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唐三藏前往西天取經要經過觀音設下的九九八十一難,但細心的人應該能夠看出,唐三藏在所有劫難中並未受到過什麼實質性的傷害,最多就是被妖怪綁入洞中或是吊起來或是泡在水裡,畢竟唐三藏身份顯赫,是如來的二徒弟,玉帝的賢弟,大多數妖怪都是應觀音之邀走個過場,但只有一個妖怪,曾經打過唐三藏一棒,那就是六耳獼猴,他算得上是整個取經過程中最大的絆腳石。
他敢與孫悟空單打獨鬥,甚至想要自建團隊前往西天取經,最後還與孫悟空一起到如來面前討個說法,但最後結果卻是如此厲害的六耳獼猴,卻被孫悟空簡單的一棒打死了,要知道六耳獼猴在如來口中,可是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的人物,而知道那麼多的六耳獼猴,難道會不知道自己最後的結局嗎?
其實那一章的標題二心攪亂大乾坤,一體難修真寂滅,就已經隱隱地告訴了我們答案,六耳獼猴其實是孫悟空的二心,當時孫悟空與六耳獼猴一同找上靈山時,如來正在給眾徒弟上課,看著飛奔而來的猴子們,他只是微笑地對眾人說,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二心爭鬥而來也,也這時候聽如來的意思,就是說六耳獼猴是孫悟空的二心,但如來對孫悟空的二心的態度確實讓人捉摸不定。
等孫悟空二人爭鬥一番後,如來給出結論說,周天之內有無仙,有五蟲,又有四猴混世,與真悟空同象同音者,六耳獼猴也,而六耳獼猴聽到如來說出這番話後立刻想逃跑,如來用紫金缽將它罩在下面之後孫悟空立刻揮棒將他打死了,這時候如來卻非常不忍,道聲善哉善哉,孫悟空確認為如來不該慈憫他,認為六耳獼猴打傷了唐三藏,又搶走了他的包裹,一律問他個得財傷人,白晝搶奪也該有個斬罪了,而如來面對孫悟空這些話卻並未作聲,而是道你自快去保護唐僧,來此求經吧、
俗人道一個人兩隻耳,兩個人四隻耳,只有三個人才有六隻耳,如來其實是在告誡孫悟空,此事了之後不會有第三個人知道,然後就到了西天,自會有孫悟空的好處,其實孫悟空打死六耳獼猴,也就是禁錮了孫悟空的本真,孫悟空本就想無拘無束,而對如來而言,他想一個約束的孫悟空,聽話的孫悟空了,卻不想要一個木頭人一般的孫悟空,六耳被打死後,他就知道靈山多了一個成熟的佛,這對他來說是有好處的,卻少了一個本真的候,這也讓他忍不住吐嘆息。
但是作為靈山主要人物,他又不得不這樣做,其實我們任何人心裡都有一個本真的自我,就是不受約束,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完全出於本意,然而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自由,你無論做什麼事都必須要估計很多問題,比如我們都想說真話,但真話往往傷人,所以我們學會了委婉的謊言,對有些看不慣的人恨不得踹幾腳,然而考慮到後果,又不得不放棄自己的想法。
我們並不想奉承領導,忍受他的壞毛病,但為了工作與生活又不得不笑臉相迎,就這樣我們如同孫悟空一樣,把自己本真深深藏起來,一步步成為了自己當初最討厭的人,所以,當孫悟空成為鬥戰勝佛時,再也揮不動金箍棒了。
對此,大家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