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PRO眼裡的聖索菲亞大教堂

2020-12-25 剛行路上

為了攜帶方便,加上冬日裡嚴寒,所以決定用GOPRO拍攝哈爾濱聖索菲亞大教堂,一直深愛著類似於這樣的人文景致,似乎這些看似沒有生命的形體中,有著無形的吸引力。

教堂如是,看過很多教堂,聖索菲亞大教堂是遇到過人最多的教堂,也是唯一沒有任何宗教活動卻依舊人滿為患的地方。

這座具有濃鬱的異國情調的建築,在四周現代建築下,顯得特立獨行,雖然早有耳聞,但能夠如約而至卻是如今這個時候,不得不令人感覺略微遺憾。

從教堂巍峨壯美的外衣下,走進裹著厚厚門帘的大門,門票雖然不貴,相信對於這麼一個建築來說,經過多年的積累,能夠得到很好的維護,留給後人參觀的機會,這才是最有意義的。

教堂裡面,早已不是最初的模樣,教堂成為一個展示關於哈爾濱,關於這座城市,關於這個教堂故事的場所。

裡面泛黃、模糊的照片上,是關於這片黑土地上曾經遭遇的所有故事,這同樣和中華民族有著密不可分的地方,卻在過去很長的時間裡,看似故土,卻遙不可及。

教堂,原本是懺悔,祈福的地方,相信在這裡,曾經留下過俄國人、美國人、德國人...,那些來自世界各地人群的身影,並且因為長年累月的積累,或許耳畔都會想起那些過去懺悔的言語,當然也不乏那些最美好的祝福。

聖索菲亞大教堂的頂部,飽滿、巨大、高達48米的洋蔥頭式的大穹頂,作為俄羅斯建築風格典型的屋頂形式,宏偉壯觀, 媲美於莫斯科的瓦西裡升天大教堂,但在遠離莫斯科的東方,卻留下重重的一筆。

GOPRO調到最大的寬度,能夠飽覽整個頂部,同時容納了部分邊緣,四周的壁畫早已斑駁,雖然不見當年的輝煌,但從點滴的縫隙中,不難發現,這裡,繪畫著時代的烙印,具有不可磨滅的意義。

看四周人流如織,人們走馬觀花的看過這個地方,突然讓我想起新加坡聖安德烈教堂午後的那場雨,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的燈光,西班牙巴塞隆納的聖家堂教堂落日下的餘暉...

也許不曾有人在意,教堂曾經承載著無數個世俗靈魂的寄託;而這些都點點滴滴經歷了歲月積累,被她默默的銘記,或者刻在那些巨大的柱子上,或者吸附於那些滄桑的繪畫中,這一切宛如時間輪迴,等待一場又一場。

我曾經記錄下的,應該都不是最引人注目的,但一定是想去真實的體會這座教堂看世事滄桑的變化,聖索菲亞大教堂,拋卻一切,獨立之外,這是一座存留著人類文明記憶的地方,是悲,是喜,也有憂愁,永遠都不曾減少。

