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副中心打造低碳高效綠色城市 打造和諧宜居示範區

2020-12-15 央廣網

藍綠交織,生態親水,城市副中心五河交匯處展示出一幅自然共融的文明和諧美麗畫卷。馬文曉攝(資料片)

市委十二屆十五次全會提出,「十四五」時期要更加突出綠色發展,讓青山綠水藍天成為大國首都底色。記者從通州區了解到,作為城市副中心高質量發展的核心理念,綠色發展將貫穿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構建藍綠交織的綠色生態環境,發展綠色產業,倡導綠色生活方式等將在「十四五」期間大力推進,努力打造和諧宜居之都示範區。

「十四五」期間,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城市框架將基本成型。縱橫蜿蜒的河流、大尺度的林地,將成為這座城市充滿生機的底色。過去5年,城市副中心通過開展水環境綜合治理、造林綠化、藍天保衛戰等,讓區域環境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昔日的化工廠上建起了副中心的生態地標——城市綠心;環城遊憩環上,8座公園建成對外開放;千年大運河實現了水清岸綠、局部通航;PM2.5累計濃度明顯下降……

未來5年,通州區將進一步拓展綠色生態空間,完善生態格局,全面完成骨幹河道治理,提升水汙染處理能力,努力提升水環境質量。同時注重親水體驗,推進全域水系連通,建設北運河親水風景長廊,形成連續貫通的生態化濱水岸線。以建成平原地區首個森林城市為契機,提升城市森林覆蓋率,串聯完善綠道系統,推進六環路高線公園等一批公園建設,基本建成環城綠色休閒遊憩環。

與藍綠交織的生態環境相得益彰的是綠色產業。「對於城市副中心來說,更要突出綠色發展這個特色,著力打造低碳高效的綠色城市。」通州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以運河商務區等重點功能區為載體,城市副中心已經引來一批財富管理、綠色金融類企業入駐。「十四五」期間,城市副中心將充分利用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和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兩區」政策,加快發展綠色金融產業,高標準建設北京綠色交易所、全國自願減排等碳交易中心,推動國際綠色投資集團、綠色發展基金加快落地。推動企業清潔生產、產業園區循環發展,加強綠色技術創新,支持環保節能產業發展。

把綠色環保的理念深深融入市民衣食住行之中,才能實現全面、長久的綠色發展。城市副中心將在倡導綠色生活方式上積極作表率。「十四五」期間將大力推行綠色建築,新建公共建築全面執行三星級綠色建築標準,新建保障性及政策性住房全面採用裝配式建築,滿足市民低碳、綠色的居住生活需求。以行政辦公區等區域為重點,推進「近零碳排放示範區」建設。倡導綠色出行,深入推進垃圾分類和「光碟行動」,積極開展綠色機關、綠色企業、綠色家庭、綠色學校、綠色社區創建活動,讓生態文明深入人心。(記者王海燕)

