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神話傳說《八仙過海》中八仙是哪八位?原型又是誰?

2020-12-21 百家號

八仙過海是民間流傳甚廣的神話傳說之一,那麼八仙是哪八仙呢?原型又都是誰?首先八仙有漢八仙、唐八仙、宋元八仙,人物各不相同,而為現在大眾所熟知的八仙乃是出自明代吳元泰的《東遊記》。那麼我們就以明八仙來聊聊八仙及其原型。

鐵拐李,相傳名為李凝陽或李洪水,或名李玄,字拐兒,自號李孔目。生卒年約公元前418-326年。巴國津琨人(現重慶市江津區石門鎮李家壩),現今李家壩仍有藥王觀和拐李祠等遺蹟,該遺蹟坐落於九本秋柑橘果園內,大部分建築毀於清代,現仍保留基石殘垣,鐵拐李晚年修道於石筍山,現今河蹁李家大院仍遺留李玄故居等遺蹟,藥灣大院曾是鐵拐李煉丹濟世的地方,現更名為(樂灣大院)。

漢鍾離原名鍾離權,姓鍾離,名權,字雲房,一字寂道,號正陽子,又號和穀子,漢鹹陽人,生卒年約(公元168.農曆7月27日-256)東漢、魏晉時期人物,天下道教主流全真道祖師。

張果老原名張果,號通玄先生,老視尊敬,故稱張果老,本為甘肅兩當的道人,受武則天和玄宗徵召,御賜邢州五峰山(今邢臺張果老山)。因為他經常手中拿著竹子做的一種說唱用具,所以後世人們就把他看作是"道情"(中國的一種傳統說唱藝術)的祖師,相傳於北宋時期聚仙會時應鐵拐李之邀在石筍山列入八仙。

呂洞賓原名呂紹先,唐朝禮部侍郎呂渭的孫子,唐太宗貞觀二十年(公元646)四月十四日巳時,出生於河中府永樂縣(今山西芮城)。自幼好讀,淹博百家,但三舉進士不第。武則天天授二年(公元691),年已四十六歲的呂紹先又去長安應考,在酒肆中遇見上天仙使鍾離權。鍾離權讓他做了一個建功樹名、出將入相、封妻蔭子的美夢,醒後方知功名利祿均為夢幻,遂大徹大悟,拜鍾離權為師,赴終南山中修道,改名喦,字洞賓。

何仙姑為八仙中唯一的女性,廣州增城一位叫何泰的女兒。出生時頭頂有六條頭髮。十六歲時夢見仙人教她:「吃雲母粉,可以輕身而且長生不死。」於是她照仙人的指示,吃雲母,發誓不嫁,經常來往山谷之中,健行如飛。每天的早上出去,晚上帶回一些山果給她的母親吃。後逐漸不吃五穀,武則天遣使召見她去宮中,在入京中的途中忽然失蹤。之後白日升仙。唐天寶九年,出現在麻姑壇中,站立在五朵雲中,其後,又出現在廣州的小石樓。

藍採和原名許傑,字伯通,公元(615-760),唐朝人,在淮南道濠州鍾離濠梁之上(今安徽鳳陽)得道成仙,出生於塘河古鎮石龍門,陸遊在《南唐書》中說他是唐末逸士。元代雜劇《藍採和》說他姓許名傑,藍採和是他的樂名。他常穿破藍衫,一腳穿靴,一腳跣露,手持大拍板,行於鬧市,乘醉而歌,週遊天下。其飲酒量多而不醉,精通釀酒技藝,自釀自飲,以藍酒自成一體,藍採和也是中國釀酒界最有權威的人。

韓湘子原名韓湘,字北渚,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韓湘子是唐代大文學家、刑部侍郎韓愈的侄孫、韓老成之子,唐穆宗長慶三年(823年)中進士,官至大理寺丞。傳說韓湘子是在潮州惡溪(今韓江)投身餵鱷獲大功德升仙,為屍解仙。