圖文系作者原創,轉載請勿改動,商業用途聯繫作者。

相關焦點

  • 再見,聖索菲亞大教堂
    聖索菲亞大教堂的前世今生公元532年,拜佔庭帝國(東羅馬)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建造聖索菲亞大教堂,公元537年建成,在漫長的中世紀,它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基督教堂。,佔領君士坦丁堡,將這座城市改名為伊斯坦堡,將聖索菲亞大教堂改為清真寺。
  • 哈爾濱聖索菲亞大教堂
    是沙俄東西伯利亞第四步兵師的隨軍教堂,1932年採用傳統建築方法落成並保留至今,氣勢恢弘,精美絕倫,是目前國內保存最完美的典型拜佔庭式建築。1996年11月,該教堂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聖索菲亞大教堂
  • 聖索菲亞大教堂:見證兩個帝國的輝煌
    然後修建聖索菲亞大教堂,那這個教堂為啥叫這個名字為什麼叫聖索菲亞?但是聖索菲亞大教堂不是以聖徒索菲亞命名的,這個聖索菲亞在希臘語當中意思是智慧,所以意義的話應該叫神聖智慧大教堂。非常可惜,聖索菲亞大教堂建成之後不久就被一場大火燒毀。之後羅馬在公元395年一分為二,君士坦丁堡就成了東羅馬帝國的首都,之後聖索菲亞大教堂幾經重建,最後又在一次動亂當中成了廢墟。
  • 哈爾濱:聖索菲亞大教堂
    世界上有三座聖索菲亞大教堂,個個精美絕倫。每一座都是教堂建築藝術的偉大典範,每一座都是人類文明智慧的結晶。
  • 聖索菲亞大教堂:穿越時空的建築瑰寶
    聖索菲亞大教堂(Hagia Sophia),這座比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還要早1000年建成的拜佔庭風格建築,曾經是東正教牧首的駐地,也在十字軍東徵期間成為天主教大教堂。1453年後,奧斯曼帝國在滅亡了拜佔庭帝國後,將聖索菲亞大教堂改建為了清真寺。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這座建築才逐漸改建成博物館,並成為土耳其最負盛名的旅遊景點,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聖索菲亞大教堂:穿越時空的建築瑰寶
    聖索菲亞大教堂(Hagia Sophia),這座比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還要早1000年建成的拜佔庭風格建築,曾經是東正教牧首的駐地,也在十字軍東徵期間成為天主教大教堂。1453年後,奧斯曼帝國在滅亡了拜佔庭帝國後,將聖索菲亞大教堂改建為了清真寺。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這座建築才逐漸改建成博物館,並成為土耳其最負盛名的旅遊景點,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聖索菲亞大教堂的考古新發現
    該洞室位於聖索菲亞大教堂的大禮堂下面。此次重建利用了考古學家在聖索菲亞大教堂研究期間收集的信息。版權所有:泰芬·奧納, 2019大量的大理石在聖索菲亞大教堂發現的一塊白色大理石鋪路面上裝飾有長方形圖案,內又劃分以六邊形或八邊形形狀。
  • 聖索菲亞大教堂: 穿越時空的建築瑰寶
    聖索菲亞大教堂(Hagia Sophia),這座比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還要早1000年建成的拜佔庭風格建築,曾經是東正教牧首的駐地,也在十字軍東徵期間成為天主教大教堂。1453年後,奧斯曼帝國在滅亡了拜佔庭帝國後,將聖索菲亞大教堂改建為了清真寺。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這座建築才逐漸改建成博物館,並成為土耳其最負盛名的旅遊景點,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聖索菲亞大教堂——被譽為「遠東第一東正教堂」
    聖索菲亞大教堂是哈爾濱的標誌性建築,始建於1907年,曾是沙俄侵略軍的隨軍教堂,被譽為「遠東第一東正教堂」,是中國保存非常完整的拜佔庭式建築。雖然這座教堂在1997年就更名為「哈爾濱市建築藝術館」,但無論當地人還是外地遊客,更願意稱它為「索菲亞大教堂」。
  • 聖索菲亞大教堂的傳奇故事
    在一些自視甚高的貴族眼裡,農民出身的皇帝和舞女出身的皇后是粗鄙的暴發戶。他們的煽動如火上澆油,將競技場騷亂變成了一場政變。狂怒的觀眾決心衝破封鎖,殺入皇宮,暴民開始四處破壞搶掠,縱火焚燒。 落成後的聖索菲亞大教堂主要承擔舉行聖餐禮的神聖傳統。但是,這座毗鄰皇宮的教堂註定命途多舛,在一百多年裡多次遭到破壞。如今,以木製結構為主的大教堂更是在尼卡暴動的大火中化為灰燼。然而,僅僅一個月後,查士丁尼便開始著手重建這座大教堂。令人頗為意外的是,他並不打算恢復教堂原貌。 查士丁尼邀請兩名希臘數學家擔任大教堂的建築師。
  • 土耳其:聖索菲亞大教堂
