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亥登基後,殺掉了所有兄弟姐妹,為何偏偏留下子嬰不殺?

2020-12-21 邦哥說史

秦始皇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不可否認他是偉大的,作為千古一帝的人物,秦始皇一生最大的敗筆在於立嗣方面,前210年,秦始皇死在第五次東巡的路上,當時跟隨自己一起的是二公子胡亥,而長子扶蘇卻跟蒙恬在守長城。

秦始皇去世時,並沒有確立太子,但他留下一封給扶蘇的信,信中內容是要扶蘇繼位,然而趙高卻聯合李斯,慫恿胡亥奪權,趙高他們把給扶蘇的信改成一道自殺命令,同時讓胡亥繼位,就這樣秦朝政權落到了秦二世胡亥手中。

胡亥的的皇位得來本就不正當,為了防止別人也像他一樣,搶了自己的皇位,胡亥登基之後,就對兄弟姐妹們展開瘋狂的屠殺,根據史料記載,胡亥一共殺掉了自己二十多個兄弟姐妹,儘管如此他還是沒有保住自己的皇位,胡亥只當了四年皇帝,就被趙高攆下臺了。

胡亥被趙高逼死後,立子嬰為帝,即秦三世,那麼胡亥當初殺了那麼多兄弟姐妹,為什麼就沒有殺掉子嬰呢,難道他就不怕子嬰搶了自己的王位嗎?歷史上關於子嬰的記載也十分模糊,子嬰到底是誰並沒有定論。

根據《史記·秦始皇本紀》的記載:"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嬰為秦王。"意思是立秦二世的"兄子"公子嬰為秦王,這裡的"兄子"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有人說是"大哥的兒子"的意思,也就是說子嬰是胡亥的侄兒,胡亥是秦始皇第18個兒子,他前面還有17個哥哥,子嬰或許是這17位當中某人的兒子。

但胡亥對兄弟沒趕盡殺絕的時候,怎麼會留下其中一人的兒子不殺呢?所以這個說法很難服眾,如果根據《史記·六國年表》中的記載:"高立二世兄子嬰。"意思是趙高立秦二世的大哥子嬰,也就是說子嬰是胡亥的哥哥,但胡亥殺了那麼多兄弟,不可能單獨留下一個不殺吧,這個說法也不正確。

還有另外一種說法,根據《史記·李斯列傳》的記載:"乃召始皇弟,授之璽,子嬰即位……"也就是說子嬰是秦始皇的弟弟,是胡亥的叔叔?不過秦始皇只有一個弟弟,名叫成蟜,成蟜是秦莊襄王之子,確定是秦始皇的弟弟無疑,他的母親是不是趙姬並不確定。

秦始皇還沒統一天下時,成蟜投降了趙國,所以很多史學家人物,子嬰是成蟜的兒子,這樣就能說得通了,成蟜何時死的不知道,他投降趙國之後,肯定不在鹹陽城內,他的兒子子嬰很可能也不在鹹陽城,所以胡亥殺兄弟時,就沒殺子嬰,或者說子嬰躲起來了,胡亥根本找不到他來殺。

後來趙高找到了子嬰,逼死胡亥之後,趙高就立子嬰為帝,但趙高沒有想到,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子嬰一直在韜光養晦,他登基五天之後,就把趙高給殺了。

