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已到,今冬天氣冷不冷?看看老祖宗留下的諺語怎麼說

2020-12-23 農民的小幫手

不知不覺間,一年又要過去了,這一年,磕磕絆絆走過來,到了年底,春節將至,人們過年的熱情也高漲起來,今日冬至已到,用一句流行的話來說,「冬至是北半球一年之中夜晚最長的一天,願你在這個長夜能融化掉這一年所有的不快樂!」

冬至過後,不少朋友關心後續天氣的問題,接下來的時間內氣溫偏冷還是偏暖?春節期間,天氣冷不冷?是大家關注的重點,下面就跟大家一起,通過老祖宗留下來的諺語,做一個預判。

曾經在網上流傳過這樣一則消息,認為拉尼娜現象的出現,會導致全球大範圍的氣溫降低,今冬可能是全球經歷的第一個極冷的寒冬。所謂的拉尼娜現象與厄爾尼諾現象正好相反,厄爾尼諾發生的較為頻繁,不少人通過一些新聞媒體的渠道,知道是太平洋水溫上升導致了氣候變暖。拉尼娜則與之對立,是指太平洋水溫下降引起的氣候偏冷,但是拉尼娜波及全球大範圍降溫的消息,是否真實可靠呢?

有專業部門進行了闢謠,認為雖然拉尼娜確實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今年冬天較為寒冷,但並不一定代表著,只要拉尼娜現象出現,就一定會使全球氣溫驟降。尤其是在全球普遍升溫的整體背景下,我國氣候變化的原因也更加的複雜多樣。拉尼娜現象可以導致部分地區氣溫下降,但並不會絕對影響我國。那麼,今年冬天到底怎麼樣?我們試著通過諺語看一看。

一、「冬在頭,賣了被子去買牛,冬在中,十個牛欄九個空,冬在尾,凍死鬼。」

這句諺語也許很多年輕人沒有聽過,畢竟現代技術發展,社會上已經衍生出了成千上萬個工種,年輕人很少接觸農事,不過這則諺語的字面意思並不難懂。這裡的「冬」字並不是指的冬天,而是指的「冬至」這個節氣。

「冬在頭」發生在農曆的月初,那麼百姓不用受凍了,把被子取出來變賣,用換來的錢去買牛;

「冬在中」指冬至在月中,意味是一個暖冬,牛欄裡的牛要下地幹活了,人們開始為播種做準備;

「冬在尾」形容了冬天的極寒導致民生凋敝,是說如果冬至發生在月末,那麼這個冬天就不太好過了,將是一個寒冷而漫長的冬季,人們無法下地幹活,只能窩在屋子裡取暖,第二年的春天也很可能天寒地凍,影響農事生產,貧窮的人們因為房屋簡陋,在禦寒方面差了一些,所以才會有凍死鬼一說。

二、「冬至晴,正月雨,冬至雨,正月晴。」

冬季下雨通常發生在南方,這句諺語多流傳於南方,意思是如果冬至天氣晴朗,過年的時候就可能遇到降雨天氣,到了正月以後,雨水也會相對較多,雨季延長;如果冬至這天下雨,那麼過年的時候就會是晴天,所以很多南方的農民還是希望冬至下雨的,意味著過年的時候會有一個好天氣,更有利於走親訪友,外出遊玩。

三、「冬至有雪來年旱,冬至有風冷半冬。」

這句諺語也比較好理解,如果冬至這一天下了雪,那麼預示著來年以後,乾旱天氣出現的可能性比較大;如果冬至這一天冷風呼嘯,那麼接下來的日子裡,冬季比較寒冷,要做好禦寒防寒的準備。在古時候,農民們會十分注重冬至這樣的節氣,畢竟冬季的寒冷情況往往和下一年的農民收成有關,那個時候的農民種地只能靠天吃飯,如果天氣好,皆大歡喜,如果遇到惡劣天氣,弄不好就會顆粒無收,對於農民會損失很大。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越來越發達,已經很少有人通過諺語判斷後續的天氣情況,基本上都會先看天氣預報,而以前的諺語,大家可作參考,具體冷或暖,科學才是硬道理。

