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各國如何給小費:日本飯店只給女招待員

2020-12-16 東方財富網

  隨著十一長假的到來,不少網友準備出國遊玩一番,出國旅行時,網友需尊重不同國家的風俗習慣,提升中國遊客在各國人心中的形象。面對給小費的問題,您是否很迷茫?人民網旅遊頻道整理了部分國家支付小費的習慣,讓大家在出境遊時做到入鄉隨俗,文明旅遊。

  義大利

  收小費屬於「猶抱琵琶半掩面」的半公開現象。當遇到「拒收」的「示意」時,你最好是乘送帳單之機遞上小費。一般在義大利飯店裡(餐館),客人最多給10%的小費。在咖啡館酒吧,一般酒臺上放著專給你放小費的小盤子或儲錢豬。在旅館裡,通常每周給打掃清潔的女工5個歐元。坐計程車則不一定要給小費,把車錢湊成整數就行了。

  北非及中東地區

  收取小費是「理所當然」的事。因為,許多從事服務性活動的老人與孩子,小費是其全部收入。如遇顧客忘卻付小費,他們會追上去索取的。

  美國

  小費現象是極普通而自然的禮節性行為。一般來說小費是消費的10%-15%,不過經常有人高興多給點。有些餐廳在結帳的時候專門列有一項是「小費」,必須要交的。付小費的其他情況包括坐計程車和到旅館請人搬行李等。在這些情況下付一兩塊錢小費就行了,而不是15%。坐計程車付10%的小費。嚴格地說,服務員應該為小費報稅。但許多人少報,因為付的都是現金。

  墨西哥

  墨西哥人將付小費與收小費視為一種感謝與感激的行為。

  土耳其

  隨旅遊團到土耳其觀光的遊客需嚮導遊和司機支付小費,數額從數美元到數十美元不等,一般最低為每人每天5美元,其中3美元付給導遊,2美元付給司機。

  柬埔寨

  通常情況下海關員是不能收取小費的,柬埔寨並沒有規定必須給海關人員支付小費,但普遍存在當地海關人員索要額外費用的習慣。因此遊客在柬埔寨入關時,常常需要提前準備小費。可以將小費夾在護照裡,當地海關人員會自行拿取,小費的金額不多,一人只需10-20元人民幣或1-2元美金,建議遊客提前準備好零錢。

  日本

  當進人飯店大門時,顧客可向女招待員付一些小費,而對於其他人員可不必付。

  泰國

  顧客所付的小費,無論多少,都是需要的。

  新加坡

  付小費是被禁止的,如若付小費,則會被認為服務質量差。

  澳大利亞

  沒有給小費的習慣。

  瑞士

  飯店餐館,不公開收取小費,而司機則可按明文規定收取車費10%的小費。

  法國

  付小費是公開的,服務性的行業可收不低於價款10%的小費,財政稅收也將小費計入。

  高手支招:

  不少人出國前都會產生這樣一個疑問:到國外旅行到底帶多少現金合適?有豐富經驗的業內人士建議,遊客出境遊只需要備好付服務小費、購買飲料、水果和路邊紀念品等零散消費的現金即可。據了解,目前中國銀聯卡已經順利開通了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受理業務,其中包括在中國港澳地區、東南亞的新馬泰、日韓以及歐洲一些國家,都是中國人去的比較多的國家和地區。攜帶銀聯卡出國正變得越來越方便。使用銀聯卡支付的好處是可以直接用人民幣兌換當地貨幣,而無需「轉道」美元進行雙向兌換,這樣可適當減少外匯兌換手續費,為持卡人省錢。另外,萬一你想在國外取現,也是用銀聯卡比較方便,因為手續費要比其他國際卡少不止50%。

  相關新聞:

  三問《旅遊法》:將帶來什麼?可否會漲價?遊客怎麼做?《旅遊法》10月1日實施教你國慶假期如何聰明旅遊《旅遊法》十月起實施旅行社低價遊、自費項遭禁中國遊客被指最不受歡迎拍照「逼」走英國旅遊團旅遊法下月實施部分線路價格翻倍《旅遊法》實施撬動旅遊市場遊價回歸換來「愉悅感」

(責任編輯:DF073)

