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攜帶方便,加上冬日裡嚴寒,所以決定用GOPRO拍攝哈爾濱聖索菲亞大教堂,一直深愛著類似於這樣的人文景致,似乎這些看似沒有生命的形體中,有著無形的吸引力。
教堂如是,看過很多教堂,聖索菲亞大教堂是遇到過人最多的教堂,也是唯一沒有任何宗教活動卻依舊人滿為患的地方。
這座具有濃鬱的異國情調的建築,在四周現代建築下,顯得特立獨行,雖然早有耳聞,但能夠如約而至卻是如今這個時候,不得不令人感覺略微遺憾。
從教堂巍峨壯美的外衣下,走進裹著厚厚門帘的大門,門票雖然不貴,相信對於這麼一個建築來說,經過多年的積累,能夠得到很好的維護,留給後人參觀的機會,這才是最有意義的。
教堂裡面,早已不是最初的模樣,教堂成為一個展示關於哈爾濱,關於這座城市,關於這個教堂故事的場所。
裡面泛黃、模糊的照片上,是關於這片黑土地上曾經遭遇的所有故事,這同樣和中華民族有著密不可分的地方,卻在過去很長的時間裡,看似故土,卻遙不可及。
教堂,原本是懺悔,祈福的地方,相信在這裡,曾經留下過俄國人、美國人、德國人...,那些來自世界各地人群的身影,並且因為長年累月的積累,或許耳畔都會想起那些過去懺悔的言語,當然也不乏那些最美好的祝福。
聖索菲亞大教堂的頂部,飽滿、巨大、高達48米的洋蔥頭式的大穹頂,作為俄羅斯建築風格典型的屋頂形式,宏偉壯觀, 媲美於莫斯科的瓦西裡升天大教堂,但在遠離莫斯科的東方,卻留下重重的一筆。
GOPRO調到最大的寬度,能夠飽覽整個頂部,同時容納了部分邊緣,四周的壁畫早已斑駁,雖然不見當年的輝煌,但從點滴的縫隙中,不難發現,這裡,繪畫著時代的烙印,具有不可磨滅的意義。
看四周人流如織,人們走馬觀花的看過這個地方,突然讓我想起新加坡聖安德烈教堂午後的那場雨,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的燈光,西班牙巴塞隆納的聖家堂教堂落日下的餘暉...
也許不曾有人在意,教堂曾經承載著無數個世俗靈魂的寄託;而這些都點點滴滴經歷了歲月積累,被她默默的銘記,或者刻在那些巨大的柱子上,或者吸附於那些滄桑的繪畫中,這一切宛如時間輪迴,等待一場又一場。
我曾經記錄下的,應該都不是最引人注目的,但一定是想去真實的體會這座教堂看世事滄桑的變化,聖索菲亞大教堂,拋卻一切,獨立之外,這是一座存留著人類文明記憶的地方,是悲,是喜,也有憂愁,永遠都不曾減少。
圖文系作者原創,轉載請勿改動,商業用途聯繫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