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素有「表裡山河」之稱,境內群山連綿、溝壑縱橫。過去,不法分子為了謀取毒品的暴利,鋌而走險,將黑手悄悄伸到了位於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和河北淶源縣、蔚縣兩省三縣交界處的柳科鄉南坑深山老林地區。這裡山高坡陡、溝深林密、人跡罕至,曾被國家禁毒委列為全國衛星航測重點監控區域。
在靈丘縣腹地深山之處,常年駐守著山西省第一支武裝值守禁毒鏟毒公安隊伍——南坑禁毒檢查站。他們守衛著50多公裡的出入晉通道,不讓毒品滲透;守護著晉冀兩省三縣40平方公裡的西南要塞,拒絕毒品侵襲。
無悔接棒
為了徹底剷除毒患,防止不法分子入山偷種,2014年,靈丘縣公安局設立南坑禁毒檢查站(以下簡稱檢查站),這是山西省首個武裝值守的禁毒檢查站。當時,檢查站是在臨時護林站的基礎上所建,工作環境可以形象地描述為:兩間泥土房、八條壯漢、一挺衝鋒鎗和兩隻警犬。山裡晝夜溫差極大,還有毒蛇、野豬、蒼蠅、蚊子,8名隊員只能擠在一起取暖,半夜常被凍醒,身上更是傷痕累累。為了踏查毒品原植物,他們一天最少要走上四五個小時。檢查站工作條件非常艱苦,這裡無飲用水源、無通信信號、無生活用電,生活用品等物資給養全靠縣公安局定期運送。
張曉強是檢查站站長,之前從事警務督察工作。對於已經當了3年站長的他來說,帶隊在大山深處巡查是日常工作。他說,自己從老一輩禁毒民警手中接過這一棒,從守護大山的那一刻起,就發誓扛起禁毒的責任,守護大山的潔淨。檢查站的隊員們說,工作環境雖然苦,但是可以克服,更難不倒他們。他們最關心的是如何做好排查檢查,做到滴水不漏、萬無一失。設卡盤查是檢查站的工作之一,檢查站實行7×24小時武裝值守工作機制,對來往車輛、人員進行嚴密排查。另一項主要工作是人工踏查,武裝民警帶隊,攜帶警犬深入大山的溝溝梁梁、林間坡地進行踏查巡邏,對重點區域、可疑地塊進行反覆人工踏查。
「我們自帶水、牛奶、乾糧,儘量輕裝上陣。出了樹林,外面太陽特別大、特別曬,這邊紫外線挺厲害的,就得站在樹林裡面歇一會兒。」張曉強說,「每次下山的時候,都有隊員很堅決地說第二年再也不來了,但是第二年他們還是會來。人生總要經歷一些這樣有意義的事情,離開燈火通明的城市來到這兒,無怨無悔。」
上陣父子兵
郭明是檢查站裡年齡最大的隊員,原先是靈丘縣林場的護林員,在山上護林20多年,熟悉山上的一草一木,退休後又被林場返聘回來,協助檢查站工作。大家親切地稱他為老郭。有了老郭帶隊,大家就有了主心骨,巡查就順利了很多。
啃著乾糧、頂著日頭,隊員們不斷織密防控網絡,這需要對每一塊疑似種植罌粟地塊都瞭然於心。老郭從檢查站設立開始,一直幹到現在,看著一片一片的罌粟種植地被銷毀,老郭心裡踏實。想著自己年齡一天比一天大,便萌生了一個想法。
在老郭看來,能守護一方平安的事情都不是「苦」。2017年9月,縣公安局招聘輔警,老郭當即動員自己的兒子郭建華去報考,並申請到很多人都嫌苦的禁毒大隊工作。對於毒品的危害,郭建華早有感觸,所以對於父親的安排,他沒有拒絕,他跟隨著父親的腳步,也成為了檢查站的一員。
老郭父子倆年復一年,堅守在禁種鏟毒的陣地上。
初心不改
每年5月是靈丘縣毒品原植物抽薹、開花、掛果易發現的最佳時節,也是檢查站工作人員弦繃得最緊的時刻。隊員們嚴格按照不放過「一路一線、一山一坡、一株一苗」的要求,進行排查。對可疑、重點地塊和有過種植罌粟歷史地塊進行地毯式人工踏查和無人機偵查,確保早發現、早控制。在大家不懈的努力下,2017年,靈丘縣成功摘掉了「全國衛星航測重點監控縣」的帽子。
「靈丘縣保持了連續七年非法種植毒品原植物零種植、零產量的優異成績,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加強和鞏固禁種鏟毒工作,持之以恆地將禁毒工作不斷推向深入,保護一方平安。」靈丘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公安局局長張祿說。
2019年春,靈丘縣公安局積極協調鄉黨委、政府,在檢查站新建了三間生活辦公用房,隊員們搬進了新宿舍。同時,還添置了發電機、液化氣和鍋爐,檢查站的生活條件有了極大改善。環境變化了,但隊員們剷除毒品的初心未變,厲行禁毒的使命未變。
(供稿/山西省禁毒辦)
【來源:中國禁毒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