相關焦點

  • 各國小費如何給?新加坡禁止 日本飯店只給女招待員
    面對給小費的問題,您是否很迷茫?人民網旅遊頻道整理了部分國家支付小費的習慣,讓大家在出境遊時做到入鄉隨俗,文明旅遊。義大利收小費屬於「猶抱琵琶半掩面」的半公開現象。當遇到「拒收」的「示意」時,你最好是乘送帳單之機遞上小費。一般在義大利飯店裡(餐館),客人最多給10%的小費。在咖啡館酒吧,一般酒臺上放著專給你放小費的小盤子或儲錢豬。
  • 盤點全球各國如何收小費:日本飯店只給女服務員
    一般在義大利飯店裡(餐館),客人最多給10%的小費。在咖啡館酒吧,一般酒臺上放著專給你放小費的小盤子或儲錢豬。在旅館裡,通常每周給打掃清潔的女工5個歐元。坐計程車則不一定要給小費,把車錢湊成整數就行了。  北非及中東地區  收取小費是「理所當然」的事。因為,許多從事服務性活動的老人與孩子,小費是其全部收入。
  • 旅行國外小費怎麼給
    東南亞過海關邊檢是政府工作人員,向遊客索取小費是違法的,但在國外旅行中,對於一些當地人提供的服務卻是要支付一定小費的。兩者有本質區別。    小費起源於18世紀的英國倫敦。當時酒店餐桌中放著一隻碗,上面寫著「保證服務迅速」,顧客將零錢放入碗中,將會得到招待員迅速而周到的服務。
  • 各國小費掃盲貼——這,可是技術活.
    取每個單詞的首字母,合起來就是小費的英語單詞——TIPS。其實在古時中國,也有給店小二、書童、車夫小費的習慣,只不過叫「打賞」而已。中世紀時,德國的酒館裡,也有一筆「飲酒錢」是給服務員的,當時服務員沒有基本酬勞,而是以這筆錢作為主要收入。關於各國小費首先來說說美國和加拿大,都是北美的國家,小費文化比較相似。
  • 長假出遊貼士:世界各國是如何給小費的
    給小費是服務行業中顧客感謝服務人員的一種報酬形式。如果計程車司機彬彬有禮,飯店侍者服務周到,一般來說,顧客可以用小費表達謝意。不過各國國情多有不同,美國的小費是最高的,而日本和中國沒有給小費的習慣,如果冒犯了當地的風俗習慣,就會造成不必要的尷尬。即將到來的長假,如果你正好有出境遊的計劃,不妨來了解一下各國小費的行情。
  • 能省就省VS入鄉隨俗 國外小費知多少?
    國外小費知多少  在國外,隨時隨地都會遇到這樣一個問題——支付小費。因各國、各地區收小費的比例不一,差距較大。初到一地,應事先向有經驗的人了解有關情況,並與同行者研究一下付小費的合理辦法。不要把它看作是區區小事,「能省就省」,而應以「入鄉隨俗」的態度認真對待,以免帶來不好的影響。
  • 貼士:亞洲各國小費支付攻略 日本導遊需要付小費哦
    原標題:貼士:亞洲各國小費支付攻略   出國旅行不僅要做好出行準備,還得知道各個國家的小費文化。美國雅虎網整理了亞洲各地的小費支付攻略,在旅行達人的幫助下,了解當地文化,讓您在旅途中避免錯給小費的尷尬。   峇里島   印度尼西亞幾乎所有的餐廳和酒店都會收取服務費。
  • 歐洲小費一般給多少?歐洲旅遊各國給小費攻略
    洲小費一般給多少?歐洲旅遊各國給小費攻略
  • 各國小費文化大不同 臺媒提醒民眾出遊千萬別給錯
    小費該怎麼給,該給還是不該給,各國都各有自己的一套禮儀和做法,在離臺前事先了解小費文化,才不會讓旅程出現尷尬窘境。據報導,在有小費文化的國家,要給予多少金額,通常取決於業者所提供的服務好不好,如果服務極差,可能一毛都沒有。
  • 各國酒店小費潛規則~
    小編收集了各國小費潛規則讓你略知一二,以免最後囧到家。  一、該不該消費,這是個問題1、亞洲國家眾所周知,咱國內酒店沒有給小費習慣。不過並不是說咱們就沒有這個傳統,自古也有類似於小費的打賞風俗,名為「賞錢」,打賞的對象不僅是飯店的小二,還包括書童、跟腳和小廝等等。
  • 出鏡旅遊需入鄉隨俗 各國小費給多少合適?