除了上述之外,人們對冬至十分重視,在這一天也衍生出了很多習俗。在南方地區,家族制度比較興盛,福建一帶多流行祭祀祖先的傳統習俗,到了這一天,家家戶戶會把祖先的牌位供於家中正廳,擺放供桌,祭品和香爐,子孫跪拜,告慰祖先。

在北方,比較普遍的習俗是吃餃子,到了這一天,家家戶戶會擀麵皮,混上各種肉餡或素餡的餃子,一碗碗熱騰騰、滾燙燙的餃子被端上了餐桌。一些地區到了冬至會做不同風味的年糕,早餐、中餐、晚餐花樣不同,意味著年年長高的吉祥寓意。

冬季寒冷,吃羊肉、喝羊湯的地方也不少,據說是從漢代開始,西北一代的人們在節前會給長輩們送一些牛羊肉作為禮品,到了冬至這天,家家戶戶備上大鍋,熬好羊肉湯,香味四溢,寄託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

今日冬至,你們當地有什麼說法嗎?

相關焦點

  • 2021年春節冷不冷,冬至的天氣情況能決定,老祖宗這樣說
    小編正好在山東的西南部,咱們驗證一下老祖宗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經驗準不準。過了冬至日,馬上到新年。在外辛苦工作一年的打工人一定早想著回家過大年了。回家高興中一定也有一個問題困擾著您,老家春節冷不冷啊?在空調暖氣房中呆慣了的孩子,回老家受得了嗎?
  • 【習俗諺語】關於冬至的諺語
    10、冬至晴,新年雨;冬至雨,新年晴。11、冬至冷,春節暖;冬至暖,春節冷。12、冬至不冷,夏至不熱。13、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14、冬至暖,烤火到小滿。另外,還有106條1、冬至下場雪,夏至水滿江。
  • 冬至已過,今冬「最冷」的三九天何時開始?春節期間到底冷不冷
    冬至節氣過後九天為一九就這樣以此類推一直到九九八十一天,這時候農民進入繁忙的春耕季節寒冷的冬天就此結束。這數九歌唱著容易可是寒冷的冬天過起來可不是那麼容易的,數九歌中唱的「三九四九冰上走」就是反映出了三九天的寒冷,在北方的地區三九四九的時候氣溫更是降到零下十幾度,這就應證了「冰上走」的歌謠。
  • 冬至到,「冬至晴年必雨,冬至暖春節冷」啥意思,事關新年的天氣
    冬至到,農諺「冬至晴年必雨,冬至暖春節冷」是什麼意思?事關新年的天氣!文/農夫也瘋狂「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冬至餃子夏至面」,今年的冬至,你是吃餃子了,還是吃麵條了呢?冬至節氣對於農民朋友來說肯定不陌生了,很多喜歡翻日曆的老農民,早在一個月前就開始翻老黃曆查看今年冬至是哪一天。因為冬至不只是一個節氣,而且還是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在民間有著「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老祖宗還發現,冬至節氣的天氣情況,對後期的天氣也是能起到「準確」的預測的,而在民間也流傳著許多老祖宗總結的農諺,它們都是古人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農諺「冬至晴年必雨,冬至暖春節冷」是什麼意思?
  • 「冬至晴,新年雨」,20年元旦冷嗎?看看會「看天」的老農怎麼說
    王大爺說:先輩們憑藉自身多年的勞作經驗總結的錯不了!聊著聊著,大家的話題又轉向了今冬氣候,討論說今年最冷的「三九四九」正是春節前後,估計天氣會很冷!王大爺道:「清爽冬至邋遢年,邋遢冬至清爽年」,後續天氣是冷是暖,待看冬至天氣如何便可知,接著他又說了兩句老話。村裡人都說王大爺會「看天」,一起來看看老人說的啥意思?今年春節很冷嗎?
  • 冷在三九數九是哪一天?小寒比大寒冷,今冬立春為何在除夕?
