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和騰訊最大的股東是誰?馬雲和馬化騰真的在給外國人打工嗎?

2020-12-15 財經知識觀

在我國網際網路有兩極:阿里巴巴及騰訊,可以說兩家企業基本上壟斷了我國網際網路的半壁江山以上,甚至在兩者業務涉及方面可以說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他們沒做到的,也正因為如此兩家企業在營收與利潤方面的表現可謂是相當可觀。

以最新的2020年第三季度數據來看,第三季度(7-9月),阿里巴巴以1550.59億元的營業收入成績繼續「領跑」網際網路企業,排名第二的是騰訊,營收為1254億元;而新近崛起的拼多多營收則僅為142.1億元。在利潤方面:騰訊反超阿里,以385.4億元的成績排名第一,阿里287.69億元排名第二,其餘網際網路公司第三季度利潤均低於200億元,顯然無論在營收還是淨利潤方面,阿里與騰訊均有明顯優勢。

不過人紅是非多,企業也一樣,一直以來,網絡上都有一個聲音在說,阿里巴巴及騰訊都是外資控股的企業,馬雲與馬化騰不過是在幫外國人賺中國的錢而已,那麼現實真的如此嗎?

從目前阿里及騰訊的股權結構來看,確實,兩家企業最大的股東都不是創始人或者國內資本,而是國外一些投資機構。其中阿里巴巴最大的股東是日本軟銀,目前其持股比例達到24.9%,第二大股東是美國的雅虎,其持股比例大概是9.4%;創始人馬雲僅持有4.8%;騰訊也一樣,最大的股東為MIH,這是南非報業集團旗下的一家投資公司,其持股比例達到31%,而騰訊的創始人馬化騰持股比例只有8.5%左右。馬雲和馬化騰在給外國人打工的說法正是源自於此。

如何看待此事?

阿里巴巴與騰訊之所以最大的股東屬於外國資本,其實這並不能怪兩個創始人,因為網際網路的企業的初期基本是燒錢,以QQ為例,由於註冊用戶增長太快,伺服器跟不上(增設伺服器要錢),所以騰訊只能限制註冊人數(這在今天是難以想像的)。網際網路屬於虛擬經濟,當時在國內尚屬於新生事物,很多國內的投資者對這個根本不了解,所以兩人找遍國內,根本尋求不到投資者,馬化騰甚至一度要以60萬元的價格把QQ賣給廣東電信,只不過廣東電信最終又反悔了。在這種境遇下,外資成為第一選擇,這也造就了兩家公司目前第一大股東均為國外資本。

風投本身就是有風險的,國外資本投資兩家企業時,並不知道兩家企業能成長到今天這個地步,如果兩家企業如同其他網際網路公司折戟沉沙,那這筆投資可能就是打水漂了,因此獲得豐厚的回報這是理所當然的。

至於說為外國人打工,尚且不至於如此,兩家企業通過同股不同權的方式,均牢牢掌握在中方的管理層手中,外資只是享受有分紅權而已;而利潤並不是最重要的一個因素,雖然說兩家企業外資作為第一大股東,但兩家企業的運營主體均在國內,企業的納稅,創造的就業機會,帶動的經濟增長均在國內,這些龐大的上下遊產業鏈條才是最重要的,因為其所帶動的經濟規模效益是難以估量的。

總結

阿里巴巴與騰訊目前最大的股權掌握在外國投資機構的手裡,這是歷史因素所造成的(當年網際網路在國內屬於新生事物,國內的投資機構尚沒有這個眼光展望其未來,甚至很多人覺得就是騙子公司),如果當初騰訊與阿里不引入外國投資者,說不定今天我們都看不到兩家企業的身影了,所以不能將替外資企業賺錢的責任歸咎於兩個創始人,在活下去與倒閉的選擇上,我相信換成是你,你也會選擇活下去!

