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副中心打造低碳高效綠色城市

2020-12-24 金臺資訊

本報訊(記者 王海燕)市委十二屆十五次全會提出,「十四五」時期要更加突出綠色發展,讓青山綠水藍天成為大國首都底色。記者從通州區了解到,作為城市副中心高質量發展的核心理念,綠色發展將貫穿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構建藍綠交織的綠色生態環境,發展綠色產業,倡導綠色生活方式等將在「十四五」期間大力推進,努力打造和諧宜居之都示範區。

「十四五」期間,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城市框架將基本成型。縱橫蜿蜒的河流、大尺度的林地,將成為這座城市充滿生機的底色。過去5年,城市副中心通過開展水環境綜合治理、造林綠化、藍天保衛戰等,讓區域環境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昔日的化工廠上建起了副中心的生態地標——城市綠心;環城遊憩環上,8座公園建成對外開放;千年大運河實現了水清岸綠、局部通航;PM2.5累計濃度明顯下降……

未來5年,通州區將進一步拓展綠色生態空間,完善生態格局,全面完成骨幹河道治理,提升水汙染處理能力,努力提升水環境質量。同時注重親水體驗,推進全域水系連通,建設北運河親水風景長廊,形成連續貫通的生態化濱水岸線。以建成平原地區首個森林城市為契機,提升城市森林覆蓋率,串聯完善綠道系統,推進六環路高線公園等一批公園建設,基本建成環城綠色休閒遊憩環。

與藍綠交織的生態環境相得益彰的是綠色產業。「對於城市副中心來說,更要突出綠色發展這個特色,著力打造低碳高效的綠色城市。」通州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以運河商務區等重點功能區為載體,城市副中心已經引來一批財富管理、綠色金融類企業入駐。「十四五」期間,城市副中心將充分利用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和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兩區」政策,加快發展綠色金融產業,高標準建設北京綠色交易所、全國自願減排等碳交易中心,推動國際綠色投資集團、綠色發展基金加快落地。推動企業清潔生產、產業園區循環發展,加強綠色技術創新,支持環保節能產業發展。

把綠色環保的理念深深融入市民衣食住行之中,才能實現全面、長久的綠色發展。城市副中心將在倡導綠色生活方式上積極作表率。「十四五」期間將大力推行綠色建築,新建公共建築全面執行三星級綠色建築標準,新建保障性及政策性住房全面採用裝配式建築,滿足市民低碳、綠色的居住生活需求。以行政辦公區等區域為重點,推進「近零碳排放示範區」建設。倡導綠色出行,深入推進垃圾分類和「光碟行動」,積極開展綠色機關、綠色企業、綠色家庭、綠色學校、綠色社區創建活動,讓生態文明深入人心。

