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端午|粽子飄香

2020-12-20 齊魯壹點

文 | 陳玉玲

「五月端陽節,家家粽子香」。華夏大地處處瀰漫著溫馨,炎黃子孫陶醉在粽葉淡雅的香味中,沉浸在屈原的不朽精神中。真可謂有水的地方就有龍舟的鼓聲;有岸的地方楚歌就四起;你就在風裡歌裡水裡。此時,我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聽著這熟悉的民謠,又想起千古的傳說。每逢端午節,留香的艾草、飛渡的龍舟、甜蜜的粽子,總會讓人再次感到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傳承,也讓華夏兒女感受到千年習俗,帶給我們那份深深的情懷。

端午節這天,家家吃粽子。粽子好吃,要感謝我們勤勞聰明的先輩。據說,當年屈原仰望蒼天,他時刻憂慮著國家民族的命運,當傳來國都被攻陷的消息後,他徘徊在汨羅江邊,他憤怒、他哀傷。最後,他吟誦著世人皆醉我獨醒,帶著滿腔的悲憤抱石沉入了江中。老人投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屍體。百姓們怕江河裡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糰投入江中餵魚,後來演變成吃粽子的習俗。總之,粽子表達了人們對屈原的無比敬重。

屈原生前,他忍受著無人理解的寂寞,而他殉職後,他的繼承者們貫穿古今,前僕後繼,層出不窮。李白、杜甫、嶽飛等……,數不勝數的熱血男兒傳承著屈原的精神。是他讓端午節熠熠閃光;是他讓江水接受祭拜;是他讓國人由蒙昧走向進步。古往今來,有多少人拋頭顱,灑熱血來表達對祖國的熱愛。

但是對於今天的中國人來說,屈原的精神從未離開我們,一直在傳承。特別是在今年初的疫情中,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災難降臨到人間,瘟疫突襲荊楚大地,並在全國蔓延,幻棕魔影,無聲般的侵蝕著人們的健康安全。國人談疫色變,九州大地驚恐不安,人們的生命正在飽受病痛困擾。

國家號令,「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幾萬名白衣勇士,在萬家團圓的當晚,背起行囊,逆行前往,冒著生命危險,奔赴在醫療陣地的前沿上。我們的醫護人員「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治魔降險,阻止了疫情的蔓延。用高尚品德和無私奉獻的精神,換取了人們幸福安康,譜寫了一曲曲動人的篇章,這就是屈原精神的最好延續。

在這個粽葉飄香的季節裡,我們走的更穩、更堅定,無往而不勝。因為,我們心中有一個堅定的信念,那就是熱愛祖國!

屈原那時處在人生的逆境中,與國家同呼吸、共命運,身雖亡、情未改的愛國情懷,是國人學習的榜樣;那賽龍舟的精神,也是億萬人民同心協力的象徵;眾人划槳開大船,在大自然的強悍面前,人類團結一致,血脈永遠相連。

歷代詩人對粽子情有獨鍾,在端午這天,飲酒品粽之餘,還以粽子為題材給後人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佳作。

唐代詩人殷堯藩:「鶴髮垂肩展許長,離家三十五端陽。兒童見說深驚訝,欲問何方是故鄉。」表達了背井離鄉的遊子,重返故裡時的激動之情。清代儒學大家謝墉筆下的粽子,另有一種情調,在京城做官時,他念念不忘家鄉的粽子:「年年令節春徂夏,丙舍南瞻念母勞。」詩人借粽子傾吐對遠方老母的思念之情。

記得我們小時候過端午節,粽子都是母親親手包製的。每到端午節時,母親總是提前採來新鮮的蘆葦葉,用煮沸的水將葦葉泡漲留著備用。然後把泡好的糯米用這些葉子熟練地包起來,再放上一顆紅棗,最後用線纏上兩道,在粽子的一面綁上一個漂亮的結。等到粽子蒸熟了的時候,滿屋都瀰漫著葦葉和糯米的清香,讓人直流口水,我和哥哥常常等不到放涼了再吃,總是燙得嘴都紅了也不覺得疼。回想起來,至今還覺得可笑。

現在人們物質生活及其豐富,超市裡粽子種類繁多,甜的有蜜棗、榛子、薏仁……鹹的有豬肉、牛肉、火腿……還有水果味道的等等,真是令人眼花繚亂。但是,在內心深處,還是母親親手包製的粽子最香,還有那滿屋都散發著葦葉和糯米的清香。雖然母親已經離開我們了,但依然懷念母親親手包製的粽子味道。