曹國舅,名佾,亦作景休,北宋開國王曹彬之孫、吳王曹玘之子,曹氏祖上自曹彬之父曹芸以上世居在寧晉,後世遷徙靈壽,遂靈壽成為籍裡,但曹彬卻讓其第五子曹玘居住寧晉,守護曹氏祖墳,以示不忘根本之意。曹玘後被仁宗封為吳王,曹玘之女應詔入宮被宋仁宗冊封為皇后,而後曹皇后之長弟曹佾成為曹國舅。由漢鍾離、呂洞賓引入仙班。其事跡見於《純陽帝君神化妙通記》、《宋史》、《陔餘從考》、《歷代神仙史》、《神仙通鑑》等記載。

相關焦點

  • 中國神話傳說中的上八仙,中八仙,下八仙,牛郎織女屬於哪八仙?
    但如果要說到我們最為熟悉的神仙,那莫過於從小我們就耳熟能詳的「八仙過海」了。從明代《東遊記》中流傳下來的這八位神仙,在民間可謂是人氣極高了。但你不一定知道的是,單論「八仙」的話,在古代神話裡可有著上八仙、中八仙、下八仙這樣的區分了。 同時,你想不到的是,牛郎和織女也都曾屬於八仙之一,這是不是和你所了解到的不太一樣?在我們記憶裡的,八仙好像並沒有這兩位的名號,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他們屬於哪八仙呢?快來一起看看吧。
  • 中國神話傳說中有上八仙、中八仙、下八仙,那牛郎織女屬哪八仙?
    中國神話,是上古時期傳統文化的產物,反映了早期華夏兒女淳樸的思想以及古代人們對於自然現象以及社會生活的原始幻想。通過超自然的形象和幻想的形式來表現的故事和傳說,是通過人民的幻想用一種不自覺的藝術方式加工的自然和社會形式本身。神話一般的主角是神仙、妖魔鬼怪、佛與菩薩等等,八仙也是其中之一,不過這八仙其實也頗為複雜。
  • 神話傳說中的上八仙,中八仙,下八仙,你知道都是哪些神仙嗎?
    導讀:神話傳說中的上八仙,中八仙,下八仙,你知道都是哪些神仙嗎?歲月那滔滔洪流席捲了世間黃沙。多少滄海桑田、恩恩怨怨被裹攜著,向著那未知的洶湧波濤,奔騰而去。時間那巨大的車輪風馳電掣地碾過滾滾紅塵,生命即是宇宙中的滄海一粟。古道漫漫,白雲蒼狗,生生世世也不過瞬息風雲,驟然變幻。大家都知道我國歷史源遠流長,從古到今也是誕生許多的神話故事,想女媧補天,精衛填海,夸父逐日,八仙過海等等,但是你知道神話傳說中的上八仙,下八仙和中八仙都是哪些神仙嗎?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來講一講這上八仙和中八仙,下八仙的故事。
  •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歷史上真實的「八仙」原型分別是誰?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故事是大家都所熟知一個傳統神話故事,雖說是神話故事,但是經過研究,「八仙」可能歷史上確有其人,他們都是具有原型的。鐵拐李:鐵拐李傳說是道教中的八仙之首,但是歷史上他的名字叫做李顏二,是生活在唐代惠安的一名小道士。相傳有一天,李顏二的母親染上重病,於是李顏二買了藥材來給母親煎藥。恰逢這幾日天氣雨水不絕,無處拾得乾柴,眼看著母親病情越來越重,情急之下孝順的鐵拐李居然把腳伸進爐灶中來代替柴火,等藥煎好之後,他的腳卻跛了。
  • 傳說中的八仙還分上八仙、中八仙和下八仙?牛郎織女屬於哪八仙?
    而另一部神話小說《封神演義》,也是早兩年影視劇的創作熱門。 筆者記得小時候看過一個電視劇,叫《東遊記》。這也是根據中華神話創作,背景是民間傳說中廣為流傳的道教八位神仙,簡稱八仙。關於八仙的故事,想必大家也有所耳聞,俗語「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便有所指。而他們分別是鐵拐李(李玄)、漢鍾離(鍾離權)、張果老、藍採和、何仙姑、呂洞賓(呂巖)、韓湘子、曹國舅(曹景休)。
  •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八仙」到底為什麼要過海?
