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和騰訊這兩家公司,目前是中國最成功的網際網路公司,但是很多人卻對這兩家公司又愛又恨。因為他們的大股東都不是中國人,或者中國機構。
於是一個自我安慰的傳言應運而生,說阿里和騰訊的背後是軟銀和南非報業集團,而咱們的中國工商銀行則是軟銀和南非報業集團的控股股東,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當然不是,首先,工行控股的並非南非報業集團,而是南非標準銀行。其次軟銀最大股東是孫正義,持有21%的股份,而工行並未持有軟銀的股份。所以阿里巴巴和騰訊跟工行沒有半毛錢關係,當然即便如此,阿里和騰訊依然是根正苗紅的中國公司。
目前阿里和騰訊市值均突破萬億元人民幣大關,阿里市值4362億美元,約為人民幣3.026萬億元,騰訊市值3.37萬億港元,約為人民幣2.97萬億元。阿里比騰訊稍稍多一點。
那麼目前阿里和騰訊的股權是如何組成的呢?騰訊創業初期時,馬化騰與其團隊佔股60%,IDG佔股20%、李澤楷佔股20%。IDG是美國著名風投公司,而盈科數碼是香港李澤楷創立的投資公司。IDG和李澤楷正愁騰訊股份沒人接盤,2001年時南非MIH公司從IDG、李澤楷和騰訊團隊手中,累計購得45.5%的股權。
目前騰訊股東佔比為,南非MIH佔股33.78%,馬化騰個人持股10.22%,騰訊創始人團隊37.5%,南非聯合銀行ABSABank持股10.43%,其餘為民間持股。南非MIH得到股權後,並沒有參與公司事務,甚至從創業開始時,就把股票的投票權都扔掉了,因此馬化騰雖然股份很少,但仍然有絕對控制權。不過可惜的是,如果當時李澤楷沒有把20%的股份賣掉,如今他又會多2個馬化騰的財富。
而阿里的股份大家了解更多一點,馬雲創業時第一筆投資就是軟銀孫正義給的2200萬美元。後來馬雲也高價回購過孫正義的股票,但目前軟銀仍是阿里最大股東,持有21%的股份,第二是雅虎,持有15%股份,馬雲佔有7%股份,創始團隊佔有3.6%股份。
如果按21%的股份算,阿里如今3萬億元人民幣的市值,孫正義持有的股份也價值6300億元人民幣,難怪孫正義個人財富能夠在日本排名第二。
不過也有網友表示,騰訊和阿里都屬於中外合資的企業,他們最大的股東都不是中國人,因此他們是在給外國人打工。但這裡明確要說的是,騰訊和阿里的確是中國企業,是從中國走向世界的,資本並不能代表國界。中國資本在海外也控制了很多行業巨頭,如果以「狹隘」的思維理解民族精神,那麼中國在海外的公司豈不是都得不到發展?如今世界經濟全球化的時代,一家公司很難撇清與外界的合作關係,只有共贏才能得到發展。
對於騰訊和阿里這兩家網際網路公司,你有什麼看法?