相關焦點

  • 阿里和騰訊背後巨頭是誰?馬雲和馬化騰,真的在給外國人打工嗎?
    給外國人「打工」不丟人,阿里巴巴和騰訊背後的大股東確實都是外國人,但這種現象普遍存在於國際科技公司中,阿里和騰訊依然是國內偉大的科技企業。軟銀集團的孫正義,持有阿里巴巴20%的股份;南非的米拉德控股集團,持有騰訊50%的股份。
  • 阿里、騰訊背後巨頭是誰?為何說馬化騰和馬雲,在給外國人打工
    阿里、騰訊背後巨頭是誰? 為何說馬雲和馬化騰, 真的在給外國人打工?如果從股權支配來說,阿里巴巴和騰訊背後卻是外國企業所佔據的股份最大。騰訊的股份中,最大股份的擁有者是MIH TC,持股比例31.1%;而我們先要和大家說下,MIH並非是我們一些人臆斷的,它的實際操控人是所謂的中國工商銀行。(MIH最大股東是南非報業,南非報業最大股東是南非政府投資基金。)
  • 阿里和騰訊背後受益者是誰?馬雲和馬化騰,真的在給老外打工嗎?
    但事實上,馬雲和馬化騰在創業之初並沒有獲得大家的認可,所以他們在困難的時候是馬雲是由孫正義、雅虎幫助,然而馬化騰的騰訊如今最大的股東是南非報業Naspers,持有31%股權。這兩家公司如今也通過自己的發展,在為中國網際網路企業公司做出自己的貢獻。
  • 阿里和騰訊、馬雲和馬化騰是否是外國資本的「打工人」?
    兩家外國公司的持股比例超過50%,是否就意味著它們控制了阿里,馬雲持股8.9%只是個「打工人」呢?我們先看看騰訊的故事,後面再一起分析。想像下,這張儒雅的臉裝成女生跟你聊天阿里和騰訊背後的巨頭是誰?按股權看的話大頭確實是國外公司。
  • 阿里騰訊註冊地和最大股東都不在國內,為什麼它們是中國的公司?
    我們知道,馬雲的阿里巴巴和馬化騰的騰訊公司只中國最成功的網際網路公司,它們的註冊地都在開曼群島,而阿里巴巴的最大股東是日本的軟銀集團,騰訊的最大股東是南非報業MIH TC。作為註冊地不在中國,最大股東也不是中國的公司的阿里騰訊,為什麼說依然是中國的公司?我們說一個公司是不是中國的公司,並不是只看公司的註冊地和最大股東。
  • 「兩馬」竟然是為工商打工?騰訊和阿里背後的老闆,究竟是誰?
    「兩馬」竟然是為工商打工?騰訊和阿里背後的老闆,究竟是誰?想必大家都知道現今的中國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都離不開這幾樣東西,淘寶、支付寶、QQ、微信。可以說騰訊和阿里巴巴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為網際網路領域的兩大擎天之柱各自佔據了半壁江山。
  • 控股騰訊和阿里的實際是外國企業?背後的真相肯定和你想的不同!
    事實上,騰訊和阿里巴巴在各自的領域都很強大,如果真的想要「碰一碰」的話,他們任意一方都必須付出很高的代價才能領先於對方。 鑑於騰訊和阿里巴巴今天所取得的成就,可以公平地說,兩家公司的創始人馬雲和馬化騰都有著非凡的商業智慧和頭腦。 事實上,他們兩個人在創業初期都沒有得到應有的認可。
  • 阿里和騰訊的背後是工行?這兩家公司有怎樣的外資背景?
    於是一個自我安慰的傳言應運而生,說阿里和騰訊的背後是軟銀和南非報業集團,而咱們的中國工商銀行則是軟銀和南非報業集團的控股股東,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當然不是,首先,工行控股的並非南非報業集團,而是南非標準銀行。其次軟銀最大股東是孫正義,持有21%的股份,而工行並未持有軟銀的股份。
  • 阿里、騰訊90%股份被外國人持有!馬雲、馬化騰如何控制公司的?
    阿里、騰訊90%股份被外國人持有!馬雲、馬化騰如何控制公司的?10-27 00:09 來源:科技看天下 原標題:阿里
  • BAT背後最大股東都是誰?並非李彥宏、馬雲和馬化騰
    目前騰訊、阿里巴巴市值在科技網際網路圈是數一數二的了,而大家所熟知的騰訊,阿里巴巴集團背後的最大股東竟然不是馬化騰和馬雲。其實,像滴滴、京東等等這些科技網際網路公司佔股份比例最多者並非是創始人或者CEO。但是,股份比例的多少並不代表著擁有決策管理權。
  • 馬雲突然宣布:騰訊最大競爭對手,加入阿里陣營,馬化騰措手不及
    目前,騰訊和阿里巴巴是我國最大的兩家網際網路巨頭,幾乎壟斷了整個網際網路的半壁江山,尤其是在社交領域方面,兩家獨大。從2014年開始,馬雲就開始研發自家的社交產品,不過到現在為止起色並不大,雖然釘釘的出現,給微信一個下馬威,不過這次馬雲突然宣布了一個消息,讓馬化騰措手不及。