相關焦點

  • 胡亥提防所有的兄弟姐妹,為何卻不提防子嬰,子嬰究竟是誰
    不過,跟隨他一同出遊的皇子胡亥,卻在趙高的攛掇下,將這件事悄悄壓了下來。不僅如此,他們還宣稱秦始皇死前曾留下了遺詔,要立皇子胡亥為帝。至於留給扶蘇的信,卻被替換成了一道自殺的命令。胡亥即位後,為了確保皇位的穩定,避免後顧之憂,他將自己的二十多個兄弟姐妹全都殘忍殺死。
  • 秦二世胡亥登基後,他的兄弟姐妹下場如何?一個自殺,其餘被肢解
    秦始皇一統六國後,是第一位使用皇帝的人,他奠定了其後上千年的政治格局。當上皇帝的秦始皇不想死,不斷的尋找長生不老藥,現在的我們知道,不可能有這種藥物的。可惜秦始皇並不相信。秦始皇一共33個子女,可是這33個子女在秦二世登基後,都走向了末日。現如今,人們對秦始皇的兩個孩子比較熟知,其一是公子扶蘇,另一個是秦二世胡亥。秦始皇一共有23個兒子,10個女兒。那麼秦二世登基後這些子女的下場怎麼樣呢?
  • 胡亥繼位後,為何要殺掉自己的親生兄弟姐妹?
    由於史料缺乏,我們能夠依據的史籍記載幾乎只有《史記》,《史記》中記載,秦始皇共有約二十三個兒子以及十個女兒,其中留下姓名的兒子有四人,分別是長子公子扶蘇、公子高、公子將閭、胡亥(秦始皇第十八子,即秦始皇),女兒均未留下名字,嬴陰曼、嬴詩曼什麼的均可認定為後世杜撰。
  • 史上第一暴君胡亥,為什麼要殺光所有兄弟姐妹?殘殺篇
    大家好,我是鏟史貓,上一篇登基篇,對胡亥這個史上第一暴君到底是篡位的還是繼位的做了分析,這一篇我們就來聊聊胡亥當皇帝之後是怎麼開始殘殺兄弟姐妹的。這胡亥當了皇帝之後,就開始了他「殘暴」的一生,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第一個是殺兄弟姐妹,第二個是殺大臣,第三個是殺百姓,第四個是殺自己,反正都是殺。
  • 胡亥殺22兄弟為了鞏固皇位,殺10姐妹又是為何?
    而且更不幸的是,其他的32位子女也在一年後和他團聚了,我想此刻始皇帝的棺材板一定已經壓不住了。之後又在鹹陽一口氣殺了12個哥哥,逼死3個,公子高自己請死才讓家人躲過這一劫。胡亥秦時明月形象那麼問題來了,殺掉兄弟是為了穩固帝位,那為何10個姐妹也慘遭毒手呢?
  • 秦始皇:對於兒子胡亥肢解兄弟姐妹的行為,我怕是要氣吐血了!
    在1976年的10月份,人們在秦陵東側上焦村周圍發現了一組陪葬墓穴,從表面上看,這些陪葬墓有些凌亂,但實則是暗藏玄機,所以在考古學家的心裡,秦始皇的陵墓也絕對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陵墓之一,但是處於種種的原因,秦始皇陵墓並沒有被允許發掘,我覺得還是不挖掘的好,為什麼呢,因為古代的文物真的不多了。死後還是給這些人一點安靜之地吧。
  • 秦王子嬰無權無勢,為何僅用了5天,便弄死了權傾朝野的趙高?
    他結束了戰國時期的紛爭亂世,建立了我國第一個大一統帝國,其成就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稱其為「千古一帝」一點也不過分,但秦朝卻二世而亡。究其原因,與一個人有很大的關係。此人便是中車府令趙高。公元前210年10月,第五次出巡的秦始皇在沙丘病死。臨終前,秦始皇傳下遺詔,命公子扶蘇將軍事託付給大將蒙恬,趕回鹹陽主持喪事。
  • 秦二世是怎樣殘殺自己兄弟姐妹的,秦陵旁邊的墓葬群揭開秘密
    接著,「公子十二人僇死鹹陽市,十公主矺死於杜」,就是說,有12個兄弟被砍死在鹹陽的集市,10個姐妹在杜這個地方被亂刀分屍,肢解而死。接著又有「六公子戮死於杜」的記載。「戮死」,是一種羞辱後再殺死的刑法。將閭等三兄弟(大概是同母兄弟)自覺無罪,問行刑之人,為什麼要殺他們,行刑之人說,他們也不知道,只知道執行任務。三兄弟沒辦法,只好自刎。
  • 秦始皇雄武一世,手下將相如雲,胡亥為何能登上皇位?
    在秦始皇心裡,扶蘇是大秦的繼承人,喪禮結束當然就是繼位登基。 但是,秦始皇沒想到的是,趙高竟然如此大膽,扣下了那封詔書沒發出去。他這樣做的原因,是因為扶蘇為人正直,很看不慣他的一些行為,他擔心扶蘇即位後殺了他。 公元前210年七月,秦始皇在沙丘平臺逝世。趙高勾結了丞相李斯,打算擁立隨行的胡亥。