相關焦點

  • 城市副中心打造低碳高效綠色城市 打造和諧宜居示範區
    記者從通州區了解到,作為城市副中心高質量發展的核心理念,綠色發展將貫穿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構建藍綠交織的綠色生態環境,發展綠色產業,倡導綠色生活方式等將在「十四五」期間大力推進,努力打造和諧宜居之都示範區。「十四五」期間,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城市框架將基本成型。縱橫蜿蜒的河流、大尺度的林地,將成為這座城市充滿生機的底色。
  • 北京城市副中心著力打造綠色金融創新示範區
    中國環境報訊 近年來,作為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區著力打造綠色金融創新示範區,前三季度實現金融業增加值71.3億元,金融業結構向高端業態轉型。  以運河商務區等重點功能區為載體,通州區吸引一批財富管理、綠色金融類企業入駐。
  • 蓄光型自發光產品打造低碳城市
    城市園林廣場要體現人文關懷和服務大眾的社會精神文明,在大眾休閒集中地,做到使用功能、景觀功能及生態功能於一體的開放空間,為創建低碳模範城市做出貢獻。六安市球拍廣場率先在安徽使用蓄光自發光產品,體現了發展生態景觀和低碳城市為主線的理念,對落實節能減排措施和發展低碳經濟起到積極作用。
  • 建證幸福丨北京城市副中心智慧高效的「百年之約」
    建證幸福丨北京城市副中心智慧高效的「百年之約」 2020-05-28 04: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區域| 深化對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認識和認同
    北京城市副中心要打造一座不一樣的新時代精品城市深入學習黨中央國務院對《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2 0 1 6年—203 5年)》(以下簡稱《副中心控規》)的批覆精神和《副中心控規》文本,是我們全面了解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有效途徑。
  • 區域|深化對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認識和認同
    ,也通過大力建設交通和信息基礎設施建立了主副之間更緊密的互通互聯關係,使發展副中心與保障核心區得以更高效統籌。包括:建成低碳高效的綠色城市,綠色出行比例達80%以上,大氣環境質量根本改善,基本消除重汙染天氣;建成藍綠交織的森林城市,生態空間面積達到城市副中心面積的40%,人均綠地面積30平方米;建成自然生態的海綿城市,重要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100%;建成智能融合的智慧城市,政務雲服務覆蓋率100%,公共空間無線WiFi覆蓋率100%,率先試驗應用智能駕駛技術,引領人工智慧時代;建成古今同輝的人文城市,人均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築面積
  • 十大關鍵詞帶你解讀北京城市副中心未來什麼樣
    精緻建設方面,更加注重濱水、街道、綠化等城市公共空間的精細化建設,提升建築品質,建設新時代的精品力作,提高工程建設質量,精心打造好每一個街區、每一棟建築,從街道家具等小微處營造美感,讓城市經得起品味、耐得住細看。 精細管理方面,要像繡花一樣精細化管理城市,在精治、共治、法治上下功夫,儘快形成與城市副中心功能相匹配的城市治理體系。
  • 北京城市副中心,是什麼色系?
    在對於理想生活的探索中,或許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有你想要的生活色彩。寇尚民 攝副中心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目標,全面落實城市副中心控規和綠地系統規劃提出的各項指標。杜智廣 攝從廢棄荒林到城市公園,從私搭亂建、衛生死角到花團錦簇的「口袋公園」,通過持續幾年的大尺度空間綠化,實現將綠色成為副中心的城市底色。
  • 大運河畔建起綠色CBD,北京城市副中心第一高樓就在這裡
    通州區五河交匯處,北京城市副中心的CBD——運河商務區正在崛起。作為副中心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運河商務區已引來55家高端企業入駐。林水相依的綠色空間環境和主打綠色金融等的產業定位,讓運河商務區成為北京經濟版圖上一顆別樣的明珠。
  • 協同發展|廊坊北三縣打造北京城市副中心發展腹地
    廊坊市委書記馮韶慧說,他們積極履行主體責任,全力服務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努力把北三縣打造成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發展腹地、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橋頭堡。科學規劃引領,系好「第一粒扣子」。主動融入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廊坊市北三縣積極對接副中心交通網絡,暢通「主動脈」、打通「微循環」,加快構建互聯互通的一體化便捷交通體系。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交通一體化率先突破工程,全長148.1公裡的京唐城際鐵路起自北京城市副中心,途經廊坊北三縣後進入天津,最終抵達我省工業重鎮唐山市。
  • 北京城市副中心:把好「牛鼻子」打造京津冀協同發展「橋頭堡」
    通州區將繼續與北三縣協同發展規劃實施,牢牢把握疏解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著力打造京津冀協同發展「橋頭堡」。共建區域快速公交走廊 推動區域交通一體化據了解,京唐城際鐵路、北京城市副中心綜合交通樞紐工程和東六環入地改造工程已全面施工,公路交通網更加便捷。
