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王琪親述獄中生活 心裡只有兩個字:回國

2020-12-12 中國僑網

  獄中生活

  他們抓到我後,問我,你是做什麼的,部隊裡有多少人、駐紮在哪個地方、配備什麼樣的武器。我的回答只有三個字:不知道。

  沒有讓我幹活,把我放進監獄就不管了。

  成婚經過

  當時,我曾經看上了當地的一個姑娘,但是不能見她。

  村子裡的人又給我(另外)介紹。其實,她家裡很窮,弟弟妹妹都很小。但是,介紹的人說,你一個人在這邊,村子裡的人不幫助你咋辦。

  流落印度54年的老兵王琪帶著兒子、兒媳、孫女和一個女兒,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回到故鄉。

  昨日(12日),王琪沒有再像往常一樣,5點起床,鍛鍊個把小時,然後才開始一天的生活。「3天沒怎麼合眼,今天偷了個懶。」很明顯,經過一晚的休息之後,王琪的精神狀態很好,不再是鏡頭前那個一臉嚴肅的耄耋老人,終於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早晨9點,滿桌的早餐已經備好。花卷、油條、包子、乾縣鍋盔……這些看似尋常的食物,但在王琪還有家人們的眼中,卻是稀缺之物。王琪站起來,面露微笑,用不太熟練的英語給兒子一家介紹食物的名字。

  這位流落他鄉54年的老人在印度到底經歷了些什麼?如何在叢林裡走失?如何同時掌握了英語和印地語?如何摸爬滾打,堅守著回家的夙願?昨日早飯後,成都商報記者獨家專訪了這位老兵。

  監獄

  喝醉睡了一覺 什麼都沒回答

  成都商報:您當時具體的工作內容是什麼?

  王琪:當時我是工兵,負責修路、修橋還有去掉路上的障礙之類的,好讓後面的部隊順利通過。

  成都商報:既然是工兵,應該對周圍的環境熟悉。您是如何在中印邊境走失的?之後又有些什麼樣的遭遇?

  王琪:1963年1月1日,元旦放假休息,我去外面轉,走了很遠,忘記了回去的路。2號還在森林裡,3號的時候,聽到了汽車的聲音。因為戰爭已經結束,所以便湊近去看,發現是印度紅十字會的。我請他們救我,把我送到中國的紅十字會。當時就想紅十字會是救人的,所以就上了車。但是,他們沒有那麼做,而且怕我喊叫,把我的嘴都綁起來了,不讓說話。最後把我拉到了(印度)軍隊的一個防區。

  他們問我問題,我不回答。所以把我送進了(旁遮普的)監獄。其實,當時如果有個證件或者證明或許就能被送回國了,但走失時什麼東西都沒有帶。

  成都商報:您因為「間諜罪」被捕,聽您大哥王致遠說,因為逼問,您的腿被打出了問題,是不是這樣?當時他們都問了些什麼?

  王琪:他們抓到我後,問我,你是做什麼的,部隊裡有多少人、駐紮在哪個地方、配備什麼樣的武器。我的回答只有三個字:不知道。他們曾經給我強迫灌酒,好讓我醉了說些東西出來。但是,喝醉以後,我睡了一覺。什麼都沒有回答。

  成都商報:進監獄後,您有沒有被逼供?

  王琪:你也知道,監獄都不好。但是,沒有讓我幹活,把我放進監獄就不管了,每天就是吃飯、休息,只是(住的地方)沒有光線。吃完飯,就去監獄的廣場上待著,晚上再被關回去了。大家都用手抓著吃飯,我一開始不習慣,就用勺子。

  語言

  這些年,很多漢字都記不起了

  成都商報:印度軍方為什麼最後又把您釋放了?釋放以後又是怎麼生存下來的,畢竟流落他鄉、一無所有啊。

  王琪:他們高級法院說,我已經被關六七年了,就釋放了。但是一個官員說,你不能回國,也不能去其他國家,你要留在印度。但是我不屬於印度,而且什麼權利也沒有,我說你把我留在哪兒都行。他們就派警察把我押送到中央邦附近的一個村子(蒂羅迪村),是鐵礦區。(蒂羅迪村位於一個鐵礦山附近,四周是湖泊和森林,出去的路被封死,一片荒涼 記者注)

  一開始,我在當地的一家麵粉廠工作,最後,我給老闆說,我要自己做,所以就在村裡買些糧食、油鹽醬醋之類的東西。當地人都不敢明著幫助我,但是村裡的人對我很好。

  成都商報:您現在會說三種語言,在那樣的環境下,您是如何學會英語和印地語的?