相關焦點

  • 城市副中心打造低碳高效綠色城市
    本報訊(記者 王海燕)市委十二屆十五次全會提出,「十四五」時期要更加突出綠色發展,讓青山綠水藍天成為大國首都底色。記者從通州區了解到,作為城市副中心高質量發展的核心理念,綠色發展將貫穿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
  • 通州城市副中心:將建成4個城市3個示範區
    通州城市副中心:將建成4個城市3個示範區 房天下
  • 十大關鍵詞帶你解讀北京城市副中心未來什麼樣
    一、 新時代的精品城市 城市副中心控規批覆強調要把城市副中心建設成為新時代的精品城市。我們理解,就是要通過精心規劃、精緻建設、精細管理、精準服務,努力把副中心建設成為綠色城市、森林城市、海綿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宜居城市,成為首都的一個新地標,成為新時代城市建設發展的典範。
  • 連雲港將打造開放宜居低碳的國際化海港中心城市
    將搶抓國家「一帶一路」等多重疊加機遇,促進港產城融合發展作為總體目標,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遠期到2030年,打造開放創新
  • 北京城市副中心示範帶動作用漸顯
    ,彰顯出北京城市副中心正按照北京城市總體規劃,著力打造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示範區、新型城鎮化示範區和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示範區。   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城市框架正在有序拉開。截至11月底,城市副中心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929億元,同比增長12.7%;建安投資490億元,同比增長2.3%。今年城市副中心地區生產總值將達到1080億元。建設者們發揚工匠精神,努力將城市副中心打造成為中國乃至世界城市建設的典範。
  • 四川廣安:打造川渝合作示範區 建重慶都市圈北部副中心
    1月12日,四川省廣安市委五屆十一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在廣安「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中,廣安將按照《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和川渝兩省市聯合實施方案,全面融入重慶都市圈,打造川渝合作示範區,加快建成重慶都市圈北部副中心。
  • 打造千年古都的靚麗城市名片——寫在北京市級機關搬遷入駐城市副...
    新華社北京1月11日電題:打造千年古都的靚麗城市名片——寫在北京市級機關搬遷入駐城市副中心一周年之際新華社記者李斌、關桂峰、謝昊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
  • 「首都國企開放日」啟動 市民走進城市副中心感受運河商務區新貌
    中國網記者 和海佳 攝在「首都國企開放日」 之「走進北投集團」活動現場,觀眾們前往運河商務區市政綜合配套服務中心,參觀氣力垃圾回收系統、智能停車、地下綜合管廊等基礎設施,隨後參觀了北環環隧、跨通惠河橋、北運河橋,並前往北運河碼頭,乘船感受運河文化,遠眺城市副中心建設,感受城市副中心的變化。
  • 北京城市廣播副中心之聲開播!北京城市副中心媒體矩陣...
    這是北京市貫徹落實中央部署和市委要求,創新新聞輿論工作的重要舉措,體現了北京市主流媒體服務城市副中心建設的責任擔當,也意味著城市副中心的宣傳開啟了全新篇章。北京廣播電視臺副總編輯李秀磊介紹,北京城市廣播副中心之聲通過FM107.3、AM1026雙頻播出,將擴充新聞節目時段和體量,在早晚尖峰時段打造新聞版塊,推出總時長40分鐘的《北京城市副中心新聞》,早間黃金時段8:00-9:00開設副中心專題訪談節目《運河之上》,365天不間斷播出,展現北京城市副中心京華風範、運河風韻、人文風採、時代風尚。
  • 郡縣之治|雙陽區委書記:打造長春城市副中心,融入東北振興
    雙陽區開啟新戰略,建設長春城市副中心,積極融入東北振興大格局。【專訪唐鐵生】定位:打造長春城市副中心澎湃新聞:全面開啟建設長春城市副中心的新徵程,對雙陽來說是一個新的發展機遇,體現在哪些方面?雙陽的這個新定位是在怎樣的背景下提出的?唐鐵生:雙陽撤縣設區到今年是22年,這些年來,雙陽在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優化布局等各個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發展。
  • 通州如何變身:北京城市副中心規劃正在編制(圖)
    21世紀經濟報導獲悉,正在規劃中的城市副中心,相較以往主要有三大區別:第一是定位更明確,行政帶動,發展綜合功能;第二,視野更大,從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角度來考慮,著眼整個區域,至少要和北三縣,北京城市東部地區整體考慮;第三,標準更高,突出綠色、低碳、環保、可持續發展理念,以最先進的理念、最高的標準、最好的質量規劃建設好北京城市副中心。  蛻變的不只是通州,還將包括北京。
