為晚輩後生,納蘭性德一直對李煜懷著無限崇敬的心情,他不止一次表達自己對李煜的欣賞,儘管身為皇帝的李煜最後淪為階下囚,儘管納蘭性德一生都在逃離皇權的籠罩。

旅途漫長曲折,艱辛遙遠,一路的舟車勞頓讓納蘭性德身心俱疲。年紀輕輕的他風華正茂,很早就站在了無數人追求一生而難以企及的高度,原本應該春風得意,但是此時的納蘭性德早就心生厭倦了。

之所以深夜輾轉反側,難以入眠,是因為營帳外面的風雪似乎也懂得人心,一遍遍的呼號就好像是在講述故鄉的事情,而納蘭性德才情在苦寒之地孕育出了這首《長相思》。

徵途漫漫,筆調纏綿,納蘭性德這首詞用燈火風雪作為點綴,儘是思鄉之情,讓人讀來心疼不已。

幾百年來,李煜和納蘭性德的這兩首《長相思》一直被人用來比較賞析,但是很少有人能夠得出結論,究竟孰優孰劣一直難分高下。

其實對於詩詞賞析也是一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如果非要在詩文當中評價出一二三名,或許就喪失了詩詞本來的意境和情感,您覺得呢?

辛棄疾「懟」蘇軾,寫出一首意思截然相反的詞作,但都是千古名篇

13歲小孩說《陋室銘》有錯,父母也覺得在理,難道劉禹錫真錯了?