  • 阿里巴巴和騰訊誰更強?騰訊只是中國的騰訊,但是阿里就不一樣了
    騰訊,阿里巴巴和百度這些年來一直是網際網路公司中的翹楚,三家公司並稱BAT,不過這些年百度的發展並不是很好,甚至可以說被踢出了BAT的格局,剩下阿里和騰訊兩家公司廝殺,首富的位置也是在馬雲和馬化騰之間頻繁易主,阿里巴巴和騰訊競爭了這麼多年也很難分出勝負,那麼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分析一下
  • 馬雲控股僅7%?在阿里巴巴的商業帝國裡,最大股東究竟是誰?
    馬雲和阿里巴巴在網際網路時代可謂是家喻戶曉。日常大家所常用的一些APP都是阿里巴巴旗下的大將。其年營收更是年年創新高,在世界電商界樹立一面中國旗幟。如此商界霸主,其股東也自然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2003年,馬雲看準了網購市場創辦了淘寶網。2004年馬雲又看準了雲支付創辦了支付寶。到2005年,美國雅虎也發現了這個隱隱有電商巨頭之態的阿里,宣布以10億美元加雅虎在中國的全部資產為籌碼,換取阿里巴巴35%的股票權和40%的股份。10年後,馬雲卸任阿里巴巴CEO,以250億資產榮登胡潤富豪榜。
  • 劉強東、王興、姚勁波都是給別人打工?幕後大老闆身家超越馬雲
    我們都知道股份和控制權是兩回事,當年孫正義拿8000多萬美元,獲得了阿里巴巴第一大股東的位置,但阿里的掌控權一直在馬云為首的管理團隊手裡。然而,儘管大股東失去了運營管理權,但收益依舊是按股份來算的,也就是馬雲持股6.2%,蔡崇信持股2.2%,再加高管團隊持股9.3%,總共為17.7%,不敵軟銀的25.9%。
  • 阿里騰訊泰國熱戰正酣,馬雲和馬化騰要打世界大戰?
    Sanook.com是泰國最大的門戶網站之一,擁有3000萬用戶,深受泰國年輕人喜歡,2010年,騰訊就收購了Sanook49.9%的股份,現在全資收購表明騰訊正在加快對泰國的布局,也在加速國際化的步伐,在此之前,騰訊早已在泰國開展業務,其在中國的勁敵阿里同樣布下重兵。
  • 阿里最大股東是誰?馬雲、孫正義各持有多少?
    當時,孫正義直接表示:我打算投資4000萬美元,佔有阿里40%的股份。當時,馬雲有點驚訝,能有人投資就很幸運了,竟然直接投資4000萬。當然,馬雲也很清楚40%的持股比例太高,公司控制權容易旁落,於是在審慎分析後只要了2000萬美元,軟銀佔有20%的股份。至此,軟銀集團成為了阿里巴巴的最大股東,一直延續至今。
  • 馬雲和馬化騰鏖戰泰國:阿里、騰訊全球化思路有何不同?
    Sanook.com是泰國最大的門戶網站之一,擁有3000萬用戶,深受泰國年輕人喜歡,2010年,騰訊就收購了Sanook49.9%的股份,現在全資收購表明騰訊正在加快對泰國的布局,也在加速國際化的步伐,在此之前,騰訊早已在泰國開展業務,其在中國的勁敵阿里同樣布下重兵。
  • 阿里巴巴最大的股東到底是誰?真的是孫正義嗎?
    大家好,這裡是阿米說科技,我是阿米,每天為大家講解科技的知識,歡迎大家多多支持不知道大家以前有沒有看到過這樣一篇新聞,說是現在的中國網際網路三大巨頭BAT都是在為外資控股打工。為什麼會這麼說呢?其實我們從表面上開看,阿里巴巴的股權分布主要是日本軟銀的36.7%和雅虎的24%,而馬雲和合伙人們也就只有10%的持股,在這來看,確實是在為外資控股打工。不過我們仔細想一下,這樣的說法還是不成立的,畢竟要是BAT都給外資控股打工,那麼中國還能發展得起來嗎?首先。
  • 騰訊和阿里最大股東都是外國財團,為何實際控制權還是中國人?
    最後不管是騰訊還是阿里巴巴,都只能向外資尋求融資,畢竟在當時背景下如果不融資就可能活不下去了,最終還是老外的眼光毒辣,在大家都不看好阿里巴巴和騰訊發展前景的時候,一些外資卻給他們進行了大筆投資。我們先來看一下阿里巴巴的融資歷史以及目前的最大股東。
  • 未來十年的網際網路發展時間裡,阿里和騰訊誰能更勝一籌呢?
    隨著網際網路發展的越來越快,作為我國網際網路行業的巨頭企業,阿里巴巴和騰訊一直都是互有競爭的,甚至為了能夠在各個領域進行競爭,還發展出了阿里系和騰訊系兩大派系,當然,阿里系和騰訊系都有著自己顯著的特點,並且在競爭中又有著交集,所以阿里和騰訊的競爭還是非常激烈的,那麼按照現在的發展速度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