  王琪:監獄裡都說英語,出去了都說印地語。在監獄的六七年裡,(遇到不懂的),我和警察、哨兵們坐在一起,指著自己的胳膊、水杯、茶,然後比劃著手勢問他們。而且,我跟當地政府的一個工作人員學習了一個多月的英語,但是在麵粉廠打工的時候,基本又忘掉了。出了監獄,都說印地語,所以慢慢地就學會了。

  在印度這些年,很多漢字都記不起了。但是印度有很多中國人,開飯館的、修鞋的,牙醫尤其多。只要見到了中國人,我就和他們要中文的書本,才慢慢記起來。

  家書

  心裡只有兩個字:回國

  成都商報:1986年,您怎麼突然就有機會給家裡人寫信了?

  王琪:當時,中國和印度的關係變好一些。兩個國家之間可以信件往來。所以,我去郵局給家裡寄了信,寄出去一個月後,才收到家裡的信。見到家裡的來信,我哭了,更加想家,突然感覺回家有了希望,而且家人知道了我還活著。所以心裡放心了,心裡只有兩個字——回國。於是,向印度政府還有咱們大使館提出,趕緊落實我回國。

  婚姻

  村裡人介紹了一位姑娘

  成都商報:您是怎麼認識現在的妻子?有什麼故事?

  王琪:當地人說,你一個人怎麼生活。當時,我曾經看上了當地的一個姑娘,但是不能見她。後來,村子裡的人又給我(另外)介紹。其實,她家裡很窮,弟弟妹妹都很小。但是,介紹的人說,你一個人在這邊,村子裡的人不幫助你咋辦。所以就結了婚。(婚後,兩人撫育了4名孩子,但28歲的大兒子由於疾病不幸離世,王琪也因為愛子治病花光了所有的積蓄。)

  成都商報:54年了,您終於回到家鄉,以後準備怎麼安排?

  王琪:可以去印度也可以回國,兩邊都行。

  昨天,王琪一家並未回家祭掃,家人稱,先給老人理個髮、泡泡澡,休息幾天再回去,畢竟他長期生活在鹹陽,曾經就讀的高中和酒店只是一牆之隔。

  回國首日

  見了誰?

  ——侄子侄女

  經多方努力,2017年元宵節這天,王琪老人終於從印度首都新德裡乘飛機於中午抵達北京,如願回到祖國懷抱。

  作為家屬接機代表,11日上午,王琪大侄子王建軍和侄女王小娟,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與這位闊別祖國54載的親人相聚。

  ——外交部官員

  除了王琪的侄子、侄女,在首都機場迎接老人的還包括中國外交部領事司負責人、陝西省工作組成員。

  外交部領事司副司長陸旭還親自為老人獻上一束鮮花,歡迎他回國。

  ——40餘親友

  在北京短暫停留後,11日下午,王琪一行又乘坐飛機飛抵老家鹹陽。

  11日晚,在西安鹹陽國際機場,王琪的40多位親友手捧花束,早早便趕到機場迎接他的歸來,還有不少家鄉的鄰居好友也趕來迎接王琪。

  ——老戰友

  王琪當年所在部隊的排長王祖國老人也攜妻兒及孫女一同來到機場等候王琪。

  王祖國為王琪精心準備了一份禮物,是一本老兵情志實錄。

  王祖國說,「儘管這麼多年過去了,但當年的戰友並沒有忘記他,王琪現在能夠健康安全回來,我們這些戰友歡迎他,五十多年的心病總算解了。」

  幹了啥?