  • 舊貌換新顏——「人民星雲」遙感衛星看北京城市副中心今夕變化
    人民網北京8月31日電 《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中提出了「一核一主一副、兩軸多點一區」的城市空間結構,其中,這「一副」就是指北京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不僅是調整北京空間格局、治理「大城市病」、拓展發展新空間的需要,也是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模式的需要,對於落實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對於建設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都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 鄭州又一個核心板塊規劃出爐,將打造鄭州南部城市副中心!
    以北門戶商業金融中心、中部TOD健康中心、南門戶休閒文化中心為骨架,兩側延展打造集智慧醫療、康復醫療、健康研發、網際網路醫療、創新產業、綠色產業的特色園區。同時進行高品質綠化建設,串聯五感公園、空中健康跑道、草木療養花園、全民體育中心等綠化節點,營造全齡健康環境,豐富城市門戶形象,打造二七特色。
  • 蓬萊:做好區域融合文章 打造煙臺城市副中心
    自然、生態、宜業、宜居、宜遊,成為這座城市獨特的符號。迎著區域融合發展的東風,蓬萊順應潮流,借風起勢,主動融入,按照建設文化旅遊先行區、鄉村振興樣板區、港城一體發展示範區的目標定位,在打造煙臺城市副中心的道路上快步前行。
  • 從化區委書記:深化踐行綠色發展新理念,奮力打造鄉村振興示範區
    ,堅守綠色底色,謀劃發展生態產業,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奮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國鄉村振興示範區。讓鄉村更好對接城市讓城市更好融入自然羊城晚報:五中全會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從化區作為廣州鄉村振興的主力軍,如何打造全省乃至全國鄉村振興示範區?
  • 京畿福地 蝶變通州——全國百家媒體聚焦北京城市副中心
    作為中國乃至世界範圍內最大的藝術家聚集地,位於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宋莊鎮,匯集了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萬名藝術家在那裡生活、創作。臺湖演藝小鎮是通州著力打造的城市副中心文化魅力新名片。小鎮將打造以名家創作工作室為主的人才高地、以青年人才社區為主的孵化基地,原創精品劇目集中、演藝研究權威機構及版權機構匯聚的聚集地,努力打造成北京特色演藝小鎮新標杆。如今,國家大劇院臺湖舞美藝術中心、雙益發文化創意園、臺湖演藝車間等一個個極具特色的創意園區正源源不斷地綻放創意之花。
  • 先行先試 高品質建設 打造公園城市示範區建設的成都樣本
    兩年多來,成都編制了《成都市美麗宜居公園城市規劃》,出臺了公園城市、公園社區規劃的建設導則,建設了多個重大生態項目,著力打造公園城市建設的成都樣本。  目前,有哪些點位已初見成效?公園城市的生活究竟是怎樣的?一起去看看。
  • 通州:城市副中心加速蛻變
    北京城市副中心騰飛  位於北京市東南部的通州,西臨朝陽區、大興區,北接順義區,東連北三縣,南交天津市武清區、河北省廊坊市。良好的地理位置,奠定了通州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的重要地位。  2012年北京市第十一次黨代會上,北京市委、市政府明確提出「聚焦通州戰略,打造功能完備的城市副中心」,明確了通州作為城市副中心定位。作為北京城市副中心,近年來,通州正在加速騰飛。
  • 構建「一城一廊一帶」 打造梅州副中心城市
    這是興寧積極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最美後花園」「最佳康養地」「最優體驗場」,努力推動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又一有力舉措。 去年以來,興寧市圍繞全省區域協調發展新戰略和梅州市委生態發展新要求,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把新時代的坐標系和興寧振興發展的目標相對照,提出構建「一城一廊一帶」發展新格局,建設「工貿新城·智慧興寧」,打造「梅州副中心城市」。
  • 北京城市副中心「十四五」每年保持千億投資
    昨天,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舉辦的《財經》年會2021上,北京日報了解到:「十四五」期間,城市副中心將每年保持千億元以上的投資規模,目前初步梳理的重大項目有600多個,投資總額8000多億元。論壇上,北京城市副中心黨工委常務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通州區委書記曾贊榮表示,未來五年是推動城市副中心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