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所投向的地方,就是你的世界
今年1月被一名他曾經救治的患者持刀砍傷的北京朝陽眼科醫生陶勇,把自己這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凝結成文學隨筆集《目光》。本書由陶勇醫生和好友李潤合著,並於近日由白馬時光文化出版。
在《目光》中,陶勇醫生從一名醫生眼中的世界出發,講述了自己從醫的初心和經歷,在工作中歷經人生百態的思考,把自己的思想觀點脈絡劃分為關於生死善惡、學習教育、從醫選擇、立世榜樣等等幾大章節,並穿插著他在四十不惑之時關於自我的思考,金錢觀、價值觀的剖析,關於信任和大愛,以及未來對盲童和科研事業的規劃與展望。
這裡面不僅僅是記錄平凡生活的點滴,更是展現他從醫二十年接觸到的形形色色的患者和朋友身上以及書本裡吸收到的能量。不僅僅是一名醫生的沉思錄,更是和每個人分享的成長啟示錄。
走過至暗時刻,醫者攜愛再出發
前幾天陶勇在《朗讀者》節目上講述的為王阿婆做白內障手術的經歷讓很多人落淚。幾近全盲的王阿婆在陶勇醫生的治療後重見光明,在人生的最後7天,完成了自己畢生的心願——為自己親手做一件壽衣,穿戴整齊去見另外一個世界等著她的親人們。這亦是陶勇選擇從醫的初心,不僅是解除病痛,更是帶給人們在生與死之間對人間所有真善美的眷戀與期盼。
懷著「蒼生大醫」理想的陶勇醫生,今年年初卻遭遇了生死之間的掙扎。他在門診接待病人時,被持刀從七樓追砍到六樓,身中多刀,左手9根肌腱斷裂,失血超過1500ml,生命垂危。五月中旬,在經歷了三個多月艱難的治療恢復之後,他終於走出人生的「至暗時刻」,再次回到久違的工作崗位。
雖然走上手術臺拿起手術刀的可能微乎其微,但是他沒有一直消沉下去,「治病救人不止在手術臺上,目前會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科研、教學、公益事業及技術推廣中」。
為了能夠幫助改變盲人的人生,讓他們享有該有的權利,能獨立生活並快樂地生存在世上,他一直在推進盲童公益計劃,在今年六一兒童節前夕,還滿含深情地給盲童寫下了一首名為《旅行》的詩,他希望有一天他可以帶著盲童去巡演,「盲童也需要一條自食其力的路。他們眼中無光,心中應有光」。
為了讓更多的人看到人性的善良,讓更多的病患能得到救治,讓更多對生活迷茫和抑鬱的人感受到生命的意義,讓更多從醫的或者打算從醫的年輕人堅定自己的夢想……歷經九死一生的他把自己從醫二十年來對人生的思考與感悟,忠實的記錄下來,寫下了蘊含著無盡力量的《目光》。
醫學生涯履歷閃光,思辨中回歸初心
2002年,陶勇畢業於北京大學醫學部,師從中國「眼科四把刀」之首黎曉新教授的陶勇,一路走來,光彩熠熠。
35歲,陶勇就被破格提拔為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的眼科主任醫師;36歲,成為首都醫科大學的教授;37歲擔任北京朝陽醫院眼科常務副主任,成為博士生導師。
他曾發表79篇SCI論文,51篇中文期刊論文,主持國際科研基金4項,包括科技部863項目在內的國家級科研基金2項,省部級/市級科研基金2項,獲國家專利3項,參編書籍3部。
2011年,他主持建立國內唯一一家「眼免疫實驗室」,是中華眼科學會眼科分會青年委員和眼免疫學組最年輕的委員,未來在葡萄膜炎領域將會是國內的第一人。
但命運,跟他開了一個殘忍的玩笑。災禍像一陣颶風將他騰空捲起後,他的人生從此轉了一個彎。
面對突如其來的人生至暗時刻,陶勇坦坦蕩蕩淡然面對,「既然決定活下去了,那就要迎接更激烈更殘酷的戰鬥,這個準備我是有的。」
面對複雜的人性,他有自己的思考,「我認為善和惡就是硬幣的兩面,人性就像流水,要靠引導。現實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理想,也不像我們想的那麼低劣。」
面對信任自己的患者,他感慨道「醫生所能帶給病人的希望,不只是解除病痛,還有在生死之間的一種期待。」
而面對這世間的無可奈何,他說「至少你還有呼吸,有心跳,有意識,你可以選擇去愛這個世界,愛自己的身體,愛周邊的人。」
在這本用心血寫就的《目光》中,你會看到一個即使遭遇打擊卻依然對生活充滿希望的陶勇,「世界如此美好,值得我走這一遭。」
一個屢屢面對質疑卻始終堅持信念的陶勇,「學這麼多年醫, 不救人,那還有什麼意義」;一個忘記自己痛苦永遠心懷病患的陶勇,「我想給更多盲人希望,讓那些對我心懷期待的人看到——還有人在為他們而努力。」
在陶勇醫生的行醫生涯中,他給很多患者都減免過醫藥費,幫他們墊過錢,盡他所能去幫助他們。這其中,有因為眼底黃斑病變,借錢花了快20萬病情絲毫不見好轉,一家老小還指著他掙錢吃飯的孫興豪;有在《朗讀者》節目中和董卿講述的駝背特別嚴重,深眼窩,白內障特別重,手術只能用墊子墊著腿做的王阿婆;有從13歲開始患眼病,為眼睛奔波了11個年頭的唐山姑娘閆迎……
他們說,陶勇醫生是他們在被命運擊潰前,最後的那一線希望。
一個不為名不為利把有生之年成為一名「蒼生大醫」當做人生目標的陶勇。
傳遞愛和希望,名人大咖力薦《目光》
陶勇醫生和《目光》將有信仰、有愛的同路人匯聚到了一起。
折服於陶勇醫生的人格魅力和書中的文字力量,周國平、倪萍等真情為它作序,賈平凹、白巖松、孫儷傾力推薦,。
周國平評論說:「一個有真信仰、真愛、真事業的人,是世間任何力量都打不敗的。」
「人性複雜,善惡總是一念之隔,陶勇所呈現出的通達與大智慧,絢爛奪目。他的眼裡有光,是因為他眼中有最初的善良和正直,照亮那些內心有信仰的人。我永遠為這樣的人熱淚盈眶。」著名節目主持人倪萍如是說。
如果說醫學研究是關於身體和疾病的思考,那麼這本書就是陶勇醫生關於人生和內心的洞察。特殊的事件將陶勇醫生以一種獨特的方式帶到大眾眼前,而支持他走過人生旅程、漫長行醫生涯、生死困境的思考與精神才是本書想要傳遞的核心,正如陶勇醫生所說:「初心要放在最大的誘惑和最深的傷害裡才能檢驗其珍貴。」
歷經艱難的陶勇醫生,目光依舊篤定,步履依舊從容,他始終相信希望的力量,相信愛可以治癒世間一切的苦難,相信《目光》將給讀者以心靈的歸途和內心的力量,相信每一雙眼睛的背後,都是光明。
因為,目光投向的地方,就是每個人心之所向、也最終會收穫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