    八仙去的是蓬萊仙島,過的是東海。那八仙為什麼偏要過海呢?眾所周知,八仙是神話人物,八仙過海是神話故事,既然是神話,肯定包含著人們美好的遐想。有了這一層聯繫,八仙過海登蓬萊的意思也就很明確了,無非就是人們對仙境的嚮往,這是產生這個神話故事的原因。如果以故事來說,那就有點無從說起了,傳說故事都是口口相傳,版本多之又多,據我所知光八仙過海就有四個版本。
  • 八仙的神話故事大家都知道,可歷史上的八仙究竟是誰你知道嗎?
    在我國幾乎家家戶戶都知道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故事,八仙在我國算得上是神仙中的名人了。那麼歷史上的八仙究竟是誰,你知道嗎?其實,八仙一詞出現的要比鐵拐李等我們熟知的這八位仙人要早得多。最早可以追溯到東漢時期,就已經有了八仙一詞,到了魏晉南北朝道教發展的速度加快後,八仙的說法就更普及了,在當時八仙是道教一眾人等描繪出來的八位仙人和我們今天熟知的鐵拐李等八位仙人沒有直接的關係。
  • 世界著名的100個海洋神話傳說之《八仙過海》
    世界著名的100個海洋神話傳說之《八仙過海》八仙過海八仙過海是一個流傳甚廣的中國民間傳說,也是八仙最膾炙人口的故事之一,「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或「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即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辦法。逍遙閒散的漢鍾離,把手中的芭蕉扇甩開扔到大海裡,那扇子大如蒲蓆,他醉眼惺忪地跳到迎波踏浪的扇子上,優哉遊哉地向大海深處飄去。清婉動人的何仙姑緊隨其後,將荷花往海裡一放,頓時紅光四射,隨之渡海而去。眾仙誰也不甘落後。
  • 神話故事中的「八仙」,有些在歷史上確有其人,你知道是誰嗎?
    八仙過海的傳說盡人皆知,但八仙在歷史上是否真有其人?比如老子,被道教尊為「太上老君」,莊子,是「南華真人」,又如關羽,在歷代王朝都被封神,諸如此類神話人物,實際上在歷史上都是有原型的,有句老話說「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堅」,一個凡人,只要你道德品質高尚,對家國百姓有貢獻,得到人們的敬重,就會成為神。拿八仙來說,其中有真實的歷史原型,也有純虛構的人物形象。
  • 八仙過海去什麼地方?一查地圖,八仙神能廣大,這些地方也去不了
    八仙過海,是中國一個著名的神話傳說,說的是呂洞賓、漢鍾離、張果老、鐵拐李、韓湘子、曹國舅、藍採和、何仙姑八位神仙漂洋過海,去神山遊玩的故事。八仙過海誰都知道,可八仙過的是什麼海,去的是什麼地方,是有一仙費半天繞圈沒過去嗎?這些問題恐怕有人回答不上來。
  • 這兩日八仙生日,「八仙過海」,在傳統風水中有什麼樣的寓意?
    今天和明天,陰曆的二月初四和初五,在傳統文化中,是八仙中的曹國舅和藍採和的生日。單說這二位神仙,可能熟悉的朋友並不是很多。但說起八仙,相信大家必定有所耳聞。八仙,是中國民間傳說中廣為流傳的八位神仙,分別是鐵拐李、鍾離權、張果老、藍採和、何仙姑、呂洞賓、韓湘子、曹國舅八人。因為這八位神仙來自人間,與傳說中的許多神仙不同,均而且都有多彩多姿的凡間故事,經歷過人間百態之後方才得道,都有些缺點,比如漢鍾離袒胸露乳、呂洞賓個性輕佻、鐵拐李酗酒成性等等。
  • 八仙中的哪一個歷史上真有其人!!!
    八仙過海的傳說可是人盡皆知,他們去往蓬萊仙島上各顯神通,但此舉惹怒了龍王,龍王便和八仙在海上鬥法,於是就有了八仙過海的傳奇故事。當地的民眾看到這些披頭散髮,又從那麼遠的地方遊過來的人,被當成奇人。這個神仙只記載他是四川人,歷史無考,也有可能是根據一些人物原型塑造出來的神仙形象。再來講一下,八仙皆有原型人物,但是由於神話特色多了點,可能也誇張了一下。就如同文學作品一樣,增加了一些有趣的故事。
  • 【八仙過海】關於八仙的傳說,原來是這樣的!