    冷在三九」數九是哪一天?小寒比大寒冷,今冬立春為何在除夕?今年的冬天有些古怪,已經立冬很久,但是氣溫一直不算低,有很多人說今年是「暖冬」,難道今年就要像春天一樣過完冬天嗎?俗話說,「冷在三九」,那今年的三九天是什麼時候開始算呢?
  • 冬至將至,「冬至在月中,天寒也無霜」啥意思,今年過年冷不冷?
    文/農夫也瘋狂馬上就要迎來農曆24節氣之一的冬至了,這可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節氣了,在民間一直有著「冬至大如年」的說法,有些地方在今天還有著冬至節氣給去世親人燒紙的習俗。雖然冬至在公曆每年的日期基本不變,即12月21-23日(今年冬至12月22日),但是在農曆的日子,則每年是不一樣的。
  • 冬至還沒到,跟老農學幾條和冬至有關的諺語,看看過年冷不冷
    文/惜談冬至還沒到,跟老農學幾條和冬至有關的諺語,看看過年冷不冷要到12月份了,今年也臨近尾聲,離過年也越來越近了,許多朋友雖然人在外地但是也格外關心過年回老家時的天氣,那今年過年究竟冷不冷呢但是天氣預報也預報不了那麼遠呀,不過我們中國的農民在常年的農業活動中積累了不少經驗來預測天氣。畢竟,農民們種莊稼都是靠天吃飯的,所以也十分注重天氣情況。從前,農民們就是通過觀察冬至這一天的具體時間來預測過年時的天氣,大家可以看看老農常說的幾句諺語吧。
  • 冬至節氣到了,三句老祖宗流傳下來的冬至俗語,告訴你過年冷不冷
    冬至節氣到了,三句老祖宗流傳下來的冬至俗語,告訴你過年冷不冷文/買柚子的小夥子時間飛快,很快就來到了冬至,常言說得好「過了冬至就是年」,過完冬至再有一個多月就是過年了,這個時候在外打工的遊子除了這些在民間還有很多關於冬至的俗語老話,冬至節氣到了,三句老祖宗流傳下來的冬至俗語,告訴你今年過年冷不冷冬至是我國24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冬至又叫「冬節」,「壓歲」,「長至節」,據說冬至是24節氣最早制定出來的一個節氣,所以有24節氣之首的說法,冬至這一天也是一年中白晝最短的時候,這個時候的太陽直射的位置在一年中的最南端,所以越往北,白晝的時間越短,而我國位於北半球
  • 俗語「冬至晴年必雨,冬至暖春節冷」是什麼意思?春節啥天氣
    一、冬至晴年必雨,冬至暖春節冷冬至節氣對於中國人來說一定是再熟悉不過的了,因為冬至不僅僅是一個節氣,而在很多地區還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傳統節日,在有些地區就有著「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另外,老一輩的人還發現冬至節的天氣狀況,對後期的天氣或還會起到準確的預測作用呢!
  • 冬至諺語:冬至九九歌
    有一首較通俗的民謠是這樣的(北京版):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犁牛遍地走。俗諺有「頭九暖,九九寒」,人們發現如果起頭九天暖和,則跟著來的整個冬 天都會特別冷。故說「第一莫貪頭九暖,連綿雨雪到冬殘」。《燕京歲時記》中說:「冬至三九則冰堅。」意思是,從三九起就進入數九寒天中最冷的階段了。
  • 二十四節冬至諺語籤名 2020冬至快樂祝福語籤名已為你準備好
    二十四節冬至諺語籤名 2020冬至快樂祝福語籤名已為你準備好時間:2020-12-14 16:23   來源:非主流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二十四節冬至諺語籤名 2020冬至快樂祝福語籤名已為你準備好 冬至落雨星不明,大雪紛紛步難行。 冬至有雨雨水多,冬至無雨雨水少。
  • 「冬至在月頭,無被不用愁」,月頭指什麼?今年冬天冷不冷?