花木蘭為何「對鏡貼花黃」,《木蘭辭》的這一段老師很少直接說明

李煜用一首詞定義一個詞牌名,沒用一個悲字,卻是悲傷的最高境界

相關焦點

  • 李煜《長相思》,600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仿寫,開篇3字驚豔世人
    南唐後主李煜是一位傳奇的人物,雖然他是一位失敗的皇帝,但卻是一位偉大的詞人。他被譽為"千古詞帝",他的詞每一首都是經典,也迎來眾多詞人的爭相模仿。然而,李煜"千古詞帝"的稱號可不是浪得虛名,他有一首詞《長相思》,600年無人敢仿寫,先來看看這首詞妙在何處。長相思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
  • 李煜這首詞600多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模仿之作,多年難分高下
    南唐後主李煜與清代 著名詞人納蘭性德不管是從詞風還是對待感情上來說,都是世間最為多情之人。又因為李煜經歷過階下囚的悲慘生活,李煜將對故國的思念之情,一點點的融入到詞作中。也正是李煜的傾心付出,將唐代流傳下來的詞發揚光大,拓寬了詞的寫作領域,對後來的宋詞快速發展起了關鍵性的作用。李煜也被後人尊稱為了「千古詞帝」。
  • 李煜這詞600多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睡不著仿一首,多年難分高下
    李煜這詞600多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睡不著仿一首,多年難分高下作為君王李煜無疑是失敗的,但作為詞人,李煜顯然是成功的。與清代著名詞人納蘭性德不管是從詞風還是對待感情上來說,都是多情之人。李煜的詩詞語言明快、生動,真誠,深受子孫後代的喜愛。
  • 李煜最經典的一首詩,納蘭性德模仿後成千古名作,李煜卻為此喪命
    唐宋文壇,群星璀璨,而李煜就是站在唐宋之間最璀璨的那顆明珠,其閃耀程度絕不輸大多數唐宋名家。憂愁是李煜作詞的主調,每一首都感人肺腑,充滿了無限憂愁。下面這一首可以說是李煜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然而李煜最妙的這首《長相思·一重山》,卻700多年來無人敢仿。《長相思》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閒。
  • 李煜這詞600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睡不著仿一首,又一篇佳作誕生
    了解過宋詞的人應該知道,一首詞包括詞牌名和詞名,同一個詞牌名可能有很多首詞。而說到詞牌名就能想到那首詞,一定是千古絕唱。說起《水調歌頭》,想到了蘇軾;說起《破陣子》,想到了辛棄疾。雖然作為國主的李煜是失敗的,但是他精通書法、工繪畫、通音律,詩文均有一定的造詣,尤其是對詞的成就是最高的,並且在晚唐時期中的五代詞中別樹一幟,雖然後世的人多次模仿李煜的詞,但是唯獨一首《長相思·一重山》,這首詞,在600多年裡無人敢仿。作為一位詞人,李煜無疑非常成功。夾雜在「唐宋詩詞文壇」之間,李煜仍是那麼的出眾。
  • 李煜的一首詞600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我來試試,開篇驚豔世人
    說起南唐後主李煜,他算得上歷史上的一位傳奇人物!他不想做國主,卻又貪戀奢侈的生活;他才華橫溢,卻終日舞文弄墨不理朝政。他寬厚待人、施善於民,卻無力保住自己的國家。李煜是一位失敗的皇帝,卻是一位偉大的詞人。
  • 詞壇最後拿得出手的《長相思》,出自納蘭性德,第一句,便是經典
    今天我們要欣賞的《長相思》,更是有著非凡的起源,也擁有著無數的典故。提起長相思,是古來詞人最喜歡的詞牌名之一。文壇曾經有過眾多經典的《長相思》,其意韻深久,詞句美好。詩王白居易、詞帝李煜,文豪歐陽修都為我們留下了無數經典之句。
  • 李煜的這首詞無人敢仿,納蘭性德:我來試試,又一篇佳作誕生
    600年來李煜這詞無人敢仿,納蘭性德:讓我試試,又一佳作誕生不過很奇怪的是有一首詩詞,卻在長達600多年的時間裡從來沒有人模仿過,這部作品就是《長相思·一重山》。《長相思》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
  • 文壇最後一篇拿得出手的《長相思》,來自納蘭性德,其中5字驚豔
    「蝶戀花」、「青玉案」、「西江月」、「天仙子」、「水龍吟」,還有我們今天要說的《長相思》,個個都大有來頭。所謂長相思,相思長,文壇曾有過數首經典的《長相思》。在詩王白居易手中,是「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頭;在詞中之帝李煜手中,是「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的悽美;吳山點點愁」的奇絕;到了北宋歐陽修手中,則是「花似伊,柳似伊」的餘音餘味。可惜宋以後,詞確實是沒落了,後世幾百年間,要找一首能與以上諸作相媲美的《長相思》太難了。好在,到了清朝有了一個納蘭性德。
