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月1日起,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開始實施。新版標準化法在原有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企業標準體系中增加了團體標準,賦予了團體標準法律地位。目前,由太和縣烹飪協會制定發布的《太和板面製作規範》已經實施。據了解,這是我市在地方美食製作方面制定發布的第一個團體標準。
記者在全國團體標準信息平臺上看到,《太和板面製作規範》標準編號為「T/THXPRXH 001—2018」,由太和縣烹飪協會制定發布,目前已經實施,標準狀態標註為「現行」。
太和板面起源於太和縣,屬於地方美食,深受群眾青睞。據太和縣商務部門和太和縣烹飪協會統計,目前該縣從事板面經營的人員達10萬人左右,分布在全國三分之一的地區,尤其是河北、山東、天津等地最為密集。但是,板面的製作缺乏統一的規範,不利於品牌的創建和推廣。
太和縣烹飪協會成立後,用時3個月到上述地區調研,行程近3萬公裡,總結太和板面的優點和不足,並經過提案、立項、起草、徵求意見、技術審查、批准、編號、發布、覆審等程序,正式發布了《太和板面製作規範》。
記者看到,該團體標準規定了太和板面製作的術語、定義、分類、原料、設備、製作工藝等內容,就連煮製、裝碗等細節都有明確的規定。「板面撈入碗中,澆上面滷,面滷要覆蓋表面的三分之二。」
記者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去年1月1日新版標準化法正式實施,在原有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企業標準體系中增加了團體標準。
其中,團體標準和企業標準屬於市場標準,由市場自主制定;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屬於政府標準,由政府主導制定。政府主導制定的標準側重於保基本,市場自主制定的標準側重於提高競爭力。
團體標準由團體按照自己(團體)確立的制定程序,自主制定、發布、採納,由社會自願採用。因為行業協會、商會等團體是同行企業自己的組織,能夠察覺到所處行業的生存狀態、存在問題和發展前景。
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介紹,政府讓行業協會、商會走上前臺,鼓勵這些組織發揮主導作用,規範行業的行為,將政府評價企業或影響企業發展方向的行政行為,逐步轉移給行業協會、商會,市場的事交給市場去做。
《太和板面製作規範》是我市在地方美食方面制定發布的第一個團體標準。它的實施,將在我市團體標準的制定發布,以及地方美食品牌的創立、推廣等方面起到積極的借鑑和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