「情濃粽飄香,端午節安康」 。歷經千年,端午節卻依然煥發出迷人的光芒。人們在端午佳節:「吃粽子,撒白糖,插艾葉,配香囊,蕩起槳,推開浪,賽舟馳騁處處祥」。此時,大江南北到處呈現出幸福生活美好的景象。

我們偉大的祖國歷史悠久,每個節日都蘊含著無限的遐想,也飽含著先輩對後人的無限期待。千百年來,粽子盛行不衰,不僅是一種節日美食,而且成為文化傳承的符號,至今在人們的心中仍有無窮的魅力。

作者簡介:網名:碧玉玲瓏,原名陳玉玲,在中國人民銀行兗州支行,喜歡詩書閱讀,詩散文寫作,文稿曾被《山東金融文學》、《齊魯文壇》、《大眾報業—齊魯壹點》、《都市頭條》等平臺採用。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相關焦點

  • 粽子飄香又端午
    粽子飄香又端午作者:池陽隱士
  • 端午節臨近,又到了粽子飄香的時節,你吃過龍遊粽子嗎?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即將到來,「每逢佳節倍思親」的小夥伴們,您上哪兒尋找端午的念想與鄉愁呢?在浙江省衢州市龍遊縣,臨近端午,家家戶戶都會開始包粽子,等著在外的兒女們回家享受家鄉的味道。
  • 【端午情懷】粽子飄香愛學生
    學校領導、師生齊聚食堂,共話端午,共包粽子。同學們在包粽子過程中,心靈手巧,動作嫻熟。稻草翻飛自如,糯米潔白耀眼,配料齊全開胃,粽子稜角分明,錐體煞是可愛,清香沁人心脾。「碧艾香蒲處處忙。誰家兒共女,慶端陽。」
  • 包粽子,賽龍舟構成了粽葉飄香,歷史悠久的端午節
    又到端午時間飛逝,一轉眼就到了端午節。端午節在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本是南方吳越先民創立用於拜祭龍祖的節日,因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包粽子,無非是端午節最最重要的習俗了。每年外婆都會從集市買來粽葉,繩子,糯米等等。回到家,她便拿來粽葉,肉、米等一系列工具,開始包粽子。她先把洗乾淨的粽葉疊成一個「蛋筒」形狀,再把白白的糯米倒入「蛋筒」中,塞肉,然後再倒滿糯米,用勺子壓實,最後,把粽子弄成錐形,用繩子把它捆起來,一個包好的粽子就大功告成了。
  • 端午將至,粽子飄香,手把手教你5步粽子做法,鹹香軟糯,很解饞
    眼看端午佳節將至,粽子馬上又進入了我們的視野。超市裡也開始擺上各種口味,不同長相、大小不一的粽子。有這樣一款粽子,始於明代,被稱作東方快餐,曾登上《舌尖上的中國》,它就是嘉興粽子。直至清朝末期,嘉興一帶城鄉,每逢過年、過清明節、過端午節,幾乎是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不僅自己家人作為節令食品,而且還作為禮品饋贈親友,甚至成為老百姓日常食用的點心食品。最近一次又將嘉興的粽子重新推上熱潮,就是央視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二集中,嘉興粽子的飄香美味被展現得淋漓盡致。
  • 話端午|端午粽子香
    文|蓮韻端午節了,街頭巷尾到處都飄蕩著粽子的清香。從超市買回來,總是感覺缺少了點什麼,悵然若失。我還是懷念小時候,懷念故鄉,想念姥姥做的粽子香。記得每年端午節的時候,我們都會像過年一樣滿心歡喜地期待。因為又可以吃上香香甜甜的粽子了,在那個白面饅頭和米飯一年難得吃上一回的年代,一顆粽子對於年少的我們來說就是天大的幸福。何止是粽子香啊,那些不可勝數的樂趣一直在記憶裡永存。村東南那個池塘,我們這裡叫灣,沿著灣邊那條曲折的林蔭小路,就是那口老井。
  • 端午飄香『粽』是情·我們在一起丨紗帽街端午節主題活動
    端午飄香『粽』是情·我們在一起丨紗帽街端午節主題活動 2020-06-27 02: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端午佳節 | 吃粽子品民俗 延安市歡慶端午佳節
    農曆5月5日是我國傳統節日端午節,延安市各縣(市、區)群眾包粽子、賽龍舟、賞民俗,歡度佳節,傳承傳統文化。八一敬老院共度端午佳節,延安八一敬老院的老人們齊聚一堂,吃粽子,話家常,臉上洋溢著節日的喜悅。
  • 端午時節話粽子
    眾所周知,吃粽子是端午節的重要習俗。有民間傳說稱,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祭奠投江的屈原。粽子已經有2000多年歷史了,是一種具有深厚文化的傳統食品。我國幅員遼闊,各地製作粽子的食材和技藝不同,味道也各具特色。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端午節的特色食物——粽子吧!包粽子。