  • 芝加哥綠色城市計劃 擬變身全美低碳城市先鋒
    美國第三大城市芝加哥素以嬗變著稱。從1893年那屆世博會上的巴洛克建築,到1909年著名城市規劃師伯翰的那本《芝加哥規劃》,再到曾經倒閉的「南工廠」,如今芝加哥計劃變為全美低碳城市先鋒。2008年9月,芝加哥出臺了綠色城市計劃《芝加哥氣候行動計劃》(Climate Action Plan)(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提出了一個雄心勃勃的減排目標,即在199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基礎上,到2020年削減25%,2050年削減80%。《行動計劃》提出了一攬子行動目標,通過五項戰略35種具體行動,計劃將芝加哥徹底改造成一個綠色城市。
  • 綠色城市第18名舟山:打造海上花園城 綠色低碳發展再加強
    值得關注的是,在城市綜合能力方面,據中國投資協會、瞭望周刊社《環球》雜誌、中國人民大學生態金融研究中心和第三方綠色評級機構標準排名調研編制的《2019中國綠色城市指數TOP50報告》顯示,舟山在169個城市中以83.6的綠色指數位列榜單第十八位。
  • 鄭州又一個核心板塊規劃出爐,將打造鄭州南部城市副中心!
    ,用花園營造城市,用環境建立城市,塑造「激發活力的健康環境,特色鮮明的城市形象,綠色智慧的創新生態、協同互促的產業功能」四大規劃體系,促進產業集聚與功能升級,創造區域活力。以北門戶商業金融中心、中部TOD健康中心、南門戶休閒文化中心為骨架,兩側延展打造集智慧醫療、康復醫療、健康研發、網際網路醫療、創新產業、綠色產業的特色園區。同時進行高品質綠化建設,串聯五感公園、空中健康跑道、草木療養花園、全民體育中心等綠化節點,營造全齡健康環境,豐富城市門戶形象,打造二七特色。
  • 蓬萊:做好區域融合文章 打造煙臺城市副中心
    自然、生態、宜業、宜居、宜遊,成為這座城市獨特的符號。迎著區域融合發展的東風,蓬萊順應潮流,借風起勢,主動融入,按照建設文化旅遊先行區、鄉村振興樣板區、港城一體發展示範區的目標定位,在打造煙臺城市副中心的道路上快步前行。
  • 【學習時刻】住建部專家袁牧: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是推動京津冀...
    今天很高興跟大家聊一聊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的關於部署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進一步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工作會議。這次會議有三項非常重要的內容。  No.1 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不光是北京的事,而且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步驟   首先,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設不單純是北京城市空間格局的變化,也不單純是北京城市空間拓展的需要,更不單純是北京市城市病治理的途徑。最重要的是,這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步驟,是推動京津冀城市群優化開發的有力抓手和舉措。
  • 【瓣瓣同心·攜手共進】北京城市副中心堅持高點站位 打造京津冀...
    12月16日,記者隨瓣瓣同心·攜手共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網絡主題活動採訪團來到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區,感受到通州區在交通、生態、產業等多方面的工作中取得的成效。據負責人介紹,2020年,通州區積極推動與北三縣協同發展規劃實施,牢牢把握疏解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堅持高點站位,牢固樹立「四個意識」,著力打造京津冀協同發展「橋頭堡」,紮實推動各項工作取得新突破。
  • 城市副中心政務服務大廳春節前亮相
    本報訊(記者 李澤偉)北京青年報記者昨日從通州區了解到,城市副中心政務服務大廳工程已於近日開工。根據規劃,城市副中心政務服務大廳定位為市級綜合性政務服務大廳,既承擔市級政務服務事項的辦理,也一併承接通州區政務服務事項的辦理。
  • 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數字孿生城市」
    原標題:一張三維立體圖精準標記9175公裡地下管線和10萬地上城市部件  城市副中心打造「數字孿生城市」  9175公裡地下管線,用手機就能摸清「迷宮」內情;垃圾箱、信號燈等約10萬個地上城市部件,一一在虛擬世界中原樣複製
  • 舊貌換新顏——「人民星雲」遙感衛星看北京城市副中心今夕變化
    人民網北京8月31日電 《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中提出了「一核一主一副、兩軸多點一區」的城市空間結構,其中,這「一副」就是指北京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不僅是調整北京空間格局、治理「大城市病」、拓展發展新空間的需要,也是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模式的需要,對於落實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對於建設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都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