  • 《長相思》:納蘭性德最有名的一首詞,其詞風接近李煜,清新婉麗
    納蘭性德,字容若;原名成德,滿族人。出生貴族,為太傅明珠長子。康熙進士,官一等侍衛。學識廣博,好結納名士,同顧貞觀、陳維崧等尤契厚。吳兆騫長流寧古塔(在今黑龍江寧安縣)二十餘年,納蘭性德聞其才名,助其赦述關內。凡坎坷失職之士,至京城走訪性德,生館死殯,於資財無一惜。在清初詞壇上,起了聯絡海內詞客的重要作用。三十一歲染疾而逝。
  • 無窮無盡的相思,哪一首《長相思》感動了您
    汴水與泗水合流後入淮河,表面寫景,實寫你我從不同的地方來,有緣相聚在一起,小日子過得挺好,然而在這渡口又要分開了,一個往東,一個往西,從此天各一方,不知何日相見。兩岸的青山看到我們合了又分,似乎都為我們感到惋惜發愁。你我的思念和遺憾,就像這滾滾江水,無窮無盡,不知何時結束。
  • 後主李煜的一首《長相思》,幽怨繾綣,結句最為精妙
    後主李煜,多才多藝,他工書善畫,通曉音律,尤其擅長填詞,在詞壇上是一個裡程碑式的人物。後主早期的詞作多描寫奢華的宮廷生活和男女愛情,風格柔麗。南唐被宋所滅,後主李煜最終被一杯牽機藥酒毒死,但大宋的詞人們卻深受李詞的影響,開創了一個文化盛世,歷史也真是會開玩笑。
  • 詞牌《虞美人》中的10大千古名句,最後一句堪稱古今絕唱!
    虞美人,是唐代教坊曲,後被用作詞牌,此調適用的題材較廣,但仍以抒情為主,且詞風比較傷感,今天我們來欣賞該詞牌中的一些千古名句。1、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這一句出自納蘭性德《虞美人·曲闌深處重相見》,這首詞作於納蘭的妻子盧氏去世多年之後,但是在納蘭性德的心中總是抹不去與妻子在一起時的那些點滴快樂,這裡用妻子繪有折枝圖樣的彩色的羅裙來借物映人,表達對妻子的思念之情。3、迴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
  • 李煜生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皆千古名句!千年來從未被超越
    在我國悠久的歷史上有四大有才的皇帝:李隆基善譜樂,宋徽宗的書法,朱由校的木工,還有就是李煜的詞。這些都堪稱是經典。李煜作為五代十國時期南唐的亡國之君,在政治方面他實在是沒有什麼大成就,但是李煜卻是皇帝中文採最高的。
  • 陸遊醉後寫妙詩,500多年後納蘭性德寫詞無意間反駁,一樣夠經典
    真醉之後的陸遊,詩興大發,作妙詩一首:《留樊亭三日王覺民檢詳日攜酒來飲海棠下比去》作者:陸遊留落猶能領物華,名園又作醉生涯。何妨海內功名士,共賞人間富貴花。這樣一首詩,實則是陸遊別樣的反抗。陸遊此詩問世500多年後,納蘭性德寫了首詞,無意間反駁了陸遊,這首詞也一樣夠經典。這首詞中最精華的一句,簡直與陸遊針鋒相對。陸遊說「共賞人間富貴花」,納蘭性德偏說「不是人間富貴花」。不料,這首唱反調詞的鋒芒,居然蓋過了陸遊的詩,不得不說,有才就是任性。
  • 八首《長相思》,每一首皆是道不盡的相思愁,最後一首最動人!
    如果說,獨自一人是一首詩,無掛無憂;那麼兩個人在一起就像是一幅畫,愛意綿長。當你我兩地相隔時,所有美好幻想終歸是化為一縷牽掛。只待攜一縷相思,箋字綿長。裁春陽為衣,彈夏雨為弦,畫秋葉為念,舞雪花為暖,在古老的相思渡口,思你、念你。
  • 李煜一首寫盡相思的詞,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成為了經典
    李煜,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鍾隱、蓮峰居士,南唐最後一位國君。作為一代帝王,他在現實的生活中可能並不及格,但是在藝術方面,他卻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成為了詞中的皇帝。他的詞哀婉動人,讀了無不令落淚。
  • 亡國後的李煜,看盡悲歡,這十句經典詞,寫透人間悲歡
    」一首亡國恨,就這樣譜寫而成。《憶江南.多少恨》這詞句從題目中就直抒胸臆,將自己對亡國之恨的遺憾、痛苦、無奈與抗爭都寫盡了。可是再多的恨,也只能游離在夢中。而夢中經常夢到的昔日繁華,卻讓人更增加了無數恨意。
  • 詩詞賞析:十首《長相思》:我在等風,也等你
    我想念你,又怨恨你,只有等你回來後這怨恨才會消失。何時我倆緊緊相依,共望明月。這個女子快成望夫石了吧!《長相思·山一程》【清】納蘭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納蘭性德隨康熙徵行在外,塞上風雪悽迷,苦寒的天氣引發了詞人對於京師家中的思念,於是寫下此詞。詞作上片描寫跋涉行軍與途中駐紮,夾雜著頗多無奈情緒;下片敘述夜來風雪交加,攪碎了鄉夢,倍覺惆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