  ——回國吃到第一餐是元宵

  離開祖國50多年,王琪曾說最想吃家鄉的手擀麵。不過回到祖國後,老人用的第一餐不是麵條,而是象徵著團圓的元宵。

  「今天是我一生中最高興的一天!」「今天很難忘,說不出有(多)高興!」接過迎候人員特意準備的熱騰騰的湯圓,王琪難掩激動。

  ——元宵夜與家人團聚

  11日18時許,王琪走出接機口,與前來相迎的親人久久相擁而泣。在他與家人合影留念時,仍緊緊握著兩位兄弟的手。(成都商報記者 王春 鹹陽攝影報導)

相關焦點

  • 滯留印度54年老兵王琪親述6年獄中生活和在印娶妻經過
    流落印度54年的老兵王琪帶著兒子、兒媳、孫女和一個女兒,歷盡千辛萬苦,2月11日終於回到故鄉。2月12日,王琪沒有再像往常一樣,5點起床,鍛鍊個把小時,然後才開始一天的生活。「3天沒怎麼合眼,2月12日偷了個懶。」
  • 滯留印度老兵王琪親述6年獄中生活和在印成婚經過
    原標題:【紅星專訪】老兵被印度抓捕關押流放的內情全在這裡流落印度54年的老兵王琪帶著兒子、兒媳、孫女和一個女兒,歷盡千辛萬苦,昨日終於回到故鄉。今天,王琪沒有再像往常一樣,5點起床,鍛鍊個把小時,然後才開始一天的生活。
  • 中國老兵困在印度50年 手持中國護照為何不能回國?
    這些天來,人們一直對一位年過8旬的中國老兵揪心著。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1963年,中印戰爭幾星期之後,一名叫王琪(音)的中國兵誤入印度後被捕,在印度關押7年後釋放。50年過去了,老人家已經80多歲,他一直思念著生他養他的中國。
  • 被困印度54年的中國老兵,因迷路誤入印度,無奈娶印度女子為妻!
    2017年,王琪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坐上了回國的飛機,在走出機艙門那一刻,看著眼前這片陌生而又熟悉的土地,留下了激動的淚水,哽咽的說不出話來。為了等這一刻,他整整用了五十四的時間,其中的萬般艱辛以及滋味,恐怕只有他自己心裡才最清楚。
  • 漂泊印度54載,這位中國老兵終於在元宵節回家了
    最新消息:今天傍晚17:43,王琪乘坐的CA1201航班抵達鹹陽機場,終於再次踏上了家鄉這片熱土。見到家人的王琪老人手捧鮮花,心情激動。中新網北京2月11日電(記者 張尼 呂春榮)11日上午11時40分許,伴隨一架從印度德裡飛往北京的航班在首都機場落地,中國老兵王琪終於在滯留印度54年後重返祖國,踏上了久違的故土。
  • 中國老兵,滯留印度54年,娶了印度妻子為妻,回國後已忘卻家鄉話
    正因如此,在邊境地區的人們生活的苦不堪言,也正因如此,哪怕是西方弱小的國家,在當時也出動了軍隊在邊境地區發起了炮火和猛攻。 三、老兵在印度安家,多年後回國淚目 在思國心切和保全性命之間,王琪選擇先保住性命再回國。
  • 老兵滯留印度54年順利回國 今日將為父母掃墓
    出獄後,他又被印方安置在中央邦一個偏僻鄉村生活,交通阻隔,音訊難通。他在當地結婚生子,生有兩男兩女。學會了印地語,也取了印度名字拉傑·巴哈杜爾。情況好轉後,王琪開始嘗試與祖國的親人聯繫。多年後幾經周折,他終於同陝西家鄉的親人聯繫上,人們也才知道這樣一位老兵仍活在人間。近年來,在接到王琪求助後,中國外交部和中國駐印度使館一直高度重視此事。
  • 中國老兵因迷路誤入印度,被困在那裡54年,無奈和印度女人結婚
    老兵王琪就是其中一員,因為迷路誤入印度,之後就被迫留在了那裡,一直沒能回家。他離開祖國已經54年了,如今終於回到了祖國。那麼他到底是怎麼進入了印度的國土?又為何回不來?這些年他都是怎麼過來的呢?
  • 陝西一名老兵,因迷路滯留印度54年並娶妻生子,2017年才成功歸國
    曾經,有這樣一位中國老兵,他在邊境執行任務的時候不慎迷路,邁出了中國之境,誰也不會想到,這位老兵在出境後,足足花了54年才回到了中國!當他再次回到這片熾熱的中華大地時,他早已兩鬢斑白,無人相識了,就如同《回鄉偶書》中的可憐老人。 這名在印度迷失了54年的老人,其名叫「王琪」,是陝西鹹陽人。
  • 陝西一老兵因「迷路」滯留印度54年,並娶妻生子,2017年才成功回國