  • 秦始皇偏愛幼子胡亥,卻又為何傳位扶蘇,釀成滅種亡國之恨
    導讀:秦始皇偏愛幼子胡亥,卻又為何傳位扶蘇,釀成滅種亡國之恨俗話說:伴君如伴虎,帝王心思想來是最難猜的。古代帝王大位是歷朝歷代皇帝最需要考慮的事情,皇帝一向是有許多的兒子的,皇帝從中挑選出認為最合適的人來繼承大統。
  • 秦王子嬰,搖搖欲墜之時大秦帝國最好的希望,卻無力回天
    然而在這場混亂的時代中,卻有這樣一個人站了出來,在搖搖欲墜的時刻,誅奸佞,肅朝堂,按百姓,那就是秦王子嬰,一個大秦王朝最後的希望,雖然最終也未能阻止秦王朝的覆滅。秦王子嬰,在歷史上一直都是一個具有爭議性的人,當然對於其的爭議很明顯是關於其出生。
  • 胡亥賜死蒙恬,為何蒙恬不反抗?
    秦始皇死後,秘不發喪,給了趙高和胡亥時間準備,而當時公子扶蘇並不知道,以至於胡亥假傳遺詔, 賜死公子扶蘇。那個時候扶蘇手裡是沒有兵力的,他無奈之下只能選擇引頸就戮。可是胡亥還賜死了另外一個人,這個人就是蒙恬,蒙恬手中可是有蒙家軍的,為什麼他也選擇吞藥而亡,而不是選擇反抗呢?
  • 揭棺後為何一片譁然
    我們都知道秦始皇有兩個較為著名的兒子,他們分別是公子扶蘇和胡亥,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嬴政除了這兩個孩子外,一生共有多達33位子女,其中還有一個很著名的女兒,她就是嬴陰嫚。對於這個女兒,秦始皇嬴政可謂是相當的喜歡,畢竟父親喜歡女兒是一種天生的事情,尤其在民間還留有「女兒是父親上輩子小情人」的俗話。
  • 李斯是秦始皇的得力幹將,為何棄明主而選擇胡亥呢?
    當秦始皇駕崩之後,很多人肯定會不解釋,那個時候扶蘇才是皇帝的最好選擇,但是為何李斯選擇了秦二世胡亥呢?首先,李斯從來都不是一個政治格局很大的人,他只想著自己的仕途,希望自己有一天飛黃騰達,這就造成了他的悲劇。在選擇明主這方面,李斯沒有從國家人民的角度去考慮,而首先考慮自己的利益。在秦始皇死後居然跟趙高這類人同流合汙,一起把胡亥推向了皇帝的寶座上面。
  • 秦時明月麗人心嬴政對麗姬的痴情不渝 而史上的秦始皇為何一生都未...
    在秦始皇死後,趙高與李斯合謀,將秦始皇的幼子胡亥推上了皇位,成了秦朝的第二個皇帝。  胡亥繼位之後,除了殺了自己最大的競爭對手扶蘇之外,還將其他的兄弟姐妹都殺光了。  然而,因為種種原因,秦朝在胡亥手裡滅亡了,秦始皇的千秋萬載的夢想就這麼沒了。  張彬彬飾演的秦始皇是《麗姬傳》裡的男主角,與迪麗熱巴碩飾演的公孫麗有著一段纏綿悱惻的愛情。
  • 大秦賦:趙高逼殺胡亥,陰謀稱帝,子嬰先發制人,禪讓劉邦
    公元前207年,指鹿為馬的趙高權力欲望膨脹,指派其女婿鹹陽令閻樂,逼殺了屠盡兄弟姊妹成為孤家寡人的秦二世胡亥於望夷宮。少子胡亥愛慕請從,上許之。」 秦始皇最後一次出遊,胡亥陪同,這裡用到「少子」的說法,字裡行間更能感受到,「少子」就是個貪玩的小孩子,尚未弱冠(20歲)。 反過來講,如果當時胡亥是21歲的成年人,秦始皇臨終不可能不交代他什麼,以至於被趙高李斯偽造詔書,掌控全局。
  • 秦始皇雄才偉略統一六國,為何在他死後天下大亂?
    胡亥沒有秦始皇的威勢同樣是中央集權式管理,胡亥與他爹嬴政就差的不是一星半點。秦國之所以敗落,與中央集權式管理不無關係,秦始皇雄才偉略,殺伐決斷,再加上他的威勢,群臣焉有不服從的道理。胡亥登基名不正言不順,他坐上寶座後,第一時間清算自己的兄弟姐妹,這是一種最為愚蠢的做法,朝堂之上連血親之人都沒有,還指望一個外人盡心盡力的扶持一個沒有戰功,甚至有些「草包」的君王,那絕對是一個笑話。
  • 歷史懸案:扶蘇團隊,竟敵不過胡亥偽團隊,理由是什麼?大局觀!
    「曾經,秦穆公殺良臣,罪百裡奚無過之身;秦昭襄王殺白起;楚平王殺伍奢,吳王夫差殺伍子胥,最終,歷史都會還賢臣以公道。」「今天你們想殺我這件事,企圖歷史重演,以無道殺無罪,我壓根兒不上當,倒是你們,當真要小心!」然而,說完之後,還是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