           聖索菲亞大教堂坐落在藍色清真寺對面。在1453年以前,一直是拜佔庭帝國的主教堂,聖索非亞大教堂是拜佔庭時期建成的東正教的中心教堂,相當的宏偉和壯麗,充分體現出了卓越的建築藝術,絕對是建築界的典範。
  • 賞析 聖索菲亞大教堂
    「在近一千年的時間裡,它一直是全世界最大的教堂,即便是現在,人們也很難想像有哪座教堂比它更大。此時再見到它,蘭登想起查士丁尼皇帝在聖索菲亞大教堂落成後,曾後退幾步,驕傲地宣布:『所羅門,我超過了你!』」
  • 土耳其:聖索菲亞大教堂改為清真寺後對遊客開放
    2020年7月29日訊,土耳其聖索菲亞大教堂改為清真寺後對遊客開放,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近日表示,將派出至少500名安全部隊警衛守衛剛剛改建為清真寺的伊斯坦堡標誌建築物聖索菲亞大教堂。此外,埃爾多安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們宣布,阿亞索菲亞清真寺(聖索菲亞大教堂作為清真寺的正式名稱)將24小時開放,我們將派出500名警衛確保其安全。」土耳其聖索菲亞大教堂改為清真寺後對遊客開放,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近日表示,將派出至少500名安全部隊警衛守衛剛剛改建為清真寺的伊斯坦堡標誌建築物聖索菲亞大教堂。
  • 聖索菲亞大教堂,是17世紀前世界上最大的教堂
    如今的聖索菲亞大教堂保留了原先教堂頂部基督教壁畫和拜佔庭式的馬賽克畫,火紅色的清真寺主體與周圍4個尖塔的形象,使其成為世界最精美的建築之一。聖索菲亞大教堂又被稱為阿亞索菲亞博物館(Ayasofya Muzes)。教堂最初建於公元325年,由君土坦丁大帝為供奉智慧之神索菲亞而建,後受損於戰亂。
  • 土耳其總統7.10宣布 聖索菲亞大教堂改為清真寺
    聖索菲亞大教堂 聖索菲亞大教堂要被改造為清真寺了據觀察者網報導,上個月,土耳其一民間團體曾向最高行政法院「國務委員會」提交請願書,希望將聖索菲亞大教堂改回清真寺。7月2日「國務委員會」表示會在半個月內給出裁決。據悉,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曾在去年選舉前公開表示,將聖索菲亞大教堂變成博物館是一個「錯誤」。埃爾多安的表態曾令基督教界感到不安。
  • 聖索菲亞大教堂的前世今生
    本期導讀當地時間2020年7月10日,土耳其最高行政法院作出裁決,取消聖索菲亞大教堂的博物館地位,將其改為清真寺。儘管此舉被希臘、俄羅斯、美國等各方勸阻,但土耳其堅稱這是該國內政。這件事背後涉及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本期我們將介紹一下這座教堂的前世今生。
  • 聖索菲亞大教堂 | 跨越時空的千年守望
    你或許對這個名字不甚熟悉,但你一定聽說過「聖索菲亞大教堂」。不是哈爾濱的那一座,而是遠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堡、位於亞歐大陸交匯點上的那座「拜佔庭建築的最高傑作」。從大教堂到清真寺,從清真寺到博物館,再從博物館回到清真寺,教堂的定位一次次改變,地位卻恆久彌堅。我習慣了稱之為「聖索菲亞大教堂」,但其實在我看來,名字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千五百年來,它始終在那裡。
  • 伊斯坦堡的聖索菲亞大教堂再次成為清真寺
    土耳其總統雷傑普·塔伊普·埃爾多安籤署法令,正式將聖索菲亞大教堂再次變成清真寺。這座紀念碑是在公元537年作為希臘東正教大教堂建造的,但在1453年奧斯曼帝國佔領城市後變成了一座清真寺。從7月24日開始,穆斯林祈禱者將在教堂內舉行。「我想到了伊斯坦堡。我在想聖索菲亞大教堂。我非常悲痛,」教皇說道。他說:「我們所有的主要清真寺,比如藍色清真寺、法蒂赫清真寺和蘇萊曼清真寺,都對遊客和朝拜者開放。」
  • 土耳其知多少(一) · 令人驚嘆的聖索菲亞大教堂
    即便是在卓然不群的伊斯坦堡,也沒有什麼地方能超越聖索菲亞大教堂(也稱神聖智慧教堂)。在曾經的數百年光陰裡,它一直是基督教世界最偉大的教堂。作為復興羅馬帝國計劃中輝煌的一部分,拜佔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在6世紀建造了這座教堂。抬頭仰望宏偉的懸浮穹頂,你很難相信這座布滿精美壁畫的建築奇蹟沒能憑一己之力重振羅馬雄風。
  • 聖索菲亞大教堂,一聲嘆息
    最終在將周遭的藍色清真寺、地毯博物館、地下水宮、考古博物館、託普卡帕宮等等都逛過之後,我感到進入聖索菲亞大教堂的時機到來了。白天的聖索菲亞總是人群熙攘歷經近1500歷史後,聖索菲亞近年來一直處在修繕狀態 公元537年,在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一世的主持下,聖索菲亞大教堂竣工。400年後教堂內用華麗的馬賽克鑲嵌出了皇帝的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