    在陝西,有一個老兵,他就經歷了一次艱難的回家之旅。因為歷史的緣故,他滯留印度,但他心念家鄉,始終想要回家。然而,他的回家之路卻漫長,到了54年之久,等到2017年才終於回家。
  • 我國老兵被困印度54年,無奈在印度娶媳婦,回鄉後忘記筷子怎麼用
    在上世紀有一個叫王琪的中國邊防老兵,因為執行任務不小心走到印度境內,最後被印度士兵發現,可他們卻瞞著中國「扣押」了王琪整整54年,接下來我們就一起看看怎麼回事。
  • 滯留印度54年中國老兵重返老家鹹陽(圖)
    最新消息:下午約17:55,王琪老人抵達鹹陽機場。時隔54年之後,老人終於踏上了家鄉的土地。【順利抵達!#老兵王琪回國#時隔50多年再回祖國懷抱】北京時間今天11:38左右,年近八旬的中國老兵王琪順利抵達北京,他在國內的家屬在機場迎接!
  • 中國老兵滯留印度54年,歸國已不會使用筷子,用勺子吃7碗手擀麵
    上世紀中後期,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自衛反擊戰等衛國鬥爭先後打響,大量將士遠離家鄉,為保衛祖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有的將士從此埋骨他鄉;有的將士則流落異土,再難回國。王琪就是其中一位,他在印度足足滯留54年之久,艱難回鄉後連筷子都不會使用了。
  • 使館回應「老兵被困印度」:定能圓滿解決
    原標題:我使館回應「老兵被困印度50年」  近日,有媒體報導稱,一名中國老兵王琪於1963年時誤入印度境內,之後因為種種原因導致王琪再沒有辦法離開印度。這位老兵在流落印度50年後,依然無減他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 「米蘭-南京」包機乘客親述回國之行!
    「一聽到這個消息,我們就開始每天發郵件、打電話,想盡辦法聯繫航空公司的客服,」但因為回國的人太多,直到7月7日,劉媽才聯繫上客服,並將手裡的返程機票改籤到7月16日。因為此前聽到太多關於「回國不易」的傳聞,即使已經定下了航班,劉媽和丈夫心裡仍是忐忑不安,生怕哪個環節出了差錯,上不了飛機,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防疫健康碼的填寫。
  • 歌手王琪現象
    歌手王琪以一首《站著等你三千年》火遍全網,調子憂傷,雖然有點刀郎的《艾裡莆與賽乃姆》的調子,但不妨礙他爆紅的程度。那麼,歌曲《站著等你三千年》以及歌手王琪就被貼上了標籤,不僅被大數據貼上了標籤,而且被人們貼上了標籤,以為他就是那個另一種獨特失戀風格的歌手,他的歌也就能表現一種獨特的憂傷,而這種審美是聽慣了《站著等你三千年》的人們所熟悉的。如果王琪再唱別的新歌,即便是不同的風格,也很難再火起來,因為只有這種風格才對了聽眾的胃口。
  • 滯留印度54年的陝西老兵今天回家,計劃明日回村掃墓探親
    滯留印度54年的老兵王琪。今天是元宵節,一個團圓的節日,滯留印度54年的老兵王琪也將回家!廣受關注的陝西老兵王琪從印度回鄉探親一事終於有了結果,華商報記者昨晚獲悉,王琪和兒子一行5人將於今日上午乘國際航班飛抵北京,在辦理完相關手續後再轉機西安鹹陽國際機場,回到他闊別50多年的故鄉。
  • 網友親述新加坡檢測陰性回國,落地後卻確診感染送院!
    網友親述新加坡檢測陰性回國,落地後卻確診感染送院!網友周先生9月21號搭乘SQ830航班直飛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在新加坡是9月17號做的核酸檢測報告是9月19號拿到工作人員告訴他一切OK可以準時回國9月21號當天周先生心情很激動終於踏上了回家的旅途到底浦東國際機場又是排隊抽血核酸檢測
  • 9名遠徵軍老兵流落緬甸70年後終回國
    孫春龍:我聽到這些話以後,我說不可以,他說他很堅決的說,這個沒一點問題,絕對可以,我說不可以,我就告訴他,我說你們已經偷偷摸摸的在異域生活了半個多世紀,我現在要讓你們光明正大的回國。陳曉楠:孫春龍,新華社《瞭望東方周刊》的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