    在民間,流傳著不少關於節氣的諺語,這些諺語是祖祖輩輩積累了上千年的經驗,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一點一滴總結而成,古代沒有高科技衛星預測天氣,卻能「觀天象」,利用自然變化預測之後的天氣。冬季關於冬至的諺語比較多,比如有一句俗語說「冬至在月頭,無被不用愁」,從字面上意思解釋,如果冬至在月初,代表著冬天不會太寒冷,那麼今年冬天確實是這樣嗎?「冬至在月頭,無被不用愁」,這句諺語是說,如果冬至發生在農曆的月初,那麼即使沒有禦寒的被子也不用發愁。
  • 農村農諺「冬在頭,凍死老牛;冬在中,單衣過冬」,今冬冷不冷?
    導讀:農村俗語「冬在頭,凍死老牛;冬在中,單衣過冬」,今冬冷不冷?隨著時間的流逝節氣的更迭,天氣愈發的寒冷起了,俗話說小雪封地,大雪封河,隨著大雪節氣的度過,北方地區也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冰天雪地的季節。冬至按照陽曆日子基本上屬於固定,但對於農曆來說,由於節氣的轉變,冬至出現的日期是不固定的,這也就出現了冬至有的時候會出現在月首,有的時候是月中,而有的年份則會發生在月尾,根據冬至出現的日期不同,對於之後的天氣走勢,帶來的影響也會不同,這也就有了這句俗語:「冬在頭,凍死老牛;冬在中,單衣過冬」,俗話說的意思很容易理解,如果冬至是發生在月首
  • 新疆阿勒泰地區將迎來今冬最冷天氣
    中廣網阿勒泰12月24日消息(阿勒泰臺記者朱陽)冬至過後,進入數九寒天,從12月24日開始,新疆阿勒泰地區將迎來今冬最冷天氣。  據地區氣象臺預測,受中亞低渦減弱影響,12月24日至26日,阿勒泰地區自西向東將出現降雪天氣過程,西部北部部分地區達到中量,山區大到暴量,同時並伴有4-6級西風,氣溫隨之下降10-12攝氏度。
  • 漫談冬至諺語
    冬至諺語,有的以冬至日的天氣好壞與來到的先後來預測未來天氣走向,如「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
  • 還有一個多月要過年了,天氣感覺還是不冷為什麼?
    大約還有40天農曆新年就要到來了,但是在全國各地都沒有特別冷,記憶中接近新年的時候天氣已經非常冷了,當然這種情況也不是第一次了,而是最近幾年都是如此,主要還是溫室效應的影響。我國位於北半球,每年的冬季在12月至來年的2月份左右,今年立冬(節氣)是在11月8日,代表著冬天的到來,而立春(節氣)在2020年的2月4日,代表著冬季結束春天的開始。
  • 「冬至落雨星不明,大雪紛紛步難行」,冬至來臨,今冬天氣冷嗎?
    第一、冬至落雨星不明,大雪紛紛步難行冬至作為冬季的第4個節氣,這一天是北半球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按照往年的節氣表現來看,在冬至之前氣溫並沒有達到最冷的時節,冬至之後才是。由於自古以來就遵循著靠天吃飯的自然法則,所以他們對節氣變化十分在意。
  • 俗語「冬至晴年必雨,冬至暖春節冷」是什麼意思,春節啥天氣?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下面這一句俗語!這句俗語就是「冬至晴年必雨,冬至暖春節冷」,這是老農通過對 觀風看物測天氣 的經驗總結,年輕人可以對其加強留意檢驗,雖不是絕對的準確,但命中率仍屬較高,曾有"後生不聽老人言、三把黃秧插冷田"之說。此農諺所說的兩句"冬至晴年必雨,冬至暖春必冷「的話,即意味著請你根據你所在的當地,看看冬至節這天晴是雨、暖是冷。
  • 冬至少兒英語「冷」知識
    2020年的12月21日是我國二十四節氣的第22個節氣——冬至日,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太陽太陽黃經達270°,於每年公曆12月21-23日交節。冬至是太陽南行的極致,是北半球太陽高度最小、白晝最短的一天。進入冬至這一天,是數九的第一天,意味著天氣越來越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