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指示牌
緯六路、緯三路、經九路……這些道路建成前臨時使用的工程路名,雖能準確、簡單指明道路方位,但還是感覺「硬邦邦」,沒有文化內涵,還可能引發重名問題。記者昨從揚州市邗江區了解到,西區新城範圍內的一批緯六路、緯三路、經九路等道路在建成通車後,已有了經民政部門正式命名的「大號」,標註這些正規路名的路牌即將上路。
一批新路建成通車
西區新城路網成型
昨日上午,記者在西區新城採訪時看到,幾條新建道路都已正式通車,西區新城高級中學、蜀岡小學及蜀岡萬達等學校、商業體、住宅區周邊道路四通八達,路網成型,市民出行更加便捷。
在潤蜀路—揚冶路—真州北路—潤揚北路圍成的區域內,分布著西區新城高級中學、蜀岡小學、蜀岡萬達等學校和商業體。前年開始,這一區域內一批道路啟動建設。位於西區新城高級中學南側的緯六路,東起潤蜀路,西與經九路相交後至真州北路,道路寬28米,設計行車速度40公裡/小時。位於該校西側的經九路,總體呈南北走向,按城市支路標準建設,設計行車速度40公裡/小時;位於該校北側的怡揚路西段,東起潤蜀路,西至真州北路,長約700米,寬28米;蜀岡小學西側的經十路,北起平山堂西路,往南延伸,止於怡揚路,設計行車速度30公裡/小時。此外,學校周邊還有緯三路、緯四路。緯三路位於平山堂西路以北不遠處,東起潤蜀路,西到經九路,長約430米,寬22米;緯四路西起經十路,往東延伸,終點止於潤蜀路。這些道路於上個月正式通車。
不再叫「緯三」「經九」
「有故事」路牌將上崗
記者探訪中發現,上述新建道路已豎起路牌,包括緯六路、經九路、經十路等。西區新城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些路名都是臨時名稱,標註正式路名的路牌即將上路。
這位負責人介紹,去年,西區新城內新命名了一批路名,這些路名有兩大明顯特點,一是充分尊重當地歷史文化,多個有故事的地名令人難忘;二是充分體現道路是在校園周邊。如經九路就已命名為尚書路,因為據考古發現,道路附近有明代南京戶部尚書高銓墓葬;經十路命名為勵志路、杏圃路,怡揚路以南為杏圃路,怡揚路以北為勵志路,因為這裡是學校集中區域,杏圃寓意桃李滿天下;經十二路命名為七星路,因為這條路穿越七星墩,七星墩按北鬥七星布置,且附近考古發現漢墓;螞蟻莊路東起香茗湖路,西至珊瑚路,長約720米,寬12米,因為附近有果園村螞蟻莊;大王路東起潤蜀路,西至西揚路,長約1530米,寬12米,因為附近有大王莊;華嚴路東起七星路,西至真州北路,長約1160米,寬16米,因為附近歷史上有華嚴庵。
劃重點!
請記住這些新路名
西區新城相關負責人介紹,經一路名叫珊瑚路,目前還未建設;經二路名叫談莊路,目前還未建設;經三路名叫香茗湖路;經四路名叫西揚路;經五路名叫高蜀北路;經六路、經七路、經八路都沒有;經九路名叫尚書路;經十路名叫勵志路、杏圃路;經十一路名叫蜀繡路。
緯一路名叫大王路;緯二路名叫唐悅路;緯三路名叫華嚴路;緯四路名叫孔莊路;緯五路名叫螞蟻莊路;緯六路名叫龍崗路。
【多知道點】
「緯三」「經九」是這麼來的
有市民反映,西區新城有「緯三路」「緯四路」「經九路」「經十路」,江都和高郵也有「緯三路」,還有「經二路」「經三路」「經四路」,這些路名是怎麼命名的?
民政部門工作人員解釋稱,不光在揚州,全國很多地方都有「經幾路」「緯幾路」的路名。這其中重合的路名也有很多,比如揚州城區、江都區和高郵市都有「緯三路」,為什麼會這樣呢?這位工作人員介紹,大多數新路在沒有動工前,還是荒地、農田狀態,這時候先起一個臨時路名,方便規劃建設時期以及施工中的應用。唐代賈公彥在《周禮·疏》中說:「南北之道謂之經,東西之道謂之緯。」這些臨時路名中的「經」是指南北向的路,由西向東數字逐漸變大;「緯」是指東西向的路,由北向南數字逐漸變大,和地理意義上的「經緯」相符合。全國的臨時道路大多以這種方式命名,只有山東省會濟南是例外。
記者 姜傳剛 文/圖
責任編輯:煜婕
揚州網新聞熱線:0514-87863284 揚州網廣告熱線:0514-829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