  • 西二鋪鄉婦聯開展「粽葉飄香過端午 幸福和諧鄰裡情」包粽子活動
    西二鋪鄉婦聯開展「粽葉飄香過端午 幸福和諧鄰裡情」包粽子活動 2020-06-26 06: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多彩話端午,節至情自生!盛裝佳節...
    多彩話端午,節至情自生!盛裝佳節...,通過抄寫與端午有關的詩詞,繪畫可愛的粽子及形態各異的龍舟,來理解端午文化,從傳統節日教育做起,讓我國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 端午節憶苦思甜話粽子
    粽子,一種由粽葉包裹糯米蒸製而成的傳統節慶食物。隨著國家的經濟發展,人民生活得到了極大地改善。過去這些曾經只能在節慶期間才能夠見到的美食早已經成了司空見慣的快餐、方便食品。粽子因其取拿方便,有營養,易飽肚,尤其受到自駕遊愛好者們的青睞。
  • 南沙花樣過端午!包粽子、做香囊、誦詩詞、話家常……
    包粽子、做香囊、誦詩詞……端午節來臨之際,廣州市南沙區各鎮街陸續開展活動,讓街坊們重溫中華古老文化,同時增進彼此感情。6月22日,在粽葉飄香的日子裡,南沙街大湧村工會職工服務站聯合利民(番禺南沙)電器發展有限公司工會委員會在利民工廠內開展了一次「粽情端午 讓愛傳承」自製包粽子活動。
  • 做香包、包粽子、繪龍舟……我們的端午別樣精彩
    臨近端午,城北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以及各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圍繞「我們的節日•『粽』享新時代」主題開展了慶端午、話習俗、
  • 【感動】端午安康,米粽飄香
    【感動】端午安康,米粽飄香 2020-06-25 16: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粽香飄飄話端午——假如沒有屈原,我們還能吃到這美味的粽子嗎?
    端午節於是我產生了這樣一個疑問,假如歷史上沒有屈原,或者屈原在兩千三百年前的農曆五月初五沒有投汨羅江,今天的我們還有機會過端午節嗎?還能吃到這美味飄香的粽子嗎?3、 起源於夏至,因為端午接近夏至,權威性的歲時著作《荊楚歲時記》並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節日風俗,卻把吃粽子寫在夏至節中。4、 迎濤神傳說。此說出自東漢《曹娥碑》。春秋時吳國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後,化為濤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節。5 、紀念屈原說。
  • 龍舟競渡 粽葉飄香 各地共度端午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龍舟競渡、粽葉飄香,今天(6月25日)是端午節,傳統的端午民俗活動在各地展開。在浙江長興縣,每年端午,太湖邊的人們通過花龍舟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端午離不開吃粽子。在江西南昌前洲村、貴州平塘的毛南族鄉,包粽子、做香囊、畫彩蛋,這些傳統的端午習俗讓很多孩子們感受到濃濃的中國傳統文化。端午期間,很多志願者將愛心粽子送給一些特殊群體和家庭。
  • 沐川:端午到 粽飄香
    超市粽子產品豐富又是一年端午節,粽子飄香正當時,沐川縣城區各大超市和綜合市場結合各自市場定位和經營特點,紛紛推出創意新穎、種類繁多、口味多樣的粽子產品,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超市導購員向顧客推銷粽子禮盒走進沐川縣鄰你超市,前來購物的市民絡繹不絕,在粽子商品展區筆者看到,品種繁多、包裝精緻的各類粽子琳琅滿目、令人垂涎,市民能夠隨心選購、大飽口福。"每年端午節我都到超市買粽子,這裡的粽子口味豐富,質量也有保障,吃著放心。"市民範昌容告訴筆者。
  • 臨縣前青塘:粽子飄香名揚天下
    青塘,一個令人嚮往的地方 劉亮亮 攝「青青蘆葦蕩,深深海眼亮,悠悠粽飄香,家家奔小康!」端午時節,走進臨縣前青塘村,到處生機勃發,滿目蒼翠、空氣清新,遊人如織,樂享滿缽粽香。縣長李雙會在前青塘村參加包粽子比賽活動「粽子,粽子,青塘粽子……」走進夏日的前青塘,村裡人們包粽子賣粽子的熱情與氣溫一道上升。呂梁山上魚米鄉,蘆葦悠悠粽飄香。
  • 北關法院:濃情端午粽飄香 傳統文化情意長
    北關法院:濃情端午粽飄香 傳統文化情意長 2020-06-26 02: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