    現在,國人出境遊多了,也會入鄉隨俗,而給小費就是其中一個入鄉隨俗的表現。不過,關於給小費這件事,還真是讓人感到有些煩惱。畢竟各國對於小費並不會有明文規定,只是長久以來約定俗成的規矩,若沒有當地熟悉情況的人提醒,諸如「在哪些國家一定要給小費,哪些國家不一定給,給哪些人小費,一般給多少」等等小費的煩惱還真是接踵而來。
  • 亞洲各國小費支付攻略
    亞洲各國小費支付攻略 2015年05月12日 10:56   來源:環球時報
  • 全球各國小費文化大比拼:英國小費花銷不便宜
    編者按:世界上很多國家有小費文化,特別是歐美,但也有某些國家,給小費反而是一種很失禮的行為,例如日本。那麼英國的小費文化是怎樣的呢?讓我們來了解下。在歐美,給小費應該是再平凡不過的平常事,不過對於中國留學生來說,如何給小費還是一個非常頭疼的問題,下面,就讓我們來了解下全球各國的小費文化吧。
  • 必看:世界各國小費禮儀
    把上面幾個英文單詞的頭一個字母聯起來就成了tips,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小費。今天先看看三個關於酒店小費的小故事。沙特國王來寶島,也是醉了聽說過的第一個關於酒店小費的故事,源自臺灣的圓山大飯店,這裡也被稱為臺灣故事最多的飯店。這座由宋美齡籌劃創辦的前「國賓館」,見證了美臺「斷交」,民進黨的發起,親民黨的成立;接待了艾森豪、李光耀、伊莉莎白·泰勒等名流。
  • 週遊各國如何付小費
    當你到某國旅行時,你需要知道在該國如何支付小費,否則無論你去哪裡,都會惹怒服務人員。以下是有關世界各地付小費的一些指導。巴西帳單上總是會收取10%的標準服務費,你就沒必要再付小費了。如果你想表現得很大方,那麼5-10%的額外小費會讓服務人員格外開心。只要記住付小費時儘量低調——巴西人不喜歡對此炫耀。以色列小費明確規定為10-13%。
  • 各國小費文化:在英國看服務質量 日本視為侮辱
    ,但也有某些國家,給小費反而是一種很失禮的行為,例如日本。據臺灣東森新聞網3月2日報導,東倫敦大學副教授費德金•保羅認為,給小費的多少主要取決於對方提供的服務類型以及品質,至於給多少,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習慣,假設對方的服務真的超級差,那麼不給小費也是沒有關係的。「如果服務差還給小費,那麼這個員工便會得過且過」,禮儀專家威廉•漢森(William Hanson)表示。哪些人該給他們小費?該給多少?
  • 支招|去歐洲旅遊小費怎麼給?各國的規矩可大不一樣哦!
    當你踏出國門,如何才能地道的給小費呢?且聽小編細細道來。想要優雅地給小費,自然先要了解歐洲「小費文化」的來龍去脈~給小費是服務行業中通行的對服務人員的酬謝方式。相傳在公元18世紀的倫敦餐館裡,餐桌上常放著一隻碗,碗上寫著"To Insure Prompt Service (保證服務迅速)"。
  • |乾貨|歐洲怎麼給小費?各國的規矩都不一樣!
    在歐洲旅遊的時候,每到結帳時總是拿捏不定該如何給小費,給多了不划算,給少了又怕失禮。
  • 歐洲各國小費到底應該怎麼給?看完你就懂了!
    I want to see 世界就在眼前旅遊的時候,每到結帳時總是拿捏不定該如何給小費,給多了不划算,給少了又怕失禮。那究竟該怎樣給小費呢?在德國給小費是應該的,但並不是必須的。實際上,在德國就餐有個不成文的規矩,那就是多支付餐費的5%-10%作為小費。具體如何做?到德國的餐館裡去吃飯,跑堂一般會來問顧客:「您覺得味道好嗎?」如果客人說「很好」、「太棒了」,按理說就應該多給點小費,當然這是完全自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