    從"三神山"傳說、徐福東渡、秦始皇巡幸,到道教的創立、興盛,八仙過海的神奇傳說,"神仙文化"在蓬萊長盛不衰。正因為有了神仙文化的深厚積澱,蓬萊才有了"人間仙境"的美譽。   民間廣為流傳的道教八位神仙。八仙之名,明代以前眾說不一。有漢代仙、唐代八仙、宋元八仙,所列神仙各不相同。至明吳元泰《八仙出處東遊記》始定為:鐵拐李、漢鍾離、張果老、何仙姑、藍採和、呂洞賓、韓湘子、曹國舅。
  • 關於八仙的傳說
    有漢代八仙、唐代八仙、宋元八仙,所列神仙各不相同。  傳說八仙分別代表著男、女、老、少、富、貴、貧、賤,由於八仙均為凡人得道,所以個性與百姓較為接近,晚近為道教中相當重要的神仙代表,中國許多地方都有八仙宮,迎神賽會也都少不了八仙。俗稱八仙所持的檀板、扇、拐、笛、劍、葫蘆、拂塵、花藍等八物為「八寶」,代表八仙之品。文藝作品中以八仙過海、八仙獻壽最為有名。
  • 神話中的八仙:鐵拐李雖是八仙之首,但對後世的影響卻遠不及他!
    八仙過海,是在中國民間流傳最廣的神話傳說之一。相傳白雲仙長有回於蓬萊仙島牡丹盛開時,邀請八仙及五聖共襄盛舉,回程時鐵拐李建議不搭船而各自想辦法,就是後來「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或「八仙過海、各憑本事」的起源。
  • 傳說|八仙過海的故事
    八仙之名,明代以前眾說不一。有漢代八仙、唐代八仙、宋元八仙,所列神仙各不相同。至明吳元泰《八仙出處東遊記》始定為:鐵拐李、鍾離權(漢鍾離)、呂洞賓、張果老、曹國舅、韓湘子、藍採和、何仙姑等民間廣為流傳的道教八位神仙。
  •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八仙過海都用的是什麼方法?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一句話,但是大家知道這八仙都是用什麼方法過得海嗎?今天呢,大家就給大家講講八仙過海都用的什麼方法。八仙都有誰?首先要說明的一個問題是八仙到底是哪八仙?雖然很多人都知道「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這句話,但是很多人卻不知道八仙到底是哪八仙,也有的人知道其中的一些,但是很難完整準確的將八仙說出來。八仙分別是指鐵拐李、漢鍾離、呂洞賓、張果老、藍採和、曹國舅、韓湘子、何仙姑這八位。八仙都是如何過海的?
  • 一曲《八仙過海》,成為一代人的童年記憶
    煙臺是東方神話傳說的緣起之地,自古便有「人間仙境」的美譽,秦皇漢武曾到這裡尋仙求藥,全真道教在這裡發祥興盛,「八仙過海」的美麗傳說由這裡聲名遠播。仙道文化也成為很多音樂人創作的靈感源泉,這在煙臺仙道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區域——蓬萊,得到了最集中鮮明的體現。今日起,讓我們跟著「蓬萊網絡音樂匯」活動,一起在品「樂」追「仙」,體驗煙臺仙道文化的獨特魅力吧!
  • 經典影視劇《八仙過海》
    《八仙過海》,香港亞洲電視1985年出品的年神話劇,1985年1月14日-2月22日首播。此劇首開香港電視劇前往中國內地取景的先河,在大陸播出時頗受二十世紀80年代觀眾歡迎。中國古代神話中有八位神仙:鐵拐李、漢鍾離、張果老、藍採和、呂洞賓、韓湘子、何仙姑和曹國舅,人們並稱為八仙。《八仙過海》 根據民間傳說改編而成的電視劇。
  • 道教中的仙有五種,我們常說的八仙是什麼級別?
    所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八仙是我們中國神話中,非常有名的八位神仙,更難能可貴的是,八仙在歷史上都有對應的人物原型,因此深受老百姓喜愛,關於八仙的各種神話故事,也是大家耳熟能詳,津津樂道。我們知道道教有五仙,天仙、神仙、地仙,人仙和鬼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